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蘇米研究所

一九四二年的四月對於莫斯科來說,註定是晴朗的月份,這份晴朗不僅僅體現在明媚的陽光以及和煦的春風上,還體現在人們的臉上以及目光中。

多年來死氣沉沉的克里姆林宮,終於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重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一個令所有蘇聯人爲之敬仰的名字,頻頻在《真理報》上出現,而他所頒佈的一系列條令、政策,則給無數人帶來了新的希望,而這個名字,就是圖哈切夫斯基。

在抹掉了布柳赫爾這個唯一的絆腳石之後,圖哈切夫斯基幾乎是急不可耐的展開了對克里姆林宮乃至整個蘇聯的整頓。他的整頓涉及到了整個社會階層的方方面面,從軍隊到集體化農莊;從最高蘇維埃中央委員會到各級地方蘇維埃政府;從遙遠的遠東地區到仍舊處在德國人控制下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等等等。

在圖哈切夫斯基的大規模整頓中,楚思南深切的感受到了一點,那就是包容。

儘管布柳赫爾被免除了在最高統帥部的主要職務,但是他並沒有被直接踢出克里姆林宮,作爲國防部的只要領導,布柳赫爾仍舊是軍方的一名要員,在這一點上,圖哈切夫斯基還是留了情面,他終究不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

既然布柳赫爾都沒有被徹底罷免,那麼曾經和他“同流合污”的那些人,自然更加不會受到牽累,而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楚思南。

在布柳赫爾下去之後。楚思南就被釋放了,他重新恢復了自己的職務,而作爲他的妻子,吉爾尼洛娃自然也回到自己地崗位上。不僅如此,好色而倒黴的克留奇科夫也恢復了職務。

在圖哈切夫斯基力主實施的整頓中,楚思南絕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他還是一個主要的參與者。作爲最高統帥部的主要代表之一,楚思南是非常支持圖哈切夫斯基的整頓提議的,在一系列整頓的方案中,楚思南本人也爲圖哈切夫斯基提供了不少的建議。

例如。爲了恢復和發展戰時後方農業生產,楚思南提出了集體農莊農戶積極性提高的問題。按照他地提議。克里姆林宮頒佈實施了《戰時農業復興若干舉措條令》,按照這些條令。全國各地的集體農莊一律開始頒發糧食補償金。

按照斯大林時期地農業政策,蘇聯各地的集體農莊基本上就是城市重工業地附屬品,集體農莊中生產出來的糧食,不僅要有一大部分義務上繳給國家,而且剩餘的那一部分,即便是出售也價格低廉。正如米高揚在面對圖哈切夫斯基質詢時所說的,各地的集體農莊基本上都是在虧損。而農戶們長期以來都是在遭受剝削。他們出售的穀物價格,只相當於成本的百分之十,而肉類則更低,只相當於成本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何來生產積極性?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各地的集體農莊還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農莊中行政管理人員的編制龐大,非生產人員過多,說白了。就是吃飯得多幹活的少。

同時,由於戰爭的原因,大量地農業土地被德國人佔據、大批的精壯勞力被送上了戰場,這也是造成農業生產水平急速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三大問題堆積在一起,就造成了目前全國農產品短缺,糧食補給嚴重不足地狀況。

針對這些情況,楚思南在私下的交談中向圖哈切夫斯基提出建議,目前三大問題中的第一個是最好解決的,既然農戶的積極性不高,那麼就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必須讓他們看到提高生產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

利益是什麼?說白了,利益就是金錢。現在農戶們所面臨的狀況,是多生產糧食也是生活困難,少生產糧食同樣是生活困難,既然如此,大家所幸都怠工,都吃大鍋飯。在這種情況下,誰會好好幹活,多產糧食?要想扭轉局面,就必須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價格,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多產糧食就能多賺錢,從而改變生活狀況。

可是這樣一來問題出現了,目前國家在打仗,各方面的開銷都很大,尤其是後方的軍事工業,更是需要耗去大量的資金和物資。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又從哪裡去調撥這些收購糧食的資金呢?

