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封屍做京觀,號爲骷髏臺

“可惜跑掉了那個扶余豐。”

王方翼有些遺憾的道,昨夜的一場戰鬥屬於夠激烈,遺憾的是唐軍畢竟是遠道而來,爲了救援劉伯英無法等待後續援軍到來就得突襲。李逍帶的五千步卒,八十里強行軍,掉隊者太多。

這導致了最後雖然擊潰了倭軍和百濟叛軍,但卻無法完美收功。潰敗的敵軍跑掉了很多,其中就包括了那個被倭人送回來稱王復國的扶余豐,還有幾個百濟叛軍的大將鬼室福信和僧道琛等人。

扶余豐等人逃的很快,倒是倭人很兇悍,死戰不撤,妄想着正面擊敗唐軍,結果自然還是唐軍取勝。

雖然倭軍很兇悍,數量也更多,可唐軍的武器裝備更精良,加上王方翼、趙持滿等都是唐將中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有他們帶隊衝鋒,倭人難以抵抗,加之唐軍裡還有五百輕騎,這是決定勝負的一支力量。

一夜清掃戰場,統計出來的戰果還是很驚人的。

從叛軍圍久遲城,劉伯英率衆一日夜死戰,再到李逍率援軍趕到,反包圍混戰,一日夜的激戰,百濟和倭人聯軍共三萬五千餘人,最終死在城下的有大約五千餘級,其中倭人一千餘,百濟叛軍四千餘。

俘虜敵軍約兩萬,其中倭人三千餘,百濟一萬六千餘。

三萬五千敵軍,只逃了扶余豐等萬把人。

戰果輝煌,尤其是狹井檳榔所率領的五千倭軍,被一鍋全端了。

唐軍方面損失也不輕,劉伯英當初所率的一千麾下,幾乎死傷殆盡,戰死八百餘人,只剩下百餘人還個個帶傷,城中的百濟人助戰,也死了七八百。

李逍所帶來的五千五百步騎援兵,一戰下來,陣亡千餘。

這個戰損其實很驚人了,唐朝府兵作戰,一般很少達到這樣高的戰損,不過考慮到李逍麾下多是招募不過半年多的百濟鄉勇,裝備和訓練都遠不及府兵,倒也情有可原。

“給戰死者在城外立個碑,陣亡的百濟軍民屍體收斂安葬在此。而大唐的陣亡將士,屍體火化,收好骨灰,隨船送回中原,讓他們魂歸故鄉。”

李逍有些沉痛的道,一將功成萬骨枯。

對於身爲節帥的他來說,一場大戰最終就化成了一張戰後統計表,可這紙上的每個數字,都代表着曾經的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特別是對於許多唐軍戰士們來說,他們有的人曾經是逃亡者,有的人曾經是傭兵,有的人曾經是府兵,他們的家鄉都在大海的西邊,他們年紀輕輕的,最終卻死在了這異國他鄉。

他們付出的生命值嗎?

李逍是他們的統帥,他們的死是因爲自己的命令,李逍覺得自己揹負着這些戰死者的沉重,他必須得讓他們的死有意義,否則就對不起他們。

劉伯英也低着頭,雖然這一仗的規模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其實微乎其乎,更大的戰爭大唐都打的多,大唐立國三十餘年,但幾乎無一年不打仗,無一年不大仗。

可這一戰對劉伯英來說,卻是從未有過的慘烈。

“節帥,我曾經對久遲城的將士軍民們許諾,給他們頒下重重的賞格,如今戰事已畢,我希望能夠兌現。”

他說了自己的許諾,比如斬首一級賞田地錢財多少,比如士兵殺敵斬首幾級升官晉職等。

“這些都是應當的,我全都允了,點驗功績,登記造簿吧。不但如此,我身爲節帥,現在宣佈,久遲城所有參與守城者,自此皆爲我大唐之子民,所有人都有資格均田授地,享受與大唐子民同等的租庸調稅率。”

“家有戰死者,可從家中挑選合適者補入安東土團中,入選者既享受均田待遇。”

這一次的戰鬥,讓李逍有個不錯的發現,許多百濟人並沒有響應那些百濟豪強們的叛亂,他們甚至拿起武器跟着唐軍死守勇戰。

許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讓李逍明白,之前他在百濟推行的不少政策,都贏得了這些出身普通的百濟百姓的擁護。

