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服軟

“司令,炮轟東京會不會讓日本人的抵抗意志更加堅決?”

呂海看了一眼身邊的“泰山號”大副,嘴角露出微妙的笑意:“勞文池中校,我看你是心軟了吧!怎麼,心疼那些日本平民?”

勞文池低頭不語,一項穩重的呂海突然指着勞文池大聲道:“他們根本稱不上人類,你不要將其看做同類,他們就是一羣附着在強者身上的蛀蟲,一旦壯大就會翻臉不認人,漁夫與蛇的故事難道你沒有聽過?你在品嚐肉食的時候,有沒有爲死去的豬牛痛心?沒有,恰恰相反,你在吞下食物後回味無窮!你聽着,我要你享受這一時刻,對於我,對於總統大人,這一刻都是期盼已久的,要想緊跟總統大人的腳步,你的思想就要與我們保持一致,來不得半點折扣!”

看着近乎瘋癲的司令官,勞文池有些驚恐,此刻,呂海不像是一名沉着穩重的艦隊司令、海軍司令,而是一名瘋狂的民族主義者,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開炮!”

命令終於下達,對於下級官兵來說,他們不會考慮那麼多,也沒有多少心思用在可憐的日本平民身上。他們需要考慮的,只有聽從命令,然後機械的填裝彈藥,用飽經訓練的身體,作出最快、最熟練的反應。

“轟!”不需要試射,第一輪炮彈毫無懸念的擊中目標,那是一片佔地廣闊的建築——日本首相府所在,日本政權的核心。然後,天皇御所、電報局、倉庫、軍營等重點場所遭受集中炮擊。

無數建築在爆炸中倒塌,來不及逃脫的平民、軍人、政府官員等瞬間罹難,火光同時在各處升起,在風勢的帶動下,大火向四周蔓延,很快就延伸到了平民區。乾燥的木樑和竹屋是最好的引燃劑,再加上不斷投射到東京市區的燃燒彈,大火開始變得越來越猛烈。

火。既是人類進步的關鍵,又被人類所恐懼,在天災**中,火災可以排在前列。大火的灼燒、氧氣的缺失、溫度造成的燒傷。都會讓最強大的人死亡。燃燒彈自帶的鋁熱劑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大火的強度和燃燒範圍,點點的火星四濺,每一點都可以帶來一場新的大火。

從高空俯瞰,一點火光向四周蔓延,很快就發展成爲圓形的着火面。然後各處的火面又逐漸匯合,形成更大面積的火災。

“泰山號”的炮擊持續了一個小時,主炮的炮管經受了考驗,估計炮擊後就要進行更換。炮塔內熱火朝天,水手來不及脫掉軍裝,汗水溼透衣背,即使在這寒冬時節也不能驅散水手身上的汗珠。

大半個東京陷入火海之中,沒有炮擊任務的戰艦甲板上站滿了觀看的水手,站在上面似乎都能感受到大火帶來的高溫。執行觀測任務的水上飛機不得不提高飛機的高度,以免被大火和高溫傷害。

市區內。一羣三百多人的逃難隊伍被大火包圍,街道前後被倒塌的建築阻攔,兩側是熊熊燃燒的大火。在高溫的炙烤下,不斷有人倒在地上,其中不乏老幼婦孺,健壯的男人試圖保護自己的家人,但是面對大火卻無能無力,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家人一個個倒下。還有不少人被大火的火星濺上,旁人試圖幫忙滅火,卻引火燒身。很快就成爲一個火人,在悲鳴中掙扎着死去。

人道、人道,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人道。擁有人道的,都是通過千萬人的廝殺得來的。列強滅亡了整個美洲土著。無辜死亡的何止千萬,列強殺害了多少非洲人,屠殺了多少亞洲人。被後世所敬仰的大航海時代,開創了文明新的階梯,那是以數以億計人類的死亡換來的。之後,列強開始宣傳人道。用這種方式干涉其他國家,並以所謂的普世價值觀爲自己掠奪利益。

不!要想擁有人道,就必須經歷這樣的階段,西方如此,華國也不列外。文明的進步,不外乎同類的死亡和戰爭暴力的推動,這是誰也無法避免的規律。

水上飛機隨同完整的炮轟評估降落,被收起後,艦隊開始掉頭返航,此次的任務已經完成,雖不完美,但總算達到了目的。

東京的大火一直持續了兩天,巨大的城市似乎有無數的燃料等待燃燒,直到第二天傍晚天降大雪,才讓這場悲劇中止。

據五十年後華國公開的數據,此次炮轟東京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市區被燒燬,包括首相府、皇宮在內的大部分核心建築被徹底燒燬。死亡人數大約在一百五十萬左右,粗略經濟損失超過了兩億英鎊。

事實上在大火後的一個月,日本政府就公佈了東京大火的損失數據,與五十年後華國公開的數據存在極大差異。死亡人數超過三百萬,這是最大的不同。當然,這一點給華國造不成任何影響,只是日本自己痛苦的陳述,就像華人在世界上陳述自己南靖大屠殺的悲哀一樣,受不到任何人的關注。