從自己當初所處的那個時代裡,楚思南很容易的就找到了辦法,那就是國債。沒錯,就是國債,專門向農民發放的國債。國家從農戶手中高價收購糧食,但是這些購糧款並非一次性支付,而是先支付一少部分,剩餘的由各級政府出面,向農戶開具欠單,欠款在戰爭結束之後計息償還。

楚思南所想出來的這個辦法,如果放到今天來實施,那恐怕沒有任何一個農民會買賬,這不就是“打白條”嗎?可是在那個時候,尤其是在蘇聯的體制下,這對於長期以來都看不到改變生活狀況希望的農戶來說,這可是很新鮮的,是一件破了天荒的好事。同時,在克里姆林宮高層的決策者們看來,這種辦法也是切實可行的。於是,這一項建議,很快獲得了通過,並作爲重要一項措施,被列入了《戰時農業復興若干舉措條令》當中,而楚思南本人,也由此受到了圖哈切夫斯基的稱讚。

而楚思南在圖哈切夫斯基整頓中提出另一項建議,是針對軍隊改革的。在經歷了布柳赫爾爭權事件之後,圖哈切夫斯基對軍方高級將領的權限問題頗感憂慮,他認爲在目前的情況下,以往那種爲了限制一級指揮員而設置的軍事委員制度已經落後了。各部隊地指揮員往往都同軍事委員利益相干,兩者緊密結合,導致軍事委員所謂的監督作用如同擺設。因此,圖哈切夫斯基認爲,務必要對軍隊制度進行改革,以免出現部分軍方將領權限過大、甚至是擁兵自重的問題。要知道蘇聯實施的是聯邦制,各個加盟共和國的軍隊一旦出現問題,那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圖哈切夫斯基這方面的考慮,楚思南提出了一項建議,那就是軍事委員制度仍舊保留。但是對於各個部隊軍事委員的任職方式卻要有一定的修改,而這項修改。就是軍事委員的輪調製。對於一支部隊來說,要想保持它的戰鬥力。那麼就不能經常更換指揮官,這一點是絕對地。但是在軍隊這個大熔爐裡,大家時常在一起共事,很容易培養出過硬的感情,所謂地戰友就是這個意義上的情誼,這種感情一旦養成了,那麼就不容易發生變化。因此,軍隊也是最容易出現派系分化地地方。

既然從保持部隊戰鬥力的方面考慮,指揮員不能經常變動,那麼就只有調動軍事委員了。軍事委員在部隊中的權力很大,除了在指揮作戰方面軍事委員的職權低於部隊指揮官之外,其他的各個方面。軍事委員的權限都在指揮官之上。軍事委員是黨的代表,這些人在接受任命之前,都要通過安全委員會地細緻覈查。其中一大部分,本身就在安全委員會掛有職務。從某些方面來看,蘇聯軍隊中的軍事委員,就有點像是中國明朝時期的監軍。

楚思南提出的軍事委員輪調製,就是規定在每一支部隊中任職的軍事委員,一律不得在同一支部隊中任職超過三年,這也就是說,每一個軍事委員在統一支部隊中任職的期限就是三年。一旦三年期滿,該名軍事委員就將有安全委員會調回,然後覈准其在任職期間地成績,之後,再重新任命。這項制度實施的目的,就是爲了防止在長期任職地過程中,負責監督的軍事委員,同負責指揮部隊的指揮員同流合污。

楚思南的這兩項提議,都得到了圖哈切夫斯基的充分肯定,同時,也很快被列入了整頓的數項措施之中。

如今,在克里姆林宮裡,楚思南成了所有人羨慕的對象,他堪稱是絕對的“政壇不倒翁”。回顧一下,楚思南真正進入克里姆林宮,應該算是在斯大林後期,這也就是說,他應該是屬於斯大林時期的官員。可是斯大林倒臺之後,他並沒有隨之銷聲匿網跡,相反,他的職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並且成爲了布柳赫爾派系的核心人物。現在,布柳赫爾又倒了,而楚思南呢,卻絲毫沒有收到牽累,他搖身一變,又成爲了圖哈切夫斯基最爲器重的一個年輕人。人們很想知道,接下來,這位年輕人還會有什麼樣的好運氣。

而對於楚思南本人來說,如今的他卻並不覺得如何得志,他所希望做的事情,並不是呆在莫斯科協助圖哈切夫斯基做那些整頓工作,他的目標在前線 ̄ ̄斯大林格勒前線。他需要到那裡去大顯身手,以便得到他最需要的威望。

