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樓倉之戰(三)

是夜,楚軍大營中,一派愁雲慘淡的景象。

項羽氣色壞敗的半倚在中軍大帳裡,不時間發出強壓抑着的咳嗽,令帳中的氣氛變得更冷。

“劉闞,根本就沒打算和我們決戰。”

陳嬰輕聲道:“雖然他擺出一副要和我們決戰的架勢,把我們吸引在泗洪。可實際上呢,他是要拖住我們,要把我們生生的拖垮在這裡。少將軍,如果繼續強攻下去的話,可就危險了。”

“陳軍師,你怎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一名楚將,忍不住跳出來大聲說道:“樓倉區區彈丸之地,我就不信咱們十幾萬大軍,攻不破這城池。”

“王翳,住嘴!”

項羽突然一聲暴喝。

蒼白的臉上,泛起一抹病態的嫣紅。

他深吸一口氣,把翻騰的氣血平息下來,“聽軍師說完,若再胡言亂語,休怪我以軍法處置。”

在經過了接連兩次失敗之後,項羽似乎變得耐心了許多。

“軍師,請你繼續說下去。”

陳嬰則看了一眼王翳,接着說:“攻破樓倉,當然不是不可能。可問題是,攻破樓倉,我們需要付出多少代價?且不說樓倉城高牆厚,但只是他庫存的輜重武器,就已經是個大麻煩。

今日他們一毒水攻擊,逼迫的我們不得不將自己人射殺。

王將軍,如果他們持續這樣攻擊的話,你認爲我們的士卒,又有多少人能堅持下去?少將軍今日強攻的結果,你們也都看到了……以少將軍之能,也只能止步於樓倉城下,難以再進。

好吧,豁出去十萬兵馬,我們打下了樓倉,但接下來怎麼辦?”

“這個……”王翳滿面通紅,閉上了嘴巴。

陳嬰用力的搓揉麪頰,“少將軍,如今樓倉派出一支人馬,使我軍糧道不靖。糧道不靖,則軍心不穩。我們自淮漢出擊,糧草本就不算充足。原本指望着攻取樓倉,能緩解我軍的困難,可現在看來,卻是差了一着……早知道,還不如放棄泗洪,直取相縣,與魏王咎匯合一處。”

項羽沒有吭聲!

事實上攻取樓倉的建議,是他提出。

本來以爲這樓倉彈丸之地,可以輕而易舉的攻佔。但沒有想到,卻損兵折將,被困在此地。

“如果我們此時繞開樓倉,則對於楚人而言,無異於一次打擊。

項公在汝陰奪兵,本就讓許多人心懷不滿,暗自提防。但現在呢,卻變成了對我軍的輕視。

所以,樓倉必須要攻佔,這對於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但樓倉不可硬敵……我原以爲,這泗水都尉是一介武夫,不值一提。但沒有想到,卻是這般人物。”

“那你去投他啊!”

王翳忍不住嘀咕了一聲,惹得項羽勃然大怒,也不顧病體衰弱,跳起來就要斬殺王翳。

陳嬰連忙勸阻,“少將軍不必生氣,王將軍也是無心之語。嬰並非動搖,只是懊悔當初,爲何小覷了此人,沒有認真的打聽……如今,秦軍雖有孤軍在外,但來去如風,且行事縝密。

我們目前只好派重兵押送糧草,已渡過這一段危機,再想其他的辦法。

當務之急,是要想一個萬全之策,將樓倉拿下……以嬰之愚見,能兵不刃血,自然是最好。”

所謂上兵伐謀!

陳嬰說的確有道理。可想要兵不刃血的拿下樓倉來,又談何容易?

在私下裡計算過,如果強攻樓倉的話,沒有六十天到一百天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佔到便宜。但問題是,他們沒有這麼多時間。一旦他們被拖住,那就等於項梁一方的壓力將增大。

“劉闞打有不打,走又不走,如鯁在喉,實在可惡。”

項羽握緊了拳頭,狠狠的砸在了長案上,“陳先生,你派往樓倉的細作,目前可有什麼消息?”

陳嬰苦笑道:“少將軍,您看如今的情況,我有可能得到消息嗎?”

“那怎麼辦?難道就這麼拖着?”

陳嬰連連搖頭,“拖不得,拖不得啊……”

就在衆人?束手無策的時候,有小校突然來報:“少將軍,龍將軍回來了!”

項羽怔了一下,沒有反應過來,脫口問道:“龍將軍?那個龍將軍?”

“龍且將軍,是龍且將軍!”

“啊呀!”項羽聞聽,不由得驚喜非常。呼的一下子站了起來,繞過長案,大聲的問道:“老龍回來了?他沒有死嗎……老龍在何處,快領我去見他。”

不管陳嬰如何的高明,可在心裡,項羽還是更相信龍且。

那畢竟是隨他一起長大的夥伴,原以爲徐縣之戰時已經陣亡,卻沒有想到,龍且還活着……

這也許是這兩日來,項羽聽到的最好的消息。

從帳外,龍且被兩個士兵攙扶進來。

“少將軍,我回來了!”

