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軍提出南亞獨-立自治的時候,英國人在南亞的統治崩潰了。戰場上,東北方向協約國的主力被華軍殲滅,上百萬印度士兵成爲華軍的戰俘,英軍丟掉南亞地區最大的作戰集團,其他地區就像剝了蛋殼的雞蛋等待華軍吞嚥。
明智的印度人都能看出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縱橫嬌慣多年的英國人似乎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華國人正在成爲南亞新的主人,倒向哪一方更有利太明顯了——從印度本土勢力倒向華國的速度來看,他們對於英國主子沒有多少忠誠。
制約華國完全控制南亞的因素只有這裡廣袤的土地和糟糕的交通條件,但這些在當地勢力的幫助下迎刃而解,當地嚮導和勞工幫了大忙,許多沒有鐵路的地方靠無數當地人運輸後勤物資,效率不高,但好過沒有。
三個月內華軍進入德干高原南端、西北沙漠地帶和北方華國邊境,一個機械化步兵旅出現在阿富汗邊境,對中東地區虎視眈眈。三十多萬英國人成爲華軍俘虜,這其中大部分是衣冠楚楚的平民和所謂的貴族,不過將來在戰俘營和建築工地上,這些人的紳士風度將會蕩然無存。
丟失南亞對協約國的打擊無論如何誇大都不爲過,英國失去了最重要的原材料產地,中東石油通道面臨被截斷的危險,南亞豐富的人力資源也無法繼續使用,英軍控制的印度士兵和軍官軍心不穩,國內工業慢慢陷入停滯,海軍戰艦和陸軍擴編陷入困境,更不利的影響將會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逐漸浮現。
對於南亞的處理方案已經存放在總參檔案室內,此時拿出來略加修改即可。按照規劃,南亞地區將形成二十多個國家,印-度-教地區和伊斯-蘭-教地區都分成多個國家。當地勢力對此非常歡迎,之前在印度佔據主流的政黨則表示反對,但是他們手裡沒有武裝,部族首領、地方首領和將領在華軍的扶持下勢力龐大。英國人動員的殖民地軍隊一大半成爲那些地方首領和將領的武裝,憑藉這些軍隊,地方勢力的話語權大大增加,再加上華國的利誘,南亞分裂不可避免。
之後的上百年間,南亞戰火紛爭不斷,小國之間爭鬥不休,軍閥統治成爲這裡的主流。沒有一個國家有實力可以再次統一,因爲有一隻無形的大手阻撓着這裡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國,甚至各國之間的戰鬥都有華國的影子。通過扶持一些小國、中立一部分、打擊一部分,華國在南亞獲取了難以想象的利益,某些評論家甚至將華國之後的百年霸權歸功於南亞地區,通過掠奪這些地方的資源,佔領這些地區的市場,出售華國剩餘軍火,華國在這裡的統治穩如泰山。
在奪取南亞的過程中很少發生戰鬥,華軍在這裡的戰鬥更像是接收。不過在幾場小規模戰役中,英軍士兵和廓爾喀僱傭兵爲主的防守方給華軍造成不小的麻煩,這些戰鬥提醒華軍,他們還是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
在波斯灣沿岸,一場硬仗正在進行,華屬科威特地區,華軍戰爭爆發前華軍駐紮有一個步兵師和一個機械化步兵旅的部隊,並在大布爾幹油田等幾個產油區重點佈防。戰爭開始後華國和英國之間還沒有決裂,而且包括大布爾幹油田在內的中東油田繼續爲協約國提供石油,波斯灣一度成爲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大量原油被運往東亞和歐洲,甚至更遠的美洲。華軍趁此機會向這裡增派了一個步兵師和一個步兵旅的部隊,空軍七十五架飛機協助陸軍防守。利用這支部隊的駐紮,華軍獲得了不少沙漠地區裝備的經驗,比如單兵用武器和坦克等如何防止風沙,護目鏡、過濾網、沙漠地形軍裝等等。
戰爭開始後通往華國的中東石油斷絕,英國人試圖奪回科威特地區,這裡可是中東最大的油田所在地,出產的原油佔據中東石油出口份額的一半以上。爲了一戰成功,英國人從伊拉克、印度、沙特,甚至埃及等地調集三十萬大軍,其中大部分是殖民地軍隊。一是爲了奪取油田,二是鞏固中東防禦力度,降低中東存在的風險,這裡算是協約國的大後方了。而且華屬科威特與華國相距甚遠,海上航道斷絕後基本與國內失去聯繫,華國的遠程轟炸機和運輸機的航程也不足以抵達科威特。
