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蘇共十九大

楚思南在佔領區內所提倡的“思想改造”方案,在執行過程上是殘酷的。在戰後的日本,尤其是在蘇佔區內實行的是絕對軍管,而在這種環境下,日本人儼然就是二等公民,任何人都不享有任何形式的政治權利。選舉權、被選舉權,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奢望,不僅如此,在法制方面,蘇佔區內的人也享受不到爲自己辯護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改造”方案的推行會又怎樣一個過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同樣的,“思想改造”方案所帶來的後續影響也是重大的,從二戰結束到一九六零年蘇佔區同中國佔區合二爲一的時候,南北日本的分裂格局正式形成。而由於蘇聯在日本北方搞了二十年的“思想改造”,數代日本人從最初的被迫到後來的順其自然再到最後的理所當然,等於是完全的接受了蘇聯人所灌輸的那些東西。而在之後,南北日本之間就針對一些意識形態上的問題以及歷史遺留問題,彼此間口誅筆伐不斷,那情景,就同楚思南記憶中的南北朝鮮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對於楚思南來說,南北日本的分裂隔閡,恰好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一個原本就國小力弱、資源貧瘠的國家,再一分爲二之後,還能有什麼作爲?

因此,在東京會議結束之後,楚思南便感覺放下了一件思慮已久的心事,東亞的一個禍星被剿滅了,不。準確地說,是被瓜分了,這樣至少在今後半個世紀乃至更長的一段時間裡,東亞的形勢會變得消停很多。不過在這個時候,楚思南顯然忘記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朝鮮,曾經轟動全世界的朝鮮戰爭,是否還會如期的爆發呢?

就在東線戰事即將走向結束的時候,遠在歐洲的德國戰場,數百萬蘇軍部隊陳戈待戟。虎視於柏林城下,隨時準備着向城內的宿敵發起最後的、最猛烈的進攻。

同楚思南不同。在大多數蘇聯人地眼中,歐洲的戰事顯然更加重要。對於他們來說,蘇聯同日本之間或許有着一些罅隙,而日俄戰爭以及後來地蘇日衝突雖然讓蘇聯人對日本這個國家沒有任何好感,但是卻不至於產生什麼仇恨。而在德國的問題則並非如此了,數年地蘇德戰爭,讓蘇聯蒙受的損失可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數一千萬計的國民在戰爭中殞命。這其中所包含的仇恨也絕不是用一個切齒就能夠概括得了的。

因此,當蘇聯紅軍即將發起對柏林攻堅戰的消息傳來之後,全蘇聯都沸騰了,在此期間,儘管因爲楚思南身在日本,蘇聯各個主要地報紙都把報道重點放在了東線。但是這仍舊沒有影響到蘇聯國民對西線關注的熱情。而到了十二月末,隨着楚思南從東京返回莫斯科,並由此開始關注西線戰事。方方面面的消息,也開始通過報紙、廣播,鋪天蓋地的傳來。

其實,早在楚思南返回莫斯科的一個多星期之前,西線戰場上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就已經爆發了,而作爲楚思南地夫人、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第一書記,吉爾尼洛娃代替自己的丈夫飛赴蘇軍前線總指揮部所在地茨貝格,親自下達了發起第一階段總攻地命令。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技巧可言的攻堅戰,從戰役發起之初,蘇德兩軍的每一場交鋒幾乎都可以稱爲殊死的搏鬥。作爲進攻一方,負責發起第一輪攻勢的白俄羅斯第一、第二方面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主力,分別從東、北、南三個方向,向柏林近郊區域發起猛烈的突擊。

作爲這一場戰役的直接指揮官,無論是朱可夫還是梅列茨科夫,抑或是羅科索夫斯基,他們都相當清楚,這已經是最後的一場戰役了。在這場戰役中,繼續爲了保存實力而進行一些拖延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同樣的,珍惜彈藥也是沒有必要的。因此,從戰役發動的第一時間開始,絕對堪稱甲天下的蘇軍大炮兵,便毫不留情、毫不吝嗇的,將一枚枚炮彈接連不斷的推進炮膛,讓它們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嘯聲中,鋪天蓋地的砸落到德國人的陣地上。而在整場蘇德戰爭中,表現並不怎麼出色的蘇軍裝甲兵,也亮出了鋒利的獠牙,從尼斯河至東奧德河之間上百公里的德軍防禦陣地正面,帶着滾滾塵煙馳騁縱橫的蘇軍坦克、坦克殲擊車隨處可見。成集團軍建制的蘇軍裝甲部隊,在大批步兵的隨同下,悍勇而前,在德軍殘破的陣地上肆虐縱橫。