他們並不介意做個百濟人還是唐人,他們只知道在大唐治下,他們的日子更好過,有時候,這就足夠了。

以前李逍對於百濟人是有很多保留的,他並不很相信他們。但經過這一戰,李逍覺得,這些百濟人值得信任。

既然他們拿出了足夠的表現贏得了他的信任,那他也不會吝惜對他們的獎賞。

給予這些人直接編入大唐戶籍,給予均田授地的資格,享受和中土大唐子民一樣的待遇,這就是對他們最大的獎賞。

李逍希望對這些用表現贏得大唐信任的人重賞,讓這些人更深深的忠實於大唐,爲大唐在這百濟站穩腳跟出一份力。

現在李逍對安東都護府的百濟人有三等待遇。

一等的就是入選土團,並經過戰鬥,用良好的表現贏得信任的鄉勇們,他們將獲得百畝均田,並享受和中原府兵一樣的待遇,不用繳租調,僅需要在耕種自己的土地之餘,爲屯莊出力耕種屯田,並閒時耕種、訓練,戰時出兵。

二等的則是百濟原來的貧民佃戶奴隸等,這些人過去是無產者,李逍對他們實行的是佃種官田繳租的政策,爲官府種田繳租,表現好的則每過五年每丁授十畝地。

最差的一等,就是過去的貴族豪強地主們,這些是過去的利益集團也是大唐攻滅百濟之後利益受損者,他們肯定對大唐心有怨恨,因此李逍對他們就是打壓策略,丈量田地,清點財產,登記戶口,徵契錢限田額等等,各家還得向官府交人質。

沒有人一來就能享受到大唐子民的待遇,雖然李逍手裡有不少田地,但並沒打算直接給他們分田地,得憑表現才能獲得均田授地資格,得憑表現才能正式登記入大唐戶籍。

“把那些俘虜都送去唐津港登船,運往登州赤山港奴隸拍賣所發賣。另,所有參與叛亂的百濟叛軍,一律沒收其所有的田地等財產,全部充公。其直系親屬也全都遷往中原屯田。”李逍對於那些叛亂者毫不客氣。

第206章 倚老賣老第215章 性感荷官在線發牌第34章 秘密第103章 七省文狀元兼參謀將軍,人稱對王之王第17章 張扒皮第186章 陰溝裡翻船第194章 虛驚一場第246章 表字大寶貝第79章 一本萬利第377章 朝令夕改第334章 衣錦還鄉第283章 趕盡殺絕第387章 唐旗、唐騎第355章 皇帝不明白第213章 罷官入獄第116章 閨名第195章 冒名頂替第166章 宸妃第156章 率獸食人第14章 大鍋飯第354章 唐三藏的西遊記第60章 六品官第26章 薛五第238章 嫩玉米和老幹部第211章 多管閒事第119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302章 贊助商第34章 秘密第193章 兵臨城下第53章 皇帝賞賜第360章 點石成金第100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282章 血濺金殿第99章 皇家夜宴第352章 見好就收第54章 天地玄黃第33章 薛仁貴第140章 程咬金第244章 所有人都瘋了第394章 狂倭第407章 雞林道行軍大總管第226章 雕版大鈔第210章 帝國的脊樑第80章 泄秘第45章 黃世仁第357章 安西道經略安撫使第303章 長安報社第183章 福利多多第254章 木秀於林第65章 跟我走第412章 定江山第103章 七省文狀元兼參謀將軍,人稱對王之王第376章 長安信第24章 下套第88章 斗酒十千第154章 分田、承包第384章 顯慶元年第241章 後花園裡的棉花第324章 補刀第377章 朝令夕改第393章 救援第73章 莫欺少年窮第417章 周國公第187章 八方來援第400章 九將鎮國第163章 一盤菜第316章 定調第178章 布衣、宰相第18章 搖錢樹第263章 一鍋好湯第238章 嫩玉米和老幹部第403章 大唐的娉禮第14章 大鍋飯第191章 無毒不丈夫第65章 跟我走第358章 大唐的領航員第112章 進擊的駙馬第82章 契約第183章 福利多多第345章 赤山浦第200章 主動出擊第83章 追風第87章 門下走狗第340章 嗷嗷叫第298章 朕心甚慰第309章 你瞅啥第119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366章 搶錢手段第32章 破家縣令第212章 劫天牢第174章 爲虎添翼第270章 絕戶計第19章 讀書第384章 顯慶元年第341章 襄陽第113章 求助武氏第368章 棒子軍第329章 甲騎具裝第151章 以德服人第116章 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