“老龍……”

項羽忍不住眼睛一紅,鼻子一陣泛酸,上前一步,抱住了龍且,“你沒死就好,我還以爲……”

“少將軍,老龍丟了您的臉,讓您失望了。”

龍且形容憔悴,面色蠟黃。

他撲通一聲跪在項羽面前,放聲大哭道:“我把您交給我的兒郎,都給丟了,實罪該萬死。”

“老龍,勝敗乃兵家常事,快起來,快起來……輸了就輸了,你看我,如今不也是連戰連敗?

樓倉的主將,就是那個當年咱們在苧羅山遇到的傢伙。

前日和昨日……我連在他手上折了兩陣。”

“啊,少將軍您也輸了?”

項羽明顯不想再就這個問題上糾纏。能承認失敗,已經是他的極限,若再探討,那絕無可能。

“老龍,快坐下。”他拉着龍且,在大帳裡坐下,上下打量一番之後,“老龍,你是怎麼逃出來的?”

“這話說來,可就長了!”

龍且苦澀道:“那日我在徐縣被襲擊,全軍覆沒。自己也被秦狗所傷,險些丟了性命……幸好,我遇到了一個人,他將我救下來,然後帶我離開了戰場,將養起來。這剛好一點,我就聽說少將軍兵臨樓倉城下,於是帶着那人一起來見您……少將軍,那是個精通兵法的高人。”

“哦?”

項羽聞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好奇的問道:“高人如今何在?”

“就在帳外,等候您的召見。”

項羽和陳嬰相視一眼,連忙起身道:“老龍,你怎好讓高人在帳外等候,來人,快有請高人!”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個青年邁步走進大帳。

他年紀看上去,大約在二十歲出頭,臉上還帶着青澀,但氣宇軒昂,透着一股子沉穩之氣。

這就是高人?

項羽愣住了!怎麼看上去,比我還年輕……

“小民韓信,乃淮陰人氏!”青年走進了大帳,拱手一揖,“久聞將軍之名,今日特來拜會!”

睢陽,古爲宋國之都。

陸賈看着那古老厚重的城牆,深深吸了一口氣,用力的握了握拳頭。

從薛郡歸來,他帶着與薛郡郡守王恪的一紙盟書,直接奔赴睢陽古城而來。

這將是我一展才華之地!

他暗自給自己打氣。自投靠了劉闞以來,劉闞對他敬若上賓,許多事情,都要先請教他的意見。這對於陸賈來說,無疑是一種知遇之恩。越是如此,陸賈就越是希望爲劉闞做些事情。

但他也清楚,劉闞帳下並不缺謀士。

不管是陳平陳道子,還是蒯徹……這些人跟隨劉闞已久,可謂根基深厚。自己一個剛投靠過去的人,一上來就指手畫腳,定然會引起陳平等人的不滿。所以,劉闞議事時,陸賈大都是保持沉默,不太站出來說話。一來,是蒯徹等人做的已經很好,二來則是爲保護自己。

陸賈相信,總有他出頭的機會。

如今,機會來了……

陳平遠赴河南地,蒯徹去了河北。

賈紹則忙於和蜀中的聯繫,叔孫通似乎並不喜歡插手太深,只遊離於邊緣,推薦一些人才。

於是,就有了陸賈表演的機會。

當他奉命督守彭城以後,立刻就設計出了一套可行之策。

先是前往薛郡,與王恪訂下盟約,而後再出使章邯,說服章邯合作。

陸賈很清楚,如今在泗水郡,可謂是三足鼎立。秦軍、楚軍還有樓倉軍……相比之下,樓倉軍實力最弱,但手中掌握的資本,卻是最大。陸賈需要把這些資本,轉換爲劉闞的優勢。

那麼睢陽之行,就是關鍵!

睢陽之行若成功,劉闞的勢,就營造到了極致。

接下來,只需一個合適的機會,劉闞趁機從泗水脫身,轉戰九原郡即可。

這裡面有一個度的問題,陸賈自認,已經把握住了章邯的軟肋。所以,此行若成,則大功告成。

“站住!”

沒想到,剛到睢陽城外,車馬就被秦軍阻攔住。

不過陸賈倒也不慌張,冷靜的說:“我乃廣武君使者,奉命前來與章邯將軍商議事情。爾等速速通報,不可耽擱。”

廣武君是誰?

守城的秦軍士卒並不清楚。

可是看陸賈的這個姿態,卻也知道他不是普通人。

於是有士卒飛報睢陽府衙,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見一員大將從城中疾馳而來,在車前勒馬。

“少府大人有令,命使者覲見。”

自章邯在渭水河畔一戰成名之後,軍中多稱呼他爲將軍。但這一次,章邯卻稱呼他的官名,顯然是對陸賈格外的重視。陸賈在車上一拱手,駕車進入城中,和那位將領並馬行進。

“廣武君,可安好?”

在馬上,那秦將突然間開口詢問。

陸賈一怔,連忙道:“廣武君一切安好,有勞將軍掛念……但不知,將軍尊姓大名?”

“我叫馮敬,昔日與廣武君,有袍澤之誼。”

“啊,竟是大將軍公子!”

