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李敬業

長安。

太傅府。

英國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績皺着眉頭,面前擺放着一封信。

“祖父爲何事憂心?”

李績看着年輕的長孫李敬業,把信遞給他。

“敬業啊,你看看這封信,說說你的感受。”

李敬業是李績的長孫,今年剛二十歲,長的十分英武。李績最喜歡這個孫子,因爲他就跟自己年輕時長的一模一樣。

如今李敬業在新設的千牛衛中任千牛,繼設立了左右羽林軍後,現在皇帝又新設了兩支隸屬於北衙禁軍的左右千牛軍。

南衙依然還是十二衛,但北衙已經也有了四軍。

二十歲的李敬業在左千牛軍中,已經是個六品的校尉,這其中固然也有李敬業的優秀之處,但更多的還是靠的他李績的門蔭。

李敬業一眼就掃完了信。

“李逍居然不肯回京?東海那荒島之上的刺史難不成比朝中的太府寺少卿還做的舒服?真想不明白李逍是怎麼想的?”李敬業搖着頭笑着道,語氣裡還帶着幾分嘲諷。

李敬業是不太瞧的起李逍的。

他可謂是含着金鑰匙出身的,剛出生時就被太宗皇帝賜予開國子爵位和五品散階,可謂是相當不得了。

這些年更是順風順水,幼小就是在門下省的弘文館裡讀書,這個館裡讀書的都是皇族貴戚以及宰相高官子弟。

從小身邊同學都是皇子郡王宰相尚書子弟,這眼界自然不是一般的高。

十七歲入宮爲侍衛,更是起步就是七品。

如今才二十歲,就已經是正六品了。

他的眼裡,李逍其實就是個鄉下土包子,要不是借了幾位長安勳戚的光,早不知道怎麼死了。

“你覺得李逍的選擇是錯的?”李績問孫子。

“很明擺着的啊,一個武珍州刺史,如何能跟太府寺少卿比呢?讓他回京做少卿,那明擺着是要重用他,還監造大明宮呢。這大明宮都快修好了,讓他監督不過是給他個立功的機會而已。”

“祖父,陛下還真是寵信他啊。看這樣子,估計三五年後,李逍就能正位九卿吧?說不定十年之後,都能入政事堂爲宰相的。”

李績聽着孫子那有些輕浮的聲調,眼裡有些失望。

他對這個孫子寄予厚望,可現在看來,還是太過年輕了。

看事都還是太膚淺。

李逍來信不想回長安,還請他幫忙在皇帝面前說情,希望收回詔令,他是很意外的,但是意外之餘,也是驚歎李逍這人的選擇。

不是覺得他傻,而是真正覺得李逍是個很了不得的人。

一般人誰願意呆在百濟呢?

當然是長安更好啊。

可李逍卻沒這樣選擇,皇帝召他回來,他都想繼續留下。留下做什麼?李逍信裡說了他的打算,這是想在那邊做番時事的。

而孫子卻看不到這些。

“敬業啊,說來李逍其實也就比他大了兩歲而已,可你跟他的見識相比,真是差太遠了。”他感嘆着道。

李敬業一臉不服氣。

“你別不服氣,你剛纔說李逍若回長安,五年內能正位九卿,十年內或能入政事堂爲宰相。但祖父要告訴你,若李逍真的就這樣回長安了,那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入政事堂爲宰相的。”

當宰相有那麼容易嗎?

當然不會。

如今不比開國之初,大唐立國幾十年,制度越來越完備,規矩也越來越多。宰相也不再是那麼好當的,沒有一定的資歷如何能當的上宰相。

李逍今年不過二十出頭,他很清楚自己的情況。所以他沒急着回來,他願意留在百濟爲刺史,甚至李績還看到了,李逍正在百濟利用皇帝當初爲安撫他給他加的那個經略安撫使銜,大做文章。

李逍在百濟,真的不止是個下州刺史那麼簡單,他是能跟蘇烈薛仁貴並肩的邊疆大吏。

手握軍政大權,前線薛仁貴蘇烈說的算,而那後方可就是李逍說的算了。

若是操作的好,李逍絕對能利用這次外任的機會,大大的建功的。

大唐天下三百餘州千餘縣,刺史有三百多個,但有幾個刺史能有李逍這樣的機會和大權呢。

就比如他的長子李震,如今在澤州任刺史,雖然是宰相之子,才能也有,可在澤州那樣的地方,刺史的權力是受到很大限制的,根本不可能如李逍那般自由和權重,更不可能和李逍一樣有機會建功立業。

這樣好的機會,李逍把握住了。

可自己的長孫,卻連看都看不到。

“敬業啊,如果我讓你去百濟,做武珍州下首原縣縣令,你願意嗎?”

