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名前朝外交官,周自齊飽受國家弱小的屈辱,在美國擔任外交官期間,得到了清朝覆滅的消息,原來效力的朝廷不復存在,國內又出現了南方華國和北方北洋勢力的爭端。不願意捲入國內政治爭鬥漩渦的周自齊先是在美國呆了一段時間,然後回到山東單縣老家。
國家統一後周自齊爲了謀生,來到武漢成爲一名專業翻譯,後來多次有外交部的工作人員找到自己,希望能回到外交領域任職,都被周自齊拒絕。他還是被傳統道德束縛着,認爲進入政府工作就是對原來主子的背叛,曾經的好友、現在政府內工作的人也來勸過自己,但都沒有邁過那道坎。直到遇見羅斯福,他才幡然醒悟,曾經面對美國一名低級官吏自己都要戰戰兢兢,現在面對前總統這樣的大人物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態,這一切都是新生的國家帶來的,所以,還有什麼理由糾結於過去呢?
坐在原地的羅斯福沒有深思那個名叫周自齊的人爲什麼突然離開,他將目光集中到周自齊手裡拿的收音機上,在美國的時候羅斯福也有類似的東西,只是比起來更笨重、更難看、音質更嘈雜。
標有“madeinchina”的家用電器正在行銷世界,當地球剛剛擺脫黑暗的籠罩,人們置身於電燈散發光明帶來的喜悅時,華國用各種各樣的電器讓世界迅速進入電器時代。商場裡的華國製造讓人眼花繚亂,精緻的外觀和使用的性能讓人忍不住慷慨解囊,華國電器商通過這種商品從全世界瘋狂掠奪財富。
無奈的是,美國、英國等頂尖工業國仿製的電器根本無法與華國商品競爭,即使進口貨需要經過運輸、關稅、中間商等成本的剝奪。一名普通美國人早上起來先打開華國生產的收音機,然後使用麪包機和咖啡機制作早餐,晚上回家將購買的新鮮蔬菜放入冰箱。聽說華國已經在出售一種叫電視機的新鮮電器,可惜沒有向國外出口,報紙上介紹說可以通過電視畫面看到活動的場景,真是讓人神往!
以電視爲例,一臺普通的黑白電視代表了衆多技術的集成,仿製者需要突破圖像發射、電子掃描、顯像管、掃描畫面和接收等等一系列難關,逆向測繪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其餘冰箱、收音機等也是類似的原因,導致本國生產的電器無法與華國商品競爭。
具有戰略意義的電器是性能更高、更小型化的無線通信設備和便攜式電話機。現代戰爭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高,華軍甚至將小型無線通信設備裝備到排,這使軍隊編制擴大的同時,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
軍用通信設備質量更高、體型更小、戰場適應性更強,也意味着價格更高,設備生產商賺不到軍方多少錢,大規模採購略微降低了價格。儘管如此,這些設備也花費了軍方一大筆預算開支,國家實力弱小的情況下那些設備只能當做奢侈品來採購一小部分,比如華國的盟軍朝鮮軍就將設備裝備到團,即使如此朝鮮軍的裝備水平也能媲美髮達國家的軍隊。
在1908年全年,華國出口各種電器三百五十萬臺,純利潤3億華元。這一次各國貿易保護的大棒沒起作用,華國也有許多其他工業國不可或缺的資源,一旦都築起關稅壁壘,各國的工業生產將陷入半停滯狀態,這樣的損失誰也承受不起,各國只能忍氣吞聲的看着華國電器攻城略地,加大了本國電器行業的政策投入和資金投入。
與電器的火爆相對應的,是電力行業的普及和強大。在1908年,華國的發電量就超過美國成爲世界第一,遍佈全國的火電廠成爲工業化最重要的標誌之一,來自北方山西、陝西、內蒙、東北等地的煤炭運往全國,鐵路系統有近百分之二點五的運能是爲煤炭運輸準備的。
龐大的工業和崛起中的城市消耗了大量電能,它們是用電大戶。低廉的電費使人們習慣於電燈電器下的世界,高壓輸電線路比公路還早一步攻陷鄉村地區,高聳的輸電塔和通信塔成爲鄉村觀察文明進步最重要的載體。
根據工業部統計,全國共有火電廠3560家,其中大型火電廠45家,中型火電廠587家,更多的小型火電廠遍佈縣城、大型鄉鎮等中小型城市,與當地數不清的小水電配合,爲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動力。電力公司和石油公司、鐵路系統菸草公司一樣成爲壟斷行業的大托拉斯,國有化的公司不可避免的造成壟斷,這是經濟體制的要求,雖然存在弊端,但這些事關經濟安全的行業必須掌握在國家手中。
