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

2001年,也就是14年前,拙作《玉秀》在《鐘山》的第六期刊發了。對《鐘山》雜誌社而言,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小事,刊物編髮了一部小說,如斯而已。但是,對我來說,寫《玉秀》這件事波折了。寫《玉秀》有故事。玉秀給了我很多的幫助。《玉秀》是我寫作道路上深刻而又清晰的一個腳印。

我要感謝批評家,他們認爲我有宏闊的理想,夢想着擁有自己的“文學地理”,這纔有了“王家莊”系列。我要老老實實地說,事情不是這樣。寫《玉米》的時候我的心思非常簡單,就是寫一箇中篇。但是,意外發生了,《玉米》只到一半,那個叫玉秀的姑娘老是站在一棵樹的後面,在盯着我,目光很不本分。非常抱歉,我這樣說有些輕佻了,不像一個作家該說的話。可我必須說出當時的實情:我正和玉米單獨相處呢,一擡頭,我就看見玉秀了。慢慢地,我和玉秀之間有了可怕的默契,只要一擡頭,我總是能夠看見她。這個可怕的默契讓我也不那麼本分了,我的腦海裡有了蠢蠢欲動的念頭。40多天之後,《玉米》竣工了,我沒有調整,沒有休息,就在第二天的上午,我在電腦上打出了一行字,是初號的隸體字——玉秀。一個人在這樣的時刻總是有無限的精力,一點也不覺得累,唯一擔心的就是耽擱了。

沒頭沒腦的,我甚至還想起了老托爾斯泰,年輕的老托爾斯泰迎娶新娘去了,娶回來的卻是新娘的妹妹。

爲了把事情說清楚,我有必要交代一下《玉秀》的故事梗概:年輕的玉秀在王家莊被人**了,她一個人來到了鎮上,也就是大姐玉米的家裡。在玉米家,玉秀遇上了大姐夫郭家興的兒子、年輕的工農兵大學生郭左。日復一日,郭左和玉秀相愛了。但是,玉秀到底是郭左的“姨媽”,在懷有身孕的玉米眼裡,這場再正常不過的愛情成了標準的“不倫之戀”。爲了阻止“兒子”郭左愛上自己的妹妹,玉米以不經意的方式把玉秀被**的事情告訴了郭左,絕望之中的郭左強姦了玉秀。玉秀也懷孕了。未婚先孕的玉秀在小鎮上成了千夫所指的爛貨。玉秀一爛到底,哪個女人得罪了自己,她就勾引哪個女人的丈夫。最終,玉秀把一個男人帶上了糧庫裡的菜籽堆,就在他們站在菜籽堆上苟且的時候,兩個人的身體陷進了菜籽,玉秀和那個男人一起失蹤了。一年之後,人們在清理糧庫的時候,糧庫的工作人員從菜籽堆的地面上發現了一塊大疙瘩,一敲,是兩具白色的骷髏。

寫這樣的故事是折磨人的,尤其是寫玉秀的死。《玉秀》寫了大約三個月,也就是90多天。完稿之後我如釋重負。我在第一時間就把《玉秀》交給了《鐘山》的賈夢瑋。到了這個時候,我的確有了一個比較大的計劃,我決定寫一個三部曲,再寫一部《玉秧》。從理論上說,寫完了《玉秀》,我應當接着就寫《玉秧》纔對,可是,我停下來了。我沒法開始,我沒有辦法去接近玉秧。玉秀的模樣它揮之不去。在我的寫作生涯裡頭,最艱難、最虐心的一段日子就這樣開始了。——玉秀**的身體正沿着菜籽往下陷,越陷越深,直至沒頂,最後是她的十隻指頭。這個該死的畫面在我的腦海裡不停地回放,一遍又一遍,沒完沒了。玉秀在下陷的時候恐懼麼?我在《玉秀》裡頭刻意迴避了這個部分,我沒有勇氣面對它,恐懼的是我。這恐懼與日俱增。我甚至不敢深呼吸,我的身邊全是菜籽。無論是鼻孔還是口腔,只要我做深呼吸,無窮無盡的菜籽就會衝進我的體內。我想把玉秀從我的腦海裡趕出去,但是,所有的努力都無濟於事。我非常清晰地知道,玉秀在菜籽堆裡,她還活着,赤身裸體的。她身體的內部還有一個孩子。這個透明的、不停地蠕動的胎兒讓我寢食難安。我想自負一點說,我的心臟足夠有力,即便如此,我也覺得自己就快承受不了了。