“去百濟做縣令?”李敬業訝然。

“祖父,我如今是左千牛軍的正六品校尉,去百濟做個縣令,也太屈才了,豈不是成了貶謫。”

他有些不高興的道,“就算真要去百濟,那起碼也應當是個刺史。李逍能當武珍州刺史,那我怎麼也得做帶方州刺史,再加個安東道觀察使,這樣才能跟李逍相當,我總不能還去給李逍做下屬吧?”

李績笑了。

“敬業,你是不是覺得李逍沒真本事,能有今天地位,全憑運氣?”

“難道不是嗎?”徐敬業反問。

李績苦笑着搖頭,他覺得自己對這個孫子真是太過忽略了,原本他覺得這長孫很像自己,勇武聰明,可如今看來,卻十足紈絝,過份自負了。

“你今年二十了,也算成丁了。應當出京歷練歷練了,你也別想着當刺史還做什麼觀察使了,你的資歷和能力都不足以當一個刺史。從縣令做起吧,就武珍州首原縣縣令。”

他不顧孫子的不滿,繼續道,“我給你三年時間,三年後你若是能在那裡做出一番成績來,那麼我到時再把你調回長安來,甚至過幾年再讓你外放一任刺史也不是問題。可你若是用三年時間,還做不出半分成績來,那麼你就要做好準備,要在百濟繼續呆下去。”

“呆多久?”

“如果你表現不行,那就說明你還沒有得到足夠的歷練,那就需要繼續歷練,十年吧,繼續歷練十年再回來!”

第216章 曖昧不清第87章 門下走狗第180章 明人不說暗話,朕喜歡你第201章 三英戰呂布第33章 薛仁貴第201章 三英戰呂布第377章 朝令夕改第225章 包圓了第362章 丟人現眼第203章 羽林騎兵第50章 八百畝地第333章 安東經略使第94章 情人第116章 閨名第189章 擂鼓吹角,聚將點兵第66章 一條捷徑第370章 皇帝的驚喜第156章 率獸食人第399章 封屍做京觀,號爲骷髏臺第341章 襄陽第149章 天災第314章 隔壁老王第99章 皇家夜宴第302章 贊助商第191章 無毒不丈夫第216章 曖昧不清第122章 算賬第355章 皇帝不明白第364章 李帥第82章 契約第51章 田租第185章 兵圍李莊第366章 搶錢手段第146章 掀桌子的底牌第156章 率獸食人第428章 內相第158章 人心難測第66章 一條捷徑第320章 完璧之身第317章 和稀泥第399章 封屍做京觀,號爲骷髏臺第75章 蒙汗藥第386章 斬王奪城第256章 代王友第185章 兵圍李莊第207章 暴屍三日第160章 又是他第58章 野蒜炒雞蛋第371章 請李逍回來吧第230章 夏日第98章 武昭儀第377章 朝令夕改第161章 玉米第315章 外放刺史第158章 人心難測第145章 武氏問計第82章 契約第348章 殺進平壤城,活捉寶藏王第223章 員外郎第417章 周國公第239章 百騎司的疑惑第144章 狐假虎威第297章 母老虎的屁股第424章 太子小跟班第116章 閨名第2章 物是人非第157章 師爺第113章 求助武氏第195章 冒名頂替第3章 一代女皇第270章 絕戶計第62章 十條臘肉第377章 朝令夕改第366章 搶錢手段第319章 崔瓔珞的越獄第288章 鬼見愁第153章 領導者第177章 玉米太監第90章 相逢即是偶遇第71章 水淺王八多第133章 出手不凡第227章 崑崙奴第226章 雕版大鈔第385章 降將黑齒常之第349章 浿江口第27章 沒那麼簡單第312章 皇帝失色第44章 打邊爐第21章 大姨媽和紅糖水第20章 激將第49章 佔便宜第45章 黃世仁第199章 請君入甕第357章 安西道經略安撫使第17章 張扒皮第372章 摔杯爲號第285章 崔瓔珞第34章 秘密第6章 你買不起第417章 周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