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笑看風雲起(四)

bookmark

夜已深!

一罈子花雕早已告罄,翻到在榻上,搖搖晃晃。壇口不時還會落下幾滴自渾濁的酒液,掉在地上後,留下了一個個印子。任敖曹無傷,倒在被褥上,酣然大睡,並且發出並不均勻的聲息。

審食其也回家了……

臨走的時候,帶着劉闞的叮囑,還有一份藥方子,心滿意足的走了。

在劉闞的眼中,這樣程度的泗水花雕,顯然達不到他的要求。不過對於其他人而言,能喝道如此醇美甘甜的好酒,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此酒只應天上來,人間豈能釀出來?以至於唐厲在喝完之後,酒勁兒上涌,竟抱頭痛苦:“若以後無花雕佳釀,厲又該如何活下去呢?”

酒色還很渾濁,特別是喝到最後,會品出一股子醴齊酒的強酸味。

也就是說,審食其的功夫還沒有到家,這樣的酒水,怎能拿出去見人?當然了,劉闞也知道,想要達到後世的那種要求,顯然不太可能。不管是從硬件還是從其他,條件還不成熟。

劉闞給審食其的要求是:要喝到最後,能生出陳釀的感覺。

酒色不需要完全清冽,可至少要能呈現出沉黃之色。在達到這個條件後,纔算完成了第一步。

有第一步,自然也要有第二步。

如果達到了劉闞的要求後,必須要進一步的陳釀,直至酒色完全清冽,酒液濃香撲鼻。審食其說:“要做到這一步,可不容易啊……阿闞,其實我們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如今的酒,已經足夠好了。”

“好?”

劉闞冷笑一聲,“如此劣酒,怎能供奉天地,八方諸神?”

“你……”

審食其似乎明白了劉闞的意思,驚訝的看着劉闞,半晌說不出話來。

劉闞說:“我要讓天下人都能喝到我的泗水花雕,我要讓尋常人家的飯桌上,總會擺上一罈。除此之外,我還要咸陽王室,人人知道泗水花雕之名……其哥,這不過是你我進階之物罷了。”

這傢伙,居然想憑此美酒,進階朝堂嗎?

審食其生平第一次,有些看不懂劉闞了。不過出於對劉闞的信任,審食其沒有多說,點頭應下。

隨後,劉闞又根據沛縣人的身體狀況,設計了幾種藥酒的方子。這對於劉闞而言,並不困難。當年爲了應付考試,他曾經把千斤方背的滾瓜爛熟。如今雖已經忘記了大半,但是作爲養生之用的方子,他還記憶猶新。有些古方,對於調理身體,活絡經脈還是很有好處的。

來到這個時代以後,劉闞才知道,酒麴和酵母早已經出現。

但是,釀酒的工藝落後,酒的種類也不多。劉闞從沒有想過,他能對這個時代做出太多改變,不過有些東西就在手邊,不過是順勢而爲吧。但有一些東西,還需要慢慢來纔可以。

唐厲喝醉了!

劉闞也已經回去睡了……

門房中,曹參靜靜的看着那火爐中的炭火在慢慢熄滅,目光深邃,看着窗外,久久無法入睡。

並不是因爲劉闞造出了美酒佳釀讓曹參睡不着,而是劉闞在飲酒時說的那些話。

當時任敖就說:“闞兄弟,如今在咱沛縣城中,我佩服兩個人。一個是你,還有一個是劉季。”

哪知劉闞勃然大怒,“老任,莫要把我和那痞賴子聯繫在一起。劉某人雖然沒什麼本事,可是也不屑於和他爲物。家中高堂尚在,他去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整日只知大話,令人生厭。”

任敖不快的說:“闞兄弟,你誤會劉季了……那個人,是個做大事的人。”

“做大事?”

劉闞冷笑道:“連小事都做不好,談什麼做大事?老任,在我看來,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凡事都是一點點,一個個小事情堆積出來的結果。比如老秦人,何以能橫掃六國?沒有歷代秦王的艱苦創業,沒有商鞅的變法,沒有張儀的連橫,沒有白起、禳侯的拼殺,何以有今日的大秦帝國?

再說六國……

想當年是何等的強盛,可爲什麼在二百年後的今天,短短十幾年的光景就一個一個的滅亡?