寫小說是我非常熱愛的一件工作。它適合我。我喜歡虛構。作爲一個行爲能力不足的人,我喜歡虛擬的世界。我喜歡“在那裡”面對現實、面對歷史。道理很簡單,我只是“坐在那裡”就把所有想做的事情給辦妥當了。“想象”是零成本的,不費體力,它幾乎偷懶。虛構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滿足。我對我的工作有自豪感。

但是,玉秀死了。不幸的是,在我的想象裡,她依然活着,在掙扎。她的眼睛、耳朵、鼻腔、口腔裡塞滿了菜籽。是誰讓她死的?作爲一個小說家,我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每一個讀者,是那個時代,是小說內部的邏輯。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殺死玉秀的其實是我。我用想象,用語言,一個字一個字地,把玉秀送上了菜籽堆,並讓她滑落了下去。

在寫《玉秀》之前,我在寫作的過程中面對過無數的死亡,但是,2001年,我第一次知道作家是可以殺人的;2001年,我第一次知道作家這個職業遠不如我“已知”的那樣乾淨。“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許是對的。但是,玉秀**的、光潔的、懷有身孕的身體在我的想象裡掙扎,還有她身體內部的孩子。我突然意識到寫作很可能是一個髒活,很可能。這個突如其來的念頭嚇了我一大跳。必須承認,我沒有精神上的準備。它傷害了我的自我認知,它傷害了我的自豪感。

小說家最基本的職業特徵是什麼?不是書寫,不是想象,不是虛構。是病態的、一廂情願地相信虛構。他相信虛構的真實性;他相信虛構的現實度;他相信虛構的存在感;哪怕虛構是非物質的、非三維的。虛構世界裡的人物不是別的,就是人,是人本身。的確,哪怕僅僅從技術層面上說,小說的本質也是人本的。

如果有人問我,這個世界上最獨特的人際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小說家與他所描繪的人物。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一個是物質的,一個是非物質的。他們處在同一個時空裡,他們又沒有處在同一個時空裡。這是一種非常獨特、非常微妙、近乎詭異的人際。這種複雜性和詭異性依然和人的情感有關。它牽扯到無緣無故的愛,它牽扯到無緣無故的恨。如果說,在現實生活裡,人類的愛和恨還有那麼一些“現實依據”的話,我要說,虛擬世界裡的愛恨情仇要複雜得多、鬼魅得多。一個並不可愛的人,寫着寫着,你愛了;一個你非常愛的人,寫着寫着,你不愛了。這有什麼道理可講麼?最極端的例子大概要算曹雪芹和林黛玉了。曹雪芹幾乎從來沒把林黛玉“往好處寫”,從頭到尾,我們所看到的都是黛玉的“不是”,一個標準的、有心理暗疾和行爲缺陷的問題少年。但要命的是,曹雪芹越寫越愛她;讀者越讀越愛她,一邊愛一邊數落她的不是,——你就不能改改麼?你要是改了,你又何至於這樣呢?我敢打賭,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淚”,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爲林黛玉。黛玉太叫人傷心了。

