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非洲荒漠地帶的依米花,默默無聞,很少有人注意過它。許多遊人以爲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會在某個清晨突然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那是無比絢麗的一朵花,似乎要佔盡人世間所有色彩一樣。它的花瓣兒呈蓮葉狀兒,每瓣自成一色:紅、白、黃、藍,與非洲大地上空的毒日爭豔。與非洲大地上空的毒日爭豔。但它的花期很短,只有48小時。48小時後它就會枯萎,開花意味着它的生命的終結。
在非洲的荒漠地帶,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而開花的植物對水分的需求更大。非洲一般植物都有龐大的根系採水,以供自身的水分需求。但是,依米花沒有根系,它只有惟一的一條主根,孤獨地蜿蜒盤曲着鑽入地底深處,尋找有水的地方。
那是一個需要幸運和頑強努力的過程,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或六至七年的時間在乾燥的沙漠裡尋找水源,然後一點點積聚養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養分後,它開花了。所以在它最美麗的時候,它因耗盡自己所有的養分而凋零。
用五年的時間爲開一朵花努力,這是何等頑強而心酸的事情。假若依米花生長在水草豐沃的地方,它將會美麗一輩子的。偏偏,它的家鄉在荒漠,註定只能美麗一次。
這個世界上萬物都有燦爛一回的時候,這是上蒼賜給萬物的權利。
我面對如此美麗的人生,經常在想:人活着究竟是爲了什麼?
人生,短短三萬天,有**,有低谷;有成功,有失敗;有生,有死。
青年人看到人生路上全是燦爛的鮮花,老年人看到人生途中只有荒涼的墳墓。
我們說:既有鮮花,也有墳墓;在墳墓上綻開鮮花,在鮮花下可能掩蓋着墳墓。
有的人甘願當一名乞丐,流浪街頭;有的人不甘平庸,孜孜不倦;有的人自甘墮落,碌碌無爲;有的人紙醉金迷,荒度光陰。
我一直在想:我希望做個什麼樣的人?我能做個什麼樣的人?我應該做個什麼樣的人?
人生幾十年!是一個絢麗、悠長的夢。聚也匆匆,散也匆匆。等到白髮於我們的那一年,夢也醒了,回頭展望一下自己留下的足跡:有荒度光陰的追悔,只能發出“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感嘆;也有碌碌無爲的惆悵,不免會嘆息“安邦治國平天下,自有孔聖人”的不平;也有孜孜不倦的自豪,追憶人生時就會有“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的萬丈豪情。人也是動物,之所以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就因爲人具備了各種慾望。
人往高處走。我們都不甘心落後於別人,於是就有了競爭。
成者爲王,敗者爲寇。
有些人在激烈競爭的洶濤駭浪中被捲走,從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卻迎着風口、踏上浪尖,上了岸,他們成功了。因爲他們多了一份堅持。風口浪尖對於他們來說不是絆腳石,而是墊高自己的基石。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人生就是生活的過程。哪能沒有風、沒有雨?正是因爲有了風雨的洗禮才能看見斑斕的彩虹;有了失敗的痛苦纔會嚐到成功的喜悅。屠格涅夫在《羅亭》中說:“我們生命雖然短暫而渺小,但是偉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的;人生在世,意識到自己這種崇高的任務,那就是他們人生中無上的快樂。”我們就是來創造這個社會的,難免會受些傷、流過淚。
時間,飛快的轉,劃過一個個夢的幻曲。
人生,就要闖出一條路來!爲了事業,爲了奮鬥的人生,儘管失去許多,但有失必有得!而得到的往往會比失去的更重要,它是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然而,有些人是爲權力而活;有些人是爲利益而活;有些人是爲情感而活;也有些人是爲夢想而活。人的活法有多種多樣,不管他是爲了什麼而活,這個問題已經很明顯了。不,應該說是,最最明朗了,那就是“生存和利益。”顯而易見,“生存和利益”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但有些時候,也不竟然。
隨着人類社會在思想、文化上的不斷進步,不斷髮展,有些人卻變得樂觀、淡定,甚至是無慾無求,他們只圖的是,擁有安定清閒環境,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再者就是希望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儘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點。除了這些以外,已別無他求。
很多人會認爲打工是在賺錢。其實打工纔是最大最愚蠢的投資。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除了我們的青春還有什麼更寶貴?!很多人都抱怨窮,抱怨沒錢想做生意又找不到資金。多麼的可笑!其實你自己就是一座金山(無形資產),只是你不敢承認。寧可埋沒也不敢利用。寧可委委屈屈地幫人打工,把你的資產雙手拱讓給了你的老闆。
我們試想一下,有誰生下來上天就會送給他一大堆金錢的?有誰是準備非常齊全了完美了再去創業就成功了?含着金湯匙出生的畢竟是極少數、富不過三代,許多偉業都是平凡人創造出來的。計劃趕不上變化,特別是在如今這個信息高度快速傳播的年代!我曾經問過我的一個朋友爲什麼不去打工?他的回答是:“說句得罪點的話,出去打工簡直就是愚蠢的浪費青春!”爲什麼你一直是打工仔?因爲你安於現狀!因爲你沒有勇氣,你天生膽小怕事不敢另擇它路!因爲你沒有勇往直前,沒有超越自我的精神!雖然你曾想過改變你的生活、改變你窮困的命運、但是你沒有做,因爲你不敢做!你害怕輸,你害怕輸的一窮再窮!你最後連想都不敢想了,你覺得自己也算努力了、拼搏了、你抱着雄心大志、結果你沒看到預想的成就,你就放棄了。你就只能是一個打工仔!
爲什麼你一直是打工仔?因爲你隨波逐流,近墨者黑、不思上進,分錢沒有、死愛面子!因爲你畏懼你的父母、你聽信你親戚、你沒有主張、你不敢一個人做決定。你觀念傳統、只想打工賺點錢結婚生子,然後生老病死、走你父母一模一樣的路。因爲你天生脆弱、腦筋遲鈍只想做按班就部的工作。因爲你想做無本的生意,你想坐在家裡等天上掉陷餅!因爲你抱怨沒有機遇、機遇來到你身邊的時候你又抓不住,因爲你不會抓!因爲你的貧窮,所以你自卑!你退縮了、你什麼都不敢做!你只會給別人打工!你沒有特別技能,你只有使蠻力!你和你父母一樣,惡性循環!所以,你永遠是一個一直在打工的打工仔!
很多人想把握機會、但要做一件事情時,往往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讓自己一直處於矛盾之中!不斷浪費時間,虛度時光。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成功人士,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許多文明成就,從而也體現了生命意義和價值。
比如,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他們創作了很多優秀的,膾炙人口的詩篇,並且在民間廣爲流傳,至今已跨越千年了,依然沿用着。說起李白跟杜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在當時,他們又能得到些什麼呢?可是,他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作出很多優秀詩篇,給後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名字,卻永遠不被後人遺忘,這就體現了他們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當年,法國着名的核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她從幾十噸的鈾礦石中,花了四年時間,才提煉出十分之一克的純鐳。由於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元素,並再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有家公司要出高價買斷她的制鐳技術時,她當場拒絕說,對不起!我不能賣給你們。鐳,它是屬於全人類的。可見,一位偉大科學家的思想和良知。居里夫人用她的勤勞和智慧,實現了她的科學夢想,也爲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從而體現了她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我不是哲學家,我給不出權威的說法,但我也有我的理解,浸潤着民生思維的理解,那就是:按照我們心中的設計,走我們自己的人生,而不受世俗和社會,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擾和影響。也就是說,我們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讓理想引導我們的奮鬥方向,最後理想與我們的心路歷程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