第二百六十四章 江南銀行

bookmark

逆流而行的科學號上。

林潤下意識捻一塊白嫩可愛的牛軋糖,送到嘴裡嘗一嘗。我去,比市面上的好吃太多。

愛吃甜食的林中丞,強忍住再來一塊的衝動。

又問道:“那你們想要開設的江南銀行,又是個什麼玩意呢?”

“中丞可以把它看成錢莊的升級版,我們會對伍記錢莊所有功能進行優化改進,使其變成一家更爲強大的……”趙公子尋思片刻,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字眼替代,只好苦笑道:

“錢莊。”

“嗨,”林潤白浪費了一番感情,指着趙昊笑道:“新瓶裝舊酒。”

“這名字比較好聽,銀比錢貴,行比莊大嘛。”江雪迎給趙昊圓場道:“兄長是想讓我們江南銀行,超過天下所有的錢莊。”說着她看一眼林潤道:“這離不開中丞和老公祖的支持。”

“本院方纔說過,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林潤不動聲色的點點頭道:“你們爲府裡犧牲這麼大,我們當然要竭誠以報了。”

說完他坐直了身子,正色道:

“但江南公司提出,希望從今往後,蘇州府百姓所有交給官府的白銀,都必須先存入江南銀行,然後由江南銀行開具銀券。官府只收江南銀行開出的銀券,不再直接向百姓收取現銀……這銀券就是會票吧?”

“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銀券不記名。”趙公子微笑答道:“中丞也可以稱之爲銀票。”

“這樣倒是能省不少事。”林中丞手指輕叩着桌面,尋思道:“而且還能解決胥吏上下其手貪腐的問題,也不失爲一個好法子。”

頓一頓,他定定望着眼前的少男少女道:“可官府只能收取江南銀行的銀票,不能收其他錢莊的,這未免有些霸道了吧?”

趙昊和江雪迎對視一眼,前者緩緩搖頭道:“正如中丞所言,此乃利國利民之事。興許霸道一些,但也是爲了不讓人鑽空子,導致好事變壞事。”

“此話怎講?”林中丞輕聲問道。

“其實銀票不是什麼稀罕玩意兒,北宋時,四川就有專門的‘銀票鋪戶’。”趙公子便一邊給林潤續茶,一邊朗聲笑道:

“跟朝廷印發的鈔票不同,銀票素來由商人自由發行。但商人的信用如何與國家相比?所以這就要求銀票必須是‘見票即付’的。說白了,它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的憑據,而並非真正的鈔票。”

林潤點點頭,聽得十分認真。大明最大的弱項就是金融,比起蒙元都遠遠不如。

至少元朝在完犢子之前,還知道發鈔要設立的準備金。朱元璋就敢什麼擔保都不給,印張紙就敢當錢使。

但太祖皇帝畢竟功蓋千秋、萬民膺服是太祖皇帝,他說大明寶鈔是錢,那全國百姓就當它是錢。

當然,主要是沒人敢不當錢……

於是整個洪武年間,寶鈔的價值時貶時升,但總體還是值錢的。

但經過靖難之役對國家的嚴重損害,加上朱棣好大喜功堪比楊廣,財政枯竭的大明終於開啓了無限發鈔模式。

於是飛流直下三千尺。

寶鈔從洪武末年,一貫紙鈔能換銅錢五百文,貶值到了永樂二年,一貫紙鈔只能換一百文。

永樂五年,一貫鈔換六十文錢。

永樂末年,一貫鈔換十文錢。

宣德七年,一貫鈔只值銅錢五文了。

正統七年,一貫鈔一文錢。

土木堡之變後,寶鈔更是到了百貫不值一文的絕境,所謂‘積之市肆,過者不顧’。

到了正德年間,寶鈔實際已經廢止。

此後,大明不再發行紙幣,亦無法像清末那樣向民間借貸。

事實上,大明隆萬之後在海外貿易中瘋狂斂財,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銀流入中國,民間的有錢人不要太多。

可誰也不會把錢借給朝廷。

無它,因爲國家信用徹底破產。再不會有人上當了。

~~

甚至可以說,大明朝廷之後的百般困頓,都是源於這種飲鴆止渴的惡性透支。

在這樣一個信用破產、窮的叮噹亂響的朝廷中當官,哪怕是應天巡撫呢,也依然什麼都做不了。

所以林潤想聽聽,趙昊有沒有什麼高明的見解,可以啓發自己改善困窘的局面。

“由於銀票鋪戶恪守信用,隨到隨取,所印‘銀票’圖案講究,隱作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僞造。所以銀票贏得了很高的信譽。”

