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昺《正義》的註解:“夫不敢毀傷,闔棺乃止,立身行道,弱冠須明經。雖言其始終,此略示有先後,非謂不敢毀傷唯在於始,立身獨在於終也。明不敢毀傷,立身行道,從始至末,兩行無怠。此於次有先後,非於事理有終始也。”
邢昺註解得很好,點得很妙。因爲孝之始和終,不是隻在年齡次序上來講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雖然是孝之始,可是你一直做到“闔棺乃止”,就是棺材蓋合上了,人去世了才能停止。即孝之始,不是小孩子才做,而是要終身奉行,一直貫徹到生命終結。立身行道雖然叫孝之終,可是“弱冠須明經”,弱冠是不到二十歲,古人二十歲行冠禮,就戴帽子,表示長成人了,自己要對自己負責任了。人家叫你的字,不叫你的名,把你當作成人看待了。弱冠是不成人,是還沒有成年的青少年,就要學習立身行道,要明白這些聖訓、聖人的教誨,就要開始立志做聖做賢。所以這裡雖然講的始和終,這只是表面上看有先後,保全身:不敢毀身這是先,立身行道這是後,雖有所謂的先後,可是先和後是互相融通的,所以“非謂不敢毀傷唯在於始”。不敢毀傷身體,不是說只在於開始的階段,而是終身都要奉行;立身行道不僅在於終,在於最後,不是說蓋棺定論那個時候,是從小就要學習立身行道。這是給我們顯明不敢毀傷和立身行道,從結束到開始,從始至終,兩行無殆。始和終這兩條都要一生奉行,不可以懈怠。在次序上講雖然有先後,可是在事理上,沒有所謂的始和終。
五、行孝盡忠一體一心
經文:【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這是孔老夫子爲曾參繼續說明孝道的含義。怎樣去行孝?講到三個層次。“事親”,就是奉事父母;“事君”,就是爲國家服務;“立身”就是立身揚名,成就聖賢之道。
唐玄宗的《御注》:“言行孝以事親爲始,事君爲中。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於立身也。”是講孝道從奉事父母開始,在家裡要養成這顆孝心。君是領導的意思,孝心養成以後到了工作崗位,對領導負責任叫事君。古代是君主制度,君也代表國家,所以事君也就是服務祖國人民,這是盡忠。要知道忠和孝是一個心,能盡孝的人自然能盡忠。爲什麼?因爲孝和忠不是兩個心,它是同一個心,只是一個在家庭裡,一個是在工作崗位上。所以古人選拔人才,用兩個標準,一個是孝,一個是廉。孝就是孝敬父母,廉就是清廉、不奢侈,就是八榮八恥裡面講的“以驕奢淫逸爲恥”。清正廉明,他又有孝心,這種人一定要請他出來做官,爲國家爲人民服務,他必定能夠盡忠。所以古人是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很有道理。
在四千多年前是禪讓制,沒有帝位的沿襲,當時選拔國家領導人也是用孝。像堯王選舜王,就是看什麼?舜王的大孝。禪讓制度不是世襲的,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孩子,這點跟現在民主制度相似。現在是選舉制,像選舉總統、國家主席等等,選舉國家領導人,什麼標準最好?還是要用古人的標準。一個是孝,一個是廉。真正的大孝子,他必定能夠以孝治天下,必定能夠讓社會和諧。忠孝能夠兩全了,才能夠所謂的揚名榮親,故曰“終於立身”。古人這種盡孝的觀念就是在家裡孝敬雙親,出外有機會爲國家服務時,他必定是移孝作忠而能夠揚名榮親,這是立身。
邢昺《正義》:“夫爲人子者,先能全身而後能行其道也。夫行道者,謂先能事親而後能立其身。前言立身,末示其跡。其跡,始者在於內事其親也;中者在於出事其主;忠孝皆備,揚名榮親,是終於立身。”
即作爲人子,首先要能全其身而後才能行其道。這是講做到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才能立身行道。行道的人要先能事親,先是孝順父母、奉事雙親,然後才能夠談立其身。因爲孝是德之本也,要立身立德首先得做個孝子。對父母都不孝何談立身,何談立德?真正希望有志於治國平天下的人,從哪裡做起?從盡孝開始,所謂“前言立身,末示其跡”。前面說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孝之終也”,這就明確告訴我們修學的次第。修學的相是有層次的,有始,始於事親;所以其跡就是表現在行事上,要知道有這個次第。“始者在於內事其親也”,從家庭內部開始,對父母盡孝。孝心養成以後,“中者在於出事其主”,這是爲國家爲人民服務,這個主就是領導,古代是君爲主,現在是民爲主。所以出事其主就是爲人民服務。他能夠對父母全心全意的盡孝,自然對人民也能全心全意的服務,忠和孝是一個心,它不是兩個心。一個有了,另外一個自然有,這是一體的兩面。同一個心,一個是對父母,一個是對國家人民,忠孝兩全,皆備就是兩全,才能做到揚名榮親,這叫終於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