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

琉球的事很快被解決,但之後呂梁責成調查局組織成立了“琉球暴動事件研究小組”,這並不是一場鬧劇,而是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研究價值的嚴肅事件。

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呂梁知道歷史上的亞洲獨立運動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並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達到頂峰。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殖民者力量大損,再也無力支撐遍佈全球的殖民體系,隨着殖民地民族意識的覺醒,獨立運動風起雲涌,列強無力通過戰爭手段壓制獨立運動,只能承認殖民地的獨立。

只是在這個年代,由於呂梁的攪局,亞洲、特別是遠東地區的獨立風潮已起。華國的建立和多次挫敗列強的干涉,使得反對帝國主義、要求獨立的呼聲開始出現。客觀上華國充當了民族主義覺醒者的角色,被殖民地區的有志之士開始學習華國的經驗,並將華國當成對抗侵略者的指路明燈、革命嚮導。

尤其是在緬甸爆發的獨立運動,英國經過一年半時間的清剿,竟然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果。從1905年中期至今,緬甸自由軍仍然盤踞在緬甸北部,並不斷深入中部和南部襲擊英國人的運輸線、據點等,讓英國人非常頭疼。據說緬甸英軍將領基欽納由於壓力,頭髮都掉光了,這裡不比空曠無垠的南非高原,熱帶叢林作戰最考驗一支軍隊的素質,即使二十世紀後半葉,打遍地球無敵手的美國大兵都在熱帶叢林折戟沉沙。從現在看,緬甸自由軍的戰鬥力未必比後世的越猴差多少,只是華國撤出援助後,緬甸自由軍開始過苦日子,戰鬥規模不斷縮小,這也讓英國人可以長出一口氣。

華國的成功和緬甸的堅持,讓東南亞被殖民地區的有志之士看到了希望,在馬來半島、印尼羣島、法屬印度支那地區,各種獨立組織相繼成立。但像琉球人察度那樣公然組織軍隊對抗的還沒有出現。只能說越小的國家、膽子越大,從朝鮮、越南,到可笑的格魯吉亞。雖然華國崛起、緬甸獨立運動聲勢浩大,但這兩個地區不具備普遍性。

華國是因爲呂梁的無敵外掛。緬甸是因爲呂梁從中作梗,但此時的歐洲列強正處於頂峰時期,要不是歐洲內部問題的牽制和現在顧慮超級戰列艦,東方的異動早就被日不落帝國撲滅,怎麼會眼睜睜的看着大把大把的失去遠東利益。

所以。“琉球暴動事件研究小組”探討的,不僅是琉球事件,還有後續的國際影響,亞洲地區的獨立運動,英國等列強針對殖民地危機將會採取的應對舉措,對華國的影響以及該採取怎樣的行動應對等等。

雖然表現得無比霸道直接,但呂梁心中一直在忐忑不安的等待着英國出手,他知道日俄戰爭是英國的第一步應對舉措,被華國瓦解後肯定還會有其他的方式阻礙華國崛起,所以。現在的華國必須集中精力,儘快完成統一大業,這樣纔有餘力應對英國流氓的侵犯。

舊金山條約簽署後,華國的工作重心立刻轉向北方,琉球、臺灣、濟州島等地的駐軍、維穩、經濟建設不過是瑣事。當佈置完新一輪的軍備建設後,一件大事讓呂梁有了出兵的藉口。

一直以來,推翻滿清都是振國黨最主要的目標之一,但呂梁未嘗沒有和平解決的想法,尤其是接觸戰爭越多,就越不想發動內戰。不過從北洋軍的不斷擴充和駐軍地點越來越接近長江北岸看來。袁世凱是不捨得自己的權利,即使在股票風波中損失慘重,也沒有放棄擴軍備戰的打算。

1906年1月,北方持續時間長達八個月的乾旱仍沒有減緩的跡象。從1905年開始,地處中原的河南、山東、河北等省就開始出現旱情,農業收成大減,有些地方甚至出現糧食作物絕收,農民開始依靠吃草根、樹皮維持活命,其中以河南省最爲嚴重。

到1906年。持續八個多月的旱情更加嚴重了,許多地方的草根都被吃完,樹皮幾乎剝光,災民開始大量死亡。滿清朝廷不僅沒有賑濟救災,反而因爲對外賠款和股票風波,加大了對農民的剝削力度,災民的賦稅不減反增。駐紮在河南的北洋軍視災情於無物,向當地施加壓力要求提供軍糧!

北方高層歌舞昇平,對於災情嚴格控制消息,在這八個多月裡,災民無處求生的情況下只能逃難。其中首選地方就是相對富庶的山西一帶,但是滿清和北洋派兵封鎖了通往山西的主要路段,嚴禁災民四處流竄,再加上長江天險,冒險逃亡南方的災民更少。

華國很快得知了北方的旱情,但是一開始華國的應對措施失誤,民政部門提供了大量糧食,用於向北方的糧商出售,本寄希望於用大量糧食衝抵北方高漲的糧價,以此來緩解旱情,沒想到幾個月後回饋的信息是那些糧食購買南方糧食後囤積居奇,根本沒有出現糧價降低的情況,餓死人的情況有增無減!

