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從此不信關東人

bookmark

高漸離形容蒼老,一雙瞽目,拼命的睜大,可眼前依舊是一片漆黑。

周遭的喧囂聲漸漸遠去,身子被幾雙大手死死的按在冰涼的地面上,但他仍努力的擡着頭,傾聽……

成功了嗎?

在剛纔,他聽到了始皇帝一聲慘叫,接下來就是一片嘈雜。

不管成功與否,我做了,我沒有辜負你,荊軻!

耳邊似乎又迴繞起了那一首易水送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你看到了沒有?我爲你報仇了,我爲你報仇了!你沒有做到的事情,我終於做到了。

“高漸離!”

一個顫抖而低沉的聲音,忽然間響起。

讓高漸離驀地從虛幻的世界中清醒過來。心中咯噔一下,他側着頭,似乎想要聽清楚那個聲音。

“朕待你不薄,爲何還要如此?”

始皇帝沒有死!

高漸離不由得閉上了瞽目:我失敗了,我還是失敗了!

自他被押到咸陽後,一直都處心積慮的想要尋找機會,刺殺始皇帝。然則,這機會並不容易找到。

始皇帝倒是憐惜高漸離的才華,並沒有砍了他的頭,而是讓人薰瞎了高漸離的眼睛,留他在咸陽擊築。一方面,是高漸離的擊築之藝出神入化,若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幾近於道。

另一方面呢,始皇帝也想借由這樣的方式,來告訴六國士人。

莫要再反抗朕了!

你看,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連這樣的人我都能留下來,你們還擔心什麼?好好的生活。安心的過日子。只要你們願意,朕可以賜予你們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所以,來爲我做事吧。

高漸離的雙目被薰瞎之後,成爲咸陽最出風頭地人。

王公貴族,逢宴請賓客,莫不以能請到高漸離出面擊築爲榮。還不能用強,因爲始皇帝曾嚴令:傷高漸離半分者,株連三族,處以五刑。什麼叫做五刑呢?就是秦法之中的五種肉刑。

其一,黥面;其二。削鼻;其三,刖足。也就是砍下雙腳的腳趾;其四,鞭刑。就是用鞭子活活把人抽死;其五,斬首。不過這個斬首,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砍了頭,而是剁成肉醬。

有這麼一道詔令在,誰敢對高漸離用強?

而且,高漸離雙目雖然被薰瞎了,但那種存在於骨子裡的藝術家風範,令無數人爲之瘋狂。

哦。大多數是女人!

一晃三年,始皇帝對高漸離的提防之心,漸漸消除。

而高漸離呢,也開始籌謀他的行動。今天,始皇帝心情不錯,所以招高漸離來咸陽宮擊築。

高漸離捧着築。走進咸陽宮中。

但今日的築,卻較之以前的重了許多。因爲,他在築身之中,加放了一塊鉛,準備刺殺始皇帝。

演奏開始之後。始皇帝坐在丹陛之上。沉浸於高漸離的樂曲之中。

可慢慢地,築聲越來越小,始皇帝不禁奇怪,開口問道:“高漸離,爲何朕聽聞不到聲音?”

“陛下,樂曲至此,當爲低沉。

需近身聆聽,方能體味其中的滋味。“

始皇帝於是走下丹陛。靠近高漸離。果然如此。這一段曲子,還真的適合於近身聆聽。樂聲越來越低沉。始皇帝忍不住傾身探首,側耳細聽。這一動,腰間的環佩叮噹響了一下。也就是在環佩響起的一剎那,高漸離猛然抄起築,築身中的鉛塊滑動,隨着高漸離的動作,砸向始皇帝。

也只有這一擊的機會!

但還是失敗了……

聞聽始皇帝詢問,高漸離狂笑道:“陛下何必多言,速殺我!”

“你既然尋死,朕就成全了你!”

始皇帝也真的是怒了,厲喝一聲,下令殿中衛士,將高漸離拖出去行車裂之刑。他孤獨的坐在丹陛之上,掃視空蕩蕩地咸陽宮:六國賊子不可信,六國賊子……朕絕不會在信你們。史郡掀起了腥風血雨。

始皇帝下詔,凡六國之民,不得踏足咸陽半步。咸陽宮從此封禁,除護殿衛士之外,任何人不得靠近丹陛百步。若有奏摺,必須要竟有中車府令趙高之手,在殿上專呈給始皇帝。

他在怕!

六國後裔,就好像一塊陰霾,籠罩在大秦的上空。

始皇帝也開始疑神疑鬼,對於周遭之人,更是小心提防,甚至連他的嬪妃,也不再信任了。

一時間,關中八百里秦川,籠罩在一片恐怖之中。

不過這種恐怖,卻影響不到千里之外的樓倉。已至仲夏,放眼望去,樓倉一派鬱鬱蔥蔥。

樓倉鎮已經興建的有了雛形。

去年迴轉樓倉地時候,已經進入了夏末。隨着義渠三百戶移民抵達,也使得樓倉的建設,正式拉開序幕。秋初,程邈蒯徹兩人,成功的請來了別墨弟子苦行者來到樓倉,被劉闞委任爲客卿,主樓倉營造之事。這一年的汛期,由於提前做了防備,老龍口也爲出現甚險情。

