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盧子高再出毒謀

bookmark

狹窄斗室中,光線昏暗。

盧子高跪坐書案前,呆呆的看着掛在牆壁上的地圖,久久一言不發。

那地圖幾乎全部被黑色覆蓋,除了幾個星星點點處是用不同的顏色點上之外,就只剩下大秦周邊的一些地方,還沒有被黑色席捲。這是七雄並立時期的地圖,然而現在,六國已亡……

思緒,已飄飛到十年之前。

那時候的盧子高剛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因喜歡黃老之術,在燕國頗有名氣。機緣巧合下,盧子高與燕太子丹相視。那姬丹更視盧子高爲師,知遇之恩也使得盧子高從山野間走入紅塵。

荊軻刺秦失敗之後,秦王嬴政在受驚受辱之餘,暴跳如雷。

訓令當時的大將軍王翦進攻燕王國,並在易水以西大敗燕趙聯軍,一年之後,攻破燕國都薊城(今北京市)。時燕國王姬喜和太子姬丹率領精兵突圍,退保遼東,以求獲得喘息之機。

哪知道,秦國大將李信緊追不捨。

迫使得趙國王趙嘉寫信給姬喜,要求姬喜把姬丹交給秦軍,否則趙國就不再與燕國聯手抗敵。也許在趙嘉看來,秦國之所以這麼兇狠的攻打燕國,就是因爲姬丹沒事找事的刺殺秦王。

最終,姬喜決定殺死太子丹。

盧子高陪着姬丹躲到了衍水中,可姬喜在秦國大軍的逼迫下,只好派出使節命姬丹在衍水自盡。

姬丹在臨死之前,放聲大哭。

盧子高原本還想勸說姬丹逃走……逃到楚國,實在不行就逃到更遠的地方。可是姬丹並沒有接受。

“盧師,想我大燕國乃周朝王室。自武王分封諸侯,世代生活與燕地。六國短視,只知彼此傾軋。燕王國八百年基業。大周姬氏血脈,如今已經無法再保全了……姬丹一人生死是小,只可憐燕地百萬生靈,從此將受暴秦奴役。盧師,我請你保留住我姬氏血脈,他日若有機會,推翻暴秦……這也算是姬丹臨死之前的最後一點要求,還請盧師看在往日情分,莫要拒絕。=

燕太子姬丹,早年曾經和始皇帝嬴政一起在趙國爲人質。

此後又對嬴政多方研究。對嬴政的習性應該說是非常瞭解。在此之前,他已經把嬴政的情況都告訴了盧子高。姬丹深知,嬴政由於受幼年經歷所影響,性格之中隱藏着多疑剛愎地缺點。也許在他未能成事之前,這種缺點還不回顯露出來。但一旦得勢,遲早會一一暴露。

“嬴政這個人,對權力非常看重。

他不會容忍有人分去他的權柄,就算是他的兒子,也會生出疑惑。老秦人才濟濟。盧師若想得手,就必須要讓嬴秦政和他地臣子,甚至包括他的孩子分開,日久必然會生出間隙。

亂秦,從外部很難擊破。

唯有從內部將其分化,讓嬴政耗其國力,遠其臣子……這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我相信,盧師定能成功。”

姬丹死了!

姬喜命人把姬丹的人頭送給了秦軍。但是卻沒有延緩燕王國的覆滅。四年之後,秦國名將王賁率軍急攻遼東,生擒了燕國王姬喜。而此時,正應了姬丹的預言,六國也相繼被滅亡。

不過這已經和盧子高沒有關係了……

姬丹死後,他就改名換姓,以燕國仙人羨門子高弟子的名義,遊走各國。短短數年,累積下了不小的名聲。以至於連秦王嬴政也聽說了他的名字。並專程派人將盧子高請到了咸陽。

“莫非是天不亡老秦?莫非是燕王國氣數已盡?”

