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誰也不知道華飛這麼做的動機和用意,華飛雖然用兵衝動,常無跡可尋,但他在謹慎方面,的確是讓人有所領教,無論他的行爲看上去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但是一旦你採取行動,你就會發現,這個貌似莽撞的軍漢,竟然還留有後手,讓你常常鑲羽而歸,而最終讓唐繼羌等人猶豫並取消行動計劃的根本原因卻並不是因爲這個,對於南方几省來說,留給他們的選擇並不多,一是完全服從南京臨時中央,接受國防軍在中國的正統的位,二是維持現在的狀態,明面上服從中央,暗地裡積蓄實力,待機而動。三就是大膽採取冒險行動,桃戰國防軍在中國的勢力和地位,然而看似有三種選擇,實則對於唐繼羌這些在中國的軍閥大佳來說,服從新興崛起的國防系,也就意味着他們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退居幕後,比之那些最終被從北京趕出的北洋軍大佳們來說,境遇也好不了多少,而第二種選擇,誰都知道,在目前這種環境下,等中央平定外蒙後,無論在餓國的戰爭結局如何,恐怕接下來他們的目標,就,南方了,這也是爲什麼一貫軼血的華飛,竟然可以頂住典情而不顧在東北的日軍。
不一樣的原本北方還有晉軍,奉軍等地方軍隊與南方遙相呼應。但是在日軍進軍東北後,奉軍就如同喪家之犬,如今可以有落腳之地,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萬幸之幸,是不會有啥指望的,而閻錫山分明就是隻老狐狸,尤其是在海原大地震後,山西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而晉軍更是被南京東調西遣,看上去毫無怨言,如今更是被調往外蒙,想要晉軍給南方一點幫助,無異於癡人說夢,但”最終決定唐繼羌等人沒有采取行動,也正是因爲外蒙,或許華飛之所以如此無懼,也正是因爲這點,唐繼羌固然可以找出藉口發兵,但是在如此國家危急時刻,滇數如果發兵南京,無疑將站不住任何公理道義,招致民衆完全的譴責,即使是軍隊內部,恐怕也會才許多反對的聲音。
卻說此時,派往蒙古的四個軍,川軍和晉軍還未抵達,而奉軍和國防軍第九軍卻已經抵達蒙古境內,直奔蒙古都府庫倫,對於蒙古來說,他們其實就是棋子中的棋子,先前如果沒有餓國從中作架,後來如果沒有日本跳出來,就是給那些蒙古的那些王公十萬個膽子,他們也絕對不敢跳出來說鬧什麼獨立,整個蒙古能整出多少兵,十有七八還,騎着馬的蒙古騎兵,一想到國內那浩浩蕩蕩的百萬大軍,你說他們誰心裡不林啊,本來日本軍隊的確想要在東北進行行動,以牽制國防軍的調動,但是國防軍的行動速度比他們還要快,調到直隸的那可是整整五個軍的精銳國防軍部隊,比之去蒙古的軍隊那可簡直不是在一個檔次上啊,且國防軍的炮兵,坦克兵,航空兵都集中到北方,對日軍兵力形成絕對的優勢,如果日軍再輕舉妄動的話,說不定國防軍還會趁機反攻,順勢拿下東北,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此一來,蒙古的那些王公貴族們就要傻眼了。當國防軍第九軍摧括拉朽般地掃蘇到庫倫城下,庫倫城內的勳貴們立即派出代表,想要進行和談,並取消之前的一切獨立要求,無條件承認南京中央的合法地個,如此一來,第九軍乃至包括定蒙軍司令部內的所有人都無權作出決定了,軍人,只管戰爭,至於和談的相關事宜,司令部的人不僅不擅長,而且也無權做主。於是第九軍迅速發電南京,請求內閣辦公室的命令。內閣辦公室也不敢擅下決定,火速派人去請示華飛的意見,華飛在收到電報後,當即就想採取更加**的措施,在華飛看來,當初徐樹銻在蒙古實行鐵腕政策,並讓蒙古取消了獨立,歷史把後來蒙古獨立出去歸咎於徐樹銻的鐵腕政策喪失了蒙古上層王公的心,這種話,在華飛看來,簡直就是**屁,以華飛的**格,徐樹銻的軼腕還不夠鐵腕,應該採取更加鐵腕的措施,而歷史上蒙古最終分裂的根本原因還是國家的實力貧弱,無能爲力罷了,雖然蔣氏民國一直沒有放棄對蒙古的承認,但也阻止不了蒙古獨立的事實,如果國家的實力足夠強大,即使徐樹銻把那些王公全部趕走甚至是殺**,蒙古照樣獨立不出去,想雖這樣想,但在冷靜下來,華飛決定還是不能如此衝動,把那些蒙古王公勳貴全部殺**,固然短時間內可以震懾那些心有動機的分子,但是隱藏的矛盾和仇恨,卻會隨着時間而沉澱,並最終會在某天爆發,華飛左思右想,迅止口訃內閣會議,如他所料,以李越等鷹派人物爲代表的!冊對蒙**,其中李越更是認爲需要把這些人全部折盡殺絕,因爲這些人出爾反爾,在上次獨立風潮後,再次鬧獨立,而他們再次求和,只是因爲國防軍勢大,他們不能抵抗罷了,接受這些牆頭草的和議,一旦日後發生變故,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再次鬧獨立,所以爲絕後患,必須折草除根,除惡務盡,李越雖屬鷹派代表,但是他的這個提議,即使連激進的白凱軍也不贊成。白凱軍等人認爲,固然應該採取**的措施,但是應該誅殺首惡,從者不究,這樣既能維護中央的權威和國家主權的神聖,也能達到震懾宵小的目的,讓那些心有鬼點子的人們可以收斂起心中的那點小思。