可是現在的問題,圖哈切夫斯基似乎並沒有派他去前線指揮作戰的意思,而他的職務也沒有任何變化,仍舊是擔任着安全委員會的第一書記,同時,負責機械製造部的主要工作。

在這段時間裡,楚思南整天就是忙碌着處理後方各個工廠中的問題,尤其是那些政治犯的問題。按照圖哈切夫斯基的指示,這些人必須得到解放,但與此同時,又不能將這方面的消息泄露出去,以免惹來更多的麻煩。其實楚思南知道,圖哈切夫斯基的真正意圖,是想要把布柳赫爾從這一事件撈出來,不讓他受到更多的處罰。

爲了完成圖哈切夫斯基佈置的任務,楚思南可沒少費心思。他先是調動安全委員會的力量,將這些人從後方的各個工廠轉移到莫斯科,臨時安排在盧比楊卡的監獄中,然後再以重新審查的名義,將他們逐一的釋放。可是這項工作畢竟是長期而複雜的,爲了能夠瞞過西方媒體地視線。這些人註定不能一次性的釋放出去,而在這各期間,這些人的生活便必須在莫斯科的監獄中度過了。這些政治犯們在轉移到盧比楊卡之後,雖然仍舊在短期內不可能得到足夠的自由,但是至少在生活方面沒有了什麼困難,平時不用做什麼苦力工作,吃穿不愁,而且楚思南還爲他們安排了很好的學習研究條件,總的來說,也算讓他們滿意了。

楚思南這種做法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其後的兩三年時間裡,爲蘇聯打造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蘇米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地名字很有意思。它是取名與吉爾尼洛娃的暱稱“蘇米”,由於在一九四二年四月末到一九四五年期間。吉爾尼洛娃接任安全委員會地主要工作,所以,照料這些政治犯的工作,也就同樣地落在了她的身上。毫無疑問,吉爾尼洛娃在對待這些政治犯的態度上,完全沿襲了楚思南的思路,她甚至爲這些身在牢中的政治犯們。申請了專門的財政撥款,以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同時,她還在安全委員會中開設了一個新地部門 ̄ ̄“科技理事會”,該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從西方各國竊取科技情報、先進技術,然後拿回來給這些政治犯參考。最後轉變成蘇聯自己能夠掌握的技術。

在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五間的三年時間裡,“蘇米研究所”首先憑藉着謝苗諾夫發表的一篇關於氣相反應化學動力的論文,而在國際上一名驚人。這篇被西方各國化學界高度重視地論文,先後被數十份科技刊物轉載,而論文的作者除了署名自己的名字之外,還多加了一個“蘇聯蘇米研究所”地字樣。此後不久,《時代週刊》的《科技》專刊刊載了一篇同樣來自於“蘇米研究所”的論文,其內容爲利用量子系統產生電磁振盪的可行性研究。這一物理界學術性的論文,吸引了幾乎全世界所有物理研究機構的眼球,因爲如果這項研究切實可行,那麼就等於是向人類敞開了自由使用激光的第一道大門。

三年的時間裡,一個橫空出世的“蘇米研究所”,幾乎令整個西方世界都頭疼,這個超級研究所的研究範圍之廣泛、研究成果之突出,足以令人瞠目結舌。軍事科技、人文歷史、經濟學術、物理化學等等等等,沒有這個研究所涉及不到的,在外人看來,這裡就像是一個出產精華的高產地,是一個聚寶盆,可是你要找出它究竟設立在蘇聯的什麼地方,卻又沒有絲毫的頭緒。畢竟沒有人能夠想到,這個研究所,其實就是蘇聯諜報系統的駐地監獄。

至於說這個研究所的直接創辦者,或者說是創始人 ̄ ̄楚思南,他在一開始的時候可是想不到這些,他只是感覺這些“瑰寶”一般的政治犯,的確很麻煩而已。如果說有的選擇的話,他恐怕早就把這些事丟在一邊,或者讓別人去處理了。

不過也有一些事情令楚思南感到些許的欣慰,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他現在多了一個好助手 ̄ ̄卡岡諾維奇。這個精明的猶太人也隨着那些政治犯們一起,被解送回了莫斯科,同樣也安排在了盧比楊卡監獄。在他返回到莫斯科的第一時間,楚思南便給他安排了一個職務,那就是安全委員會書記助理,其具體的職責,便是協助楚思南處理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以及機械製造部方面的部分工作。有了卡岡諾維奇這個猶太人的幫助,楚思南相信自己的工作可以清閒很多。

