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武英殿前

bookmark

第407章 武英殿前

經七月十九,平原北陷陣潰敗後,至晚,巴哈納由得衛戍親足攜護北返,終歸德州關外建奴北大營之中!

巴哈納臂肘受創,失血過甚,又兼斷箭處澆有金汁,致使創口感染!

遂此子自歸營後,便深陷昏厥,一連兩日,方纔有得虛弱轉醒。

再後,石廷柱綜慮眼下情勢,爲免南軍趁勢再度強襲,決意合軍就此後撤,歸返故城小縣,以作防禦!

同時,又着遣三隊人馬,一隊奔北,直回京師,向得睿親王多爾袞報之德州線南下境況!

另兩隊嘛,則亦分回河間、滄州,提前返後方本部大營,靜待上意,以作調兵南下之預備矣!

如此一來!

德州城防備壓力頓減!

孫培忠攜本部兵士千餘,逮住空時,加緊固防事!

後到得七月廿二日,暫駐平原縣蕭靖川,亦着調趙應元部兩千鄉丁北進入駐德州城,以解培忠兵力耗損不足之困!

同時,亦多爲劃撥糧草、軍械等後勤物資進德州,以充軍需是也!

一晃再兩日,時間來到七月廿四!

此去南下,距平原小縣一千三百餘里外!

北境捷報終是飛馬入應天,南抵入南京皇城之中!

這原陪都應天府,南京皇城,彼時亦喚紫禁城是也!

其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至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基本落成完工!

先後歷時二十六年餘。

採“左祖右社、面朝後市”之原則。

洪武門至承天門兩側爲中央官署區,承天門至午門兩側則爲太廟、社稷壇;

前朝以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爲核心,東有文華殿、文樓,西有武英殿、武樓;

後廷以幹清宮、坤寧宮爲核心,東有春和宮,西有柔儀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飛龍殿、西宮兩側亦爲東西六宮是也!

中央一級官署,基本安置於皇城洪武門內千步廊之兩面。

由南往北瞧,千步廊以東分列工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宗人府。

千步廊以西則是太常寺、後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

整體制式基本按左文右武之格局!

固稱“六卿居左,經緯以文;五府處西,鎮靜以武。”

到得今年,弘光元年,六月廿二日,朱慈烺南渡,正式於南京改朝登基始,算來距到眼下,業已過去月餘光景!

南京各部司,這一段來,任仕變遷,擢舉高位者,亦大多塵埃落定。

重組內閣之中,首輔之位,選推原南京兵部尚書,兼理戶部尚書事,仇維禎,仇庸足(字),續任戶部尚書事,加賜武英殿大學士!

內閣次輔,倪元璐,倪汝玉(字),任吏部尚書事,加賜謹身殿大學士!

史可法,史憲之(字),任兵部尚書事,加東閣大學士!

馬士英,馬瑤草(字),任工部尚書事,加文淵閣大學士!

李士淳,李二何(字),任禮部尚書事,加建極殿大學士!

高弘圖,高子獄(字),任刑部尚書事,加東閣大學士!

且這自七月半以來,北境黃河兩岸,是陰雨連綿不絕!

而南處長江岸頭之應天南京,則亦少見天光,終日混沌陰稠,密雨不斷!

本月初,爲籌北運軍糧,南京以東二百里,鎮江府下轄常州縣,發生民變!

暴民抗拒朝廷徵繳,聚衆鬧事,打死縣官縣丞,此一事件影響惡劣,後幾日,又牽連附近丹陽縣,再出動亂!

爲平息態勢,鎮江府派兵彈壓!

可一時民怨沸騰,南境或有不穩輿情起!

再累多日陰稠鬼天氣,坊間便傳出了“天怨人怒起弘光,吃兒賣女湊軍糧”之民諺來!

時間再爲推至七月廿四這日!

午時過後,弘光帝朱慈烺不顧咳疾病衰,命時任新擢的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王之心,下喚內閣六部前來武英殿,以商議事矣!

殿外,東風急,雨絲紛亂,吹打迎面,左右難避去!

王之心遣下面小內侍,疾跑文華殿側文淵閣,傳旨畢,自個兒獨身,亦行出殿外,侯在石階前,作來專侯!

不久,殿側步道上,馬士英欠身支傘,撐着步履蹣跚之仇維禎,顯身風雨之內!

皇城四下,此刻鉛雲蓋頂,風嘯雨斜,雨點兒這會兒的功夫,亦竟專就加大了力道,鑿在殿前青磚之上,騰起一陣的白泡!

“哎呦呦,仇閣老!”

“您瞧這雨下的,也是真夠難爲你噠!”

“快!快!”

“咱家攙您一把!”