殊爲可悲的是,曾經以閃電戰、裝甲部隊快速推進而著稱的德軍,此時已經絕對的走到了黃昏,作爲德軍尼斯河防線主要作戰力量的曼託菲爾第三裝甲集團軍,竟然只擁有可憐的一百二十七輛坦克,而即便是這百餘輛坦克,還存在着故障多發、燃油不足等等一大堆的問題。可是在他的正面,則是裝備精良、補給充足的兩個蘇軍滿編裝甲集團軍。以百餘輛殘損的坦克,去硬撼近千輛坦克的大軍,這場戰鬥還未打響勝負已經可以預知了。在萬般無奈之下,曼託菲爾做出了一個被他自己稱爲“對德意志犯罪”的決定,那就是將大批沒有坦克的裝甲兵,分配到步兵之中,以散兵坑爲倚仗去抵抗蘇軍裝甲部隊的進攻。

那可是德意志軍隊中的精英啊,作爲曾經一度輝煌的德意志裝甲兵,這些士兵能夠在殘酷東線戰爭中存活下來,那本身就是一種經驗與戰鬥力的體現。可是而今,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坦克,這同一名失去了戰機的飛行員沒有什麼區別,在那簡陋的散兵坑裡,他們的價值甚至比不上一個二流地步兵。

人言: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幾何時,在東方的莫斯科城下,數以百萬計的德軍氣勢洶洶,強大的裝甲部隊與佔據着絕對優勢的空軍力量,將脆弱至極的蘇聯紅軍殺得丟盔棄甲,險些丟失掉了自己的首都重地。而今呢,同樣是一場針對首都的爭奪戰,只不過攻守雙方位置對調,曾經不可一世的進攻者。如今成爲了可悲的背水一戰者,而當初那些僅僅能依靠簡陋地散兵坑以及落後的反坦克槍來狙擊敵人地蘇聯紅軍。如今卻成爲了戰場上的真正主導者。所謂旦夕之間,攻守之勢易也。大概就是說地這種情況吧。

蘇軍爲突破德軍尼斯河、東奧德河防線所發起的進攻,僅僅進行了四個小時,便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朱可夫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梅列茨科夫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先後在東面、南面,突破了德軍的沿河防線,並立刻對柏林近郊地區發起了向心突擊。而與此同時。在北面發起攻勢的羅科索夫斯基兵團,也突破了德軍地東奧德河防線,並擊潰了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羣”組織的一次反突擊。

在突破了德軍的沿河防線之後,在三個方向上實施突擊作戰的蘇聯紅軍,開始對尚且來不及後撤的德軍一線防禦部隊實施包圍殲滅。十二月二十六日,梅列茨科夫兵團突破了德軍在柏林外圍地區的最後一條沿河防線 ̄ ̄斯普雷河防線。同時,他地兵團左翼部隊配合着朱可夫兵團,在大凱里斯地區。合圍了德軍的整個第九集團軍。而在北線方向上,羅科索夫斯基兵團在牽制住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羣”的同時,向西尋求突破點,連續擊潰了德軍地數道防線之後,進入了易北河區域,其下轄的第五集團軍於十二月二十八日,在易北河的托爾高地,同剛剛推進到那裡的美軍第一集團軍勝利會師。

截止到十二月二十八日,蘇軍所發起的柏林進攻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在這一階段中,蘇軍三大方面軍緊密配合,先後突破德軍在柏林外圍的數道防線,並最終完成對整個柏林的包圍態勢。

