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平原津(一)

bookmark

自從在成山角射殺了那一條大魚之後,始皇帝總會感到莫名的疲憊。

十三歲登基,眨眼間已三十八年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少年,如今已是兩鬢斑白的老翁。

登基以來,每日裡處心積慮,未能有一刻的放鬆。

從剛開始根基全無,面對着呂不韋咄咄逼人的態勢,始皇帝不敢有半點鬆懈;而後,自己深愛的母親,和那勾結在一起,總是想要將自己的王位取而代之。外有呂不韋和公子,內有母親和的逼迫。始皇帝在這樣的環境下,步履維艱,又怎敢去思想其他事情?

旁人的孩子,十三歲正是快活的年紀。

而始皇帝嬴政,卻不得不面對着紛雜詭譎的局面。

先是用計除掉了公子,而後有誅除了和呂不韋,嬴政這纔算是真正的成爲大秦的主人。

然而,就在嬴政覺得自己可以鬆一口氣時,山東六國的威脅,又撲面而來。

在親政的最初兩年,嬴政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天災,……所有的災難幾乎都堆積在了一起。興建鄭國渠,接受李斯的《諫逐客書》,安撫人心,整備兵馬。一步一步,其中的艱辛,唯有嬴政自己清楚。耗時十七年,他終於統一了天下,成爲功蓋三皇的千古一帝。^^??^^

但是,統一之後。卻又迎來了新一輪地挑戰。

有些時候,嬴政就覺得自己天生就是爲了克服困難而生。

不過,在射殺了那條大魚之後,當嬴政看着銅鏡中那疲憊的自己時,真的感到累了。

最終他下定了決心。要冊立扶蘇爲太子。所以取消了本應該繼續的巡狩路程,轉道返回咸陽。

安排蒙毅,只是一個信號。

從目前來看。朝臣們基本上對這個決定,沒有任何異議。

長生不老的夢想,已經不再現實。其實,早在秦清故去地那一刻起,始皇帝已經放棄了這個夢想。待朝政交給扶蘇之後,自己也許就能輕鬆一些,考慮一下以前從未考慮過的事情。

想到這裡,嬴政閉上了眼睛,在靜默片刻之後,睜開眼來。提起了書案上的毛筆。

在扶蘇還不能完全掌控這一切之前,還是由朕再多費些心思吧。

“陛下,咸陽送來地奏疏,都已經處理完畢。”

大帳之中,只有李斯陪伴。

他用莊正的秦小篆寫完了最後一筆之後,輕聲道:“陛下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若沒有,臣先告退。”

“哦。不忙!”

始皇帝擺了擺手,示意李斯先不要走。

面前的奏疏,是蒙恬派人送至咸陽,然後由太尉府和丞相府聯合批示,六百里加急送至平原津。

奏疏一如往常。蒙恬用簡略的文字,把事情說的非常明白。

五原郡如今已基本穩定下來,馳道也已修建完成,修繕各國長城的工程,更進入了尾聲。

五原、雲中、上郡等地,雖土地肥沃,然則由於連年的戰事,人口稀少。

憑目前的狀況,屯駐在上述三地的秦軍兵馬,需削減一部分。否則會對北疆造成巨大壓力。

蒙恬的意思是。如今中原地區兵力薄弱,正可趁此機會。從上述三郡抽調出十五萬人馬,屯紮太原、上黨、恆山、鉅鹿、邯鄲五郡。只要這十五萬人馬進駐上述三郡,則山東可定。

同時,北疆兵馬也能消減到三十五萬,對於北疆各郡而言,也能起到減負地作用。

始皇帝想了想,在這份奏疏上,批下了一個可字。然後合上了奏疏,用力伸了一個懶腰。\\\\\\

“趙高,拿兩觴酒來!”

不多時,趙高捧着兩觴花雕酒,擺放在始皇帝和李斯的面前。

“李斯,你卻是老了……”

“啊!”

“朕清楚的記得,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是何等的英姿勃發。然一晃三十載,你已滿頭華髮,朕也兩鬢斑白。

朕的外孫,今年也十歲了吧。”

李斯先是一怔,不由得也生出了無數感慨,輕輕點頭。

“朕準備回去以後,詔扶蘇回來!”