盧子高呢喃自語。眼中流出了兩行濁淚。十年,已經十年了。諸般籌謀卻最終是一敗塗地。

先是徐市,後有匈奴……

如果說徐市之死,是因爲有傷天和的話,那麼匈奴,則充分地顯示出了大秦那無與倫比的戰鬥力==文的不行,武的也不行,難道這老秦就真的無法推翻?難道太子丹就只能在九泉下含恨嗎?

盧子高用壓抑的聲音咆哮道:“不行,絕對不行!”

就在這時候,房門被人敲響。

“老師,那登天台的圖紙已經完成,您是不是看一下呢?”

盧子高聽出了來人的身份,深吸一口氣之後,抹了一把臉上的淚痕,肅冠走過去打開房門。

門外,是一個三十多歲,方士打扮地男子。

手裡有一卷鞣製好的牛皮,見盧子高出現,男子連忙行禮,把手中的牛皮遞給了盧子高。

“老師,這是學生所做的登天台圖,不知是否合老師的心意。”

男子姓申,據說是韓昭侯時期著名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的後人。這申不害,曾主持故韓變法,然則韓昭侯死的早,使得申不害地變法最終也沒能成功。數年之後,有魏國人公孫鞅入秦,開始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申不害死後,其後人就不知所蹤。這位申生究竟是不是申不害地後人,已經無從考究。不過他沒有再繼承申不害的學術,而是轉投到了盧子高門下。

盧子高接過牛皮圖紙,返回屋中,在書案上展開。

眼睛不由得一亮,忍不住擡頭向對面的申生看了一眼,旋即露出了一抹會意的笑容,輕輕點頭。

“無病的確是用心了。”

申生名叫申無病,聞聽盧子高的誇獎,也只是微微一笑,“全賴老師教導有方。”

“若依你這份圖紙,登天台需多久能夠建好?”

申無病裝模作樣的掰着指頭算了一下,“若出動十萬民夫,至少也要八年才能完成登天台。

不過,這登天台之名似乎有些不好。

無病以爲,這登天台上宮高峻。若於阿上爲房。不妨取名爲阿房宮,想來陛下一定會很滿意。”

古語之中,阿者。大陵也。

登天台建於高陵之上,倒也符合阿房宮的含義。盧子高先是一怔,盯着申無病,突然問道:“無病,我記得你好像是潁川人,對不對?”

申無病點點頭,“老師沒有記錯,無病正是潁川人。”

似乎明白了什麼,盧子高又問道:“阿房宮興建,尚需時日。可陛下在登天之前。還需丹藥洗滌渾濁。無病以爲,當如何令陛下成就仙體?還需注意哪些方面?你不要保留,只管暢所欲言就是。”

申無病說:“陛下若想成就仙體,長生不老的話,需謹防惡靈侵擾。無病以爲,老師當常伴隨陛下,以免陛下受到惡靈地驚嚇。陛下行蹤,不可使人知,當謹慎小心。如此方爲上策。”

盧子高輕輕點頭,“無病所言甚是,不如這樣,明日我帶你去見陛下,然後由你向陛下陳述,如何?

若陛下恩准,煉丹之事就由你來繼續操辦。”

說完。盧子高捲起了牛皮圖紙,擡頭向牆壁上地那副大秦地圖看去。

嘴角微微一翹。露出了一抹頗爲神秘地笑容。

“修建阿房宮?”

劉闞驚訝地看了一眼手中的邸報,然後又擡起頭,向坐在對面地李成看去。

李成來樓倉,是爲了給劉闞送馬。春耕農忙已經開始,李成在北疆收攏來八百匹上好的戰馬,專程來送給劉闞。這批戰馬一到,灌嬰的騎軍就可以立刻開始訓練。同時,李成還給劉闞帶來了一份咸陽邸報,將最近一段時間。咸陽城中所發生的事情。一一告訴了劉闞。

樓倉距離咸陽路途遙遠,很多事情發生了之後。往往需要很久,才能傳到樓倉這邊。

劉闞只對朝中的詔令比較有興趣,在聽聞始皇帝決定修建登天台,而且還把登天台命名爲阿房宮的時候,這心裡就不由得一顫。阿房宮開始修建了,那麼長城又會在什麼時候完成。

修完了長城,始皇帝……

劉闞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種莫名的壓力。

他雖然已經有了準備,可是對那些明明知道要發生的事情,卻無法把握,不免感到了些許難受。

“北疆情況如何?”