王之心矚目仇維禎慢吞蹣跚步階上行之一半,這才假惺惺趕着撐傘碎捯往下,前去迎人。

“吼吼吼!”

“豈敢,豈敢勞動王公公大駕呀!”

“多承,多承啦!”

官樣客套言語,講說間,仇維禎亦毫不客氣,一把抓手在王之心腕口上!

“誒,這要算來呀,咱老哥倆歲數也差不幾年吶!”

“主要就是我這腿腳不老利索!”

“呵呵,走!走!”

“咱一塊扶持着往前走,這,這不就穩當多啦?啊?!”

“呵呵呵”

二老現刻雨下,自有一番虛禮客套,各自展着手,以引對過先行走前!

而於後馬士英,分屬晚輩下官,這會子亦難落清閒,左右忙抓兩把傘到手上,各自前撐着,拘笑不言插話。

沒幾步,仇、王兩個攀到殿前高點,挪入飛檐中。

“誒!”

“我說公公啊!”

“陛下今日咳疾,可曾見好哇?!”

“老夫遣人尋仙醫得的那方子,太醫院瞧過無有?!”

“陛下他可曾”

仇維禎忽來關心詢事。

聞及,王之心亦推說回承。

“嗨!”

“瞧過噠,昨兒晚上就照着方子煎得藥出來!”

“皇上也已服過啦!”

“唉”長嘆一聲。

“這陛下御極前吶,雖說倒確是有這咳嗽的舊疾,但也從沒這麼重過!”

“要咱家說,恐是跟這南方連日的陰雨天有關!”

“一來呢,潮氣太重,溼氣一大,身子骨兒他就虛不是?!”

“再者呀,這你們也都拿鼻子聞聞!”

“咱這應天的宮城裡,也是太舊沒翻新啦,年頭兒久,殿裡殿外,到處都一股子黴味兒呀!”

“這住久了,我聞着都沖鼻子,咱就更別提陛下多難受啦!”

第118章 謀算部署第316章 算計高傑第359章 事難平第31章 狐狸尾巴藏不住第103章 暴雨巷戰第456章 夜對武英殿(二)第103章 暴雨巷戰第43章 霸王硬上弓第451章 言可由衷?劉文炳第465章 受罵第477章 因緣際會第171章 見王恩寶第486章 授封靖國公!第345章 肺腑之言第405章 宴畢後話第120章 進城裹亂第243章 王之心冷言第183章 蜜棗鈺娥第446章 事道原委第180章 總督署亂鬥第499章 國公府前第456章 夜對武英殿(二)第29章 巧渡渾河第167章 你叫李四狗!第282章 山東事分析第186章 黎弘生處置辦法第404章 戰馬事第306章 入城西關,濼源門第359章 事難平第42章 好人難當第244章 試藥奪心第228章 敵軍偷襲!第313章 入衙第455章 夜對武英殿(一)第381章 祭旗,王鰲永第100章 殺賊救玲子第296章 利誘,買命財第243章 王之心冷言第467章 迴路遇事第333章 曲直之論第423章 遠水難救近火第149章 冰火兩重天第8章 突圍在即!第229章 豁口危急!第206章 建奴營帳起齟齬第420章 事有眉目第210章 搶佔輜重隊!第342章 虎臣與黎弘生之軍令狀第449章 飛騎內關西華門前第495章 燒紙第102章 巧奪西門第499章 國公府前第89章 紫荊關前第385章 杜絕隱患第391章 赤膊巴哈納之令第508章 調糧單第188章 致中謀第395章 誘敵南返第385章 杜絕隱患第275章 驚喜收穫第203章 攻城!第243章 王之心冷言第5章 門前遇阻第228章 敵軍偷襲!第330章 迎來送往第12章 誘敵深入第165章 胡茬子攪事第488章 相擁第368章 戰畢相攜!第228章 敵軍偷襲!第38章 我要吃肉!第48章 整訓練兵(二)第494章 靖國公府第329章 邢氏之目的第275章 驚喜收穫第137章 銘祿掌權第65章 初探九龍鎮第336章 孫 李嗆嘴!第85章 太子無心,太監急第212章 滿城東關外,吳國貴第245章 君臣際遇第474章 老僧與小川第192章 真 保之要第128章 總賬第42章 好人難當第419章 身世浮沉雨打萍第67章 單馬困將第230章 力挽狂瀾!第78章 發餉!第25章 亂中取利(二)第56章 追逃第465章 受罵第154章 門外相會第262章 稅賦之事第487章 美婦阻門第491章 誤認負心郎第162章 有備無患第222章 最後一搏!第103章 暴雨巷戰第300章 蕭 邱清河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