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罵亦可致人死

近期遇到一件十分奇葩之事,這就是有個單位所發的通報,不僅遣詞造句不甚嚴謹,而且文章中的有關細節,到了難以自圓其說的程度,以至於這份通報面世不久,讀者就報以強烈的口誅筆伐,謔稱這不是通報,而是一篇小說。其實對於這一說法,本人同樣報以不屑,理由也是簡單,這個說法褻瀆了小說,因爲小說雖然可以杜撰,但它必須遵循生活本真與邏輯,換句話說,只有那些脫離生活本真、違反生活邏輯的小說,纔不能算是小說。

再說通報。所謂通報,就是有着話語權的部門,通過文字,以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把事情真相曉示大衆。惟因如此,講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是爲首要。那麼,何爲"首要"呢?首要就是細節,如果細節存疑,那麼這篇通報也就十有八九成爲"渾報"。細節爲何會如此重要?蓋因細節是所有文體的靈魂,靈魂是什麼?靈魂就是精神!不妨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缺了精神,不就成了病人麼?

也許有人會反詰:照你這麼說,難道就不能有混淆視聽的通報了?這個反問委實厲害,厲害就厲害在反詰者,運用了撰寫小說的思維,這個思維就是偷樑換柱。是的,古今中外許多功成名就的小說作家,哪個不是以獨特的視角,將常人眼裡司空見慣的生活細節,"偷樑換柱"成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小說!

既然提到小說,那就圍繞它整個話題吧一一今天擇取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小說中有關"一個被吼死、一個被氣死"的情節,敘述一下小說中的細節,是如何達到令你不想相信都難程度的。

話說公元208年,曹操揮兵南下,劍指荊州。劉備手下猛將趙雲,爲了尋救劉備的妻兒,在一個名叫長阪坡的地方,上演了七進七出的壯舉。等到他懷揣阿斗,殺開血路跑到當陽橋時,遇到了張飛。

暫且不表脫險而去的趙雲,就講張飛。眼見趙雲飛騎過了當陽橋,張飛就囑部下扯了樹枝,綁於馬後,策馬奔騰,營造塵土飛揚景象。張飛則一人單騎,立於橋頭,靜候緊攆趙雲而來的曹軍。

曹軍如蟻般涌至當陽橋,突見橋對面矗立着一位絡腮鬍子的壯漢,手提丈八蛇矛,怒目圓睜,渾身豪氣。又見其背後林中塵土飛揚,似有千軍萬馬在往來運動。居前曹軍無不因此怵懼,爲將者勒馬,爲兵者止步。曹軍營中,有個名叫夏侯傑的小將,他爲探個究竟,馭馬前行,卻不料未等其踏上引橋,就聽橋對面的張飛,發出一聲大吼,這聲大吼,尤如滾滾天雷,尤如隆隆地震,尤如陣陣海嘯,一下子將夏侯傑掀下馬背,倒在地上,不見動彈。近旁的曹兵,急急上前細察,但見夏侯傑無有氣息,始知已被活活嚇死。面對此情,曹軍無不大驚失色:爲將的撥馬回走,爲兵的拔腿回逃。這就是《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張飛攔斷當陽橋"中所敘的情節。

其實這個情節,在另一篇題爲《大鬧長阪坡》的小說中,更是離奇。張飛那聲大吼,不僅把當陽橋給喊塌了,而且把橋下河水給喊斷流了。如此威力,別說夏侯傑,就是曹操,也會被嚇個半死不活的吧?

其實對於張飛大吼一聲嚇死曹將一說,讀者皆知這是一種誇張寫法,爲何讀者會對此報以"寧願信其有,不願責其無"的態度呢?蓋因這個情節,迎合了讀者所崇尚的扶正驅邪思維。如果換上一個反面人物大吼一聲,並嚇死一個正面人物,小說作者不被讀者罵死,那才叫怪。

既然提到"罵死"兩字,那就講個罵死人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中,有一段"武鄉侯罵死王朗"的故事,說的是曹魏一個滿腹經綸的老臣王朗,被蜀漢丞相諸葛亮罵得七竅生煙,墜於馬下而死。

時爲公元228年,諸葛亮領兵首次北伐,魏明帝曹睿任命曹真爲大都督,司徒王朗爲軍師,前去抗禦。開戰前一天,王朗請命曹真,說明天欲與諸葛亮作番陣前辯論,以達"不戰而屈人之兵"。曹真等人持疑,王朗仍然自信十足地表示:"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話,敢教諸葛亮拱手而降之,彼不戰自退也。"

