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的建設,正在逐漸進入到加速時期,藉助着整個恆星作爲基石,事情開始發生了改變。
盡力的加速艦隊建設,這一直是亞倫所期待的事。
所以就算是爲此付出一點小小的風險與代價,這也是值得的。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當中,自然,也就沒有了什麼其它別的能做出來的選擇。
亞倫心中究竟有着怎樣的想法,絕對不能夠被別人所瞭解。
因爲他知道,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永遠也必須只有自己能明白。
這樣自己所犯下來的錯誤,對於別人來說就算是不知道也無所謂。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事情纔可以因此而發生改變。
所以有些事情一個永遠的不會被人們所知道的秘密。
就比如他對於艦隊的建設……
他在這個時候,對於眼前所看到的所有的問題已經很清楚的明白,自己所面對的究竟是什麼狀況。
只有一支足夠強大的遠征艦隊,才能夠保護自己在接下來能夠繼續進行着自己的順利的擴張。
如果說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那麼最終所有的事情都會因此變得非常的糟糕。
等到這些事情在發生之後,再想反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情況因此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變成了眼前所看到的現實。
同時有着十二艘戰艦的龍骨,此時已經鋪設完畢,它們就懸浮在戴森球的軌道倉中。
這是,在兩個幾乎同時在進行的事。
真空宇宙,數千個有人駕駛的SCV正在進行細節打磨,爭取做到讓這第一批艦隊呈現出完美的姿態。
所有的工作幾乎沒有一刻放緩。
戰艦就這樣直接在宇宙當中進行艦隊的製造,這讓金屬融化時的火花,數千個光芒點,在黑暗之中閃耀。
因爲恆星本身,已經在這個時候逐漸被金屬給覆蓋。
這就是亞倫所期待的事情,現在已經變成了事實。所有的這一切在進行的時候。
與此同時,一艘登陸運輸艦緩緩的靠近在了戴森球。
是時候,讓他對眼前所發生的事做出自己的判斷了。
當這些事情正在進行和發生的,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寂靜當中。
接下來眼前所看到的事情,開始進入到最重要的一步。
亞倫在這些戰艦準備開始鋪設核心人工智能系統時,來到了戴森球的外層防禦軌道圈。
這個地方看起像是正在建設了一半的半成品,就算是港口也凌亂的散落着各種電纜。
守衛的士兵已經在港口做好看迎接亞倫的準備。
他們穿着經過升級的動力裝甲,迎接着亞倫。
這些士兵都是真正的最精銳的士兵,用來保護着亞倫讓他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可以順利的進展。
登陸飛船逐漸關閉引擎,立場控制住了船身,亞倫從飛船上走了下來。
士兵們列隊,然後帶領着亞倫前往了控制室。
恆星的表面,在戴森球的覆蓋下,已經徹底的沒有了任何的光芒被陰暗所籠罩着。
只剩下了必要的能量的光源,照亮在了士兵的盔甲身上。
戴森球的鑄造核心,也就是給戰艦賦予靈魂的控制中樞。
亞倫就這樣開始沿着軌道,來到了整個機甲的最深處。
“指揮官,接下來的十五天,您將會徹底切斷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我們將會是您的衛隊。”
那些精銳的士兵們闡述着自己的任務。
而下達命令的人,正是亞倫。
這樣做只不過是重複的確認一下,眼前這件事情,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
而對於自己部下,這樣的一個習慣性的戰術報備,亞倫他並沒有做出任何的回答。
如果是在聯邦科技完善的情況下,通常,進行一整個艦隊的核心指控系統假設,也必須要在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他知道自己接下來所做的事情究竟是一個要面對怎樣風險的事情。
他必須要在這個時候做好自己,全力以赴的準備,萬分小心。
聽着自己士兵所說的話,亞倫只不過是低頭,看着自己眼前所有的防禦的數據。
並且關注着自己眼前所看到的所有的問題。
而在這個時候,戴森球的防禦系統,以及能夠啓動的反抗系統只有不足設計的百分之六。
核心防禦護盾,甚至不如停泊在不遠處的,經過火力強化的格爾達斯號。
但是這一切都是爲了追求艦隊的建造速度,已經沒有了其它別的辦法了。
這就是眼前所必須要面對的現實的狀況。
如果因爲面對着這些問題,就選擇了退縮,那對於自己來說,這是一個完全不值得的選擇。
亞倫在賭,異蟲並沒有將它的戰略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
這樣自己就可以有着一個短暫而又充足的時間進行着艦隊的建設。
也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可以進行着自己的有效的安排。
這點對於那些操縱者SCV的工人,以及後勤的主管副官來說。
如果想要按照着亞倫的命令以及要求,達到預定時間完工,只能承擔這個風險。
亞倫既然選擇了接受和承擔眼前的這樣的一個風險,也就不再需要有了其他別的猶豫。
在這黑暗當中只剩下了腳步的聲音。
最終,亞倫他就這樣默許了這一切,然後脫掉了自己的外衣,走進了核心中樞系統當中。
士兵們,也就在這個時候停下了自己的腳步。
密閉的玻璃關閉。
士兵退出了房間,然後氣閘大門落下後鎖死,一切進入到的最高的戒嚴狀態。
這道大門現在只能夠單向從內部才能被打開。
全副武裝的士兵守衛在走廊當中,戴森球隨即進入到一級戒備狀態當中。
就算是隻有百分之六的防禦系統能夠啓動,在這個時候也進入到了火力全開的狀態。
而在亞倫的命令與授意下,格爾達斯號有權將任何進入射程,而且身份不明的艦船徹底摧毀。
某種粘稠的液體開始充盈在了密閉罐子當中。
亞倫接過了自己的呼吸器,同時鏈接自己的神經系統,最終閉上了眼睛。
大腦在一瞬間進入到了全負荷的運作狀態中!
