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2章 劉正論學

劉正笑道:“你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繼續增加讀書的門類。須知道貪多嚼不爛,你得把那些書竭盡所能的往已經讀通透的三千冊書裡面進行濃縮,提煉精華。什麼時候你把所有讀過的書凝練爲三百冊,便可爲師;若是再進一步得三十冊,便可爲賢師;若是再進一步凝練爲一冊,便可爲聖;若是有朝一日融會貫通,得一字,便可開天闢地。”

王守問道:“劉賢師,世間安有萬千學問融於一字的人?”

劉正笑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而道便是道家的核心。儒以文章教化百姓,故以一字分六藝,六藝再分便是萬卷書。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天地之間,頂天立地者唯有人。故而人行走於大地上,一舉一動皆學問。再有釋,導人向善,普渡衆生,所授經文,凡三卷以化萬千。帝皇天以儒釋道爲尊,核心僅三字,教化卻是千變萬化,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王守問道:“劉賢師,難道陽明學府的根本在於學習真知,實踐真知,然後再憑藉着良知將挑選出來的有益真知傳遞給百姓嗎?”

劉正回答說:“你這樣的理解也是可以的。不過在我看來。具體的分工應該是由才勝者從格物中致知,良莠不論;再由德優者選擇精華部分編撰成冊,定爲教化百姓的教科書;最後由德才兼備之人主持推廣。如此分工明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故而可達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就。”

王守問道:“劉賢師,爲何才勝者依舊可以得大用,反倒是德勝者難以出人頭地呢?”

劉正回答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這個道理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天地對所有生靈均會一視同仁,比如陽光雨露,無分善惡皆會得到普照和滋潤。僅次於天地的聖人,同樣不會給予百姓小恩小惠,也不會對人類有特別的優待。故而聖人所執之念,衆生平等。人有活着的權利,妖也有活着的權利,獸也有活着的權利,衆生皆有活着的權利。”

接着劉正便回到了王守問題,便開始闡述:“纔可以通過學習模仿進行培養,德卻只能由心生,再自悟拔高。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德行,很難通過學習模仿得到。即便是跟隨大德之人,若是沒有足夠的悟性,依舊無法成爲大德之人。才幹的培養那就簡單了,只要跟着照做,學個八九不離十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甚至還可以一邊實踐,一邊學習,一邊成長。”

王守問道:“劉賢師,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當作何解釋?”

劉正回答說:“即便是有人接受大德之人的教化,可若是自身境界配不上大德之人講授的內容,那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到最後畫虎不成反類犬,以至於連累大德之人晚節不保。故而欲修德者,必自悟。大德之人僅僅是領路人,讓後進之人找到自悟的契機。至於悟出什麼東西,皆因人而異,不可由人掌控。”

劉正知道,自古以來大德之人擇徒,條件相當的嚴苛。即便是如此操作,依舊有不盡人意之處。

是以大多數修德之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借力先賢,而是自己從書卷中尋找義理,再自行領悟屬於自己的大德至理。

世界大德者,需要有道德文章傳世。這纔是衡量德優的唯一標準,更是衆多修德者被拒之門外的真正原因。

一年育才便可用,十年修德亦無功。待到百年回頭看,唯有德者留其名。這就是修德者必須要具備水滴石穿的韌性,唯有持之以恆,方有所得。

王守問道:“劉賢師,踏上修德之路,可有什麼注意事項?”

劉正一字一句的說道:“修德四友:慎獨、主敬、求仁和思誠!”

劉正以爲,修德幾乎沒有門檻,凡天下有心之輩,皆可踏入此道。

然而千萬人有千萬道,各人之道皆有所不用。若身陷其中,難免受層出不窮的道理干擾,以至於學成了四不像。

故而潛心修德者,必定要學會獨處閉關,拋棄繁華俗事,方可心念一,智慧聚。從而細緻梳理,找到真理以助德行成長。

主敬,就是人得有敬畏之心。敬畏蒼天之恩賜,便可成爲惜福之人;敬畏大地之厚德,梳理山川水脈便有計劃;敬畏先賢之規矩,行事便有章程;敬畏小人之常情,行事便可知書達禮。故而接人待物,傲骨可以有,傲氣卻不可以有,這便是修德者首重修身的關鍵環節。

求仁,就是修德之人需要立下宏圖大志。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所思所慮所行,皆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所有行爲是否值得,唯一的評價標準就是百姓是否滿意。

思誠,就是修德之人最核心的環節。吾日三省吾身,這樣的要求只適合普通人。對於修德之人來說,需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特別是靈光一閃悟出來的道理,更是需要不厭其煩的打磨,最關鍵是形成的道理不僅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還得讓百姓獲益。

故而修德者切忌急功近利,更不能有那種惠一時而毀萬世的涸澤而漁之舉。

王守問道:“若是做了,會有什麼後果?”

