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天子章,大家明白“天子”不是單指領導人,當我們能夠真正做到“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那我們也在行“天子之孝”,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發生地震,數萬同胞被埋葬在廢墟中。國務院決定把5月19號、20號、21號三天作爲全國的哀悼日,深切哀悼四川省汶川縣,以及其他受災地區罹難的同胞。全國這三天都下半旗,停止一切公共娛樂活動。在19號下午,兩點二十八分開始,全國人民默哀三分鐘,來沉痛悼念災區死難的同胞。國家哀悼同胞的倡議,也正是在落實《孝經》的喪親章經文:“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
中華兒女都是炎黃子孫,本是一家人,面對死難的同胞,我們如同自己失去了父母家親眷屬一樣。停止一切娛樂,哀泣悼念死難的親人。以此儀禮,引發國民孝思。災難面前,各族團結,互相愛護,衆志成城。短短几天,整個中國乃至世界華人都行動起來,出錢出力,賑災安民。
恩師聞聽災難發生,立即捐資百萬,並號召各位同學爲災區罹難衆生祈禱、迴向,還設置捐款功德箱,讓大家也奉獻一份愛心。聽聞三天全國哀悼訊息後,恩師即在網絡上公佈,並祈請全球同學,在今天下午兩點二十八分,跟全國哀悼時刻同步,以自己身、口、意的清淨功德,迴向給罹難衆生,安慰亡者,離苦得樂,往生淨土。迴向給世界各地,消災免難,風調雨順。
《孝經》雲:“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父母、親人在世,要讓他們得到安樂,這是對他們盡孝;已經過世,要對亡者祭奠,爲他們默哀、祈禱,讓他們享受生者的哀悼、祭奠。“鬼享之”,“鬼”,是指過世的親人。我們說人死了,是身體的死亡,是人生命的斷滅,但靈性不滅,依舊還在,所以我們對亡者盡孝的心不能中斷,要竭盡全力的讓他們得到安樂。如此和諧的景象,是古代聖明的君王,以“孝”治天下的結果。聖君懂得以“孝”治理天下,利益無量無邊,所以號召天下百姓一同來做,所謂“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故以“孝”治理天下,能得到災害不生,禍亂不作的和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