1906年1月12日,周樹人乘坐馬車抵達河南境內,隨同他一起的還有五名武裝守衛,和一名通信聯絡員。他從報社上級那裡得到的任務是考察河南災區情況,並隨時發回考察報告,供報社實時報道災區受災情況。

作爲報社的副總編輯,很少有親自採訪的機會,周樹人對此只是略有不解,將其理解爲這是報社對國民受災的重視,公開災區的情況。因此周樹人非常上心,經過一天的準備後就帶隊出發,兩天後抵達河南境內。

作爲黨報,振國報體現的就是振國黨的意志,從根源上說體現的就是呂梁的意志。政府手裡缺少災區的情報嗎?作爲黨報,缺少關於那邊的信息嗎?答案當時是否定的,調查局收集的情報全面而細緻,從城鎮到鄉村,調查局的情報涉及到了災區的方方面面,客觀而詳實,報社完全可以採用哪些信息來對外公開。

只是,這樣的報道不能完全達到呂梁的目的,他需要的,是國民藉此機會爆發出團結一致的心態,要讓國民意識到,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不論是新疆還是琉球,全部都是華夏子民,同屬一個民族,不分你我。

這樣的考慮來源於華國境內普通人心態的微妙變化,這個細小的變化被調查局捕捉並呈交到呂梁手裡。相對於漢奸、賣國賊,這件事更讓呂梁悲痛,長江以南包括四川地區,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國民日漸富裕、見識逐漸開闊,竟然對長江以北地區的民衆產生了歧視心理,尤其是在北方大量難民涌入南方後,這種歧視現象越發明顯。本屬同一個民族,卻開始人爲的劃分成兩種人。

呂梁對此還不能打罵,衆口鑠金,這種事情只能引導,還有儘快的統一、縮小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其實這種現象對於呂梁來說並不陌生,後世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從紅空人歧視內地人,從太晚人歧視內地人,從東部人歧視西部人,到處都存在。

比如,內地人在紅空,某個遊客吐了口口水、說了句髒話、買了件奢侈品,就被紅空人解讀爲所有的內地人都是那個樣子,並大加指責,直有劃分人種層次的架勢。這不僅是歧視,更是偏見,不應該存在的偏見。

以前呂梁也存有這種偏見,直到大地震後太晚竟成爲捐款最多的地區,直到他爲大地震後受災的人痛哭流涕,才知道,深埋於血液中的同根同種無法斷絕,那種血脈相連的親情感沒有消失,一旦爆發,就會讓自己都感到震驚。

因此,呂梁將是要藉此機會激發所有人內心的那種認同感,同屬於一個民族、一個人種的認同感。讓周樹人進入災區考察、並隨時傳回調查報告以公開發表,也是想借周樹人感性的筆觸,最大限度的激發這股力量。

也許,還有更深層次的政治目的沒有對周樹人公開,相對來說,那個目的顯得有些骯髒,下達這樣的決定也需要呂梁付出很大的勇氣,用來安慰自己的,是庸俗無比的舍小家爲大家。

抵達河南境內之前,第一篇考察報告已經通過通信聯絡員發出,從河南綿延到長江北岸,無數拖家帶口的難民正在尋找傳說中的富庶之地,在那裡沒有飢餓,沒有壓迫,是難民的天堂,只要肯付出勞動,就能迎來美好的生活。就是這種願望,推動着飢餓的難民挪動瘦弱的身軀滾滾向南。(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九十章 誰是孬種第三十六章 吳家鎮第二百四十八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一百五十三章 玩笑般的遠航第四十章 英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意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二十五章 僵局第四百零五章 豹式坦克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體進攻第三百一十五章 臨朐攻堅戰 下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二百三十三章 服軟第三百三十三章 訂單第一百五十二章 緬甸泥潭第四百三十七章 意氣風發的追擊第四百章 貴族軍官第三百七十八章第六十五章 法律第三百零六章 膠州灣第三百三十章 產業振興計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四百六十章 目標——天皇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邊倒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九十六章 海軍的打算第三百九十六章 海軍的打算第五十四章 河源戰役 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美味的毒藥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鴉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會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渣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獲豐收第五十一章 廣東鐵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八章 不自量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憤怒的公牛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母編隊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級戰列艦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四百零一章 對攻第四百零二章 不受重視的傘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力量加入第九十七章 破冰第三百四十章第三百四十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科威特到手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一百三十八章 資本集團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狩第三百九十七章 阿道夫下士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三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六十九章 濟州島攻略第三百八十二章第五十九章 謀劃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一波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談開啓第八十六章 殲滅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三百二十章 入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尼古拉二世的驚喜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體進攻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起倫敦第四百零五章 豹式坦克第八十六章 殲滅戰第三百七十八章第八十四章 大戰開啓第六十八章 山中第三百七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愛國之心永不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零比五十第三百五十三章 華夏夢之滿囤進城第一百九十章 誰是孬種第八十八章 黃昏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練兵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夏夢之花枝開店第三百五十一章第八十三章 火力覆蓋第二百二十一章 成功逃脫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時宣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洪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死亡之吻第二百零八章 脣槍舌劍第十章 刺探第一百零二章 南寧亂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臨朐攻堅戰 下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