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

狄仁傑風塵僕僕地從長安趕回了洛陽,將案件交接完成,與魏元忠交談了一下,到家中喘了一口氣,就到了東宮。

然後與李威相互看着,大眼睛對着小眼睛。過了大半天,倆人都吃吃樂了起來。笑完了,狄仁傑說道:“也太高了些。”

“孤也沒有想到,否則孤寧肯不要這份產量。”李威隱隱有些後悔,早知道如此,該寫一封信到長安,詢問一聲,知道有這麼高了,或者用他法將此功勞往父母頭上攬一下,正好大雩到了,與父親關係會緩和一點。要不,直接了當,想辦法將實際的產量瞞去,減下來,想要推廣,有一個四石足矣引起百姓慎重。

想到這裡,搖頭。

狄仁傑又笑,這事兒整得……

太出人意料了。自己根本想都沒有想到,以爲有一個兩石就不錯了,比太子預料的還要低。

“殿下,不用急,這些未必是壞事。”

“孤也知道,對百姓會有幫助。”

“豈止……”雖然陛下會更忌憚了,只要修復得及時,還是能補救的。再說了,陛下心情也很矛盾的,只是捨不得放權,並不是不想兒子有作爲的,否則也不會悉心培養。對這個太子的培養,比李世民對兒子的教育還慎重的。再說了,數次監國,也是一種放……

只是放得很矛盾。太子的數次怪異,在官員心目中地位越是高了,這個是很重要的。不要說別人,就說自己,是怎麼想這件事的。儘管對鬼神自己不是太膜拜,可畢竟相信一些。太子是說了,《齊民要術》的功勞,皇莊農夫的功勞,可當真如此。之所以高產,與太子不無關係。這也是一種“天兆”。

雖然處境很艱難,不過自己更有信心協助太子。

自己有這想法,魏元忠同樣有如此想法。是不是其他官員會也有這樣的想法?

前途茫茫,可他的眼睛已經看到了,將來的某一天,李治只能乖乖地做太上皇了……

當然,也不能逼得太急。皇上不說,還有皇后,依然很難的。

將話題一轉,說道:“殿下,你賜的那個宮女,臣不能要,爲了兩個義女,臣都不能要。”

這事兒欠缺了,不過做也做下了,李威呵呵一樂,道:“狄蕙狄好,孤開解過了。問題不大緊。這次賜你們宮女,孤做得有些欠缺。當時是聽聞姚元崇去青樓吃了一些酒,雖沒有做出進一步逾越的事。可畢竟是身強力壯之時,而東宮這一次父皇賞賜的大批官妓,除了供人娛樂外,又無實用。放在東宮委屈了一些。於是將她們賜了幾個出來,一是有了女子在身邊陪伴,他們可安份一些,免得走入岐途。二也是爲了這些女子着想。至少比關在東宮命運會好。爲了以示公正,於是一人賜了一名。其實這樣做,也是有據可依的。”

但看着狄仁傑吃緊的樣子,卻是很好笑,難得能看到狄仁傑這樣的表情,呷了一口茶又說道:“魯國有法,魯國有人淪爲諸候之僕者,能贖之,取金於府。子貢贖了許多魯人出來,卻不授其金。孔子聽聞了道,做錯了,從今天以後再沒有魯人替國家將這些百姓贖回來了。孔子的另一個學生救了一個溺水者,被救者送給子路一頭牛以示感謝。子路收下來了,孔子卻誇獎道,做得好啊,從今以後,必然會有更多的魯人去救落水者。狄公,你們悉心協助於孤,可是你們。別人未必會是如此。即使心存回報,嘴中未必好意思說。如果一個個不賞不賜,子貢之故啊。”

狄仁傑居然無法可辨,他前來的另一件事,正是與此相關。

李威又說道:“不過狄卿如不喜,孤將她們賜於你們,你們可以將她們賞於別人。”

當然,這樣的結果,李威也不大情願,可現在的小妾地位很低,可以買賣,可以轉讓,甚至可以討好人,讓客人狎玩,都不以爲醜。這纔是李威痛恨的地方,有錢有勢了,可以擁有數名女子。雖然後世說什麼一夫一妻,可二奶三奶的啥,別提了。但如此做,卻是很不人道的。

狄仁傑只是苦笑,說道:“殿下,談何容易。殿下所賜,臣等敢將她們隨便轉賜於他人?其他人聽了怎麼想?甚至兩位聖人聽了又會怎麼想?”

