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錢了…

回到蛋糕的話題。

出品方和發行方一共有5.55億的。

發行方需要抽成百分之十,這是最基本的規矩。

《夏洛特煩惱》的發行方式旺達、新力傳媒。

一般來說,發行方會與製片方約定,收取5到15個百分點最爲代理髮行費。

不過,考慮到麻花的巨大潛力,發行方可能會讓利一部分,但也不會讓的太多,畢竟行有行規!

某些影片在某個檔期處於競爭劣勢,爲了增加影片排映場次,製片方承諾給影院或院線返點,一般會有的3到5個點。

也就是說,製片方會把自己的中的3到5個點返給影院和或院線。

這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小手段,真正的高票房作品是不會這麼做的!

也在某種程度上助漲了院線方的強勢…

扣除發行費之後,剩餘的4億才輪到包括小白在內的投資方來分享。

片方與投資方之間如何分賬?

製片方,有時就是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一家。

很多電影的投資較大,製片方一家無力投資,常邀請多家公司聯合投資。

《西遊伏妖篇》的投資方多達21家,《功夫瑜伽》的投資方也有十幾家,《紅海行動》由32家公司聯合出品!

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業界稱之爲“主投方”、“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

不論如何,只有真正出資、投了錢才能算投資方,沒有以貨幣形式出資的公司都不是投資方。

很多電影的片頭出現多家“聯合出品”、“聯合攝製”的公司,不一定每家都會被算作投資方,有的只是製片方爲了促進發行爲其掛個虛名而已。

爲了責權清楚,方便操作,不論投資方有多少家,發行階段的製片方必須是一家,製片方物色的發行方也必須是一家,但發行方挑選的院線可以是多家。

小白投了500萬,佔了製作成本的四分之一,他能分到超過1億,當然有的賺,別忘了,還要交稅…

即使繳完稅,也能大賺一筆。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電影票房大賣的基礎上!

比方說《大聖歸來》由89位個人投資人投資780萬,幾個月總計獲得3000萬以上的回報。

那如果票房沒有大爆,或者堪堪過了及格線,怎麼辦呢?

這種時候個人投資方就比較吃虧了!

除了票房,國產片、合拍片還有很多途徑回收資金,統稱“非票房收入”,例如電視版權、網絡版權、海外銷售、ZF補貼、行業補貼包括商務合作等等方式!

對於擁有版權的投資方來說,只要電影的票房成績能夠達到製片成本的兩倍以上,他們會想盡辦法實現盈利,個人投資人就沒這種待遇了!

你想想,白小飛是編劇、主演還是投資人,都沒權利參與後續版權分成…

主要還是地位不夠,換成馮曉剛、大哥成,你試試…

……

這麼一算賬,陳寶蓮有點眼紅了!

院線啥也沒幹,就只是放映電影,就能分走接近8億,憑什麼?

“姐姐,賬不是這麼算的,院線提供場地,不是,你知道建一座院線要花多少錢嗎?”

翻了翻白眼,小白覺得有必要跟她普及一下。

院線方面爲什麼一直能佔票房分賬的優勢,主要還是一開始大部分有識之士認爲國內電影院基礎太薄弱了,銀幕數量還是太少,電影院的發展建設還需要幾年時間,過早提高分賬比例,會影響影院建設發展的速度。

只是沒想到中國的院線建設居然這麼快,從11年到17年,短短七年,躍居世界第一!

院線方面當慣了老大,製片方想高自己的分賬比例,就是從他們口袋裡拿錢!

可能嗎?

12年,中影、華藝、博納、星美、光鮮等五大發行公司昨天聯合向全國院線發出《關於調整國產影片分賬比例的通知》。通知要求,將發行方票房分賬比例從43%提高到45%…

沒卵用,院線根本不鳥你!

對於調整分賬比例的要求,影院表示堅決反對:“在目前院線和影院發展較爲艱難的時期,發行公司突然進行分賬比例的上調,對電影終端產業造成致命的傷害…若貴方堅持,將有可能造成影城大規模拒絕放映的嚴重後果。”

院線方面很統一:如果改比例拒絕放映!