陸賈把秦軍中的將領,已經打探的清楚。

這馮敬,作爲章邯的副將,自然不會一無所知。

嬴胡亥登基之後,逼死了馮去疾和馮劫父子。包括馮敬在內,自然免不了遭受牽連,一同下獄。

好在馮家在咸陽也頗有根基。

嬴胡亥後來,也是有一點後悔,當初殺馮家父子太急。有心放過馮敬,可又擔心馮敬心懷恨意。於是就把馮敬打發到了驪山服役。章邯出山之後,力保馮敬隨軍聽命,如今屢立戰功。

只是陸賈沒有想到,這馮敬和劉闞也有一段交情。

馮敬的神色一黯,強笑道:“陸先生是嗎?以前的事情,不要再提了……馮敬如今,不過是待罪之身而已。

我與北廣武君也算至交,他的事情……我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如今天下大亂,各方官員都心思浮動,可北廣武君卻還在苦苦支撐泗洪的局面,實在是個諷刺。”

馮敬見兩邊無人,突然壓低聲音道:“陸先生,楚軍如今反攻陳縣,魏軍堅守不出,與我僵持在碭山之畔。睢陽糧草並不充裕,章邯現在也正爲此而煩惱……先生不妨多多利用一下。”

陸賈驚愕的看着馮敬。

這些情況,他也只是隱約聽說,並不確定。

可馮敬卻確認了這些消息,對於陸賈而言,無疑是增添了談判的砝碼。

馮敬,面色正常,目視前方,似乎剛纔說話的人,並不是他。在狂喜之餘,陸賈不由得心中暗自感嘆:君侯所言不差,嬴氏已失其鹿啊……連馮敬這樣的人,都不再對嬴氏忠心了。

“馮將軍,若有可能,請伺機北上吧……君侯說過,章邯將軍,也難力挽狂瀾。”

陸賈在確定了馮敬的心思之後,在府衙停車之時,突然壓低聲音說了一句,而後不再出聲。

馮敬,用不易被人察覺的幅度,輕輕一點頭。

這時候,從府衙裡走出一人,看了看在臺階下昂首站立的陸賈,大聲喊道:“少府大人有令,命廣武君使者,報門而入!”

這是要給我一個下馬威啊……

陸賈不由得在心裡一曬然,昂首邁步走上了臺階。

他用不卑不亢的口吻,大聲說道:“北廣武君帳下使者,陸賈拜見章邯少府大人!”

馮敬在臺階下,看着陸賈的背影,不由得輕輕的嘆息了一聲:昔日的劉軍侯,如今的劉君侯,已經成了氣候……只看他這手下使者不卑不亢的模樣,在如今的咸陽,又能有幾個人?

也許,伺機北上,倒也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恩,聽說王離已將兵馬調集完畢,不如尋個機會北上?只不知道,這位廣武君,如何脫身!

第28章 始皇帝(二)第64章 范陽術士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一)第215章 名將之後第84章 君欲何求第70章 徐公壽宴325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六第182章 扶蘇另一面(一)第219章 值與不值第32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一)第266章 有熊出沒之青魚門徒第171章 決戰河南地(一)第221章 奏報第180章 十萬匈奴血(一)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173章 決戰河南地(三)第187章 陳平獻策第334章 會師關中(二)第319章 一柄青魚劍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三)第37章 四靈紋瓿第279章 寧陵君第167章 棄子第34章 歡宴(二)第151章 願爲軍侯馬前卒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一)第304章 長征(四)第79章 唐厲說法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84章 君欲何求第305章 長征(五)第106章 僮縣長第151章 願爲軍侯馬前卒第165章 冒頓和阿利鞮(一)第283章 螳螂捕蟬第347章 會師關中(十五)第278章 厚黑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208章 巴蜀風雲(三)第299章 樓倉之戰(七)第251章 烏氏倮第282章 亂局第43章 隸奴(一)第177章 選擇第128章 馬耳山(二)第358章 江山一盤棋(七)第52章 警告第152章 老羆營(一)第286章 打虎親兄弟第15章 更卒第175章 決戰河南地(完)第1章 白龍伏屍(一)第317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68章 狗屠車寧第53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00章 陰差陽錯第226章 事發突然第213章 叔孫通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47章 出行第237章 伴駕(七)第354章 江山一盤棋(三)第211章 巴蜀風雲(完)第255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二)第37章 四靈紋瓿第20章 昭陽大澤第212章 上邪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361章 江山一盤棋(十)第252章 熊與魚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44章 隸奴(二)第43章 隸奴(一)第276章 風雲突變第272章 何方神聖(三)第67章 杜陵酒神第73章 回家第290章 狂暴巨熊(二)第28章 始皇帝(二)第332章 女王第298章 樓倉之戰(六)第296章 樓倉之戰(四)第285章 徐縣第一戰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369章 戶牗之會(一)第95章 任囂到來第115章 任囂將離去第58章 回眸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二)第358章 江山一盤棋(七)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185章 老秦烙印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317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7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一)第38章 萬歲酒第359章 江山一盤棋(八)第6章 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