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

“古者。立天子而貴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無一貴。”————————【慎子】

尚書檯外突然有人高聲喊道,臺閣之中,衆尚書,尚書郎等官皆是一愣,紛紛擱下手中事務按次序走了出去。只見數輛安車、立車拱衛在天子御駕的周圍,更有羽林郎、虎賁郎乘騎執戟,護衛陛側,這數百人憑藉儀仗組成的威勢令衆人呼吸一滯。

士孫瑞、楊瓚、趙戩等人伏地稽首,一起山呼道:“臣等叩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皇帝在穆順的扶持下緩緩走出車駕,在衆多郎衛的拱衛中,皇帝柔弱的身軀顯得異常高大,他點了點頭,穆順便代皇帝衝地上跪着的尚書們喊道:“制曰‘起’!”

尚書們謝恩起身,自覺的站立在兩旁。

皇帝看也沒看他們一言,徑直走進了尚書檯。皇帝進去後,南陽宛人,尚書文禎趕忙拉住跟隨在後的黃門侍郎、沛國人丁衝,小聲問詢道:“幼陽,陛下今日是何故造訪中臺?”

“陛下與我素不親善,我又何嘗知道?”丁衝心裡鬱悶,自從當日皇帝命王斌驂乘,自己冷臉相對以後,皇帝好似聽信了王斌的進言,越發的不待見他。他心裡很無奈,低聲叮囑道;“只是陛下心性不同往日,此番動怒,必有大事將作,待會應對千萬小心。”

說完丁衝便跟着同僚進了尚書檯,文禎等人無法,也只得跟在後頭走了進去。只見皇帝倨坐在正中本該屬於尚書令的位置上,尚書令士孫瑞與僕射楊瓚二人垂手立於左右。

見尚書們依次走進,皇帝朗聲問道:“我記得王司徒錄尚書事,總朝政,怎麼今天沒有見到他來?”

幾個尚書們互相看了看,遂推舉了一個資歷最老的尚書上前應答,那尚書約莫五十好幾,鬚髮皆白,是馮翊大族出身,名叫郭溥;“回國家,司徒身體染恙,今早剛使人遞了奏疏過來。”

“那奏疏呢?我爲什麼沒有看到?”皇帝問道。

“稟陛下,奏疏在此,臣等已代爲閱過,確有其事。”皇帝事出突然,王允又恰好不在,趙戩爲了防止皇帝要橫生什麼枝節,對此特意留心,他自作主張,從一邊翻撿出奏疏,趨近幾步呈交給穆順。

郭溥乾咳一聲,聳拉着眉眼看向士孫瑞,然後便識趣的退下了。

今天這事太反常,在看清楚局勢之前,就連士孫瑞都不願意主動出面說話。

皇帝從穆順手中接過那份奏疏,也不打開,就放在手上握着。嘴上噙着一抹冷笑,說出來的話讓衆人大吃一驚;“看來我得下旨賞賜爾等了,諸卿不嫌我年幼德薄,才智鄙陋,不足以理朝政,故而代我批奏,實在是忠心可嘉。”

尚書檯頓時輿情大譁,畢竟這個事起初是老早以前就留下的慣例,董卓死後,雖然士孫瑞曾建議過還政給皇帝,但王允卻藉口皇帝年幼,堅持要遵循以往的傳統。

所以奏疏不得第一時間上達天聽,也怪不得底下這些負責擬詔的尚書們。

此時見到皇帝怪罪下來,衆人紛紛七嘴八舌的爲自己叫屈。

“陛下何出此言!”

“陛下,臣等忠心事上,未嘗有一日懈怠。此事定有小人進言,離間我等君臣,臣請將其議罪!”

穆順聽不下去了,自覺有責任維持秩序,出聲喝道:“肅靜!陛前喧譁,成何體統!”

這一聲倒是入了趙戩的耳,他本還在想該如何挽回局勢,若是任由此發展,王允的權力將大大縮水,這可不是他們樂於見到的。

此時穆順的挺身而出,無疑是給趙戩一根救命稻草。

他有意將火引到穆順頭上去,做出閹宦復熾的假象,幾個尚書本來沒有注意到穆順,這回頓時以爲是穆順從中作梗,慫恿皇帝對付士人。於是紛紛對穆順怒目以視,都將怒火轉移到穆順身上,要求皇帝下旨嚴懲穆順。

而事件的始作俑者趙溫靜立一旁,冷冷的觀看着局勢,他想知道皇帝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做,這決定了他們兄弟今後在朝中的立場和走向。

反倒是穆順這下是怕了,臉上冷汗直流,不自主的往後退了兩步。關西人和關東人雖然不和,但面對可能復起的閹寺,口徑卻是出奇的一致。

就在衆人以爲事情就這麼了結的時候,皇帝開口說話了;“剛剛誰說要下旨的?”

穆順臉刷的一下就白了,趕緊匍匐在皇帝身邊,又驚又懼的說道;“陛下……”

“你怕什麼?”皇帝用極小的聲音對穆順說道。

穆順頓時安心了,他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皇帝身上,只求皇帝的威勢,大到能撐住這片天地。

趙戩走上前去,做出一副忠直爲國的樣子說道:“稟陛下,閹寺之患,甚於洪流,如今我大漢民生凋敝,皆是歷代先帝寵信閹寺之故。陛下若要匡扶社稷,振興朝廷,須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有道理,看來你也是通曉大義的。”趙戩將造成天下大亂的黑鍋全扣在宦官身上,還說的大義凜然,讓皇帝不由得側目。趙戩有急智,皇帝不願意任由他這麼說下去,他要拿回主動權:“既然你知曉大義,那我就要問了,你身爲臣子,知道臣子應盡的本分是什麼嗎?”

“荀子有言‘主道知人,臣道知事’。”趙戩想也沒想,張口就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主的本職是選用賢人,臣子的本職是處理職責事務,兩者各有分工,互不僭涉。

這裡就隱隱的表示了趙戩的寓意,是在提醒皇帝尚書檯是處理國家政務的,而皇帝只負責任用賢能來處理政務,希望皇帝不要僭涉。

趙戩歷任宦職,人情練達,皇帝自進來後開口第一句話他就有了不好的念頭,雖然不知道皇帝的來意,但攔住皇帝對尚書檯指手畫腳總是沒錯的。

“嗯,你既然說了臣子的本分,那我作爲天子,就不得不說一下天子的本分。”皇帝點頭道,衆人也都沒有異議,垂手錶示恭聽,皇帝便清了清嗓子,道:“弱其強而治其亂,伸其屈而直其枉。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爲天下奉一人?皇帝就是要親自治理天下,讓元元衆生得享安寧,豈能獨居一室,垂拱無爲?”

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