李成回答:“北疆目前倒還算是平靜,月氏國不敢挑釁,所以只留駐於距離大河北岸三十里的地方。

不過,我出發之前在將軍府得到了一個消息。

都尉還記得阿利這個人嗎?就是那個後來的匈奴左賢王,攻破富平城地那個匈奴二王子?”

劉闞一怔,“我怎能不記得?那傢伙不是死了嗎?”

李成苦笑一聲,“哪有……那傢伙沒死,被平侯擊潰之後,他令殘兵敗將一路向東北,沿途歸攏了大約三四萬匈奴人,在年前突襲濡水,自造陽過燕趙長城,殺出了重圍。等我們得到消息的時候,那傢伙已經抵達東胡。他是東胡王的外甥,據說到了東胡之後,連帶着他的部從,全部被安排在了烏侯秦水地區……”

劉闞眼睛一眯,不由緊蹙眉頭。

烏侯秦水,是一條貫穿長城,直入右北平郡的河流,據說是水草豐美,十分的肥沃。

一個冒頓就夠頭疼的,沒想到又蹦出來了一個阿利。這歷史上的阿利究竟是什麼樣子?

劉闞不清楚,印象裡史書中也沒有記載這個人。

不過從和他在富平交手的情況來看,這個人也不簡單。或許比不上冒頓,但也不會差距太大。

劉闞想了想,正要開口詢問,突然間卻聽到了一陣急促地腳步聲。

緊跟着司馬喜跑到了門口,頗有些興奮的說:“主人,主人……程老成功了,程老成功了!”

第96章 樓倉鎮第242章 平原津(二)第266章 有熊出沒之青魚門徒第122章 走馬郯縣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253章 將行第237章 伴駕(七)第214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85章 老秦烙印第307章 長征(七)第318章 新篇章第208章 巴蜀風雲(三)第11章 腳步聲第323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四)第305章 長征(五)第218章 誰比誰聰明?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286章 打虎親兄弟第22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二)第102章 雷霆手段第13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236章 伴駕(六)第185章 老秦烙印第350章 高祖末日(二)第75章 大鐵椎第192章 盧子高再出毒謀第245章 九原(二)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292章 秦同第276章 風雲突變第95章 任囂到來第13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347章 會師關中(十五)第33章 歡宴(一)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170章 決戰即將開始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231章 伴駕(一)第252章 熊與魚第133章 高漸離刺秦第46章 你不如他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85章 棄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61章 太極崩劍第351章 高祖末日(三)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38章 萬歲酒第38章 萬歲酒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90章 博弈(三)第271章 何方神聖(二)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285章 徐縣第一戰第62章 古怪氣象第80章 有兄名巨第86章 暗藏殺機第280章 張楚末日第352章 江山一盤棋(一)第324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五)第321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二)第179章 血染臨河渡口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315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四)第231章 伴駕(一)第264章 有熊出沒之故人第237章 伴駕(七)第342章 會師關中(十)第236章 伴駕(六)第256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三)第354章 江山一盤棋(三)第252章 熊與魚第121章 有舍有得第88章 博弈(一)第303章 長征(三)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308章 長征(八)第109章 血色(三)第214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62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第205章 帝王心思第159章 第一場大戰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172章 決戰河南地(二)第312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一)第309章 長征(九)第278章 厚黑第15章 更卒第219章 值與不值第374章 尾聲第155章 老羆營(四)第277章 先手第3章 沛(一)第28章 始皇帝(一)第271章 何方神聖(二)第171章 決戰河南地(一)第142章 樊噲請命第240章 北廣武君第146章 東陵侯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