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淳和段譽父子是君,他們是臣,按理,他們就應該讓段正淳父子,能擁有真正的君王權柄,但他們沒能做到,因爲,他們沒有辦法鬥過高家。
作爲儒家子弟,知道段譽說的那些話,他們理應要做出強有力的反應,但一來,段譽也是君,二來,這樣的時候,若是他們羣起彈劾段譽,從結果上,他們就是和他們的大敵高家站在一起。
那麼,就當作段譽什麼都沒說過?那他們又對不起至聖先師,對不起由無數先賢護衛並傳承下來的大道……
對黃昊個人來說,如果什麼都不做,他將會被整個士林所唾棄,從現而今的儒門領袖,成爲叛徒、棄徒,那他也坐不穩現在的位子。
但如果放任大家彈劾段譽,那將不可避免的牽涉到段正淳頭上,如果段正淳的境況變得更差,他同樣也很難坐穩現在的位子。
太子,這個弟子啊……黃昊心裡百轉千回,亂成一團,儘管如此,當務之急,他自然能抓住,“還請各位一定要多多安撫後輩們,告訴他們,他們的心情,我們感同身受,”
“但,萬不可衝動,”他語重心長的道:“千萬小心,不要被宵小之徒利用,以免稀裡糊塗的就做出那無君無父之事來,”
“有些事情,後輩們不瞭解,或者瞭解了也不願意去想,但我們,卻不得不想,”
“也請告訴他們,這次的事,一定會有一個結果,太子,那也是我儒門中人,我已去信向他問這件事的原委,大家還請稍安勿躁,”
他想,待控制住這邊的情勢,一定要親自去皇一趟,倒是不着急進宮,皇上沒有召見,正說明他也爲難,主要還是得太子那邊拿出一個態度來。
“……各位都是皇上倚重的幹臣,也都宦海沉浮多年,當曉得輕重,越是遇到此等大事,便越是要慎重,不可自亂陣腳……”
“還請諸位速速回府,管束住各家子弟,老朽,拜託了,”黃昊站起來,向大家行了一禮。
有些人贊同,“學士說得是,此刻還需慎重的好,”
陳若又忍不住,“學士,箇中詳情,不說其它人收到的消息,蘇大夫的來信,便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他指着那封已經被他們集體傳閱的信道,“何須再費力向太子去信覈實?”
“難不成,太子若來信說他未曾說過那些話,此事就不了了之?”
“再者,”他又一次站起來道:“這麼些年以來,無論局勢如何艱難,我等一直堅定的支持皇室,忠心不二,”
“未曾想,現如今竟落得如此評價,各位,”他大聲道:“朝代有更迭,然我名教的地位,則始終未曾變過,既然皇室不待見我等,自有……”
一聲脆響打斷了他的話,這一聲響出來,卻是連外面的喧囂,一時都低了幾分,紛雜的學士府,在這一刻,難得的清淨了一會。
卻是黃昊摔碎了几上的茶盞,“陳大人,”老爺子一介文人,此時卻如武將一般鬚髮皆張,“你如何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誰都聽得出來陳若沒有說完的下半句,皇室不待見,自然還有待見的,那會待見他們的還有誰?自然是高泰明一系。
“你說這些,如何對得起歷代先賢?我等聖人子弟,本就應當對天子忠心不二,何時竟然能把這都當作籌碼?”
他撫着胸口,“氣煞老夫也!”
王安文連忙拉住陳若,“陳兄,快向學士致歉,”
還不忘替他向黃昊解釋,“學士,陳大人一貫忠君守禮,這不過是一時氣話而已,您千萬別放在心上,”
氣呼呼的黃昊看得清楚,有些人對陳若的“氣話”,看起來頗爲意動,料想也不是今時今日纔有的心思,多半是早就有了這樣的心思,奈何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而已。
而今天,太子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
他一時有些覺得,自己那學生的一些話,也非是虛言,不說先賢大義,是否是真的不能營造出一個太平盛世,就說那些規矩,諸多同道是真的只會把它們用來限制其它人,自己卻不受拘束。
就是有人指出了這一點,他們也有大把的理由來爲自己開脫……
若都是這樣的人,再好的大道,又有何用?
一時之間,就和聽了段譽一席話的蘇民光一樣,黃昊也肉眼可見的衰老了幾分。
“老爺,你這是怎麼了?”推門進來的管家,看到黃昊這個樣子,頓時大驚失色,哽咽道:“我這就去找大夫,”
“回來,”黃昊喝了一聲,“何事?”
“老爺,”看着黃昊的樣子,管家感覺,不應該把剛收到的信拿出來。
但黃昊早已經看見他手裡拿着什麼,伸出手去,“拿來,”
管家無奈,“這是熙川先生的來信,老爺,你可千萬要保重身體啊,”
房中諸人又神色各異,說起來,雖然黃昊是大理國當然的儒門領袖,但參加了宋朝辛未科的省試,中選後參加宋皇主持的殿試,最後被欽點爲進士第五名的熙川先生,當然也是國中儒門的頭面人物,而所有人都知道,熙川先生,目前雖不在朝,但他一直和丞相府非常親近。
黃昊展信一看,快速略過前面的那些客套話,直接看向正文,臉色很快就鐵青起來。
這位迄今爲止,赴宋朝參與科舉並取得最好成績的晚輩,雖然在信中看起來對他頗爲尊重,但實質上,卻有逼宮之意。
他信裡最主要的意思,就是已經有很多學子找到了他那邊,若是這邊還沒有動作,那就請恕他這個晚輩,就不得不有所動作……
這定是受了丞相府的授意,黃昊心說。
“學士,敢問熙川先生在信中,都說了何事?”面面團團,好脾氣今天卻有些倒黴的王安文問道。
黃昊知道這樣的事瞞不住,便把信傳了下去,“你們自己看,”
…………
丞相府,高明順也見到了想見他的人,“下官引爽(管外交)員外郎楊詡,見過侍中大人,”
高明順也沒跟他廢話,“你是受了何人之託?”
楊詡回道:“下官和諫院御史王安文,乃是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