在如此複雜、如此鬼魅的愛恨情仇裡頭,小說家和小說人物之間的關係太像愛情了。——你深愛並沉醉的,往往是戀人的毛病,那些啞喑的、古怪的毛病。當然,是毛病,遠遠不是邪惡。塞萬提斯所愛的,是堂吉訶德的一根筋和莽撞;莎士比亞所愛的,是哈姆雷特的優柔和猶豫;哈代所愛的,則是苔絲的單純,骨子裡其實是愚蠢。苔絲與德伯維爾,王熙鳳與賈瑞,同樣是面對男人的勾引,苔絲如果有王熙鳳千分之一的世故、千分之一的自我保護能力,苔絲又何至於殺人?同樣是把男人殺了,鳳姐所用的是“追風無影刀”,保全的是她的名節;苔絲卻選擇了愚蠢,直接把自己送上了不歸路。

我的問題是,小說家如此偏愛虛構人物身上的毛病,是不是小說家陰暗、變態?不是。相反,是小說家熱愛生活、渴望光明。在我看來,這裡頭牽扯到一個比文學還要重要的大問題:——人究竟是什麼?——什麼是人的本來面目。在這個巨大的命題面前,文學顯示了它的大自由和大寬容,它“包容”了“我們的原罪”,而不是強迫我們“清洗”“我們的原罪”。是的,文學更“懂”人,更“憐惜”人,文學還知道“尊重”人。文學有它的信條,不完美的人才更加美好。說到底,宗教只是一把斧頭,它所做的事情格外地簡單,把生命之樹上的枝枝葉葉都砍了,只留下一根通天的、筆直的、光禿禿的樹幹。如斯,宗教的要義其實可以歸納爲一個字:“戒。”三戒、五戒,七戒,十戒。中世紀沒有文學,嚴格地說,中世紀的文學之樹不再搖曳、不再盪漾、不再呼風喚雨、不再濤聲依舊、不再啾啾鳴唱,原因就在這裡。宗教是虛擬,文學也是虛擬,但人類在文學的面前要比在宗教的面前寬鬆得多、自在得多、放肆得多、幸福得多。這就是爲什麼早在上帝誕生之前文學就誕生了,而上帝死了,文學依然活着。這是一個足以感動中國、感動世界、感動人類、感動歷史並感動未來的基本事實。

當今的中國有一個流行的說法,中國文學之所以不如人意,中國的社會現狀之所以不如人意,是因爲中國缺少宗教。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了,近幾年更是得到了廣泛的點贊。這個說法愚昧至極。它有害。有“毛病”的人如何才能規避邪惡?靠宗教、靠“疑似宗教”所帶來的“理性崇拜”是極其危險的。常識是,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宗教精神,是法的精神。我們所需要的是“對法的尊重與敬畏”,而不是“對神的盲信與恐懼”。是宗教就必然伴隨盲信,是盲信就必然帶來崇拜,是崇拜就必然帶來恐懼。但我們永遠也不該忘記,我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對法的尊重與敬畏”可以強化我們的人性,“對神的盲目與恐懼”只能爲我們提供無法無天和深不可測的奴性,最終,我們失去的必將是“免於恐懼”的自由。

wωw ●ттkan ●¢○

我想說,在我並不開闊的人生裡,如何與我的小說人物相處,耗費了我太多的心思。有些人我很愛,有些人我不那麼愛。我不止一次在公開的場合承認,在我所有的小說人物當中,最愛的那個人是玉秀。玉秀當然是不完美的,她的身上有致命的缺陷,輕浮,虛榮。但是,請允許我爲她辯護,她是無害的。她沒有傷害過任何人,她只是不想讓別人去傷害她。我更想說,一個人僅僅因爲她輕浮、虛榮她就鐵定了不能幸福,那麼,當事人是無罪的,有罪的一定是生活。是明媚的陽光造就了我們地上的陰影,而不是月黑風高與大雪連天。

