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百鍊成鋼

南文博的問題也是高城在此戰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把所有的原因都推到新兵身上是可恥的,主要的原因,還在於自己的指揮不利。

收拾戰場後,高城拿着戰場統計數字,雙手不停的顫抖,年輕的他終於明白了在學院時老兵的教導,戰鬥不是小孩過家家,會死人的,尤其死的是自己的戰友、而責任在自己的時候,那樣的煎熬真是難受。

南城之戰殲滅買辦團六百一十二人,無一人投降!這樣的戰鬥意志讓人覺得可怕,在中國竟然還有這樣的軍隊!這也從側面看出了買辦團的強大,半個世紀的積累不僅僅體現在財力上。三連傷六十二人、戰死三十五人,損失過半,這樣的損失肯定會受到上級的追究調查。但這不是高城現在需要擔心的,士兵士氣低落,武器彈藥需要補給,傷員需要救治,重傷員還需要送回福建進行救治。戰後報告需要寫,經驗需要總結,責任需要分清,如何避免以後的戰鬥不會重複今天的情況,是高城最關注的事情。

整場戰鬥,自己有太多失誤、太多慌張、太多無能,自己幾年所學的軍事知識全部被自己忘記,反應遲鈍,最終導致了三連過半傷亡。在愧疚中,高城將作戰報告上報反擊組,並最終回饋到總參。

三連並不是唯一遇到戰鬥的部隊,在江西,在浙江,在雲貴,兩百多支新兵連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戰鬥,結果和過程不一,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損失也不小,但都有相同的問題,那就是指揮員指揮失誤,導致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那些連長都是軍事學院一期畢業生,厚厚一摞的報告書讓總參的參謀總結了不少時間,最後的報告呈交到呂梁手中,當然,最後也不會對那些軍官們作出太大的處罰,總參和呂梁心裡都明白,這是軍隊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一定程度上,振**上層也有責任,誰也不會想到那些買辦團武裝會有這麼強的戰鬥意志,問題很明顯,軍隊中普遍存在着情敵情緒,這是這次損失的最大原因。

問題找出來了就要解決,各支隊伍需要轉變態度,需要重新補充新兵,需要運送傷員和補給物資。所有的事情解決之前,振**各連隊暫時停止了對買辦團的進攻,後勤部門也需要集中精力,利用這段時間修補後勤計劃、加大補給力度。四個省的分兵作戰,所需物資數量要精確到每一支連隊,這是非常大的工程,也是迄今爲止對後勤部門最大的考驗。

買辦們的麻煩更大,振**第一次進攻就讓買辦團武裝損失慘重,甚至達到了難以承受的程度。有四十多支隊伍全軍覆滅,一半以上遭受了振**的攻擊,損失人數超過了四分之一,花大價錢從洋行購買的武器裝備也損失不少,那些多年培養的家族死士的死傷更加讓人肉疼。

見識到了振**的強大戰鬥力,是否需要繼續下去已經成爲了買辦們考慮的問題。對此,盛宣懷專門找了一次魏光燾,不能讓事態繼續惡化下去了。

“魏大人,此次作戰,買辦團頂住了振**強大的攻勢,但死傷慘重。向當地朝廷綠營和新軍求救,都遭到了拒絕。大人,這件事是您親自組織的,不能見死不救啊!振**正在修整,更大規模的進攻馬上就會開始,如果朝廷繼續放任不管,杭州和南昌附近的槍聲就會傳到南京!”盛宣懷言辭懇切,其實他心裡並不着急,他代表的北洋集團在南方的核心利益在於輪船招商局,這段時間的折騰讓廣東船運公司暫時歇業,輪船招商局趁機兼併一些小型的運輸公司和一家英國洋行破產後出售的船運公司,招商局業務瞬間擴大,這一次竟成了招商局擴大地盤的絕佳機會!要不是買辦們到他這裡求情,自己才懶得管這筆爛帳呢!南方這些廢物買辦督撫,絕對沒有實力與振國黨對抗,拯救朝廷的,非宮保大人莫屬!

魏光燾沉思良久,這件事確實不像自己一開始希望的那樣發展,振國黨的兵力充沛的讓人羨慕,根據眼線的回報,他們現在擁有五個軍二十多萬人,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新佔領福建和廣西,還在進行大規模剿匪運動的時候,竟然還有餘力向四個省派出大量兵力!這需要多人錢糧?多少彈藥?振國黨哪裡來的這麼雄厚的基礎?賺錢打仗兩不誤,這讓自己如何應對?

半年前開始的新軍整編,兩江兩鎮還沒有完成,另外兩個新編的鎮也通過了朝廷的批准,正在組建之中,就算現在四個鎮全部完成,也只是擁有近六萬人的兵力,需要防守浙江、江西兩省廣大的區域,怎麼算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新軍是自己與振**對抗的最大本錢,如果此時就動用,很可能造成不小的損失。但不動用的話,就沒有別的兵力協助買辦團了,那些綠營、八旗兵?想想就算了,誰也不會指望他們作戰的,與送死沒有什麼區別。

“新軍第七鎮和第九鎮是朝廷在兩江的根本,如果有什麼差池,咱們誰也逃脫不了罪責。這樣,振**的小股部隊在這幾省非常活躍,這說明振國黨還沒有做好進軍兩江、雲貴的準備,還不會派大規模的部隊。我讓第七鎮和第九鎮各派出一協,集中兵力,一股一股的吃掉振**的兵力,買辦團協助作戰,你看如何?”