倒是也有電影做到了單方面提升自己的票房分賬。

比方說《1942》,發行方與院線票房分成比例將按照3億票房之內43:57進行,超過3億則按照45:55進行,票房超過8億則按照47:53進行,分賬比例調整的時間點以國家專資辦公佈的數字達到日期的次日開始。

《十二生肖》也將按照此比例進行分賬。

當然,那都是大導演或者大明星加持的作品。

關鍵是很多院線本身就能製作電影,比方說旺達。

你丫想提高分賬比例?那就不放你的電影,他們本身就能製作電影!

對比一下,北美更爲通行的仍是按時間比例分賬+保底的模式,比如,片方和院線的分賬比例在電影上映首周時,用影片在電影院的總票房收入,減去必要的固定開支後,平均比例按7:3、極個別大片可達8:2甚至9:1,從第二週開始,片方的分賬比例減少院線的將相應提高,可能變爲6:4,5:5,4:6以此類推。

影院也喜歡大製作,放映時間長了,所得利益就多,與製片方實現雙贏,同時也不會損害到影迷利益。

還有一點,有着《派拉蒙法案》的規定,製作方是不允許經營院線的!

咱們,剛好相反…

你說旺達既有院線又能製作電影,怎麼不想想中影?

雖然有那麼點眼紅,但小白很清楚,這是影視圈的規則,新人是不可能打破規則的,否則,你就別想混了!

電影圈可不是可不是拍出足夠優秀的電影,就能橫行無忌的地方。

“…這種事需要大家同心協力才能做到的,再等等吧!”

白小飛已經很滿足了,500萬的投資換來這麼高的利潤,難怪那麼多資本一窩蜂想要入駐電影行業。

第二十八章 節目播出(下)第七十章 暫歇第八十三章 上映第八十八章 接不接?接個毛!第七十八章 底線都不要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麻痹的,誰都能踩我?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四十一章 四連冠?第二十八章 下場第三十九章 我當然想拿獎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大競爭對手第二百一十二章 圈子(三)番外四 解讀第二十五章 春節(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八叔老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次神奇的觀影經歷第二十七章 文壇算個屁(下)第一百六十章 殘忍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術》將播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發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大競爭對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破節目!第二百四十九章 真理是越辯越明的(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九品芝麻官》第六十八章 再邀第一百二十五章 《時代》專訪第十七章 和諧社會第八十四章 笨賊第六十三章 北方的春天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司發展第四十三章 演技第一百二十章 答網友提問第八十三章 上映第一百五十三章 前輩的貢獻第一百四十九章 導演的作用第十四章 被主動…第七十一章 心結第一百零五章 無視番外六 迴應一下吧第五十章 二手準備第九十九章 認真起來番外一 上映第一百八十四章 恐怖的收入數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票房預測第二百章 觀衆提問第七十七章 不關心第九十七章 請白同學正面作答第四十五章 抵達第一百三十七章 辯解?第一百三十八章 《功夫》啓動(第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小有名氣!第一百零七章 對賭?第七章 聽前輩們吹牛逼(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兩個人的旅行(中)第十九章 正牌女友第一百一十五章 喜劇演員(第五更)第一百章 回京城第八十六章 十月第六十八章 我叫麻花藤第六十二章 二人組第二百五十九章 演員的三層境界(第四更)第十八章 拒絕第十六章 票房(第七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妥協第五十二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處理第四十一章 小火苗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佳外語片(上)第六十一章 小導演和名記(下)第一百三十章 奧斯卡第三十九章 鬨笑背景第一百零二章 看電影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論壇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佳外語片(上)第二百一十章 圈子(一)第一百七十章 嗲嗲的女生第一百六十三章 休假就該有休假的樣子第二十七章 文壇算個屁(下)第七十章 暫歇第六十章 小導演和名記(上)第八十三章 電影是什麼(下)第二十五章 後期剪輯第九十七章 繼續裝逼第四十章 便是有所求不得第四十六章 奧斯卡提名第七十章 回國第五十三章 雞同鴨講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瞻第一百七十四章 榮譽還有其它第一百零九章 爛片扎堆後記第一百三十章 再聊口碑第五十七章 罷錄(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年度鉅虧排第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嘖嘖…第一百四十二章 漸入佳境第二百一十九章 什麼玩意?(上)第二十六章 春節檔第九章 趙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