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中流砥柱狄仁傑

中流砥柱狄仁傑

武則天在奪取皇后的時候,需要用奸佞小人,她執掌天下以後,就要注重用賢臣了。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提拔重用了許多忠臣良將,其中最爲出色、稱得上是中流砥柱的,是一代名相狄仁傑。

兩唐書記載,狄仁傑,山西太原人,比武則天小六歲。狄仁傑的祖上由甘肅天水遷徙到太原,有學者認爲,狄仁傑是羌人的後裔,但已經完全漢化了。

狄仁傑出身官宦之家,從小勤奮好學,嗜書如命。在他六七歲的時候,有一次家中發生命案,有個門人被殺,官府前來辦案,家裡亂作一團。唯有狄仁傑,充耳不聞,照樣誦讀書文,彷彿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一樣。官吏十分好奇,問他爲何如此鎮靜。狄仁傑不耐煩了,回答說:“我正在與書中的聖賢對話,請你們不要打擾我。”

狄仁傑長大以後,參加科舉考試,成績優異,入仕做官,當了汴州判佐。狄仁傑做事認真,性情耿直,得罪了同事,被一小吏誣告。長官閻立本在審問的時候,卻發現狄仁傑是個難得的人才,誇讚他說:“孔子說觀過知仁,你可以稱得上是滄海遺珠啊!”從此,“滄海遺珠”的成語就流傳下來,意思是說,大海里的珠珍被採珠人所遺漏,比喻人才被埋沒。

閻立本既然發現了人才,自然要提拔他,狄仁傑因禍得福了。後來,在閻立本的推薦下,狄仁傑升任幷州都督府法曹,不久又當上大理寺丞。狄仁傑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他在一年時間內,審理判決了大量積案,涉及一萬七千多人,沒有一人喊冤,人人都覺得公平合理。狄仁傑的名聲開始顯露。

武則天聽說了狄仁傑的名聲,提拔他當了地方大員,讓他管理一方。狄仁傑先後擔任寧州刺史、江南巡撫使、豫州刺史等職,他勤政廉潔,愛護百姓,打擊豪強,執法嚴明,得到百姓擁護。有的地方民衆自發爲他勒石立碑,頌揚他的德政;朝中有些賢明的大臣,像婁師德等人,也向朝廷舉薦狄仁傑。不過,有些受到狄仁傑打擊的不法之徒和姦佞之臣,卻不斷對狄仁傑進行誣告和詆譭。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爲周,當了皇帝。武則天對狄仁傑很欣賞,有一次問他:“你在地方上有良好的政績,可是,總是有人暗地裡中傷你。你想知道都是誰嗎?”

狄仁傑認真地回答:“陛下如果認爲臣做錯了,臣當改正;陛下如果以爲臣沒有錯,那是臣的幸運。臣不在乎別人說什麼,不想知道中傷我的人是誰。他如果出於公心而誤解了我,臣還會把他當成好朋友的。”

武則天聽了,很是歎服,認爲狄仁傑有宰相之胸懷,於是調他入朝做官,第二年,就把他提拔爲宰相。當時,狄仁傑已經六十二歲了。狄仁傑富有治國才能,從政多年,經驗豐富,而且久經地方歷練,深知民間疾苦,他盡心竭力輔佐女皇,制定政策,處理朝政,精心治理國家。

武則天當了女皇,很多人不習慣、看不慣,反對的人不少。武則天爲了鞏固統治,採取了嚴厲手段,她重用酷吏,鼓勵告密,對反對她的人進行壓制,朝廷內外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

得到武則天寵信的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六個大臣謀反,將他們投入獄中,嚴刑拷打。狄仁傑爲了避免被當場打死,只好暫且認罪,錄了口供。然後,狄仁傑書寫了冤屈情況,讓兒子趕快呈報給武則天。

武則天很重視,親自審訊。她拿着狄仁傑的口供,問他爲什麼承認謀反。狄仁傑說:“臣當時如果不承認,肯定就會被打死了,哪裡還有見到陛下的機會?”

