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颱風的成長,這個解釋起來比較困難,李軒也不是很懂。
李軒只知道,一個颱風的加強過程會經歷許多階段。
根據風速由小到大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爲熱帶風暴級、強熱帶風暴級、颱風級、強颱風級與超強颱風級。
風力依次增大。
在國際上,對於颶風還有另外一種類似的分級方法,分別是熱帶風暴級、c1級、c2級、c3級、c4級、c5級。
分級不同,目的卻是相似的,即通過播報臺風的級別,告訴人們颱風強度的信息,以讓人們做好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
據李軒所知,並不是所有的颱風都會經歷這些級別,從而到達最高級別。
絕大多數的颱風,從誕生到完全消失,終其一生都呆在熱帶風暴級。
只有絕小一部分的颱風能夠緩慢地爬升到颱風級。
當然,也有颱風能穩步增強到超強颱風級,甚至有颱風能連跳幾級,在短短一天內衝上超強颱風級。
具體是什麼行事,即便是今天的氣象技術,也沒辦法完美準確的進行預測。
沒辦法,約束和利於颱風增強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首先海面溫度越高、海洋熱容量越大,颱風所能獲得的能量就越多,對臺風增強就越有利。
如果颱風滯留一處時間太長,把該處海溫消耗殆盡,颱風就會迅速減弱。
另外,颱風是把低層的空氣擡升到高層,空氣擡升上去之後,總要有地方去,所以空氣向四面八方流走。
如果四周的流出條件比較好,空氣流出就順暢,從而有利於更多暖溼空氣的上升,有利於颱風增強。
當然,制約颱風變強的因素同樣不小。
李軒雖然是海洋生物學專業出生的。
但對大氣科學這門學科,並非完全沒有涉獵。
很多海洋生物學專家,
其實同時也是氣象學專家。
因爲要跑海上,氣象是非常重要的。
李軒在大學的時候,也曾學過一些簡單的大氣科學知識,只是不是主修,是選修。
李軒曾經學過一個名次,叫做垂直風切變。
這個名詞的意思是高層風向與底層風向的不一致,如果垂直風切變過大,颱風的高低層分離,身首異處的颱風當然不會強到哪裡去。
同時,水汽條件也是制約颱風變強的一個重要因素。
颱風的空氣從低空的四面八方流入,如果周圍的空氣很乾燥,那麼颱風就容易水汽不足,沒有足夠的水蒸氣來凝結放熱驅動颱風發動機,颱風也就難以快速增強。
同時,颱風整合速度,也是非常影響颱風大小的因素。
有時候,颱風在形成時並不只產生了一箇中心。
如果颱風雛形有多箇中心,那麼快速整合是加強到較高強度的必要條件。
否則,就會兄弟鬩於牆,中心內戰導致颱風整體強度的萎靡。
至於颱風的成熟,這個很容易解釋。颱風的成熟是指隨着颱風不斷增強,颱風螺旋運動導致的慣性離心力使得對流區域逐漸甩離中心,颱風的中心反而風雨變小,甚至露出藍天白雲。
這在臺風強大後,在臺風中心出現的對流衰弱區域被稱爲颱風眼。
在太空中看,颱風眼就像颱風狂風暴雨的雲團簇擁下的一隻平靜的眼睛。
颱風眼的形成是一個颱風真正成熟的標誌。
颱風眼是颱風氣壓最低的區域,從颱風眼向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堵高速旋轉的雲牆,這就是颱風的眼牆或稱眼壁。
這裡是颱風風速最大的區域。
眼壁向外,有一片近似圓形的區域,那裡對流旺盛,且被眼壁積雨雲的雲頂覆蓋,這裡被稱爲中心密集雲區。
再向外,颱風伸展出一條條的螺旋雨帶,越向外,風雨越小。
在臺風的最外圍區域,受到颱風外圍下沉氣流的影響,往往晴空萬里,酷熱難耐,這種颱風導致的高溫天氣被人們形象地稱爲吃下沉。
根據德沃夏克熱帶氣旋分析法,颱風的強度主要考察兩個因素,雲頂的溫度和風眼的溫度。
如果雲頂極其低溫,低於零下六十度的色階成環且寬度足夠,同時風眼溫度達到較高溫度,就能證明臺風已經達到了極強的強度。
颱風成熟以後,經常會進行一個被稱爲眼壁置換的過程。
成熟的颱風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將四面八方涌來的水汽吸入眼壁,擡升到高空再吹向四方。
但是總有一些水汽沒等到達眼壁就提前上升激發強對流了。
如果提前上升的水汽激發的強對流區圍繞着眼壁形成了一個圓,颱風便形成了大眼套小眼的雙眼牆結構。
出現雙眼牆結構後,由於能量漸趨分散,颱風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弱,直到內眼在外眼的水汽隔絕下逐漸消失,外眼成爲唯一的眼牆,颱風纔會重新加強。
不過,據李軒所知,並不是所有的颱風都能夠眼壁置換成功的,如果失敗,颱風就難以達到很高的強度了。
而眼下這場颱風,明顯是一個成熟的颱風了。
李軒抿了抿嘴脣,有些擔憂的看着窗外那副毀天滅地般的風景。
這風的後勁太足了,李軒甚至都看到有小些的樹苗飛在天空中。
明顯這颱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會消亡。
當然,只是短時間內不會,最終肯定是會的。
萬事萬物有開始就有終結, 就連太陽都有一個壽命期限,颱風的結局也一樣。
颱風消亡的方式多種多樣。
有的颱風是登入陸地,在地形摩擦和水汽隔絕下漸漸消失。
有的颱風是闖入溫帶,在鋒面的作用下變性爲溫帶氣旋。
有的颱風不慎跌入垂直風切變的陷阱,被攔腰斬斷迅速消亡。
有的颱風一頭扎進冰冷的水域,發動機漸漸熄火拋錨。
據李軒所知,一般的颱風從生成到消亡是幾天的生命週期。
在這幾天裡,它們聚集能量,展露鋒芒,裹挾狂風巨浪,最終悄然消亡。
當然也有長壽的颱風,比如一七年的奧鹿臺風,在其它颱風的牽扯下,徘迴了十八天才消亡殆盡,中間歷程可謂是曲折坎坷,峰迴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