工業化的進程伴隨着污染,這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這個時代環境保護還沒有被重視起來,各國比拼的仍舊是煙筒的數量、工廠的多少,被稱爲“霧都”的倫敦是被羨慕的對象,只有工業的強大才會造成那種現象。至於環境保護,等工業化完成後再說吧,沒有足夠的實力就去搞環境保護,相當於在飢餓的條件下打扮的花枝招展,不過是粉飾罷了,落後的國家沒有權利追求享受。
臨近傍晚,廣場上的遊人多了起來,烈日退去後廣場變得涼爽起來,各種娛樂活動也隨之增多。羅斯福坐在一個噴泉旁邊的長椅上,從廣場邊一家酒店吃過晚飯後,他決定在這裡休息一下再返回住所。
對華國強大的怨念,隨着一頓美食煙消雲散,他甚至對這個國家產生了一絲好感,因爲能創造如此多美味食物的國家,應該不是邪惡的國家。
從北方的*,到現在解決溫飽並向更高層次的享受進發,華國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據農業部統計,在1908年全國糧食產量9800萬噸,超過美國的6000萬噸成爲世界第一。因爲糧食產量的增加,甚至出現了農產品過剩的現象,爲了解決過剩農產品、維持農產品價格穩定,華國向朝鮮、日本、俄羅斯、德國等地出口了大量糧食,成爲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
糧食還被大量用於釀酒,呂梁曾今因爲討厭酒精,差點出臺“禁酒令”。當然,華國向呂梁一樣討厭酒精的畢竟是少數,華夏人對酒精的喜愛甚至形成了一種酒文化,與華夏傳統人文相結合,變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呂梁認爲這種文化代表了虛僞、做作和對信任的破壞,可是即便到了他的位置,掌握無上的權利,也不敢輕易對其動手。
據粗略統計,1908年全年華夏人消費白酒等各類酒水五百萬噸,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消費的總和。很難想象華夏人的胃怎麼能容納如此多的酒精,或者說華夏人具備超長的嘔吐能力,然後爬回酒桌繼續喝!
除了種植業外,畜牧業成爲另一項至關重要的農業體系成員,1908年華國種植業佔百分之七十五,畜牧業佔百分之二十五。城市郊區和農村的牲畜養殖場成爲最大的畜牧業產地,依靠過剩的糧食和飼料產業的發達,華國養殖場爲華夏人提供了大量肉類補充,雞鴨豬等肉類成爲大部分華夏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呂梁曾經在1905年提出:“讓每一個華夏家庭廚房裡都燉着一隻雞,擁有一輛汽車”,這個目標正飛快的接近實現。
糧食問題怎麼重視都不爲過,在二十世紀初的兩次世界大戰中,糧食作爲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受到參戰國的極端重視。爭奪糧食產區成爲參戰國重要的戰略目標之一。除了上帝的乾兒子美國之外,其餘諸國都曾受到糧食短缺的困擾,英法德俄日,這些參戰國的民衆靠土豆度過了那段不堪的歷史記憶,導致日後土豆成爲歐洲國家餐桌上的重要食物。
在獲得菲律賓後,華國可耕地面積正式超過美國,擁有南方亞熱帶地區一年兩熟、菲律賓海南等地區一年三熟等糧食產地,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中原傳統農業區。1900年全國農業人口超過百分之九十五,1905年比例降低至百分之八十三,到1909年的時候全國務農人口占到百分之五十二,接近一半。
華國農業條件不算優越,中原傳統農業區因爲幾千年的耕作,土壤蛻化嚴重。南方人口稠密,農業生產效率不高。菲律賓雨林密佈,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進行開發建設。唯一讓人省心的是東北平原,這裡也是投入成本最小、回報最高的農業產區。
另外密集的人口和傳統的小農經濟限制着華國農業生產率的提高,以家庭爲單位的農業生產,與美國家庭農場、農業高度商業化相比不佔優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