在我的小說裡,死亡還少嗎?死去的人還少嗎?可是,玉秀死了,我怎麼就那麼不能釋懷的呢?我把《玉秀》的初稿看了又看,從小說內部的邏輯上說,我敢說,沒有問題,至少沒有大問題,也就是沒有所謂的“硬傷”。可是,我爲什麼就不能接受玉秀的死呢?是什麼力量讓我寢食難安的呢?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所謂的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這句話很著名,很鐵血。我沒有魯迅先生那樣的思想高度,可我也不會輕易反對魯迅先生說過的話。然而,從具體的寫作感受上說,我和魯迅的看法又稍有偏差。在我的悲劇書寫裡,最讓我感到痛心的並不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而是“把我所愛東西撕碎給人看。”“有價值”和“所愛”,它們是等值的麼?不能這麼說。“有價值”很可能是你的“所愛”;但“有價值”未必就一定是你的“所愛”。我不想就“有價值”和“所愛”發表什麼長篇大論,作爲作者,我只想排列一個次序,——小說家首先面對的其實是他的“所愛”,然後纔是“價值”。說到底,小說家不是機器,不是人工智能,他無法規避他的情感。

問題是,小說家的情感本身是“有價值”的還是沒“有價值”的呢?老實說,我不知道。這句話還可以再追問一下,——當一個小說家的基本情感和那個“價值”不能吻合的時候,小說家該怎麼辦?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夠知道的只有一點,2001年,玉秀死了。在死亡面前,我覺得我這個作家出了問題,我對我的職業產生了恐懼性的懷疑:寫小說是不是太髒了?

賈夢瑋不知道我的心境。就在那一天,快下班了,他晃晃悠悠的,來到《雨花》編輯部了,說“搞點酒啊?”我於是去他在《鐘山》的辦公室,他拿出一瓶威士忌,說“《玉秀》看完了”。他看完了,那就“搞點酒”吧。對了,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那時候他的單身宿舍就安置在編輯部的一間小廂房裡,他的宿舍裡頭有酒。

我和賈夢瑋的關係是有點特殊的,我們經常聊聊小說。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好,喜歡聊小說,一旦聊起小說來,我就是一話癆。一旦有人願意,我就盯着誰。我特別喜歡和李敬澤聊,這個許多人都知道,一位批評家告訴我,你和李老師的聊天都成爲“美談”了,是“文壇佳話”呢。可是,有點遺憾,我和夢瑋老弟的聊天很不“佳話”。多年之後,我聽到了這樣一個可歌可泣並洞若觀火的說法,說,“兩個人經常關在辦公室裡,一聊就是一個下午”。好吧。這句話很好。從語言修辭學的分類上來說,這個例句類屬於“單位”修辭。“單位”修辭有一個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語言的嚴密性和客觀性。那句話是客觀的,很正確。

就着威士忌,我們的話題扯到《玉秀》上來了。附帶着我要說一句,我在《鐘山》上刊發過很多作品,多到可以出一本很像樣的小說集了。1998年之後,我所有作品的責任編輯都是賈夢瑋。在我的記憶裡,每一次我把小說稿交到賈責編的手上,賈責編都會呈現出他雄偉的責任心,他一定會給我召開一個作品研討會。沒有一次例外。——主辦方當然是《鐘山》編輯部,出席會議的代表是兩個人:責編賈夢瑋,作者畢飛宇。會議是奢侈的,有威士忌。我要說,賈責編天生就該是一個文學編輯,他對自己的刊物有榮譽感。重要的是,眼光獨到,毒,總是能夠在你的小說裡頭找到不能滿意的蛛絲馬跡。這樣的特徵落實到具體的小說文本上來,那就是苛刻。

我對自己其實已經很苛刻了,但是,賈夢瑋對我更苛刻。在這一點上賈夢瑋和業已離開《鐘山》的範小天老哥特別地像。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範小天一直對我說不,我告訴他,“這個作品很好的”,他還是說不。我用了好幾年的時間他才接受了我的作品。我永遠感謝他。範小天離開《鐘山》了,賈夢瑋來了。可我的處境絲毫也沒有得到改善。即使是去年,2014年,我已是一個年過半百、“德高望重”的“老”作家了,拙作《虛擬》也是改了又改之後才刊發的。賈責編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樣的,“我容易嗎我”。今天,我要把這句話原封不動地送給賈責編:遇上你這樣的責編,我容易嗎我。