“以我的基因序列爲密碼鎖,第一艦隊可以開始進行系統架設了。”
所有的智控系統,以及所有的火力佈置,飛船結構,弱點,需要重點防護的裝甲板。
這些在陰影黑暗當中,以墨綠色的光芒,呈現在了他的意識中。
接下來他開始徹底的進入到了,對於艦隊建造的操控中。
十二艘戰艦的龍骨可能大體相同,但是十二艘戰艦的火力佈置卻不一定完全一樣。
這是爲了做好,應對可能會發生的糟糕的事情。
如果所有的艦船的設計,統統都是按照着相同的圖紙進行建設。
那這絕對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選擇。
對於戰艦的敵人來說,只要知道弱點,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摧毀整個艦隊。
到了那個時候,再後悔,也就已經來不及了。
人類所需要對付的敵人,那是在某種智慧程度上,遠超過了人類的異形生物。
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再去憑藉着圖紙去進行艦船設計與製造這恐怕就像是被摧毀的資料庫一樣。
當聯邦第一艦隊覆滅後,想要再一次研發出相同的戰艦,這其中所需要的時間。
以及過程當中所需要消耗的資源,簡直是難以想象。
亞倫是絕對不可能選擇,自己未來去承擔的風險,來妥善自己眼前所需要處理的安穩。
那是一個愚蠢的行動。
在深度的思考當中,亞倫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製造出12條完全不同的戰列艦。
所以亞倫他只能按照着自己的意志,來對於自己的艦隊進行設計。
所有的數據跟資料,統統涌入到了他的腦海當中。
面對着眼前這無窮無盡的數據,徹底的陷入到了深度思考的亞倫已經將自己的所有的身體機能都交給了機器。
他自己的意識,通過系統下達着無數條命令,而無數的SCV只是麻木而且重複的執行着亞倫的命令。
它們進行裝甲的鋪設,一些火炮被架設在了戰列艦上,十二艘戰列艦幾乎像是有生命一樣。
猶如脈搏一樣的淡藍色的流光不停的劃過,被安裝完畢的武備系統反覆的開啓與關閉。
遠遠的看上去,所有的戰列艦,就像是積木一樣,正在按照着亞倫的意志,進行着鋪設。
而在這些尚且還是龍骨,甚至戰艦都還沒有完全成型之前。
亞倫他就已經開始思考着接下來有可能會採取的戰術,以及有可能會面對的敵人。
火力的部署尤爲重要,這關係到艦隊進入到戰場時的陣型。
然後是護盾發生器,以及戰艦艦體受損後,進行局部封鎖管控,以及維修裝置。
線纜與電路優先依附在龍骨當中,架設完畢,然後再鋪上了金屬甲板。
光源系統,艦橋指揮系統,觀察窗,近程防禦火控。
躍遷引擎部署位置以及核心引擎的部署位置。
雖然基本大同小異,但是就是這些細微的區別,就很有可能在敵軍的針對性打擊下,因爲區別而僥倖。
通常進行戰艦的建設,這所需要的時間是分爲兩種。
一種就像是勇進號,格爾達斯這種,按照着已經設計好的模板進行批量生產。
雖然速度較快,但是這種批量生產的戰艦,很容易受到針對性的打擊。
這種生產方式,適合在緊急情況下,以及需要批量消耗的戰場上才相對來說比較合適。
但是亞倫的第一艦隊,絕對不能就這樣被當做消耗品。
以整個恆星作爲能量供給,從恆星內部經過淬鍊的金屬被直接提取出來,加壓冷卻。
直到一切達到完美的狀態,才被安裝到艦體上。
當這所有的事情在進行的時候,進入到深度思考的亞倫甚至連時間觀念也都在此刻忽略。
他的眼中只剩下的艦隊的建造究竟是否達到了完美的狀態,以及艦隊的建造進度。
那懸浮在立場當中的戰艦,從裸露龍骨的狀態,到架設上核心發動機。
然後猶如鋪開血管一樣依附着金屬將每一根金屬電線引導到所需要的位置。
然後是對於受損應急的隔離艙的區域強化。
最終纔開始進行最基礎的平面金屬的鋪設,SCV按照着亞倫的命令,幾乎一刻不停的往返於倉庫和戰艦之間。
當所有的內部牆壁,以及光源系統,指揮,火控,防禦裝置全部安裝完畢之後。
最外層的裝甲纔開始進行焊接,而這些金屬,幾乎都是在經過的了核反應內部的高溫高壓反覆淬鍊之後,才被鋪設上。
巨大而且猙獰的主炮,它的弱點逐漸被厚重的金屬板塊遮掩住了脆弱的能量管線。
最終,所有的戰艦,幾乎同時都是在完全相同的時間完工。
當戴森球表面所人工製造出來的稀薄大氣,戰爭機器的鳴叫被拉響。
十二艘戰艦的引擎同時啓動。
忽略了時間的亞倫,終於在黑暗當中睜開了自己的眼睛。
……
“時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共計用時17天零6個小時。”
亞倫接過了自己的手杖,連續十七天被泡在營養液當中一動不動的進行着艦隊設計。
這讓他就算是在底重力的情況下站在戴森球的表面,也感覺到自己的身軀如此的沉重。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自己所期待的艦隊,終於也就算是在這個時候建設完工了。
一邊行走在環形防禦要塞的內部通道當中,亞倫一邊好奇的扭過了頭。
在偶爾透過的玻璃窗當中,他已經在陰影當中看到了自己的艦隊表面閃爍的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