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江山一盤棋(二)

bookmark

關中的紛亂,劉+已無暇顧及。

當得知劉邦死訊之後,一塊壓在他心頭的大石,彷彿突然間消失無蹤了一樣。不管劉邦人品如何,都不能否認他的能力。能在大浪淘沙的亂世之中崛起,本身就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數次遭遇打擊,數次奇蹟般的崛起……

你可以說,劉邦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但同樣也要爲他那份堅忍而感到敬意。

人死了,昔年的恩恩怨怨,也似乎隨風遠去。

總之,如同大山樣的陰翳已經散了。所謂的宿命,也在悄然之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劉下來要做的事情,是儘快解決這無休止的征戰。

劉邦死了,可羽依舊如同一座大山般,橫在他的面前,隨時都可能給他帶來巨大的威脅。

當晚,劉+帶着剛抵達陽的陸賈和叔孫通,來到了咸陽天牢。

鹹有兩座大牢,其中又以天牢的守衛最爲嚴密。它不似普通的牢獄,是坐落在地面之上,而是深藏於咸陽宮西十三裡的地下。地面上,有一座高三丈多的祠堂,名爲祖龍祠。是一座類似於宗祠似地建築,灰黑色的高牆大宅,透着一股子陰森可怖的氣息,令人敬而遠之。

始皇自號祖龍。這祠堂也是他在位時。由陰陽博士徐市營建而起。

由於在營建之初時。徐市就已經道了這祖龍祠地用途以頗爲費心沒有動任何手腳。

祖龍祠下。就是天牢。又名鎮妖祠。

其含義就是。天下諸侯皆爲妖孽。有祖龍鎮壓。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被關押入天牢地人。非富則貴。一般人休想進入。自鎮妖祠營造以來。先後看押過六國權貴。老秦反臣。總之一句話是大人物。休想被關押進來。可一旦被看押。就休想出去。

對這祖龍祠。始皇帝還是非常滿意。

耗費萬千錢帛用了無數人力,挖空了祖龍祠地下二十丈有餘算是達到了嬴政的要求。

不過,天牢裡的環境倒也不算太差。

劉+進入祖龍祠,沿着深邃的甬道而下,只見一間間牢室,倒也裝飾的不俗。

看守祖龍祠的官吏還一邊介紹:“這間牢室,曾是扣押齊王田建的地方;這間牢室王在此斃命……”

劉一邊走,一邊點頭。

“大王面就是您要見的人。

不過另一個人,被關押在第二層看……”

“何公,你和陸先生先下去吧在這裡和老友說邪,而後再去。”

叔孫通和陸賈躬身應命,隨獄卒往下走。

劉則停在一間囚室門外,輕聲道:“把囚室打開吧!”

這囚室的大門,是用生鐵打造而成,重達二百餘斤。一旦鎖死,從裡面休想動的半分,只有從外面才能推開。獄卒連忙上前,把囚室打開。劉+邁步走進去,親兵隨之守在了門外。

囚室中,燈火很亮。

一個蓬頭壯漢,跪坐在裡面,劉進去,他動也不動,甚至連眼睛也沒有睜開。

劉倒也不介意,在壯漢對面坐下。

他沉吟片刻,低聲道:“劉季,死了!”

壯漢的身子一顫,雙手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

“盧已表示願意投降……不過我還沒有想好,該如何處置他。昔日沛縣的老朋友們,夏侯嬰死了,周勃已被我下令,五馬分屍,車裂於咸陽城外;周苛被俘,被我交給他堂兄處置。”

周苛的堂兄,就是周昌。

劉這番話的意思也是告訴對方:劉邦集團,已經被我徹底的摧毀了!

“你可是奇怪,我爲何要對周勃狠毒嗎?

老唐死了……就死在周勃手中。我若不殺周勃,老唐如何瞑目?

屠子,想當年,咱們在沛縣,爲敵也好,爲友也罷……我只想告訴你,我實不忍,再殺人!”

“唐王,你這是威脅我嗎?”