李斯詫異的擡起頭來,看了始皇帝一眼。若在以前,始皇帝可不會和他商量這種事情。想當初,自己等一干大臣竭力反對始皇帝外放扶蘇,可是始皇帝卻沒有妥協。如今,怎商量起來了?

“算起來,大公子在北疆,也歷練四載。

如今北疆平靜,雖有東胡偶爾生亂,卻是鱗介之癬。月氏國也非常老實,前次還奉上月氏公主意圖與陛下和親,想來已沒甚膽略。招大公子回咸陽,倒也沒甚問題,臣自然是贊同。”

“讓胡亥去北疆歷練一下吧!”

“這……”

“這孩子越發地不成器,前些日子朕聽人說,他把在苧羅山保護他的鐵鷹銳士不理不問。^^??^^

那銳士爲他失了一隻胳膊,可是他卻覺得那銳士丟了他的臉面。

爲人涼薄如斯,端地不爲人子。以前,朕總覺得他年紀小,留在朕身邊也好。卻不想成了這副模樣,朕實在心痛。讓他去五原歷練些時日,若還是不能成才,朕也只好把他放棄掉這是皇家事,李斯還真不敢說什麼。

爲人父者,望子成龍的心情。他能夠理解。

始皇帝很寵愛胡亥,對他有所期望倒也沒錯。只是這件事情,他還真不好說什麼……

李斯地心裡在犯嘀咕:若是扶蘇回來了,自己還能有從前那樣地權勢嗎?相比之下,扶蘇會更信任二蒙吧……說不定。對那位北廣武君的信任,都要超過自己,到那時候。自己該何去何從?

爭了一輩子的名利,到頭來還要爲這名利而患得患失。

李斯不免有些感慨,以至於始皇帝后面說了些什麼,他也沒有聽清。

“李斯,你和朕,有多久沒像今天這樣,徹夜長談了?”

“啊……卻是有些日子了!”

李斯回過神來,笑着回答道:“陛下日理萬機,爲臣子的不能爲陛下分憂,總不好再來打攪。”

“呵呵。莫說這場面上地話,咱們君臣今日,就抵足而眠,你看如何?”

和始皇帝抵足而眠,徹夜長談?

這在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可自從始皇帝開始了征伐六國的腳步之後,就再也沒有這樣過了。

李斯這心裡,不由得涌出一股暖意。

早先對始皇帝的那點怨念。一下子無影無蹤。哪怕是將來大公子繼位,讓我失了權勢。今日能得此厚愛,也再無半點遺憾了。罷了罷了,逝者如斯,即已老了。又何必總眷戀着權勢呢?

趙高端來了兩鼎黃羊湯,上面還撒着綠油油地蔥末,讓人一看,就不禁食慾大增。

李斯年紀大了,對於這種油膩的食物早已失了興趣。反倒是始皇帝看上去是真的餓了,狼吞虎嚥地把湯裡黃羊肉吃了個乾淨,而後端起鼎來,咕嘟咕嘟地喝乾淨羊湯,這才心滿意足的收手。

“李斯,你怎地不用?”

始皇帝見李斯面前地黃羊湯沒有動。詫異的問道:“朕可是記得。你當年一頓能吃下三鼎呢。”

“呵呵,臣真的是老了!”李斯感慨道:“若在從前。看這如此美味的佳餚,怕早就忍耐不住。可是現在,卻總覺得油膩。這身子骨也不行了,休說三鼎,就連一鼎,都怕是吃不下。”

“來來來,你我君臣,分而食之!”

李斯笑着端起銅鼎,走過去給始皇帝分了一半。

就在這時候,帳外卻傳來了趙高那陰柔地聲音:“陛下,小公子有事求見!”

胡亥?

始皇帝不禁有些詫異:這麼晚了,胡亥來做什麼?再說了,他能有什麼事情?要這時候說?雖然對胡亥很不滿,但畢竟是他最爲寵愛的孩子。

之所以不滿,也是怒其不爭。始皇帝想了想,沉聲道:“讓他進來吧。”

胡亥,怯生生走進了大帳,趙高則跟在他的身後。

“胡亥,這麼晚了,有甚事不能明日再說?”