躲在八十公里外的富士山天皇臨時御所的明治等人,山下是數不清的從東京逃出來的難民,看着遠方高聳雲霄的滾滾濃煙,明治天皇大叫一聲,吐血昏厥。兩天後,在東京大火逐漸熄滅的時候,明治天皇魂歸地府。

炮轟東京的舉動受到了世界各國的一致譴責,尤其是部分來自東京大火的照片流傳到世界各國主要報紙上後,華國成爲列強公認的惡魔國家,華國總統呂梁被稱爲惡魔路西法的轉世,在西方平民中間有止幼孩啼哭之神奇功效。

甚至英國、法國、荷蘭、瑞士、西班牙等主要西方國家宣佈與華國斷絕外交往來,在他們看來,日本是西方文明在東方的樣板,雖然不同種,但也已經被接納爲西方文明的一員。華國對日本東京的炮轟,意味着對西方文明的敵視,華國在西方內部已經成爲惡魔的代表。

有趣的是,曾今大肆宣揚“****論”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卻對此不聞不問,來自英國皇室的信件被其束之高閣,在信中,維多利亞女王向自己的外孫提議,西方國家聯合起來,組成龐大的聯軍對付邪惡的異教徒、東方華國,意圖重新組建新的十字軍,卻被威廉二世置之不理。同樣如此的還有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雖然拉姆斯道夫在舊金山飽受委屈,但是現在俄國對於華國還有很大的需求,不是翻臉的時候。

德國和俄國的拒絕,使得新十字軍沒有組建成功,但是在舊金山,英法美俄代表開始對華國章臺炎冷臉相對。奇怪的是,從總體局勢上看,日本已經獲得了大部分人的同情,理應在談判中佔據主動,沒想到事實恰好與此相反。

“章臺炎外長,本人代表日本政府,同意貴國提出的結束戰爭的意見。至於貴方要求我國無條件投降,這一點不可能被我們接受,不過貴方可以提出停戰條件,我們可以根據此進行商談。”加藤高明語出驚人,這明顯是服軟的節奏,怎麼不能讓羅爾摩等人驚訝。日本已經獲得了全世界的同情,理應在談判中爭取有利條件啊!

同爲東方人,華國人更瞭解日本人的習性,儘管他們宣佈成爲西方文明的一員,但改不了骨子裡屬於東方人的那一面。日本人最善於見風使舵,他們由於自身的弱小,習慣於依附強者,並從強者身上吸取營養,當自身足夠強大時,就會推開主子,翻臉不認人。而當強者將其痛扁一頓後,他又會卑躬屈膝,重新屈服於強者的膝下,甚至表現得極其溫順。

炮轟東京就是那關鍵的節點,這使日本人意識到華國不是當年弱小的清國,也不是小小的日本可以抗衡的存在,甚至已經成長爲一個被日本承認的強者。當然,從現在看來,英國還是最粗的大腿,還得抱緊,但並不妨礙日本向華國暫時低頭認錯。在日本人的腦海中,這沒有什麼值得難過的,沒事,很快日本就會重新站起來,再次向華國挑戰。隱忍,這是日本人最擅長的東西。(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太平洋海軍基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天才的配合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金山的陰雲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海戰 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落幕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略欺詐第二百八十五章 安達曼海蛇 二第四百零三章 色當失守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八十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臺灣之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三百五十九章 海軍艦載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第二次漢城戰役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孩子才談友誼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一百五十章 緬甸大起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二百四十一章 任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零三章 名爲買辦的黑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斯通坦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六十四章 尼古拉二世的驚喜第一百零七章 百鍊成鋼第二百九十二章 海上前哨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主力艦沉沒第二百九十二章 海上前哨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二次接觸第六十九章 廣東大剿匪第一百九十六章 橡膠園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二十二章 密議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戰 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虎、虎、虎第四十三章 夜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開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敦刻爾克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海戰 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三百八十九章第十七章 虎口奪食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天才的配合第二百一十一章 美味的毒藥第三百四十五章 半島戰爭第八十四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六十七章 敦刻爾克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毛奇的裝甲哲學第六十三章 春雷第七十二章 海鷂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奪回第二百二十七章 打臉第八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九十四章 聯盟第二百章 消息走漏第三百零二章 大海戰 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照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二百八十一章 日月之歌 六第四百二十章 戰術欺騙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馬海戰 二第三百零九章 青州戰役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一百零二章 南寧亂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四百章 貴族軍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黑除惡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九十四章 聯盟第四十三章 夜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龍會的覆沒第八十八章 黃昏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七十三章 大頭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十章 刺探第三百二十七章 血洗首相府第一百五十章 緬甸大起義第九章 招募工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三百零七章 咽喉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農村第二百七十章 紫荊花開 一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五十四章 河源戰役 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克瓦胡島第二百三十五章 舊金山條約第三百五十九章 海軍艦載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對馬海戰 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臨朐攻堅戰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