戰事發展到這個階段,即便是再沒有眼光的人也能看出來,德意志的前景已經變得昏暗無光了,雪上加霜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兩位聲名卓著的德軍元帥 ̄ ̄博克、莫德爾,先後罹難戰場。出於無奈也好,出於爲國家保存骨血的目的也罷,大量的德軍軍官,開始選擇了投降這一條路,不過這些人選擇的投降目標卻並非蘇聯,而是從西面進攻過來的美英盟軍。從某些角度來考慮,德軍的投降軍官之所以這樣做,並非是情無可原,誰都知道蘇德之間的仇怨有多深,沒有任何一個德國人希望落到蘇聯人的手裡。但是話說回來,這一現象的出現,顯然激怒了兵臨城下的蘇軍,羅科索夫斯基兵團之所以放棄之間進抵柏林近郊的計劃,轉而快速向西推進,其目的一方面是爲了能夠包圍柏林,另一方面則是爲了擋住美英盟軍進一步向柏林靠近,第三方面就是爲了阻止柏林德軍向美英投降。

十二月二十八日,楚思南從東京返回莫斯科,隨後,克里姆林宮發佈了蘇聯歷史上第一份由總書記親自起草的《新年通告》,在這份通告中,楚思南向全蘇聯人民正中宣告:“持續了四年之久的衛國戰爭即將勝利終結,而在過去的這如同噩夢般的四年時間裡,數以千萬計的英雄兒女,爲了祖國,爲了偉大的蘇維埃,前仆後繼,奮不顧身,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抵禦了優勢敵人的瘋狂進攻……”

楚思南的通告,除了對戰爭期間涌現出來無數“蘇聯英雄”們提出表彰之外,也誇讚了那些爲支援前線作戰,而努力工作的後方羣衆,同時,他還做出承諾,在戰爭結束後的一年時間內,蘇聯政府將償還所有國家在戰爭期間虧欠國民的各種款項。同樣是在這份通告中,楚思南宣佈,鑑於戰爭即將結束,人們渴望已久的和平即將到來,蘇聯政府也將把主要的精力從戰爭轉向國家建設。他號召全體國民振作起來,鼓足幹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國家重建事業上取得最偉大地成績。

伴隨着楚思南的這一份新年通告,克里姆林宮對外宣佈將籌措召開蘇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而此次代表大會的主要議題,除了討論經濟建設的各項措施與計劃之外,還將商討諸如解放政治犯之類的敏感性問題。

對於解放政治犯這個問題,楚思南也是考慮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作爲一名兩次以政治犯身份鋃鐺入獄的人,他深知蘇聯體制中關於政治犯界定以及判刑的內幕。安全委員會審查一名政治犯嫌疑人的方法,可絕不像是現代社會中法庭審判那樣的公正嚴明。現代法制條件下界定一個政治犯有罪無罪,那是要由安全機關蒐羅證據,然後以無可辯駁地鐵證。向法庭證明嫌疑人有罪,然後法庭才做出判決的。在這個過程中。嫌疑人還可以針對那些不利於自己地證據做出一一的辯駁。而蘇聯安全委員會在這方面地做法則恰恰相反,他們針對嫌疑人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先把你抓起來,然後告訴你“你是政治犯,你企圖顛覆祖國,企圖破壞蘇維埃政權”,“你說你無罪,你說你是冤枉的,那好。你拿出證據來。”“你拿出證據來,”這句話相當有意思,想想,作爲一個身陷牢籠的囚犯,他到哪裡去搜集證據證明自己無罪?而一旦拿不出證據,又不願承認自己有罪的話。那麼等待着他們的,就將會是安全委員會的嚴刑拷問。

楚思南知道,在斯大林當政時期。大量的文人以及知識分子被投進監獄,他們地罪名雖然五花八門,但是歸根結底卻都是政治犯。斯大林其人剛愎自用,兼且因爲執政前在蘇共黨內威望不高,因此他的內心裡有一種近乎自卑的危機感,對那些稍有不滿情緒的人,往往就狠下死手。而那些獲罪的文人、知識分子們,全偏偏大都是些只專心學術研究,卻不懂得變通的死腦筋,因此往往會觸犯斯大林地忌諱而身遭大難。在斯大林倒臺之後,圖哈切夫斯基當政時期太短,而且克里姆林宮內黨派權爭不斷,所以這個問題也始終沒有得到解決。而今,克里姆林宮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楚思南本人手握重權、聲望無人能及,同時呢,衛國戰爭也基本結束,國內外環境開始趨向緩和,因此,他感覺是應該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了。