我很想在此討論一件事,那就是寫作的自信。在許多人的眼裡,我是一個無比自信、無比自負的傢伙。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準確地說,每一次寫作的開始階段,我的確是自信的,那樣的自信甚至能產生美妙的錯覺,覺得自己是愚公,可以移山。但是很不幸,每當小說快要結束的時候——尤其是中篇和長篇——我的自信就會蕩然無存。所謂喪失自信,其實就是喪失判斷。我不自信自然有不自信的理由,——在許多時候,寫作真的會產生柏拉圖所描述的那個“迷狂”,這樣的“迷狂”會帶來生理上的快感,生理上的快感勢必會帶來異乎尋常的自我評判,像酒後。然而,麻煩就在這裡,酒會醒,好狀態卻不容易醒。一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你好不容易醒來了,你突然發現了,判斷了,你在“迷狂”之中摟住的並不是黃金,是一堆屎。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擁抱一堆屎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你很難微笑着輕吻懷抱裡的怪物。

事情就是這樣的,和屎擁抱多了,你的自信會動搖。可我依然要說,喪失自信也不是大事,你可以選擇傾聽,你可以選擇虛心,你甚至還可以選擇謙卑。我可以請教別人的。

雖然在喝酒,可我最關心的事情其實是這個:賈責編,你告訴我,這樣寫玉秀你能不能接受?

賈責編說,從一個編輯的角度說,《玉秀》肯定是好的,但是,作爲一個讀者,這樣的玉秀我不能接受,太殘酷了。

賈責編的話讓我很不舒服,我清楚地記得,我很不舒服。可以假定,如果賈夢瑋告訴我,《玉秀》很好,我想我立即就會得到一個藉口,然後,想方設法去忘掉玉秀,安安靜靜地去寫《玉秧》。但是,某種意義上說,賈夢瑋的話又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開心,我看到了解脫,是解脫的希望。這同樣是一個藉口。我想說,一個人在失去自信的時候往往就是這樣,他需要一種外部的力量,——他願意相信的力量,——他可以憑藉的藉口。我一直說,在生活裡,有一種最爲神奇的東西,它就是藉口。

我告訴夢瑋,《玉秀》你先放下,我要再想想。

但是,讓玉秀活下去,這個談何容易。在一部小說的內部,有它完整的運行系統,沒有一個部分是真正獨立的。寫過小說的人一定會同意這樣一種說法,修改小說的結尾,有時候會修改到小說的開頭。回家之後我打開了我的電腦,我找到玉秀髮現自己懷孕的那個部分,然後,拉黑,一直拉到小說的結尾。我幾乎沒有猶豫,一點鼠標,刪了。我知道的,在這些地方我必須鐵石心腸。不能猶豫。一旦猶豫,我就徹底失去了勇氣。刪了,沒了,找不到了,心裡頭反而踏實。

《玉秀》這個小說真的很有意思。在我寫到不到兩萬字的時候,我四歲的兒子趁我離機,悄悄走進了我的書房。他喜歡玩電腦,尤其喜歡鍵盤和鼠標。他的小手噼裡啪啦就是一頓敲打。在我再一次回到書房之後,《玉秀》神秘地消失了,一個字都沒有了。我要承認,我在電腦上是一個白癡,但是,因爲恐慌,更因爲強烈的求生慾望,我犯了一個低級的錯誤,拿起鼠標,到處找。就在當天晚上,我把江蘇作協的電腦專家張榮彩請到了家裡,渴望能夠看到奇蹟。奇蹟沒有發生。張榮彩十分遺憾地告訴我,如果我不亂動,他也許能幫我找到,但是現在,不可能了。我還是心存僥倖。夜裡頭,夢瑋幫我找來了一位“天才”。忙活到半夜,“天才”說:“實在對不起。”在他說“對不起”的時候,我一點也不想誇張,我的腦袋上冒出了青煙,差一點就暈厥了。多年之後,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句搖滾般的唱詞:我暈,我暈,我暈、暈、暈。直到今天,一看到這句話我還會想起我的《玉秀》。我望着無辜的兒子,一點一點地控制住我自己,一點一點地安慰我自己,——你行的,你需要的只是安靜下來。真正的奇蹟還是出現了。依靠《玉米》所延續下來的那種敘事語氣,一點一點的,我居然又撈回來了。因爲有了這樣的經歷,我練就了一項小小的本領,無論處境多麼不堪,只要我想寫,我都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來。