狄仁傑向武則天申訴了來俊臣等人濫用酷刑的事實,說明大臣們都是屈打成招的。武則天根據當時形勢的需要,暫時沒有爲他們平反,但免除了這些大臣的死罪,六個人全都貶爲地方官。狄仁傑被貶到江西彭澤當了縣令。此後,武承嗣等一夥佞臣,多次要求誅殺狄仁傑,都被武則天拒絕了。

公元696年,契丹首領孫萬榮發動叛亂,攻陷冀州,河北震動。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爲魏州刺史,令他率軍抵禦契丹。狄仁傑迅速到任,孫萬榮懼怕狄仁傑威名,不戰自退。魏州百姓爲狄仁傑立碑頌德。不久,狄仁傑擔任幽州都督。武則天賜給他紫袍、龜帶,並在紫袍上題寫十二個金字,表彰狄仁傑的忠誠。

公元697年,武則天的統治已經穩固,爲了平息民憤,將來俊臣等酷吏在鬧市公開斬首示衆,延續多年的恐怖“酷吏政治”宣告結束。與此同時,狄仁傑重返朝廷,第二次擔任了宰相。這個時候,武則天已經七十四歲高齡了,她把朝廷事務幾乎全都委託給狄仁傑。狄仁傑雖然也已年邁,但仍然忠心耿耿,嘔心瀝血,輔佐朝廷,成爲名副其實的中流砥柱。

公元698年,後突厥南下侵擾河北。狄仁傑已經六十九歲了,卻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率兵,擊退後突厥,安撫河北,恢復了當地秩序。

狄仁傑一心爲公,沒有私利,他一邊主持朝政,一邊選賢任能,大力提拔後起之秀。狄仁傑任相期間,先後舉薦提拔張柬之、姚崇、桓彥範、敬暉等賢臣數十人,這些人多數都成爲名臣。人們誇讚狄仁傑說:“治理天下的賢能之臣,都出自您的門下啊!”於是便有了“桃李滿門”的成語。

狄仁傑認爲張柬之有宰相之才,向武則天推薦,武則天提拔張柬之當了洛州司馬。狄仁傑覺得不到位,再次推薦,終於將張柬之推向宰相之位。後來,張柬之力挽狂瀾,剷除邪惡,維護了大唐社稷。

武則天晚年的時候,有些糊塗,經常出現失誤。狄仁傑忠誠正直,敢於犯顏直諫,糾正了武則天許多弊政。有一次,武則天想鑄造一座浮屠佛像,需要花費錢財數百萬。狄仁傑多次進諫,陳述利害,使武則天打消了念頭。

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見武則天年事已高,覬覦皇位,經常給武則天灌迷魂湯,說大周江山應該由武姓人繼承。武則天有些犯迷糊了。

武家子弟都是奸邪之人,天下決不能落到他們手裡,狄仁傑心中萬分着急。當時,李旦雖然名義上是皇太子,但他一心做學問,不關心政治,根本不適宜當皇帝。狄仁傑暗中打算,想把已廢多年的中宗皇帝李顯,找機會從外地接回京城,以便日後繼承皇位。

有一天,武則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與別人下棋,卻始終不能贏。武則天心中不悅,讓狄仁傑爲她解夢。狄仁傑趁機說道:“陛下不能贏棋,是因爲無子啊!陛下只有兩個兒子,李顯長期被貶在外,應該把他接到身邊,侍奉陛下。”狄仁傑的這番話,觸動了武則天的母性,便決定將李顯召回。

公元698年,武則天假託李顯有病,需要回洛陽治療,秘密派人把李顯一家接了回來。武則天想給狄仁傑一個驚喜,把李顯藏在帳後,然後召見狄仁傑,故意說不能讓李顯回來。狄仁傑大急,跪倒在地,苦苦請求,並且痛哭流涕。

見狄仁傑急成這個樣子,武則天很開心,把李顯叫出來,用手一指,對狄仁傑說:“你看看,這是誰?”狄仁傑一見,馬上破涕爲笑了,這才明白,是武則天故意捉弄他。人們常說,人老了,就像老小孩一樣,看來武則天也不例外。《新唐書》記載了這個情節,挺耐人尋味的。

狄仁傑見李顯回朝,有了希望,心中十分高興。他又向武則天建議說,李顯不能悄無聲息地回來,而要光明正大,廣爲人知。武則天聽從了,先把李顯安頓在龍門,然後舉行儀式,按禮節把他迎回宮中,滿朝文武都很喜悅。不久,武則天有病,狄仁傑又提議讓李顯監國,但因魏元忠等大臣反對,未能實現。狄仁傑所做的這一切,意圖很明確,就是提高李顯的聲望和地位,爲他復位製造輿論。