而包括曹原和莫海宇在內的元老則完全不贊同採取**的政策,莫海宇如今在外交司擔任司長,所以他的意見,更多是從國際外交影響上考量,對那些分裂分子可以進行懲處,但是不應以殺爲主,而是應以罰爲主,減少新的中央政府在國際上的形象,減少世人對華飛華屠大的認知,而曹原則考慮的較爲深遠,一貫少話的他這次破天荒地長篇大論,曹原主要是分析如果採取斬草除根政策,帶來的無窮後患,而且中國民族衆多,一味的嗜殺,還會讓其他各族民心向背,如今國家蓬勃發展,軍力強大,可以始終對各族保持高壓政策還好。一旦內都有任何變動,積瓣下來的矛盾,恐怕就會如火山一樣迅速爆發,而且在保持高壓狀態下,即使可以維持國家的統一,但這治安形勢,尤其是地方發展,將會舉步維艱。各種對抗,將會讓地方政府精力分散,頭痛不已,運氣好的話,十年二十年,這種反撫或許會漸漸消散,運氣不好的話,政府將爲此疲於奔命,從而陷入一個**結中去,曹原還從歷史上各種事例進行分析,從而佐證他的規點,曹原並不屬鴿派人物,相反,他還偏向於鷹派,但在這件事情上,他卻極力反對李越的折盡殺絕提案,華飛怎麼也沒有想到,在這件事情上,第一辦公室內部的分歧競然如此之大,而且在衆人討論後,華飛發現這件事情還真的不能草率處理,南京短時間內拿不出決定,但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國防軍還在等待消息啊,很快,國防軍司令部發來命令電報,命令國防軍第九軍和二十一軍晉軍駐紮庫倫,第九軍立即進城,收繳蒙古庫倫城武裝,二十一軍駐紮庫倫城外,而十六軍奉軍則準備去蒙古與察哈爾的邊境,隨時準備進駐察哈爾,正在急匆匆趕來的川軍所部,則停在寧夏,縷遠與蒙古邊境,等待命令,第九軍進城,收繳庫倫武裝,這樣一來,庫倫城就毫無還手之力,成爲刀姐上的魚肉了。不過留給蒙古王公們的只是雙項選擇題,一,讓我們進城,二,我們打進城,你說,他們還要選擇嗎?單單只是趕到庫倫的第九軍和十六軍就已經讓他們喪失了全部的抵抗意志,更別提馬上就能趕到的二十一軍和可能跟在最後的二十三軍,抵抗?只是換了種失敗的方式而已。
雖然那些蒙古的說客們想盡了辦法,磨破了嘴皮,可惜他們選擇的對象註定了可以預見的結局,對於庫倫城外的國防軍來說,眼中只有執行的命令。任你說客說的天花亂墜,沒有司令部的命令,他們是絕對不敢違抗軍令的,蒙古方最終還是準備選擇妥協,他們也不得不妥協,就在他們還在做着最後的堅持和努力時,突然收到日本從遼寧攻打熱河的電報,同時日本還派出空軍,與國防軍展羊了幾次交鋒,並大軍逼近山海關,日本駐庫倫的特使更是親自上門遊說,要求蒙古堅持與國防軍一戰,日本必會在山海關與蒙古東西呼應,互爲助力,然而等了幾天,最終等來的卻是國防軍空軍在山海關大發神威,以六比三十一的戰績,重挫來犯日本空軍,同時在掌握制空權下,國防軍的轟炸機羣已經開始先發制人,對接近山海關的日本部隊沿路轟炸,後方的車隊補給,更是損失慘不忍睹,在沒有機械化高炮部隊的支援下,又喪失了制空權,在遇到轟炸機羣的尾隨,的確是一件慘不忍睹的情,最終,那些抱有最後一絲幻想的蒙古王公們絕望了,日本人不能相信啊,吃了這些小日本的大當啊。第九軍終於順利進駐庫倫,解除了庫倫的武裝,而那些蒙古王公勳貴們,則只能一邊等着電報,坐在那聽天由命了,當初的北洋政府還好點,怎麼說他們在北京還有點人脈,花點錢去打理一下,怎麼說也多存在一點希望,但是南京,國防系,對於庫倫的人們來說,完全就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在第九軍進駐庫倫後,那些正自進退不得的日本軍隊,似乎收到了什麼命令,火速撤往後方,遠離讓海關的方向,遠離對方的轟炸機作戰經。
三天後,第九軍終於收到了總統府華飛的親筆命令,華飛最終還是採取了偏向白凱軍的立場,按照了新近頒佈的反國家分裂法,依法進行處理,對於那些主導獨立,並且在蒙古權勢極大的權貴,則按照反分裂國家法,嚴厲懲處,並經過法院審理,再進行宣判,對於在蒙古同樣權個巨大,但是帶有宗教色彩的薩滿祭司等,則以寬怒爲主,目前暫不對他們採取行動,以安定民心,而那些符合的小貴族們,則看其立功表現和對中央政府的態度,以懲罰爲主,在反分裂國家法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赦免,打壓拉攏,恩威並施,消除蒙古幾大權貴的勢力,扶植一批新興的小貴族,以蒙治蒙,從而達到短時間內溫度蒙古,集中精力在國家民生和其他事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