解放政治犯,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地撥亂反正,意味着要給一大批曾經遭受政治迫害與冤屈的人平反,意味着要給曾經的鐵血領袖斯大林下一個“定義”。這一系列的問題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蘇共內部、蘇聯政權層面上的大事,楚思南一個人絕對不能全面解決,所以呢,召開一次全國性、全黨性的代表大會,也就顯得尤爲必要了。

當然,楚思南主導下的蘇共十九大也絕不僅僅就是爲了解決以上的那些問題,在這次大會上,楚思南還要拿出問題來交給各個加盟共和國、各個州、各個階層的黨代表們去討論。比如說:開展戰後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的主要方向問題;戰後蘇聯國家的對外政策問題;黨內建設的指導思想問題;國民福利待遇的提高問題;對戰後各個相關國家左派力量的援助問題;旨在建立一個蘇維埃性質的國家聯盟問題等等等等。

“毫無疑問,蘇共十九大是蘇聯歷史上一次具有非常意義的會議”,這是後來各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家們對此次會議的評價。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楚思南同志所做出的指導性發言、倡議,令蘇共(布爾什維克)從斯大林當政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繁複問題中脫身出來,從而擺脫了沉重的心理壓力,能夠集中全部精力做好戰後的經濟恢復工作。”

同樣是在這次全會上,楚思南重新提出列寧同志曾經倡導的國際共產主義精神,並將此一精神作爲蘇共黨內對外工作的主導思路,號召摒棄狹隘的極端民族主義、大國沙文主義思想。這一倡議,同一九二一年蘇共十大上,列寧針對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情緒的批判,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其對後世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但是此次全會仍舊有一個不太令人感到滿意的地方,同樣,這也是最令後世的史學家們所詬病的。

在這次會議上,作爲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楚思南,出於種種目的的考慮,駁回了部分黨代表們所提出的關於限制安全委員會權力,剝奪安全委員會對邊防部隊直接統轄權力,取締軍事委員制度的提案。楚思南的這一做法,直接導致了安全委員會權力的進一步膨脹,以至於最後尾大不掉,安全委員會同克里姆林宮分化爲兩個權利爭奪的中心。其後的八十年代,在安德羅波夫總書記突然病逝之後,時任安全委員會第一書記的楚思南之女奧克吉勃琳娜,悍然挑起政變,製造了震驚全球的“莫斯科血色事件”。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全蘇聯數萬名支持“新思路改革”,意圖改變楚思南時期政策的改革派遭到血腥屠殺……所有這一切的隱患,都是在這次會議上埋下的伏筆。

第18章 遠景戰略協調(中)第25章 再臨霍爾崔(下)第14章 挺進(2)第3章 同盟破裂的萌芽第16章 不可小覷的女人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20章 軍事會議的決定第2章 蘇維埃的占星師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12章 歷史的大改變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11章 總攻(2)第19章 人才的集中營第9章 造反須密謀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10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10章 鋼鐵與鋼鐵的博弈第13章 酒會第6章 飛彈與核武第19章 有根據的紙上談兵第19章 兵徵城下第43章 新衝突的開端第22章 勝利者第16章 勒布元帥的困境(1)第22章 遠東軍事摩擦(1)第24章 蘇共十九大第19章 身不由己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7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2)第16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下)第9章 地獄般的沼澤第3章 當年老帥竟尤在第1章 規劃東線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25章 澤洛高地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10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第50章 尾聲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11章 白俄羅斯戰役(1)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12章 夜色下的小鎮第2章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第4章 四處硝煙的戰場第49章 大閱兵(2)第2章 方面軍軍事會議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32章 俱焚之炮火熔城(2)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35章 雪崩之伊始(下)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41章 成功了!!第10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第5章 阿穆爾共青城第23章 一個灼目的假身份第4章 芭蕾女皇烏蘭諾娃第37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1)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10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第12章 夜色下的小鎮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9章 兩個戰場第37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1)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0章 征服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24章 蘇共十九大第17章 三個月的限期第20章 征服第27章 圍殲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19章 身不由己第9章 造反須密謀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2章 華盛頓會議第24章 如此不堪一擊第3章 巡視途中小插曲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3章 一個灼目的假身份第35章 雪崩之伊始(下)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28章 生不逢時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18章 遠景戰略協調(中)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22章 勝利者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17章 勒布元帥的困境(2)第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10章 將軍也會打飛機第17章 戰役反攻的到來第3章 同盟破裂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