《玉秀》的前半部分我其實寫了兩遍,在此,我必須向我的朋友們道歉。那些日子我不夠體面,到處哭訴,就差眼淚和鼻涕了。現在,我必須面對《玉秀》後半部分的第二次書寫了。當然,不一樣。這一次沒有記憶可以依傍,我能做的事情只是“重寫”。我要說,我的重寫表現出了一個小說家應有的驕傲,我很淡定。我有淡定的理由,玉秀沒死,她還活着。無論她未來的人生怎樣艱難,我們一起來面對。玉秀不再窒息了,她身體內部的孩子不再窒息了,我也不再窒息了。從窒息當中返回自由的呼吸足以保證一個人的淡定。玉秀是這樣告訴我的,天無絕人之路;我則對玉秀說,天無絕小說之路。

時光從來都不能倒流。我所見過的時光倒流只有一次,那在電影《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上。這部天才的、流光溢彩的無厘頭讓我震顫。我想說的是,任何人都不具備超現實的力量,我更不具備,但是,沒有電光火石,僅僅依靠“活下去”的願望,時光真的倒流了。在我的寫作生涯裡,這是虛構所授予我的最高獎勵。我沒有獲獎感言,只有心平氣和。

4個月過去了,最終,我把遍體鱗傷但依然活着的玉秀帶到了賈夢瑋的面前。這不只是一部作品的完成,我願意把它看作自己的成長。我說“成長”可不是一句空話,它有非常具體的內容。——作爲一個小說家,我對想象力有了一些修正性的認識。

毫無疑問,想象力是最神奇的孩子,他白衣勝雪,光芒四射,萬千寵愛在一身。我愛他。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要說,你不能爲所欲爲。在任何時候,爲所欲爲都意味着邪惡。哪怕你正在做一件最爲正確的事情,你也不能侵犯一個普通人——比如說,我——最基本的、最日常的情感。你不該無視我的感受,無論我多麼愛你。你沒有資格讓我臣服。如果你太過分、太驕橫,那麼孩子,你坐下來,我想我們該談一談了。我想和你談一談權力,——你究竟擁有多大的權力?你的權力該不該受到制衡?

其實,問題的核心在於,小說家究竟該擁有多大的權力?作家在他所虛構的人物面前可以不可以爲所欲爲?嚴格地說,這不是我“思考”得來的問題,不涉及“形而上”。向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是一位年輕的鄉村姑娘,她美麗、輕浮、虛榮。她叫玉秀。她是第一個向我提出質疑的虛構人物。是她,讓我真正面對了人類的基本情感。同樣是她,讓我真正面對了人類架構性的基本常識。可以說,我塑造了玉秀,玉秀也再造了我。

如果你一定要說,《玉秀》的第一稿比《玉秀》的第二稿更有力、更銳利、更傳奇,我會這樣告訴你,那又怎麼樣?我是一個驕傲的男人,《玉秀》之後我一直保持着小說家的職業自豪,這就比什麼都重要。

2015年3月11日二稿於南京龍江

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建構生動有趣的全民閱讀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建構生動有趣的全民閱讀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建構生動有趣的全民閱讀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建構生動有趣的全民閱讀走與走——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走與走——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走與走——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建構生動有趣的全民閱讀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走與走——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走與走——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建構生動有趣的全民閱讀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建構生動有趣的全民閱讀走與走——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走與走——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刀光與劍影之間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手》兩條項鍊——小說內部的制衡和反制衡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奈保爾冰與火——我讀《布萊克·沃滋沃斯》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