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最終統一北方
拓跋珪死後,長子拓跋嗣繼位。拓跋嗣內修庶政,外拓疆土,重用漢人,政績卓著,在位十四年後病逝。他的長子拓跋燾繼位。拓跋燾具有雄才大略,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他最終完成了統一北方大業,推動北魏實現強盛。
《晉書》記載,拓跋嗣自幼聰慧,長大後寬厚弘毅,非禮不動,具有儒者風範。拓跋珪很是喜歡,冊封他爲太子,卻狠心把他的母親劉貴人賜死了。
拓跋珪振有詞地對兒子說:“過去,漢武帝殺鉤弋夫人,是怕婦人亂政;如今,我效法漢武帝,是爲你考慮的。”
拓跋嗣非常孝順,母親死後,他悲哀過度,日夜號哭,不能自持,又痛恨父親殺死了母親,一氣之下,離宮出走了。
拓跋珪另一個妃子,是賀夫人。賀夫人是拓跋珪的姨媽,因長得漂亮,被拓跋珪強納爲妃,生下小兒子拓跋紹。拓跋嗣離宮不久,賀夫人有過失,拓跋珪將她囚禁起來,準備處死。
賀夫人十分恐懼,只好向兒子拓跋紹求救。拓跋紹心急如焚,但他沒有辦法,於是一狠心,在夜裡翻牆入宮,刺殺了父親拓跋珪。當時,拓跋紹只有十六歲。
拓跋嗣聽到父親死訊,立即從外地趕回,帶兵入宮,誅殺了拓跋紹和賀夫人。拓跋嗣隨即繼位稱帝,追尊母親劉貴人爲宣穆皇后。
拓跋嗣即位後,健全官制,選賢任能,體察民情,撫卹百姓,很快使北魏步入正軌。
拓跋嗣寬厚仁義,推崇儒學,他十分重視吸收漢人蔘政,提拔大批漢人擔任官職。拓跋嗣特別尊重漢人崔浩,請他擔任主要謀士。到郊外祭天時,別人都是步行,唯獨讓崔浩坐車。崔浩自比張良,是北魏傑出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爲北魏統一北方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拓跋嗣治理下,北魏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國力大增。於是,拓跋嗣率軍渡過黃河,向南擴展地盤。兗州刺史徐琰,聽說北魏大軍到來,不敢應戰,棄城逃走,拓跋嗣輕鬆取得兗州。接着,拓跋嗣兵鋒直指青州。這個時候,青州正在內亂,聽說北魏大軍來到,民衆歸降,當地官吏逃跑,青州也落入北魏囊中。
拓跋嗣平定兗、青二州,又揮師西進,收復了豫州,接着,大軍包圍了虎牢關。不料,在虎牢關遇到強敵,守將毛德祖憑堅據守,魏軍久攻不下。拓跋嗣着急,親自到城下觀察,見城裡人用吊桶從黃河取水,心裡便有了主意。
拓跋嗣下令,在艦船上放置攻城車,斷絕城中取水之路,又穿鑿地道,破壞城中水井的水源。城中無水,人心大亂,拓跋嗣趁機猛攻,終於攻克虎牢關,生擒守將毛德祖。這樣,北魏奪取了黃河南岸要地,進逼江南領土。
公元423年,拓跋嗣積勞成疾,不幸病逝,時年三十二歲。他的長子拓跋燾繼位。
拓跋燾當時只有十六歲,但他聰明大度,十分成熟,又有謀士崔浩輔佐,所以,北魏事業蒸蒸日上。在崔浩的建議下,拓跋燾實行以儒家思想治國,尊崇孔子,提倡儒學,重用儒生。
拓跋燾重視發展經濟,尤其重視農耕。他屢次下達“宜寬租賦,與民休息”的詔令,實行“廣田積穀”政策,使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拓跋燾還實行勤儉建國,節約開支,減少浪費,嚴懲貪官污吏。
拓跋燾與父親、祖父不同的是,他不信佛教。由於拓跋珪信奉佛教,佛教在北魏大盛,佛教徒大量增加,造成兵源和勞動力短缺。崔浩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極力主張禁佛。於是,拓跋燾下詔,宣佈佛教爲邪教,焚燬佛像和佛經,禁止佛教傳播,要求僧人還俗,對違令者嚴懲,致使佛教一度衰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太武滅佛”。
拓跋燾在治國理政上很有成效,在軍事上也戰功赫赫。拓跋燾親率大軍南征北戰,他兵法嫺熟,英勇善戰,善用騎兵長途奔襲,常常打得對手措手不及。
公元426年,拓跋燾親率二萬騎兵,悄悄從冰上渡河,攻擊夏國,直到兵臨城下,夏國宮中還在大擺酒宴,城門都沒來得及關閉。夏國是匈奴人建立的,屬於十六國之一,被北魏所滅。
公元429年,拓跋燾又率領大軍,向北攻擊柔然。柔然,是蒙古草原上的一支遊牧民族,常常襲擾北魏。拓跋燾行程三千七百多裡,遠逐柔然,佔領了漠南大片土地。拓跋燾還遠征西域,降服鄯善、龜茲、粟特等西域諸國,受到對方敬畏,稱他超越了冒頓。
公元432年,北魏攻打北燕。北燕是漢人馮跋建立的政權,佔有遼寧、河北各一部分地區。此時的北燕皇帝,是馮跋的弟弟馮弘。馮弘自知不敵,把女兒送上,請求和親。後來,北燕終被北魏所滅。
公元433年至439年,北魏又先後滅掉北涼、南涼等大大小小的割劇政權,驅逐吐谷渾,結束了十六國長達一百三十五年的混亂局面,使北方統一於北魏的旗幟之下。
這個時候,東晉已經滅亡,劉裕代晉建宋。劉裕和拓跋燾,各自統治着南方和北方,南北雙方對峙,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期長達一百六十九年,南北之間互相攻打,內部也是朝代更迭頻繁,依然是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百姓繼續受苦受難。
南北朝是一個混亂和戰火紛飛的時代,記載這段歷史的正史有九部之多。筆者將依據九部正史的記載,繼續撰寫《新視角讀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