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一看王渾來了這麼一手兒,心說你這樣搞不是要我掉腦袋麼,就趕緊又給司馬炎寫信,這回王濬決定索性把話挑明,管他孃的,豁出去了!
我們一起來看看王濬這回是怎麼寫的:
“我沒根兒沒葉兒的這麼一個人,已經一個強大的宗派結了仇。如果是冒犯了皇上您,我可能還有的救,但要是得罪了這些人,我這條老命今後怎樣,恐怕就很難說了。
據後來我抓住的東吳人自己說,當時,我攻下武昌,馬上就要到達建業。孫皓去巡視城防回來,他身邊的人都揮舞着刀槍羣情激昂,說一定要爲孫皓決一死戰。孫皓聽了非常高興,就把他的金銀寶物全都拿出來統統賞給這些人,可是這些人拿了值錢的東西就一鬨而散,把孫皓一個人丟下。孫皓這才感到末日來臨,打算向我們投降。孫皓派出請降的使者剛離開,他手下的人就開始哄搶宮裡的財寶,劫走後宮的女人,然後一把火燒了宮殿。孫皓那時候就像風箱裡的老鼠,唯恐一命嗚呼,他比任何人都急着向我們投降。等我趕到建業以後,纔派人把東吳宮殿的火撲滅。
王渾來了以後,派周浚先進入孫皓的宮殿,我是在他們之後才進去的。當時孫皓的宮裡,連可以坐的席子都找不到,假如還有什麼寶貝的話,也早都進了周浚和王渾的口袋。周浚說我聚集士兵,不準時把孫皓交出去,是想謀反,他們還嚇唬東吳人,說我要把他們都殺了,把他們的老婆孩子都抓走,希望東吳人掉過頭來打我,替他們出氣。像謀反這種大逆不道的罪名,他們都敢加到我的頭上,其它的誹謗和誣陷,也真是可想而知了。今年平定了東吳,本來是件大喜事兒,可沒想到我卻因爲這件喜事兒而飛來橫禍。”
不久,受了一肚子委曲,心裡憋了一肚子氣的王濬到了洛陽向司馬炎彙報工作。王濬這前腳剛到洛陽,後腳就有人向司馬炎彈劾王濬,說王濬違抗皇帝的命令,犯了對皇帝不敬的大罪,在古時候,這種行爲很有可能是要滿門抄斬的。如果司馬炎耳朵根子稍微軟一點兒,王濬就會全家死光光。不過好在司馬炎不同意。不久,又有人彈劾王濬,說王濬在接受孫皓投降以後還放火燒了他們的戰船,數量還特別清楚,一共一百三十五艘,不多不少,建議把王濬扔到監獄裡嚴加拷問,司馬炎也不同意。
司馬炎看到王濬和王渾的爭鬥不斷升級,就命令廷尉(司法部長)劉頌來給這件事兒做個判決。劉頌認認真真的做了審理之後,認爲王渾立了上功,王濬立的是中功。司馬炎認爲劉頌的判決不稱職,就把他降了職,扔到長安去做市長(京兆尹),這等於是向大家表明了自己作爲皇帝的立場:他認爲王濬的功勞要高於王渾。大家一看這個形勢,就都不敢再議論王渾和王濬的這點兒事兒了。
仗打完了,爭論也平息了,接下來就是大面積的賞賜了。
司馬炎下令,賈充在原來享受的百姓稅收的基礎上,再增加八千戶;荀勖因爲上傳下達十分迅速的功勞,一個兒子、一個孫子被封爲三級侯爵亭侯;琅邪王司馬伷的兩個兒子被封爲三級侯爵亭侯;杜預被封爲一級侯爵當陽縣侯;王戎被封爲一級侯爵安豐縣侯;當初一直力主伐吳的張華,也被加封爲一級侯爵廣武縣侯,增加萬戶百姓的稅收。
司馬炎也沒有忘記已經去世的羊祜,親自到羊祜的廟裡去靠慰他的在天之靈,封羊祜的夫人夏侯氏爲萬歲鄉君、也就是女侯爵,享受五千戶百姓的稅收;本來已經是京陵侯的王渾,又增加八千戶百姓的稅收,提升成爲公爵,升任徵東大將軍,繼續鎮守在淮河南岸的壽春;受了一肚子氣的王濬,也終於被封爲輔國大將軍,兼任翊(義)軍校尉,成爲一級侯爵——襄陽縣侯,實現了七十多年的大將軍夢和封侯夢。
可是王濬總覺得憋得慌。
他總認爲自己抓了孫皓這麼大的功勞,卻遭到這麼多的打擊和冤枉,心裡總覺得有一口氣出不來。按說都七十多歲的人了,還爭什麼?可是王濬是有名的性情中人啊,心裡有火就要發,管他是誰!