第二天,蜀魏兩軍列陣於祁山之前。魏軍使者對着蜀軍通報了對話要求。諸葛亮同意,以"羽扇綸巾,素衣皁絛,端坐一輛四輪車中"的形象,緩緩來到陣前。

王朗縱馬而出,先是斥責諸葛亮師出無名,"強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接着又對魏國極及吹噓,"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勸誡諸葛亮認清形勢,歸順魏國,"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諸葛亮先稱王朗爲"漢朝大老元臣",一下子將王朗釘在"背主忤逆"的恥辱柱上,然後逐一批駁了王朗之言,認定他所說的內容全是"粗鄙之語",接着窮追不捨:"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

其時王朗已被罵得失去理智,毫無還手之力,氣急敗壞地回罵諸葛亮爲"村夫"。諸葛亮乘勝追擊,不給王朗以喘息之機:"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王朗氣鬱胸腔,大叫一聲,仰身後倒,墜之馬下。王朗這種死法,就時下看來,不僅奇葩,而且搞笑,但奇怪的是,讀者對此細節大呼過癮!爲何如此?蓋因這個情節,迎合了讀者崇尚的扶正驅邪思維!

更爲奇怪的是,這個"王朗被諸葛亮罵死"的細節,徹頭徹尾爲羅貫中所杜撰,因爲歷史上的王朗,不僅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風風光光地爲臣並老死於曹魏,而且還獲得不下76歲的壽齡。

行文至此,突然覺得羅貫中所撰的上述兩個橋段,可信度竟然要比時下一些通報強得多!

烏桓之戰定北方大材小用惜龐統秦宜祿啊尋你樂馬失前蹄話輕敵絕處逢生公孫恭禍國殃民枉爲臣人心不足蛇吞象世冤一箭泯恩仇真正八卦在無形大材小用惜龐統神人難分侃左慈張讓乃是朕父親義重如山贊臧洪相逢一笑泯恩仇家教事關成與敗料敵如神看滿寵名臣宿將俠朱儁竹籃打水嘆步闡孰先孰後競風流朝盛晚衰嘆李嚴涼州能安靠張既附馬朱據有點冤人怕出名豬怕壯青黃不接是大忌最是封建屬株連河東河西輪流嘻大儒大義獨盧植無中生有話周倉劉備是兒壞孫好名不符實滋國殤坐駕優劣關乎命獻身勇士貪財奴重學輕權道嚴畯狹路相逢勇者勝大材小用惜龐統重學輕權道嚴畯秦宜祿啊尋你樂義重如山贊臧洪義重如山贊臧洪傳奇一生看虎侯牢騷滿腹必斷腸名不符實滋國殤德不配位害社會文盲將軍戰功傲嗜血之魔公孫度知足不辱敘程昱救火隊長皇甫嵩重學輕權道嚴畯後聖大名歸周羣龐會報仇虛實辯愚忠之才遇庸主浪子回頭金不換兇手其實是此人遊刃有餘賽幽靈曹豹無涉虎豹騎黃權堪與法正比後聖大名歸周羣放蕩不羈敘簡雍婦人干政猶可怕曹操和他兒子們耿耿忠心鑄英名卸磨殺驢亦明智在國連憂之愍侯醉翁之意在平衡孰先孰後競風流老當益壯代名詞殺雞儆猴武與文晚節不保名遭辱竹籃打水嘆步闡蔡瑁並非將幹害嗜血之魔公孫度兇手其實是此人華歆乃是一好人不講做意在中意傳奇一生看虎侯拖延病症害死人青黃不接是大忌如意算盤害許貢人見人擁拜于吉姜確實是老的辣智商高低看嘴巴義重如山贊臧洪劣質謀士釀禍端烏桓之戰定北方順我者昌需約定耿耿忠心鑄英名文忠武勇追關公晚節不保名遭辱牌技優劣看心態人物性格隨境變醉翁之意在平衡神人難分侃左慈重情厚誼擅外交如意算盤害許貢曹子建獨佔八斗親人蒙難痛無奈侍奉四帝獨丁奉情到用時方知絕竹籃打水嘆步闡勇猛大義令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