“孤倒沒有想到此節。”

“這不要緊,臣前來,還有一件事,要與殿下商議一下。”

“請說。”

“是關於周興的。”

“孤聽說了,此案中他立下很大的功,不過他刑訊的手段,頗讓人不恥。”

“臣也想過,甚至讓他前去西京,就預料到了這種結果。正是取此意,非不快,許敬宗之案不能真相大白。雖然刑訊酷烈了一些,可也有功勞的。沒有想到朝廷節制,對臣不賞罷了,居然對他不賞。”

李威亦是苦笑。

“但這個人是小人。此次不賞,卻讓人知道了這個人某些時候的作用。興致勃勃地協助殿下,可最後居然沒有半份功勞。君子坦蕩蕩,自無所失。可是此人心中必然不平。因此憤恨殿下,反而再復爲他人所用,不是很美。”

“孤又疏忽了。你稍等,孤讓人取五百緡錢賞賜於他,以示感謝。”

“足矣。”五百緡錢對於低層官員,可是一筆不菲的獎賞,普通的一名俏女婢,也不過售價二十緡。甚至能在洛陽買下一棟普通的三進三出別院。象狄仁傑那個家,也不過花了兩百緡錢不到。

狄仁傑還想說一句。這些人品行不好,可非常人能做非常事,如果太子能接見一下,再給一些獎勵的話,加上這些賞賜,有可能用起來,會十分方便,更能做一些平時不大好出面的事。可話到了嘴邊,再次遲疑起來。顧慮太重了……

高梁豐收的事傳得卻是很快。

產量過於妖異,因此勾起了百姓的好奇心。每有長安客來,都有許多人圍上去詢問。最後傳的結果,就是高梁的穗兒有朝廷儀仗上的金瓜大。再傳,變成了西瓜大了。

其實不止是高產,引起影響很多的。比如地價,關中有的大戶人家用幾石糧食,就能換一畝良地。事情傳出去後,田價立漲。侵併之風阻止不了,可是地價多少變得有些公道。長遠來說,更蔓延了侵併的風氣,畢竟田地所得在提高。

但也未必然,這種耕作方式是精耕細作。象以前那樣,有的一戶人家耕上百畝地,再用這種方法耕作,試試。根本耕不過來。儘管這時候農民很能吃苦,可他們是人,不是機器。得的地越多,需要的佃農越多,唐朝百姓不是很多的。佃農待遇會立即提高。再說,新事物只出來了一兩樣……

其次是糧價,自長安到洛陽,都開始掉了一些。只纔是一個開始,交通落後了,消息傳播起來會很慢,最後江淮之地的糧價也會掉。不是這些舉動,關中糧價會瘋漲,然後江淮糧價復漲,再推着關中糧價漲。百姓生活會很艱難。糧價還是很高的,但比沒有做好得多,憑這一點,就活人無數。

李治無奈,不能將百姓嘴捂起來不說。索性將李威喊來,與宰相細細說了兩天。推廣還是沒有膽量的,下了一道旨,讓各州縣都準備幾塊地試驗一下,好了,再推廣。然後又做了一件事,將《齊民要術》翻出來,雕版印刷,所有縣令刺史,一人一本。兒子都能看出一個高產的高梁,天下人才濟濟,說不定會弄出一個十石水稻田,八石小麥田。

敢情李治也會幻想的。

至於大雩,老百姓早就以爲它是一場笑話了。也要舉行的,如果不舉行,更是笑話。並且兒子要行及冠禮,儘管這只是一場家宴。可在及冠禮之前,太子妃的事必須決定下來。大雩不能再拖了。其實沒有這些,也不能拖,再拖更是笑話。

風頭盡掩,再說也遲了些,大雩的意義不大,於是草草地舉行了,祈禱的對象求雨其次,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爲主。

李首成過來說道:“皇后召你。”

“孤馬上就去,”李威高興地說道。

來到宮城,武則天說道:“弘兒,你一直要見本宮,有何事?”

