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叫做惺惺相惜。成語"惺惺相惜"的意思是:"聰明才智相當的人彼此同情、憐惜。"依據這一解釋,武藝高強、性情豪爽的張飛,義釋同樣武藝高強、性情豪爽的嚴顏,也就有了理論基礎。
嚴顏,生卒年月、籍貫不詳。東漢末年武將之一,初爲益州牧劉璋部下,擔任巴郡太守,另有一說爲巴郡將軍。嚴顏擅使硬弓和大刀,在益州素有"萬夫不當之勇"稱謂。
公元212年,劉璋聞知曹操欲取漢中,擔心漢中軍閥張魯一旦被曹操吃掉或歸順曹魏,曹操下一步就會藉助漢中這一跳板,侵掠益州。爲防這一結果發生,劉璋聽從部屬張鬆、法正關於"迎接暫棲荊州的劉備進川,然後讓其襲取漢中,兄弟倆一個佔漢中,一個居益州"的建議。劉璋未予細察其間的利弊,即遣法正爲使,前往荊州商請劉備。
劉璋欲請劉備進入益州、然後由其攻取漢中的消息,很快傳至巴郡,作爲巴郡太守的嚴顏,長嘆不息。親隨不解,問其何故如此?嚴顏傷心地道:"主公這麼做,就像將自己囚禁在沒有出路的深山之中,卻又養一頭猛虎進入深山保護他的安全一樣。"
劉備在法正的勸導下,加上當年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早有攫取益州、形成三分天下的預構,因此二話不說,就帶着軍師龐統等,隨法正入川。劉璋在熱烈歡迎劉備這個本家兄弟後,即撥軍馬於他,囑劉備早點攻取漢中。
但劉備在收納劉璋所予的軍馬後,遲遲不動。劉備的此番舉動,終於引起劉璋的懷疑,加上張鬆行事不慎,被其兄察知有暗投劉備跡象並作了舉報,劉璋如夢初醒,即斬張鬆。聞知張鬆遇難,劉備遂以此爲理由,與劉璋反目,率兵攻打劉璋,不想出師不利,在一個叫落鳳坡的地方,軍師龐統不慎中矢陣亡。
面對僅憑自己在益州的力量、難以奈何劉璋的劉備,即召諸葛亮、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荊州兵馬,火速入川增援。
大軍所到之處,劉璋所任地方官員,望風而降,惟獨巴郡守將嚴顏,誓死據守江州城。因需增援劉備,諸葛亮將奪取江州的重任,交於張飛。張飛沒有辜負諸葛亮的期望,設計佔領江州,生擒嚴顏。
面對已被部下五花大綁的嚴顏,張飛怒不可遏地究問:"你作爲大將,爲何不做一個識時務的俊傑,反而選擇做一隻阻大車的螳螂?"
嚴顏冷笑回答:"扯何俊傑、螳螂!你們鳩佔鵲巢,恩將仇報,濁益州之天空,侵益州之疆土,作爲江州守將,履職當爲首要。告訴你,這裡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被嚴顏如此一番嗆罵,惱羞成怒,一邊拍打桌子,一邊朝部下大喊:"拖出去,將他拖出去斬了!"
嚴顏見張飛如此氣急敗壞,面不改色地反譏道:"斬首就斬首,用得着你發這麼大的怒嗎?“說罷,昂首闊步而去。嚴顏的一身豪氣,令張飛頓生佩服,他急忙阻止刀斧手,然後快步上前,親自爲嚴顏鬆綁,並將其恭請爲座上賓,然後一邊自責剛纔態度惡劣,一邊好言相勸嚴顏歸順。嚴顏感動於張飛的誠意,遂同意事奉劉備。
張飛便就其所率大軍如何入川一事,徵詢嚴顏,祈求計策。嚴顏對張飛說,無須動用一兵一卒,就能順利與劉備匯合。張飛詫異此說,嚴顏笑解,說通往雒城的所有關隘,俱歸自己所管。張飛大喜,於是嚴顏爲前軍,張飛領後軍,每到一關隘,嚴顏就喚出守將,囑其歸降。如此一路無阻,順利抵達雒城外圍。
其時圍打雒城的劉備,正陷進退兩難境地。因爲黃忠與魏延,在和劉璋部下吳蘭、雷銅交戰,根本無暇分身支援劉備。就在劉備一籌莫展之時,張飛與嚴顏趕到,即刻投入與雒城守將張任的交鋒中,張仁不敵,收攏部屬退避城內。劉備驚疑張飛爲何能在崎嶇山道中,走出如此神奇速度,張飛便將嚴顏舉薦給劉備,劉備感謝嚴顏,當場將身上的黃金鎖子甲贈送於他。
不久,吳蘭、雷銅在黃忠和魏延的猛烈攻擊下選擇投降。劉璋手下另一大將吳懿,也被趙雲生擒後號召部屬投降。劉璋見自己的精銳部隊逐一被蠶食後,不得不放棄堅守成都的打算,出城示降。劉備繼領益州牧後,封嚴顏爲前將軍。
嚴顏之後跟隨劉備攻打漢中,據說屢立戰功。但奇怪的是,這些戰功少有記載。不僅如此,漢中歸入蜀漢後,有關嚴顏的事蹟更難在史書中覓到。史學者分析,導致這一情狀,恐有兩個原因:一是嚴顏年齡偏老,自己選擇隱居;二是劉備忌憚益州幫,重用荊州幫。
嚴顏卒於何年何月何日,迄今不得而知。嚴顏死後歸葬何處,諸多三國史書中亦無出處。不過到了宋朝,巴蜀地區先後出現三座嚴顏墳墓:一在忠州,即時下重慶市忠縣;二在巴州,即時下四川省巴中市;三在蓬州,即時下四川省蓬安縣或儀隴縣。
爲何會突然出現"一人三墓?"這可能與宋朝忠臣文天祥有關。文天祥在其所著的《正氣歌》中,寫過"爲嚴將軍頭(指嚴顏),爲嵇侍中血(指嵇紹)"之句,"嚴將軍頭"釋義爲"堅強不屈、大義凜然精神。"於是乎,嚴顏成爲彰顯忠義的代名詞,以至三地各出一墓。但三墓孰真孰僞,則無法考定。
本文行將收尾之際,突然想到了另一個人,這人不是別人,乃是張飛的結義之兄一一二哥關羽。關羽是英雄,這一點無可置疑,但令人遺憾的是,同樣是在對待寧死不屈的被俘敵方將領時,關羽的氣度與眼界,竟然不及張飛!換句話說,如果當年關羽對龐德報以"惺惺相惜"的話,龐德之子龐會,安有可能在時隔45年後,會將關羽的一脈後代,予以滿門抄斬呢?
由此可見,"英雄所見略同"的背後,不是敬佩,就是報復!如謂不信,可用"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予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