總體而言,始皇五年對於劉闞來說,絕對是豐收的一年。

萬頃良田歸入名下,享四等爵,不再擔心徭役地事情。樓倉衛軍也已建立完畢,東海一行,還招攬了鍾離昧這樣地人才。如今樓倉衛軍八百人已經滿員,接下來就是整備和操練了。

劉闞又跑到相縣,從嬴壯手中摳出了五十匹戰馬。

湊足百騎,交由灌嬰指揮,美其名曰騎軍統領;剩下七百人,則由鍾離昧訓練。爲步軍統領。

騎軍和步軍兩支人馬的完善,也標誌着樓倉正式投入了使用。

苦行者在看過劉闞設計的樓倉模型之後,也大加讚賞。並且在細節處做了完善,開始着手動工。

如今,劉闞還真就不愁人手。

三百戶義渠老秦人的加入,使得樓倉總人數,已超過了五千。

再加上鍾離昧的族人,以及從泗洪地區的流民,實際人數達到了六千,快接近偏遠之地縣城的規模。

九月。劉闞奏請嬴壯,請修樓倉渠。

對於此,嬴壯倒也沒有反對,只是告訴劉闞:你要修渠沒問題,可是別指望郡裡給你多大地支持。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牛馬工具,最多再給你配備一些糧食,除此之外,沒別地支持。

經過建倉之後,嬴壯大概瞭解到了劉闞地做事方法。

這傢伙喜歡以利曉於民衆,不會輕易的徵發徭役。這種辦法好是好。但是所要耗費地錢糧太盛。

嬴壯覺得,劉闞現在是官,應該以官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不是動輒就談什麼利益。在他看來,大談利益的人,多是商賈所爲。劉闞不應該如此。但嬴壯也不會強迫劉闞去做改變。

總之,你要修渠沒問題,郡府給你的支持就這麼多,剩下的自己解決。

如果你還想要大興土木,而且用你的辦法。那很簡單你自己出錢出糧。最多將來爲你請功。

劉闞粗略計算了一下,如果在樓倉一帶全面開動地話,他還真的承受不起。

原因無他,泗水花雕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已經逐漸的開始減產,並向江陽轉移。

爲挑選酒場的地址,審食其專程前往巴蜀。

預計如果把酒場全部轉移到江陽的話,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過渡。這其中損失的利潤。可非同小可。

所以在兩年之內。劉闞必須要勒緊褲腰帶,精打細算。

好在有曹參這麼一個管家。倒是讓劉闞輕鬆了很多。可即便如此,大興土木的話,仍非他可以承受。

忍忍吧……

劉闞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縮小工程的規模,一塊土地,一塊土地地規劃,以樓倉爲中心,逐漸的想四周擴展。唔,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大概十年就可以讓樓倉變成一塊魚米之鄉,成爲泗水最爲富饒的地區。

但劉闞卻清楚:他怕是沒有十年的時間了!

在規劃了第一塊土地之後,劉闞曾試圖前往東陽,請那個陳嬰出山,爲他主持修繕溝渠。

可遺憾的是,陳嬰不在。

是不在,還是不願意?

劉闞無心去計較這個了……好在苦行者生活在雲夢大澤旁邊,又精通於土木工程,所以對於修渠這種事情,倒也小有心得。工程如果不大地話,苦行者到還能湊合。於是劉闞、苦行者和程邈三人湊在一起,經過十餘日的研究,終於勾勒出了一個大概的輪廓。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

於是,在入冬之後,樓倉渠也開始動工。

工程整整持續了三個月,終於在年末時,完成了第一期計劃。同時樓倉內堡,也宣告完成。

入春之後,分到土地的人們,開始了一年之始的勞作。

而劉闞,也迎來了他人生中極爲重要地一件事情……呂懷孕了,並且即將分娩。

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210章 巴蜀風雲(五)第347章 會師關中(十五)第82章 國風相鼠第83章 雍劉聯合325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六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339章 會師關中(七)第266章 有熊出沒之青魚門徒第151章 願爲軍侯馬前卒第224章 蕭何來訪第366章 登基(四)第121章 有舍有得第38章 萬歲酒第65章 我名蒯徹第283章 螳螂捕蟬第107章 血色(一)第306章 長征(六)第360章 江山一盤棋(九)第371章 垓下第33章 歡宴(一)第195章 盤野老第16章 赤帝之子將登場(二)第54章 擔水功第197章 范陽神醫安期生第207章 巴蜀風雲(二)第180章 十萬匈奴血(一)第7章 審食其第61章 太極崩劍第362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第262章 請君入甕第107章 血色(一)第147章 演武(一)第338章 會師關中(六)第283章 螳螂捕蟬第354章 江山一盤棋(三)第319章 一柄青魚劍第109章 血色(三)第145章 蒙疾蒙克第28章 始皇帝(一)第275章 陸賈第6章 呂后第82章 國風相鼠第355章 江山一盤棋(四)第345章 會師關中(十三)第322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三)第12章 赤旗書第15章 更卒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309章 長征(九)第194章 秦清的條件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152章 老羆營(一)第154章 老羆營(三)第33章 歡宴(一)第214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禮物第232章 伴駕(二)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301章 長征(一)第13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105章 劉闞心思第96章 樓倉鎮第41章 初聞劉家子第73章 回家第262章 請君入甕第259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六)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32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一)第282章 亂局第202章 大足聚第111章 弓倉是誰第二 0劉璋巴蜀風雲一第300章 樓倉之戰(八)第16章 赤帝之子將登場(二)第44章 隸奴(二)第111章 弓倉是誰第117章 法家門徒第170章 決戰即將開始第53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36章 伴駕(六)第234章 伴駕(四)第70章 徐公壽宴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160章 火燒白土崗第305章 長征(五)325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六第92章 博弈(完)第8章 秦朝那些事兒第138章 大廈將傾,君欲何爲?第238章 八大郎中之公子嬰第175章 決戰河南地(完)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三)第299章 樓倉之戰(七)第44章 隸奴(二)第28章 始皇帝(二)第264章 有熊出沒之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