壯漢,正是樊噲。

在霸上被俘後,樊噲就被打入天牢之中,一直不能和外界接觸。

而劉,直到此時,也才抽出時間,和樊噲相談。

“威脅?”

劉由得笑了,“屠子,你以爲你有什麼驕人之處,值得我威脅你嗎?論勇武,你比不得我;論智謀,你也相差甚多。別說我不在意,就算是劉季,對你在意嗎?哈,我可是聽說,你在劉季身邊,一直當他的護衛。潁川之戰、陳郡之戰、南陽之戰,你都是在一旁觀看。

至於什麼勞什子武關之戰,要說穿了,不過是守將無能耳。

你憑一股子血勇之氣,攻克武關,算不得本領。若是我出鎮武關,八百人足以將你們十萬大軍阻於關外……呵呵,屠子,你告訴我,你除了一身蠻力,被人利用之外,有甚值得我威脅?”

劉的這番話,說的是尖酸刻薄,刺耳的很。

樊噲自從被俘之後,似乎心如枯槁,整日裡被關在天牢,也不鬧,也喊,如同老僧入定般,整日的等死。他猜到了劉邦會失敗,卻沒有猜到,劉邦會死……畢竟和劉邦一起多年,他深知劉邦的性子。那可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沒想到竟然因一

,喪命關中。

聽劉+的話,樊只覺怒火中燒。

“劉+,你休要辱我,樊老子雖然一無是處,但也是堂堂四等公士。”

公士,是樊噲的爵位。

那意思是說:我再不堪,也是堂堂的公士之爵。

劉+聽罷這話,笑了“屠子這公士爵,又如何得來?”

“那是樊老子拿命,拼殺換……想當年,樊老子在河南地……”

在劉季麾下,樊噲時常因不得重用,而以當年在河南地的戰績排解心中的鬱悶。可是,他當年的戰績,卻是因隨劉征戰才換來。也就是說,沒有劉+,他樊屠子也就是個白身。

劉看着面紅耳赤的噲言不發。

而噲則低着頭,更一句話也不說……

許久,+突然起身,“屠子明你不是個廢物,跟着我幹吧……想通了就告訴我。是窩囊的活一輩子是痛痛快快大幹一場,光宗耀祖,都由你自己選擇。我不會殺你,畢竟一場袍澤,我不想殺你。你願意留下來,就說一聲;不願意的話……我這就放你走保重!”

他轉身走出囚室,再也沒有去看噲一眼。

時至今日和樊噲已不屬於同一個層面上的人物。一個是階下囚,一個貴爲唐王手握北疆關中和巴蜀,加起來超過十郡之地何有能平起平坐?把話說開了,如何選擇,是樊噲的事情。爲敵也好,爲友也罷,都在樊噲一念之間。而劉+,再也不會把目光留住在他身上。

樊噲呆滯的坐在囚室中,目送劉離去。

囚室的大門開着,似乎也證明了劉的那一句話:如何選擇,由他決斷。

———————————————

離開了囚室之後,劉直從甬道而下,來到了天牢的第三層。

這鎮妖祠,共有三層。地面一層,地下兩層。每一層之間,都有重達千餘斤的鐵門阻隔。

且不說地下的守衛森嚴,就算是衝出去,那地上還駐守有兵馬,可謂是插翅難飛。

第三層,一共只有十二間囚室,但大都是空蕩蕩,沒有人居住。

在始皇帝時期,這裡是看押宗室大員的所在。也許在始皇帝的眼中,宗室之禍,甚於六國諸侯,所以守衛更加嚴密。

有百名鐵鷹銳士駐守於此。

不過如今,鐵鷹銳士已經成了一個過去式,劉只派駐了二十人在此。

而目的,就是爲了看押一人:張良!