可惜趙公子的講解別有用心,目的就是把他帶溝裡去。

“於是商人們在進行大額交易時,便不再使用沉重的鑄幣和現銀,而是換成了銀票。這大大促進了宋朝經濟繁榮。宋之所以在人口國土只有我朝一半的情況下,卻遠比大明富裕,這小小的銀票居功甚偉。”

“是麼……”林潤不由怦然心動,似乎看到了一點曙光呢。

“但並非所有的銀票鋪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銀票之後攜款潛逃;或者挪用存款,經營它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銀票無法兌現。”

“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發訴訟。於是,宋景德年間,益州知州張泳對銀票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至此‘銀票’的發行始取得官府的認可。”

說完,趙昊對若有所思的巡撫大人道:

“我大明的錢莊,汲取了宋朝的教訓,又走上了另一個極端。爲了防止仿冒、濫發、挪用,改用記名會票,每一筆交易都必須到錢莊櫃檯才能辦理交割。這極大的阻礙了大明工商業的發展,成爲我們經濟的桎梏,也讓朝廷稅源枯竭。”

“所以我們希望重新推出不記名的銀票,但同樣要汲取宋朝的經驗教訓。因此我們認爲,銀票的發行必須做到三點,方能利國利民,有益無害!”

然後他豎起三根手指,沉聲道:

“一,方便自由的流通兌換。二,完善的防僞。三,以嚴格的監管杜絕濫發!”

ps.第四更,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別離第二百四十四章 倒郭第三百三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大才子第六十三章 沙船幫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震(求月票)第二百章 日天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呂宋總督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昨日重現第四十三章 雜佐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京衆義民公啓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想回家第九十八章 廉頗不老【本卷總結】第二百零一章 勞動的快樂第一百八十八章 白旗第二百四十一章 凱旋第一百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一百二十五章 炮聲隆隆,大俠威武!(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閣老不想努力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人鎖男第一百四十章 十年大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狀元第三百二十四章 老薑第一百章 各懷心事的母子第八十八章 雷厲風行順天府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臺第二百二十四章 有主角光環的男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君子如劍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自羊城起第七十八章 天賜東灘第六十七章 凱旋第二百一十章 林巡撫越說越離譜第二百章 日天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震(求月票)第一百五十四章 愛河第一百六十章 隆慶二年的第一場颶風第三十六章 你有演技,我有劇本第二百零七章 基建狂魔(盟主加更)第三十一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向公子謝罪第八十七章 講衛生的趙二爺第十五章 給錢給錢給錢!第二百二十一章 肥都第一百六十八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洪熙大炮顯神威第七十八章 林鳳海峽第一百四十九章 膠萊海運第一百三十一章 冬日彩虹第一百八十章 炮聲隆隆第一百四十八章 強敵第二百一十六章 勳章第三百一十章 趙公子請吃茶第八十五章 禍亂歐洲的罪魁禍首第二百零一章 歸政乞休疏第九十四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河之戰(上)第六十四章 趙士禧立功了!第一百零一章 偶像之路第八十八章 成爲傳奇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別離第一百三十五章 祖宗又要顯靈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徐琨症候羣第五十二章 雙標狗,皆可殺第六十五章 高配版趙二爺第十八章 顏山農第一百四十四章 艋舺第一百零九章 等着等着,情緒就出來了……第八十八章 大戲開鑼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議十不赦呼,終於寫完這段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品鍋第四十七章 趙錦第一百一十四章 縱火第九十三章 來都來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馬六甲會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鐵甲船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危機第一百五十章 三教出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基業昌隆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議十不赦第五十八章 大場面都是加特效的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玉良言第二百零六章 科學小玩具第一百三十一章 都很有信心第五十一章 必有我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亂象紛生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關獎勵第二十三章 獨特要求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戰萊特灣,獵火雞!(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炮第一百六十八章 救命啊,有人不要臉啦……第三十四章 明月何皎皎第一百四十六章 鏖戰馬哈贊河第一百一十七章 尚元王的偉業第五十六章 王的天下第一百零五章 嘉南大圳第二百零二章 抵京第二百零六章 科學小玩具第一百四十七章 金學曾,你驢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