王濬只要有機會見到司馬炎,就要說他滅掉東吳的功勞,什麼自己多辛苦啊,打仗多危險啊,翻來覆去總是這幾句。有時候王濬說到自己被王渾冤枉的時候,常常是過分激動、口無遮攔,有時候說的話特別過火兒。不過司馬炎不管聽王濬說什麼總是哈哈一笑,從來不把王濬的話當真。
我來說句公道話。
王濬是比較委曲,可是比他委曲的大功臣多的是,王濬天天把自己的功勞和委曲掛在嘴邊,這功勞和委曲就越發不值錢了,只會令人越來越討厭。其實,王濬真的要特別感謝司馬炎,像他這種性格,得罪了王渾,就是得罪了王渾背後的、盤根錯節的士族階層,所以他纔會受到那麼多人的彈劾,如果不是碰到厚道的司馬炎,恐怕早就被喀嚓了,二十年前滅掉蜀國的第一功臣鄧艾,就是剛剛立功就被殺死。其實道理很簡單,搞政治這玩意兒和做生意沒有本質生意,皇上就是老闆,功臣就是高級打工仔,打工仔功勞太大了,老闆就會怕你單幹,同事們就會嫉妒你,所謂槍打出頭鳥、明星最受傷,實在是至理名言。王濬天天喊着自己的功勞,無異於自己找打甚至是找死。
當然,王濬身邊還是有明白人的,王濬的親戚、益州護軍(軍隊副監察長)範通勸他,您老先生的功勞確實值得誇獎,可是你老是因爲別人的誇獎就洋洋得意,這就太不值得提倡了。您應當在凱旋之後就立刻在自己家裡隱居,閉口嘴裡不談平吳的功勞,如果有人提起這件事兒,你就說,這都是靠我們皇上的英明神武,靠各位將帥的通力協作,我這個老頭子有什麼功勞!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家服你啊!
王濬聽完,恍然大悟,趕緊謝過範通,仔細想想,覺得自己確實有些心胸狹窄,以後也收斂了不少。王濬這邊閉口不談功勞了,人們反而都覺得他的功勞大但是獎賞太輕,反而更加同情他。
不久,太學(中央大學)的博士(教授)秦秀聯合了幾個人一起上表,替王濬叫屈,司馬炎又封王濬當鎮軍大將軍,兼任後軍將軍、散騎常侍(皇帝騎馬侍從官)。過了一段時間,王渾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就主動到王濬那裡去看他,想和王濬緩和一下關係,可能是王濬實在忘不了當初的仇恨吧,他雖然見了王渾,可是故意在家裡佈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給王渾還是結結實實的來了個下馬威。
最後歲月的王濬,開始盡情的享受人生,生活特別奢侈,終日美酒美女,當然,在酒醒的時候,他也並不忘記爲益州的老部下創造一些升遷的機會,表示對在四川大地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的一種懷念。
無論是和羊祜、杜預那個人的境界相比,王濬絕對都相差一大截:他爲人處世過於有棱有角,做事從來不好好考慮後果,他過於愛面子、愛功勞、愛獎賞,心裡受不得委曲,受了委曲特別愛激動,激動了又特別容易過火。
但是,王濬的缺點在某些時候,又成爲了他的優點:他爲人處世過於有棱有角,所以纔會在七十多歲,在大多數人反對討伐東吳的時候還會積極的力主伐吳;他做事從來不好好考慮後果,所以才能敢想敢幹、雷厲風行;他過於愛面子、愛功勞、愛獎賞,所以纔會一心只想着攻城掠地;他心裡受不得委曲,其實也可以說他是個真實的人、誠實的人、純真的人。
但王濬終歸是個幸運的人和幸福的人,像他這種並不招朝廷權貴待見的人,很可能會成爲被西晉士族集團集體打擊報復的一個小人物,可是他碰到了知人善任的羊祜,碰到了寬容大度的司馬炎,所以王濬這個性格這麼有缺陷的人,並沒有像很多大功臣那樣被殺掉,他能夠安安穩穩的保持他的功名,保持他的幸福晚年。
286年,西晉初年的風雲人物王濬去世,享年整整八十歲。這位戰功卓著的老將死後,被葬在弘農郡(河南靈寶)的柏谷山上,爲了紀念他,司馬炎讓人給王濬修建了超高規模的墓地,光是墓地的圍牆就有二三十公里長,墓園的四面都有大門,裡面種滿了蒼翠挺直的松柏。
王濬有兩個兒子,老大叫王矩,老二叫王粹,王濬的爵位由王矩繼承。公元289年,司馬炎還特別把自己的女兒潁川公主嫁給王粹,讓王濬的後人成了皇親國戚。西晉滅亡之後,王濬有兩個孫子在史無前例的戰亂之中活了下來逃到南方,但由於沒有根基,連個官職爵位都沒有,都六十多歲了,卻只能在江邊打魚爲生,連過節的時候,都沒錢辦一桌像樣的飯菜。當時東晉的權臣桓溫看到這種情況,感到非常同情,就給皇帝寫信,希望恢復王濬孫子們的爵位,但是由於皇帝對桓溫非常不滿,桓溫的建議無法被採納,最終,王濬的後人淪爲平民,從此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