劉正嘆道:“立德樹人,雖萬世亦不朽。故而小德僞德,時間久了便會原形畢露。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修德者意志不堅,便有可能誤入歧途,終將萬劫不復。”

王守說道:“多謝劉賢師點拔之恩,弟子知道該怎麼做了。”

王守向老者請示之後,攜萬卷書走入了閉關密室。

更有數人受到了王守決斷的刺激,故而紛紛選擇了,才勝或德才兼備爲立身之本。

陽明學府的大多數秀才,皆因膽略不足,而做了無品之人。他們皆以千里馬自居,就等着天降伯樂了。

老者問道:“劉賢師所述,吾皆著成文章,不知可有心儀的傳承者?”

劉正說道:“文章傳世,人人皆可修習刪減版。畢竟各人天賦不同,意志不同,悟性不同。若是被完整版的東西亂了心智,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在劉正的安排之下,老者將劉正所述文章一分爲五:

其一爲格物致知,也就是理由心發,心悟即真理。

其二爲知行合一,覓真知,且踐行;悟道理,明大德。

其三爲致良知,所思爲百姓,所想益蒼生,所行利天地。

其四爲才爲用,德爲編,德才兼備可爲主,愛百姓,正乾坤,養浩然正氣於五髒六腑之間。

其五爲修德四友:慎獨、主敬、求仁、思誠。

劉正看了一眼老者所呈上的文章,直接凝聚浩然正氣光環用印落款,授權陽明學府入庫收藏。

劉正說道:“此五冊皆爲副本,習得一冊者,可爲記名弟子;修學前三冊者,可爲入室弟子;修學完第四冊者,可爲核心弟子;習完五冊者,可爲親傳弟子。”

老者問道:“劉賢師僅僅允許副冊流傳,那麼正冊又該如何處置,總不能明珠蒙塵,壞了文章的傳世之功效?”

劉正說道:“正冊蘊含之理過於繁複,普通人過早接觸恐怕是禍非福。以陽明學府衆弟子當前的表現,恐怕很難有合適的傳承者。不如留待以後供有緣人修學,也好過所託非人壞了文章大義。”

老者還想據理力爭,爲衆弟子爭取一波福利。劉正卻沒有了糾纏的興致,畢竟文章傳世,所託非人的後果很嚴重。爲了確保安全,那就只能提高修學門檻。

一時半會沒有合適的人選,那便留待有緣。

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361章 劉正點將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13章 說服賈詡第1784章 周安來投第969章 郭穎之謀第1117章 人定勝天第239章 西守東攻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338章 旗鼓相當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562章 借題發揮第383章 智鬥左校第1493章 帝辛離開第869章 午夜黑影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803章 版權之爭第1308章 漢將雄風第1682章 西山抗命第1057章 十脈同行第1582章 輪迴之路第1854章 升恩鬥仇第148章 曹操投董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795章 迎難而上第1383章 道元炸彈第1360章 袁智道消第1873章 四海龍族第1327章 劉正入冊第35章 簡雍獻策第185章 董卓搶錢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1137章 周瑜戰死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14章 夜宴風流第2168章 大戰蕭山第1530章 高順攪局第1222章 御龍新政第1187章 首山格局第1903章 人盡其才第405章 東海大學第1082章 行宮探險第657章 騎兵威武第2180章 情之所鍾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125章 整治衛家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1653章 金城決刑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639章 陷陣之名第1686章 平等分家第1959章 沮府悲壯第241章 復仇女神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333章 火燒丹水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1288章 十大戰隊第2047章 西塞大亂第398章 思想教育第460章 制定規則第1379章 烈火如歌第2067章 良幣劣幣第1903章 人盡其才第2051章 陳八之死第1068章 責任於心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1619章 屠家報復第1282章 盧江之家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468章 割肉療傷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1307章 天命難違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815章 身體優勢第1803章 版權之爭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16章 神醫華佗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735章 惡客臨門第1532章 李智盜劍第999章 白羊之威第1836章 考官成濟第272章 單騎喋血第2090章 聯合出擊第1552章 大賽前奏第246章 烏桓分裂第970章 郭穎之殤第1165章 重定秩序第697章 靈魂監控第173章 移師虎牢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426章 揚帆起航第1048章 神女挖天第2113章 陳海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