李威嬉皮笑臉地湊過去,要拉武則天的小手,被武則天打了一下,說道:“都及冠了,需注意分寸。”

注意分寸?李威聽了有些昏,得,注意就注意吧,不過搬了一個胡牀,就坐在武則天身邊,對他的皮厚,武則天也無賴。其實從心裡還是喜歡兒子做這些親熱的動作,讓她感到很溫暖的。不過這個兒子,唉,很讓她傷神。

李威說道:“母后,看到窗外的那幾株樹沒有,只有一個主幹的樹長得很高大,幾個乾的樹長得都不高。這與國家一樣,現在父皇用心治國,母后從旁協助,國家雖然有些災害,但總的來說,是繼續發展之中的。兒臣現在的只是學習,偶爾替父皇母后,試着能不能做一些錦上添花的事。不過這個高梁,長得也太好了。百姓傳得又很,兒臣擔心一些人會有誤會的想法。兒臣怕了。”

玩心思,李威是不敢的。實話實說,不過說得很委婉。又繼續說道:“兒臣在洛水旁的那個皇莊又弄了一些事物,現在也擔心。如果好了,怎麼辦?”

“擔心就不弄。”

“是,不過兒臣還有一個方法能解決。說這個皇莊是父皇母后一起出主意的。好了,羣臣不會認爲只有兒臣一人作爲。不好了,兒臣也可以替父皇母后擔待下來。反正父皇母后春秋正盛,兒臣名聲薄些,不大緊。”

武則天盯着他,問:“難道那一片沼澤地真能變出寶來。”

“母后,你看,”李威從懷中掏出一卷紙,上面清楚地標註了,什麼地方種什麼,養什麼。規模很大的。有豬、雞、鴨、鵝以及魚等動物,還有果樹、苜蓿、菰、蔬卵、土芝、蓮藕、地粟,甚至還規劃了一些地,種一些莊稼與棉花。十分熱鬧。也用了心,每一片地種什麼養什麼,都清楚地畫了出來。當然,地方很大,足以有施展的空間。

又說道:“母后,爲了成效,兒臣又使了許多財帛進去,又是兒臣所爲,官員莊農用心協助,覆成了京兆皇莊之局。好會更好,不好也會好。因此,兒臣很擔心。”

武則天只是在想。懷疑都沒有懷疑其他,這個兒子自小就在培養,天資不算差,現在又得了狄仁傑等人協助,如虎添翼。不象自己,又要考慮國事,又要考慮自身,心思不大夠用了。兒子專心了,資源又有了,搗鼓出來一些東西,不算奇怪的。當然,太子弄出的事物,象徵意義又是不同。兒子也是害怕丈夫忌憚了。

想了一會兒,沒有直接回答,說道:“你說的棉花可是這個?”

說完了衝李首成努了一下嘴。

李首成拿出三四株棉花出來,連根帶果子一起帶過來。李威細細看了一下,棉花植株長得十分矮小,上面也長着果子,有的果子已經綻開雪白的棉花了。果子也小,而且一株上面只有六七個,或者五六個果子。產量不用說了。

“正是此物,不過母后從何處得來的?”難道附近也有人種植此物了?

“這是本宮派人用快馬到西域取來的。”

李威愕然,就是用快馬,這麼快時間一來一去,驛吏辛苦不提了,恐怕有可能得跑死幾匹驛馬。母親出手,果然不凡,大手筆,大氣魄,不象自己,只是一個講師,做事都是小家子氣。

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09章 越權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169章 探(七)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285章 當決斷第191章 節奏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262章 衝突第76章 報應第44章 脫變第66章 去紈絝吧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286章 哭好啊第131章 春雷(三)第99章 圍城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253章 背水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69章 煙塵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287章 西風烈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168章 探(六)第241章 誤會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91章 象墓(下)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245章 獻藥第267章 安慰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119章 問琴(下)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8章 害怕第135章 春雷(七)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252章 決心第160章 啓航(六)第260章 大婚(中)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142章 定(四)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254章 陳事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155章 啓航(一)第211章 渡(上)第165章 甜(上)第260章 大婚(中)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274章 無人聽第386章 曰今朝流年(三)第172章 探(十)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