“大人深謀遠慮、高瞻遠矚、思維縝密,在下自愧弗如啊!”

“杏蓀兄,你我二人還用如此客氣嗎?這朝廷上下誰不知道你杏蓀兄是咱朝廷的頂樑柱?當年的李中堂和現如今的袁大人,都要依靠杏蓀兄辦事,我魏光燾可不是不識擡舉的人吶!”

“哈哈哈哈,魏大人擡舉在下了。依在下之見,振**戰鬥力強悍,要想將小股部隊完全消滅,必須集中超過十倍的兵力,以泰山壓頂之勢,不留後患!”

魏光燾分析的很對,現在呂梁拿不出更多的精力用於光復江南其他省份。三省剿匪、平定地方反抗革命的家族勢力,保守封建的地方勢力並不是都願意走出來接觸新世界,他們寧願呆在土圍子裡慢慢腐爛。還有宗族衝突、民族矛盾、武器收繳等等,將大量的軍隊限制在了各地不能動彈。

呂梁不希望北伐之前,有一個混亂的後方讓自己不得安寧,所以,三省完全平定之前,臨時政府沒有更多的精力北伐。進入北邊四省的兩百多個連隊未嘗沒有牽制滿清、讓其不能平穩發展的意圖。

一個星期後,南城東南,福建與江西邊境地區,修整完畢的三連接到了上級命令,下一階段的作戰將以游擊戰爲主,儘量避免與敵軍的正面交鋒,情報表明,敵軍很有可能會集中大規模的兵力,以多打少,意圖消滅我軍小股部隊。

游擊戰,高城並不陌生,在軍校學習時游擊戰作爲一門必修課是所有軍校生都必須通過的課程。理論是一回事,實際作戰又是一回事,按照理論要求,游擊戰必須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在當地有民衆基礎,有較好的後勤補給來源,這些對於三連來說都不是問題。那麼,接下來的戰鬥就是自己將功贖罪的最好機會!之前的戰鬥責任上級只是給了一個記過處罰,等於沒有!不過,戰士們的軍心恢復需要一個過程,高城認爲,這個過程,就是部隊不斷勝利的過程。

比起剛見到南文博時的牛氣哄哄,高城低調了很多,而老南,現在更喜歡別人叫他南團長。上次一戰,徹底打出了深埋在他心底的血性,一把大刀是走到哪帶到哪,還組織鄉紳們出資購買了振國黨三百隻速射步槍,南城團的戰鬥力直接上升一個檔次。

“南團長,情報顯示,駐撫州的新軍第九鎮步兵第三協已經出動,具體目標還沒確定,南昌附近的買辦團都彙集過去,看來是想來場大的。”

“高連長,你們不是也有不少連隊嗎?都找來啊,咱們和他們硬碰硬,南城團都是些漢子,絕不皺一下眉頭!”

“呵呵,南團長,上面的意思是避其鋒芒,遊擊作戰,你們南城團配合三連作戰。我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把他們帶到東邊的山裡,把敵軍的大部隊拖死、累死!”

“用得着這麼費事嗎?”

“上面有上面的考慮,從全局出發,現在還不是決戰的時候,怎麼樣?南團長願不願意和我們三連鑽大山?”

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第五十一章 廣東鐵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大集團第一百零六章 所謂死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貴州光復第二百三十三章 服軟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舊金山條約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戰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十二章 槍火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死亡之吻第六十一章 殲滅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唐寧街一號文件第三百二十七章 血洗首相府第四百九十九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零比五十第二百三十六章 臺灣之戰第六十九章 廣東大剿匪第二百九十章 僧侶的反擊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夏夢之滿囤賣糧第二百二十五章 僵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馬海戰 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裝暴動第六十二章 擴軍第一百零五章 遍地烽火第二百九十四章 海上前哨戰 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略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夏夢之花枝開店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海戰 二第四十九章 登船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黑除惡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一百七十九章 沙俄的求援第三十七章 特戰隊第一百八十章 美國公使第二百二十三章 會談開始第四百四十五章 植村團藏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主力艦沉沒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四百九十五章 你打我,我打你!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神來了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九十六章 鐵路延伸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激戰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二百零二章 收網第五十九章 謀劃第七章 股份換土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海上前哨戰 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臨朐攻堅戰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海上前哨戰 二第九十九章 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海軍艦載機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一章 英明不朽第三十章 伏擊第一百零七章 百鍊成鋼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山彎刀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第五十一章 廣東鐵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艦世界第二百八十五章 安達曼海蛇 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海軍艦載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伏擊失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意向第二百三十三章 服軟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裝甲旅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二次接觸第六十五章 法律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七十三章 大頭第十七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國毀滅第二百三十三章 服軟第一百五十章 緬甸大起義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