從人數上看英軍與科威特地區的華軍對比是七比一,但華軍火力不弱於英軍,甚至更加強大。戰鬥伊始,英國人拼湊的一百多架飛機就在空戰中損耗殆盡,二十一架強大的野馬戰鬥機統治着科威特的天空,並保護幾十架轟炸機,參與到對地面英軍的進攻中。
華軍在這裡存儲的彈藥充足,油料更是不缺——在油田附近,華國就建有一個小型的石化工廠,足以爲這裡的華軍提供燃油。不利的是食物和淡水,炎熱天氣下的食物不易儲存,所以這裡的華軍士兵最常食用的是儲存期長但口味差的罐頭食品。淡水方面,華軍的海水淡化設施比較先進,但口味同樣讓人難以忍受,只是解決了有無得問題罷了。
狹小的地形不利於華軍輾轉騰挪,沙漠地形也不利於防守,除了油田附近的鋼筋水泥永備工事外,華軍沒有在其他地方構築堅固工事。讓人放心的事,英軍進攻不代表着華軍必須防守,從地形上看,英國人從南北兩個方向進攻,以伊拉克和沙特地區爲出發基地,主力在伊拉克方向。
利用精銳步兵和強大火力消耗英軍銳氣,華軍唯一的機動部隊——第二十二機械化步兵旅利用大量的裝甲車、半履帶式裝甲車、卡車等主動出擊,在空軍偵查的幫助下,尋找英軍薄弱地點,像一把鋒利的尖刀一樣插進去,並用力攪拌,給英軍造成巨大傷亡後迅速後撤,在敵人反應過來並反包圍之前撤退。
這樣的打法讓英國人非常不適應,他們沒有能力事先偵察到華軍二十二旅的動向,空中被華軍飛機霸佔,一望無際的沙漠地形也不利於步兵偵察,再說英國士兵也沒有那個能力滲透偵查。所以他們的兵力薄弱點總是能被華軍找到,損失接連不斷,英國人只能提高警惕,在外圍佈設更多的障礙和地雷,但收效甚微。這種情況下英國人越來越謹慎,攻擊力度越來越小,最後竟然呈現防守態勢,特威特攻防戰低下的效率讓英軍將領痛恨不已,卻又無可奈何。更重要的是攻擊的部隊在華軍防禦面前頭破血流,有時候一個營的華軍就能抵擋一個團甚至一個旅的英軍,甚至給對方造成沉重的打擊,迫使其撤退。華軍將高機動和強大火力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英國人卻因爲殖民地軍隊的不爭氣和武器裝備的落後手段貧乏。
當南亞戰役順利進行的時候,華國海軍的戰艦出現在阿拉伯海,並對霍爾木茲海峽地區的英軍陣地大肆傾斜彈藥。隨後一個團的海軍陸戰隊士兵登上海塞,並迅速擊潰這裡一個營的英軍士兵,佔領這裡的海防工事。緊接着十幾艘掃雷船進入海峽清除障礙,華軍印度洋艦隊的戰艦順利進入波斯灣,隨同而來的還有一個步兵師的大量軍事物資。
見華軍支援抵達,英軍崩潰,膽小怕事的殖民地軍隊最擅長的就是見風使舵,這也是小國的特點——他們只能在大國之間靈活求生。大勢就是華國即將控制中東沙漠,英國人式微,將會被華國趕出去,服從華國纔是維持權利和勢力的最好方法,而且華國提出的一系列條件也是當地勢力無法拒絕的。
之後在這片地區發生的一切和南亞地區沒什麼兩樣,大量小國出現,當地士兵手持華國生產的武器,用華國生產的彈藥互相射擊。當然,這裡與南亞最顯著的不同是,南亞地區最大的矛盾是兩個教派之間的衝突,在中東最大的矛盾是阿拉伯國家和猶太國家之間的衝突,相同的是這些衝突都是華國刻意造成的,結果就是無論哪一方,都要緊緊靠着華國才能生存。
澳洲大陸、太平洋島嶼、中南半島、東南亞羣島、南亞大陸、阿拉伯地區,當華國的勢力迅速擴展,並佔據世界四分之一左右土地的時候,德國人還在東歐平原上緩慢移動。德皇威廉二世已經開始對陸軍進展的速度感到不滿,即使前線經常傳來戰勝敵人的好消息——德軍北方集羣兵臨聖彼得堡城下,殲滅敵人十五萬,並在春季攻勢中佔領聖彼得堡;芬蘭獨立並加入同盟國,德國人完全控制了波羅的海;中路集羣取得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合圍並殲滅包圍圈內的三十一萬俄軍士兵,之後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一片坦蕩;南方集羣與奧斯曼軍隊互相配合,殲滅俄軍三十萬,逼近高加索地區。
但這些好消息都比不上華軍佔領世界四分之一土地來的痛快,即使德國人差不多佔領了整個歐洲。最令威廉二世惱火的是,俄軍竟然韌勁十足,尼古拉二世毫無投降的想法,更多的廉價灰色牲口被組織起來,趕赴前線,在莫斯科有一百三十萬俄軍士兵等待着德軍。而且這些俄軍士兵手裡竟然有充足的武器彈藥——華國人向俄羅斯出售了海量的軍事物資,這讓華國成爲俄國的隱形盟友,也成爲德國的敵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