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夥兒都瞅着,李大娘有心說兩句,可實在是怕丟人,她是老了,沒幾年好活頭兒了,可這三個兒子還有孫子們得在這村兒裡過吧?
“這不沒來得及。”李大娘擠出一句。
老二還要再說,老大拽了拽他,忙道:“娘先別說了,咱們哥仨都來了,您老就先歇着吧。”
說着便衝那些村兒裡的人呼呼喝喝,一會兒讓幹這個,一會兒讓幹那個,另外那哥倆更是,先跑去盯着數了都有多少野物,也不上手兒,就在旁邊指揮,一副當家作主的樣子。
不一會兒,三個兒媳帶着孩子也過來了,娘長娘短的說了半天,就是在那兒扎着手不幹活兒,眼睛還滴溜亂轉盯着那些東西不放。
看得村長直皺眉頭。
李大娘簡直都快要臊死了。
實在忍不住了,將三個兒子叫到一旁:“你們要是來幫忙就去幹活兒,沒見你玉寶叔在這兒?今兒這事兒我已經託了他,用不着你們操心。”
那哥兒仨正在興頭兒上,冷不丁被老孃這樣一說,心裡很是不自在,又瞅見別人看他們的目光,越發覺着下不來臺。
老二是個渾不吝,正要衝他娘嚷,一把被老大捂了嘴,“娘說的是,咱們這就去幫忙。”
說完,拽着兩個弟弟便到河邊兒幫着搭竈燒水去了。
那三個媳婦兒也乖覺,訕訕的帶着孩子走了。
“老大,你拽我幹啥,爲啥不讓我說?”
“咱們是孃的兒子,這些東西可不是咱家的嗎?放着兒子們不使,咋還讓個外人來作主了?”
老二邊走邊嚷嚷。
老大眼不得把他的嘴縫上,這個老二,咋這麼蠢呢?
“你給我消停些吧!你也沒瞧瞧,全莊的人都在咱家,你衝娘吵吵,不怕別人指着脊樑骨罵你啊!”
“就你孝順!”老二的聲音低了一些,“你那孝順咋不把娘接你家去?”
“你!”老大氣得差點給他一耳刮子,“我也不和你說,你要想在楊樹屯兒混,就給我老實點兒!”
還外人,誰是外人?在楊樹屯兒,他們老李家纔是外人!
也不想想平日裡受了多少排擠,當着村長就敢說那樣的話,他不想好也別帶累着別人啊!
“老三,還有你,也給我仔細嘍!”
“哎!”老三連連點頭答應。
反正他大哥、二哥說的他也聽不明白,誰說算聽誰的。
哥仨兒拉扯着到河邊去了,林寧從李大娘院子後面漸漸顯出身形,搖了搖頭。
此時村人們已將院子裡的東西都搬到了河邊,李大娘家也沒什麼人了,林寧將兩大捆柴拖進院子裡,拿斧子劈好了堆到一旁。
這才從鍋裡打了熱水,洗了手回屋子裡坐着。
半夜就醒了進山,她還真有些累。
正靠在被垛上閉目養神,察覺有人悄悄進來,冷冷的睜開了眼,卻是李大娘。
“閨女,累了吧,我給你把院門關上,你好好歇歇!”反正一時半會兒的應該不會有人來了。
林寧點點頭,她是得歇會兒。
李大娘又給她端碗熱水,“閨女,你歇着,我到河邊兒看看去啊。”
村民們已是在河邊兒搭了個簡易棚子,擋着些風,裡面搭了三個竈臺,壘了三口大鍋,都是村富裕人家兒借來的。
還有人搬來十多張桌子,凳子椅子的也拿來了不少。
楊樹屯兒全莊人差不多都在這裡了。
殺豬按理說是要請吃殺豬菜的。
就是不知李大娘是不是會這麼辦。
她的日子過得不好,村兒里人都知道。
好不容易得了些野物,想多賣些錢也是有可能的。
“大娘,你是怎麼個章程?”
林寧問了出來。
李大娘原本要離開的身子一頓,半晌,又轉身坐到了炕上。
“閨女,你說我能咋整呢。”
那可是她親兒子啊。
“大娘,疏不間親,旁的話我就不多說了,我不可能總在您這兒,實話與您說,我打這些獵物,也是想多給您留下些銀錢,您可得自己拿個主意,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
林寧甚少與旁人長篇大論的說這番話,也是因着這大娘怎麼說也是救了她,雖然不救她也死不了,可她在這炕上醒來就是緣份,是因果,這情她是一定要還的。
李大娘眼睛裡泛起淚花,偷偷扭過臉拿布巾擦了擦。
“閨女,你是個明白的,你給大娘出個主意吧,大娘聽你的。”李大娘似是下定了決心。
今天的事,更讓她明白,她那三個兒子,什麼都有,就是沒有良心。
林寧頜首和李大娘說了起來。
良久,李大娘長嘆一聲,“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老了,也操不了什麼心了,閨女啊,大娘我聽你的,就這麼辦。”
林寧點頭,能聽得進去話,還算有救。
李大娘下了炕,給林寧帶上了門,又往竈膛裡添滿了柴,方纔關上院門,往河邊去了。
林寧閉上眼睛,神識卻自然鋪開,關注着河邊的一舉一動。
河邊已然開始殺上了豬,那野豬個兒大,肥得很,皮糙肉厚,下刀子頗爲不易。
楊老四早就磨好了刀,使出了渾身的力氣,這才一刀子下去,將豬血放了出來。
“好!”
河邊兒響起了一溜兒叫好兒聲。
楊樹屯兒這邊熱鬧,河對面村子也遠遠的有人注意到了,三兩結夥的跑了過來,見是在殺豬,又有那麼些野物,眼睛都瞪圓了,悄悄的尋了認識的打聽,知道這是要賣的,外村兒也賣,便都跑着回去,告訴親朋好友了。
正好省了去鎮子上了。
拿了個大盆接豬血,楊老四利落的開始下刀分割。
河邊兒冷風嗖嗖的,可楊老四卻是渾身冒汗,手上使足了力氣,一刀刀下去,豬頭、豬尾被切了下來,再來便是那豬被分成兩片,豬內臟被取出來,豬蹄也剁了下來。
前退、後退、排骨,一一分離開來,這一頭豬算是殺完了。
楊老四趕緊的坐到一旁歇着,這可是個力氣活兒,又是這樣大的豬,可不好殺!
李大娘早就借了楊二柱家的鍋竈和麪粉,專門烙了幾張餅,這時正熱騰騰的拿來,還從村裡打了壺酒,這都是給楊老四的。
楊老四也不推辭,本來這一片兒的規矩,誰家請他殺豬,是要管飯的,若是殺的多,還得加餐。
況且這樣一頭豬殺下來,他可是真餓了。
那頭豬被擡到楊二柱的騾車上,還又裝了十隻野雞,五隻野兔,一隻狍子,楊二柱和村長家兩個兒子上了車趕着走了。
價錢早就商量好了,這野豬肉若放到鎮子裡,那可是上好的野味,比家豬肉得貴好幾文,可在村子裡,也賣不上價兒去,都是四里八村兒的,賣得貴了也不好,而且這些豬肉,若是賣不出去,那可就都白搭了。
還是得便宜的賣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