然而,李顯這個糊塗蛋,卻不知道好歹,並不領情,甚至對人說:“人臣事主,應該一心一意,哪有皇帝剛一得病,就讓人監國的道理?狄仁傑這是在樹立私惠,想討好我。”看來,李顯確實昏庸,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材料。

當年,由於李顯昏庸,只當了五十五天皇帝,就被武則天廢黜了,被貶到外地十四年。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武則天見李顯這麼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長進,很是失望,所以,她在立繼承人的問題上,一直猶豫不決。武則天在李顯、李旦、武三思三人中間來回掂量,覺得還是武三思能力強一些。

武則天拿不定主意,便找狄仁傑商量。狄仁傑十分誠懇地對她說:“陛下認真想一想,兒子和侄子相比,哪一個更親?如果兒子繼承皇位,陛下百年之後,會永遠享受宗廟供奉;如果侄子繼位,宗廟裡只能祭祀他的父母,哪裡有姑姑的位置?再說,前段時間,李顯和武三思分別募兵,李顯不到十天,就招募勇士五萬多人,而武三思用了一個多月,才招了不到一千人。這說明李顯繼位,是人心所向啊。”

狄仁傑的這番話,情真意切,符合情理,對武則天觸動很大。再加上李顯回來之後,李旦再三請求辭去皇太子之位,讓給哥哥。最終,武則天終於下了決心,立李顯爲皇太子,確立了他繼承人的身份。對此,狄仁傑功莫大焉。

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完全倚重狄仁傑,對他十分尊重,從不稱呼他的名字,也不稱呼官職,而是尊稱國老。武則天見狄仁傑年齡大了,特下詔免除他晚上在宮中值班的義務。武則天還經常告誡其他官員說:“如果沒有十分重要的大事,就不要去打擾國老了。”武則天甚至不讓狄仁傑對她行跪拜之禮,說:“看到您跪拜,朕渾身都感到痛楚。”狄仁傑受此殊榮,只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看來,武則天十分清楚狄仁傑的作用,還沒有完全老糊塗。

公元700年,狄仁傑耗盡心力,終於一病不起,與世長辭了,享年七十一歲。

武則天悲痛不已,仰天大哭,說:“老天爲何這麼早就奪走了我的國老,從此朝廷沒人了!”

後世歷代都對狄仁傑給予高度評價,盛讚他忠廉正智,輔國安邦,功績卓著,堪稱一代明相。宋朝皇帝趙匡胤甚至說,武則天一女主,之所以能夠享國,皆因爲有了狄仁傑。狄仁傑也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和讚揚,大量歌頌他的文學作品不絕於世,廣泛流傳。

武則天能夠選拔重用這樣一位忠廉正智的名相,並使其忠心效力,彰顯了一代女皇的睿智、氣度和偉大。

在武則天重用的賢臣當中,有個叫婁師德的人與衆不同。婁師德的涵養性極高,就是有人吐他一臉唾沫,他也不生氣,特別能容忍,留下了“唾面自乾”的成語。

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35、中流砥柱狄仁傑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63、夷族忠臣李光弼11、兄弟喋血玄武門15、魏徵不想當忠臣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69、宦官干政掌大權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78、唐僖宗敗壞江山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42、李顯被妻女毒殺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16、李靖滅掉突厥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11、兄弟喋血玄武門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72、宦官又殺一皇帝17、李勣攻破高句麗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59、平叛天子唐肅宗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58、楊貴妃命喪馬嵬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57、哥舒翰痛失潼關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65、盛世時期的李白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78、唐僖宗敗壞江山55、包藏禍心安祿山72、宦官又殺一皇帝16、李靖滅掉突厥41、千年妄議無字碑17、李勣攻破高句麗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35、中流砥柱狄仁傑36、唾面自乾婁師德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17、李勣攻破高句麗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75、唐武宗會昌中興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41、千年妄議無字碑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9、天下未定殺功臣69、宦官干政掌大權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77、唐懿宗昏庸驕奢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54、禍國宰相楊國忠41、千年妄議無字碑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17、李勣攻破高句麗38、武則天的酷吏們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73、滑稽的染工暴動10、英雄難斷家務事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10、英雄難斷家務事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1、唐朝興衰歷程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69、宦官干政掌大權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65、盛世時期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