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教授不僅是我們學校裡面資深的教授,而且在全國也是非常有名的學者,有什麼案例是他害怕而不敢分析的?真是笑話!”陳志華一點也不知道黃教授是什麼人,不過這種時候他是很不爽有人居然對這麼一個受了傷的老人出言侮辱,所以他立即就反擊了,“中航油事件雖然是去年國際上一件轟動的大事,但是其實分析起來卻是非常的簡單的。”
“老師,那您給我們說一說吧!”之前那位關心過黃教授的學生,這個時候顯然站在了陳志華這一邊。
被人叫做老師,陳志華感覺有點尷尬,不過他也知道自己的騎虎難下,剛纔的話一時衝動都放出去了,難道還能夠收回來嗎?想了一下後,就把自己記憶中的中航油事件敘述了出來。
中國航油成立於1993年,是由中央直屬大型國企中國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的一個海外企業,它的總部和註冊地都在新加坡(注:新加坡在油方面的化工和電子機械是很有名的)。中航油成立的初期,經營十分的困難,一度瀕臨破產,後來在總裁陳久霖的帶領下,一舉扭虧爲盈,從單一的進口航油採購業務逐步擴展到國際石油貿易業務,並與2001年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爲中國首家利用海外自由資產在國外上市的中資企業。
“經過一系列的擴張後,中航油成功的從一個貿易型企業發展成了工貿結合的企業實體,實力大大增加,短短的幾年時間,淨資產就增加了700多倍,股價也一路上升,市值增長了四倍,一時之間成爲了資本市場的閃爍明星。”陳志華不吝讚歎的肯定了中航油的成就,“根據新加坡交易所的資料可以知道,那個時候的中航油幾乎壟斷了中國進口航油業務,同時它還不斷向下遊整合,對相關的運營設施、基礎設施和一些企業進行投資,並且通過在資本市場傷的一系列海外收購活動,把市場擴大到東盟、遠東和美國等地,當時就連國資委都表示,中航油是國有企業走出國門,實施跨國經營的一個成功典範。”
陳志華的敘述吸引住了在場所有的學生,他們雖然也大體聽說過中航油的事情,不過卻知道的並不詳細,這個時候陳志華的講述簡直就讓他們好像是親眼看到的一樣。
“不過,短短兩年不到,中航油從巔峰跌了下來,而且還跌得非常的重,在去年的12月1日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累計虧損5.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40億。”陳志華微微的笑了笑,說:“你們知道爲什麼一個總資產曾一度超過30億人民幣的企業會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面變成負債超過40億的大窟窿嗎?”
所有人都帶着迷茫的神色看着講臺上面的陳志華,連呼吸都變得輕輕的。
“中航油的失敗,其實是在期貨市場的失敗,而期貨市場是具有高風險,但是我們並不應該畏懼風險,進行有效的風險指導和風險管理,就可以將風險量化,成爲可以讓我在一定基礎上能夠把握得到。在中航油的事件上,我們如果要分析它的失敗,就要從三個方面着手:人、投資物和市場形勢。在這三個方面裡面,最重要的是人,不同的人操作同一樣金融產品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人是成敗的關鍵。”陳志華微微一頓,又繼續說:“我所總結的,中航油成也陳久霖,敗也陳久霖。”說話的時候,陳志華又把陳久霖的簡歷說了一下。
陳久霖本科畢業於北大,學越南語,畢業後就職韓空公司,後來又獲得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碩士學歷,曾以翻譯身份參與國一些項目的談判。1997年,在亞洲金融危機中,陳久霖奉命出任中國航油總裁,當時陳久霖只帶了21.9萬美元赴新加坡創業。2003年,中國航油的淨資產已經超過1億美元,總資產超過30億,這樣的業績下面,陳久霖帶領下的中航油被外界稱爲“七年”奇蹟。2004年,在新加坡掛牌的中資企業當中,陳久霖以490萬新元,約合人民幣1600萬元的薪酬高居榜首,當時被新加坡人譽爲“打工皇帝”。陳久霖一度被《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爲“亞洲經濟新領袖”,還曾入選“北大傑出校友”名錄。
“可以看得出來,陳久霖的人生並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迅速成功的人生經歷讓他輸不起,自負和驕傲不但是一個經理人致命的敵人,同時也是一個期貨操盤手的障目葉。”陳志華頓了頓後,說:“我敢肯定,陳久霖從骨子裡就是一個賭徒,而心裡面充滿着冒險主義的西部牛仔精神。”
聽見陳志華的調侃言語,教室裡頓時發出了一陣輕笑,氣氛也變得輕鬆了許多。
“從2003年下半年,中航油參與了石油衍生商品的交易,也就是期貨交易,在最初的200萬桶交易當中,很不幸的,航油獲利了!”
“老師,獲利了怎麼會很不幸?”一位同學笑着問。
“大家沒有聽說過輸錢皆由贏錢起這一句賭壇經典嗎?”陳志華微微一笑,“事實上在最初獲得了暴利之後,中航油開始加大了他們的注碼,在2004年的第一季度,中航油潛虧580萬美元,公司決定延長交割合同,期待油價回跌,交易量增加。可是事實上在第二季度裡,油價持續上升,中航油的虧損增加到了3000萬美元,爲了延長交割,交易量再一次增加。2004年十月,油價再創新高,中航油的交易盤口已經達到了難以承受的5200萬桶,虧損賬面迅速創大。”陳志華搖頭笑了笑,說:“中航油每年的盈利爲6000萬新幣,可是在石油期貨市場上,他們的交易卻從一開始的200萬桶攀升到了5200萬桶,這很明顯是一場豪賭,賭的是石油價格的回跌,而賭注則是整個公司的存亡。”
“分析起來,陳久霖完全具有了一個賭徒的心理,在嚐到了第一次的甜頭之後,就再想繼續贏下去,可是當輸了第一把後,也不知道反省,反而繼續加大注碼,把賭局進行下去。輸了繼續加註,又輸又繼續加註,期待着總有一次能夠一下子博回來,可是事實上這一次注碼的龐大終於超出了陳久霖所能夠承受的,最終他輸得血本無歸,而且還欠下了一身的債。”
聽着陳志華把整個時間細細的梳理出來,課室裡面的所有學生,都津津有味的聽着他的分析,覺得他說的真是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