叔孫通和陸賈正在和張良說話,看上去氣氛倒也融洽。

張良是在領被俘,當時身受箭傷,被送抵咸陽之後,就立刻進入了這祖龍祠的第三層。

經過御醫的調治,箭傷已經無礙。

雖然這裡不見陽光,但在大多數的時候,張良的日子,過的倒也滋潤。吃喝自然不用擔心,有什麼要求,也大都獲得了滿足。除了足不能出這三層天牢之外,基本上過的還算不錯。

之所以這樣安排,也是出自於劉巨的一個懇請。

劉巨當初和劉一番商談,向劉出了一個要求:如果將來,劉+抓住了張良,請不要害他性命。

劉自然答應下來。

一方面是兄弟之託付,另一方面,他對這個在歷史上被稱之爲謀聖的張子房,也有一絲幻想。

劉麾下,如今是人才濟濟。

文有叔孫通,蒯徹陸賈這等才智高絕之人;武有灌嬰鍾離昧,乃至能獨當一面的涉間,才能不俗。

然則,自從公叔繚過世之後,劉身邊就少了一個能爲他謀劃全局的人。

陳平倒也算是一個,但如今他在塞外,負責爲劉劃整個塞外局勢,一時間抽調不出來。

思來想去,倒也只有這張良,能擔當重任。

可是,能否說服張良?

劉並沒有把握。但他也知道,張良是一個聰明的人,雖則對老秦懷有深仇大恨,卻也的確有真才實學。只看他在短短的時間裡,幫助劉邦迅速謀取三郡之,其才能就不可小覷。

觀劉邦沉浮,就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張良在他身邊時,他輕而易舉的在泗水郡站穩了腳跟,手握四縣之地,也算一方豪傑;可張良一走,劉邦立刻被劉取了沛縣。而後,亡命琅琊東海,在項梁麾下,更是毫不得志。

可偏偏張良回到他身邊後,又迅速的崛起,甚至攻入關中……

至於關中之敗,說穿了不是張良的謀劃有問題,實在是一個意外。如果劉+當時沒有千里奔襲,或者發現了霸上敵情之後,未能果斷出擊的話,劉邦很可能擊潰秦軍,獲取了勝利。

說穿了,張良在關中的失利,不是敗於人,而是敗於天。

如果硬要說張良敗給了誰的話,那也不是劉,實乃已經過世的公叔繚。

所以,當劉走進囚室的時候,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也不知,自己能否說服張良投降呢?

———————————————————

第161章 籌謀第279章 寧陵君第179章 血染臨河渡口第246章 九原(三)第254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一)第279章 寧陵君第252章 熊與魚第78章 虛驚一場第20章 昭陽大澤第308章 長征(八)第318章 新篇章第253章 將行第318章 新篇章第137章 合作(二)第49章 暴徒灌嬰(二)第144章 永正原第73章 回家第211章 巴蜀風雲(完)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一)第276章 風雲突變第362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第133章 高漸離刺秦第10章 青皮第340章 會師關中(八)第327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八)第190章 韓信(一)第178章 氣死頭曼第242章 平原津(二)第35章 怎一個痛字了得第242章 平原津(二)第87章 第二步第162章 夜半鼓聲第305章 長征(五)第313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二)第87章 第二步第232章 伴駕(二)第367章 河洛之變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331章 二十萬秦軍齊暴動第339章 會師關中(七)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122章 走馬郯縣第77章 中車府衛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322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三)第195章 盤野老第12章 赤旗書第302章 長征(二)第263章 巨熊出擊第89章 博弈(二)第210章 巴蜀風雲(五)第236章 伴駕(六)第371章 垓下第18章 餌(一)第270章 何方神聖(一)第28章 始皇帝(二)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150章 演武(四)第66章 道與技第252章 熊與魚第195章 盤野老第222章 豎子焉敢妄言第86章 暗藏殺機第2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三)第205章 帝王心思第81章 蕭何示警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205章 帝王心思第315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四)第185章 老秦烙印第145章 蒙疾蒙克第344章 會師關中(十二)第244章 九原第161章 籌謀第32章 笑看風雲起(四)第19章 餌(二)第252章 熊與魚第151章 願爲軍侯馬前卒第172章 決戰河南地(二)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274章 說降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一)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313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二)第105章 劉闞心思第299章 樓倉之戰(七)第318章 新篇章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81章 蕭何示警第79章 唐厲說法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第17章 任務第156章 老羆營(五)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59章 鉅野大盜第122章 走馬郯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