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二百年光陰積累出來的結果。

我讀書不多,卻知道一個道理: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算是憑着運氣得一時風光,終究是長久不得。我知道,你們……還有蕭先生對劉季都很敬佩,可我還是看不起他。”

任敖被說的啞口無言。

後來還是唐厲勸解,總算是沒有爭吵起來。

可在曹參的心中,卻翻起了滔天的巨浪:一直以來,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劉季是做大事的人。可爲什麼在阿闞的眼中,劉季卻變得如此不堪?是我們錯了,還是阿闞錯了?

他說不清楚,可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劉闞的那份言論。

劉闞說的非常清楚:他可以佩服劉季的手段,但還是會看不起這個人。劉闞所指的,恐怕不是劉季的能力,而是劉季的人品吧。但大丈夫做事,拘泥於小節,怎麼可能成就出大事業?

兩種完全不同的思想觀念,在曹參的腦海中激烈的碰撞。

歷經五百年春秋戰國,一些觀念在人們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曹參也是如此,他不知道劉闞說的是對?亦或者是錯?靠在牆壁上,曹參眼看着爐火熄滅,突然間悠悠的一聲嘆息。

也罷,有些事情,總要看到了纔算數。

阿闞畢竟年輕,加上阿其他們對劉季沒有好感,受到影響也在所難免。將來,他自然會知道,劉季是何等的了得。

雖然說曹參否定了劉闞的說法,可是在內心深處,也不免產生一絲認同。

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沒過多久,始皇帝正式下詔:在其治下,不予封國,而是採用郡縣制,派遣官員統一管理。

同月,始皇帝再次下詔:收繳天下金鐵。

每家每戶,除了用來耕種生活的必須品之外,不得收藏任何兵器。所收繳的金鐵,會全部運往咸陽,銷燬融化,鑄成十二金人像。這十二金人,就如同周室九鼎,已護佑大秦千秋萬載。

先是稱帝,而後又統一錢幣,統一文字,設立郡縣。

如今,十二金人開始鑄造,這一切也讓一些深埋在劉闞記憶深處的東西,漸漸的清晰起來。

一切似乎都在沿着歷史的軌跡前行……那麼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

劉闞開始感到了一絲壓力!

他熟知的歷史,正在一步步的進行着。那個爲人所熟知的亂世,又會在什麼時候到來呢?

第55章 老秦烙印第168章 城破第106章 僮縣長第76章 鎖奴第275章 陸賈第148章 演武(二)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106章 僮縣長第115章 任囂將離去第1章 白龍伏屍(一)第51章 大有來頭第121章 有舍有得第363章 登基(一)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226章 事發突然第66章 道與技第235章 伴駕(五)第303章 長征(三)第106章 僮縣長第232章 伴駕(二)第221章 奏報第357章 江山一盤棋(六)第111章 弓倉是誰第357章 江山一盤棋(六)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251章 烏氏倮第186章 廣武城第355章 江山一盤棋(四)第355章 江山一盤棋(四)第220章 仁,即爲人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一)第2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三)第54章 擔水功第248章 天哭(二)第39章 老秦後裔第107章 血色(一)第79章 唐厲說法第340章 會師關中(八)第223章 千字文第52章 警告第202章 大足聚第111章 弓倉是誰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72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二)第208章 巴蜀風雲(三)第327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八)第103章 赤旗九擊第331章 二十萬秦軍齊暴動第261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完)第143章 男兒從軍歌第202章 大足聚第176章 呼衍第155章 老羆營(四)第125章 陰謀家?冒險家?第209章 巴蜀風雲(四)第33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完)第207章 巴蜀風雲(二)第98章 豐邑小故事第373章 絕唱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294章 樓倉之戰(二)第299章 樓倉之戰(七)第53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138章 大廈將傾,君欲何爲?第364章 登基(二)第35章 怎一個痛字了得第155章 老羆營(四)第204章 噩耗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323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四)第296章 樓倉之戰(四)第308章 長征(八)第192章 盧子高再出毒謀第45章 傻子王信第186章 廣武城第21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一)第2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三)第357章 江山一盤棋(六)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38章 萬歲酒第2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第245章 九原(二)第364章 登基(二)第125章 陰謀家?冒險家?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166章 冒頓和阿利鞮(二)第322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三)第215章 名將之後第53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368章 勢無可擋第159章 第一場大戰第85章 棄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226章 事發突然第293章 樓倉之戰(一)第337章 會師關中(五)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197章 范陽神醫安期生第207章 巴蜀風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