“啊,臣先告退!”李斯看這狀況,連忙起身告辭。但是卻被始皇帝攔住,示意他在一旁坐穩。

胡亥圓乎乎的小臉,此刻呈現出一種病態的蒼白。

對於父親的畏懼,讓他從走進大帳的那一刻起,身子就在微微地顫抖。嘴巴張了張,想要說話,卻又不敢開口。始皇帝最看不得人這個樣子,特別是這個人,還是他的兒子,心中不由得一怒。

“有甚話快說,沒事兒就退下吧。”

趙高站在胡亥的身後,輕輕的踩了胡亥的後腳跟一下。

胡亥一咬牙,鼓足了勇氣說:“父皇,兒臣聽說,您要兒臣去五原郡,不知道這件事真否?”

一開始倒是挺大聲,可說到最後,聲音不自覺地變小了。

始皇帝眼睛一眯,“你聽誰說的?”

那目光,很快就落在了胡亥身後的趙高身上。

胡亥一咬牙,“父皇,您別問兒臣是聽誰說的……兒臣想要說的是,兒臣不想去五原。”

哈,好大的膽子!

李斯也不禁好奇的打量起胡亥。往常可看不出來,這小子有這麼大的膽子。不過,怎麼看,這胡亥都是色厲內荏。之所以能說出這番話,怕是有人在背後教他。至於教他的人是誰……

不用猜,李斯也能看出個大概。

可是,趙高爲什麼有這樣的膽量,來教唆胡亥如此說話?

李斯地心中,陡然生出一種不祥地預兆……

第二部大概就是在這一兩天內結束,轟轟烈烈的楚漢爭霸,即將拉開序幕。

第21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一)第373章 絕唱第182章 扶蘇另一面(一)第25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五)第110章 血色第231章 伴駕(一)第270章 何方神聖(一)第117章 法家門徒第326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七)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37章 四靈紋瓿第114章 農家學子第44章 隸奴(二)第372章 四面楚歌第197章 范陽神醫安期生第85章 棄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240章 北廣武君第174章 決戰河南地(四)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161章 籌謀第218章 誰比誰聰明?第39章 老秦後裔第13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151章 願爲軍侯馬前卒第279章 寧陵君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第28章 始皇帝(二)第313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二)第174章 決戰河南地(四)第360章 江山一盤棋(九)第41章 初聞劉家子第272章 何方神聖(三)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一)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一)第37章 四靈紋瓿第176章 呼衍第162章 夜半鼓聲第6章 呂后第202章 大足聚第165章 冒頓和阿利鞮(一)第139章 元亨利貞第68章 狗屠車寧第138章 大廈將傾,君欲何爲?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147章 演武(一)第283章 螳螂捕蟬第64章 范陽術士第106章 僮縣長第120章 別墨苦行者第159章 第一場大戰第153章 老羆營(二)第112章 黃金兩千鎰第212章 上邪第222章 豎子焉敢妄言第281章 殺人者。黥布第5章 沛(三)第180章 十萬匈奴血(一)第220章 仁,即爲人第172章 決戰河南地(二)第203章 唐厲無間道第28章 始皇帝(一)第135章 有子名秦第192章 盧子高再出毒謀第211章 巴蜀風雲(完)第281章 殺人者。黥布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336章 會師關中(四)第143章 男兒從軍歌第316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五)第120章 別墨苦行者第133章 高漸離刺秦第165章 冒頓和阿利鞮(一)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148章 演武(二)第230章 覲見洛陽宮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一)第297章 樓倉之戰(五)第2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第307章 長征(七)第33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完)第146章 東陵侯召平第2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第84章 君欲何求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一)第106章 僮縣長第2章 白龍伏屍(二)第207章 巴蜀風雲(二)第58章 回眸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341章 會師關中(九)第33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完)第82章 國風相鼠第74章 博浪一椎第308章 長征(八)第240章 北廣武君第189章 回樓倉第102章 雷霆手段第120章 別墨苦行者第298章 樓倉之戰(六)第288章 老羆鬥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