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愛敬奉親立教德被四海萬民福祉
經文: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解釋章題綜述主旨
這一章經文不長,而義理非常深廣。
邢昺《正義》曰:“前開宗明義章雖通貴賤,其跡未著,故此已下至於庶人,凡有五章,謂之五孝,各說行孝奉親之事而立教焉。天子至尊,故標居其首。案《禮記·表記》雲:‘惟天子受命於天,故曰天子。’”這一段註解把天子章經文的意義點了出來。
開宗明義章把孝的主旨、宗趣、功用都顯示出來,講的是孝的一個大意,它對於男女老少、各行各業、貴賤貧夭都適用,所以說它是通貴賤的。貴,上自於天子,下至於平民百姓,孝都適用,也就是人人都要行孝。第一章講的是一個大意,並沒有很仔細的說明,“其跡未著”,沒有把如何行孝,什麼人該行什麼孝這些事相講清楚。
從天子章開始,到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這五章,告訴我們不同的身份如何來奉行孝道,從事相上爲我們講清楚,這五種人如何行孝,即“五孝”。雖然經文只列了五種,實際上我們要懂得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知道不管在什麼樣的身份地位上,都應該竭力事親。夫子在《孝經》裡舉出“五孝”,是用五個例子,來涵蓋一切。目的是爲了立教,就是顯示孝道這一門教育。古代天子至尊至貴,因此按照尊卑的順序,就把天子章擺在了首位;按照尊卑排列,庶人章擺在第五。
天子章的“天子”,用《禮記·表記》中一句話解釋:“惟天子受命於天,故曰天子。”天子是一種尊稱。古代是世襲的制度,父位傳子;現在是民主選舉的制度,是民選,公民投票,或者是公民代表、人民代表投票。“天”就是指“天地人”三才中的天,人在天地之間是最尊貴的,所以天、地、人合稱三才。天子,使命非常重大,所以叫“受命於天”。如何讓人順應天時,因循地利,而行孝、行善,讓社會和諧,使世界太平,這是天子的責任,即天職、天命。“天”是形容使命之偉大,就像天的兒子一樣,要替天行道。天子本人必定是一個具足道德的人,他自己必定是一個孝親敬親的人,才能把這一份孝心擴展至普天之下的百姓,以孝治理天下。所以天子章主要是講,天子如何把自己愛敬雙親的心擴展至百姓、擴展至四海,讓普天之下的民衆都能夠受益,都能夠效法天子而去行孝,那麼社會必定和諧,世界也能夠大同。這是邢昺提示的天子章的義理。
依循古論解析章句
一、孝道真諦人我一體
經文:【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孔老夫子說,愛自己父母的人,必定不敢對人生起厭惡,也就是他心裡不會有跟人對立的念頭,因爲對立就破壞了一體。
我們知道孝講的是一體的意思,中國的文字很有智慧,“孝”,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個“子”字底,這表明老一代和子一代合成一體,就成爲一個“孝”字,老一代是指父母,子一代是兒女,父母跟兒女是一體。如果兒女跟父母心裡起了對立、起了代溝了,就“老”“子”分開了。古代沒有“代溝”這個名詞,因爲古代人從小就受到孝道的教育,絕對不會跟父母有代溝,無論如何也不會捨棄父母。現在講“代溝”,一些孩子,十二三歲離家出走,不要父母、不要家了,父母跟子女,這老一代和子一代就分開了,分開了就沒有孝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