第二件令楚思南感到高興的事情,就是關於卡莫夫、米里的工作問題。由於目前圖哈切夫斯基開展的整頓,最高統帥部已經失去了很多權力,而對於工業的撥款問題,如今也交到了政治局方面。楚思南自始至終,都對他的武裝直升機計劃念念不忘,因此,在恢復工作之後不久,他就向政治局提出了成立“卡米武裝直升機研究所”的計劃。

在開始的時候,楚思南的這一項計劃提議開展的並不順利,大家幾乎都不看好他所說的那個什麼武裝直升機 ̄ ̄這種東西飛得慢、飛的低,能夠在敵人大火力防空、高機動作戰的戰場上存活下來嗎?這顯然是一個很大的疑問。還好的是,最後在楚思南的堅決態度之下,這個計劃的撥款議項還是得到了通過,只不過撥款的數額,卻和楚思南最初的估計相去甚遠,甚至堪稱寒酸。聊勝於無,楚思南如今也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第三件令楚思南感到高興的事情,就是一封邀請函的到來。

對法西斯邪惡軸心的作戰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年頭,而自從珍珠港事件之後,經過小半年的全力開進,美國的海軍實力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恢復。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在奪取了關島之後,也無力再繼續東進。在歐洲戰場上,由於希特勒調頭東顧,以及美國的大力援助,使得邱吉爾掌權的英國在軍事實力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在這種情況下,英美兩國有意暫時挪開目光,將注意力投放到北非戰場上去,先奪回被德意法西斯佔領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地,然後再由地中海發動攻勢,率先擊潰實力較弱的意大利法西斯軍隊,然後,再進擊德國。

毫無疑問,英美的這一項計劃根本得不到蘇聯的同意。對於蘇聯來說,目前所迫切需要的,就是英美在西線對德軍發動全面攻勢,以緩解蘇聯在東線上承受的壓力。

從四月初開始,羅斯福就先後數次同圖哈切夫斯基聯絡,希望蘇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讓步。可是圖哈切夫斯基的態度堅決,他甚至威脅說,如果美英轉戰北非,那麼,蘇聯就將單方面同德軍媾和。

爲了解決這方面的三方矛盾,羅斯福與四月五日向圖哈切夫斯基發來電函,邀請他到華盛頓參加反法西斯聯盟會議,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圖哈切夫斯基接受了邀請。

楚思南作爲圖哈切夫斯基目前所器重的年青一代代表人物,將隨同後者一起前往華盛頓。對於楚思南來說,這可是一場將被載入史冊的國際會議,他對此無比期待。

第2章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2章 華盛頓會議第17章 黑太陽的覆滅(3)第5章 面臨新的挑戰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3章 三巨頭的會晤第38章 抱負第32章 俱焚之炮火熔城(2)第16章 不可小覷的女人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18章 雪第13章 一個使節團的到訪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13章 酒會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12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下)第7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2)第10章 沼澤裡的女兵連(上)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4章 對日作戰?第29章 北線大決戰(8)第4章 軍營蜜月第12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下)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1章 新的契機第15章 滅口大行動第12章 夜色下的小鎮第18章 撤離斯大林格勒第20章 平淡的婚禮第15章 一本日記中的軍魂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1章 斯大林的秘密部隊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5章 阿穆爾共青城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19章 克里姆林宮會議第19章 克里姆林宮會議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12章 硝煙中那道風景第20章 大事不妙了第7章 全面的反攻第36章 莫斯科會議第19章 人才的集中營第15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2)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24章 如此不堪一擊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12章 歷史的大改變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26章 到處都是無奈第13章 酒會第7章 平凡人的英雄氣概第32章 俱焚之炮火熔城(2)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14章 蘇家王朝第20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3)第10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4)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22章 勝利者第15章 共產主義的清教徒第24章 蘇共十九大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40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4)第6章 意外的變故第35章 雪崩之伊始(下)第5章 阿穆爾共青城第13章 葬禮上的陰謀第7章 列寧格勒政權派第16章 窮途末路有曙光第34章 外交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26章 急轉直下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18章 雪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50章 尾聲第1章 新的契機第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章 蘇維埃的占星師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6章 革命式婚姻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2章 蘇維埃的占星師第3章 巡視途中小插曲第22章 緋聞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19章 警衛迴歸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31章 俱焚之炮火熔城(1)第11章 轉移中的小鎮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9章 地獄般的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