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

bookmark

大蒙古國一分爲五

大蒙古國通過三次西征,奪取了大片土地,在這些土地上,分別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這四個汗國,都屬於中央政府管轄,使大蒙古國成爲橫跨亞歐、強盛一時的大帝國。可是,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內戰以後,這些汗國都先後脫離中央政府,變成了獨立的國家,而忽必烈則在蒙古本部建立了元朝,大蒙古國便一分爲五了。

第一個汗國是欽察汗國,疆域南起黑海和裡海,北到北極圈,面積很大,足有六百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大致包括現在俄羅斯西部、東歐大部和高加索部分地區。

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的時候,滅掉了花剌子模等國,將其中很大一塊土地封給了長子朮赤,朮赤開始對這些地方進行統治。這是欽察汗國建國的基礎。

朮赤死後,次子拔都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和封地。拔都率軍第二次西征,攻佔了欽察草原、高加索和俄羅斯部分地區,戰果輝煌。窩闊臺爲了表彰拔都的功績,將其中大部分土地封給了拔都。

公元1242年,拔都趁着其他人爭搶汗位的時候,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了欽察汗國。拔都把伏爾加河地區作爲政治中心,在伏爾加河入口處建立了薩萊城,作爲欽察汗國的都城。

拔都建立了欽察汗國,統治了一大片土地,便沒有了謀取大蒙古國汗位的野心,也不太熱心於蒙古本部的事情,而是專心治理自己的汗國。拔都去世以後,弟弟繼承了汗位,與中央政府的聯繫日漸減少。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內戰的時候,欽察汗國便脫離了中央政府,開始獨立。

欽察汗國獨立以後,強化中央集權,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貿易活動,一度十分強盛。後來,欽察汗國發生分裂,逐漸衰落下去,最後歸併於俄羅斯。欽察汗國存在了二百六十年。

第二個汗國是察合臺汗國,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建立的,鼎盛時疆域東起新疆吐魯番,西至阿姆河,北到塔爾巴哈台山,面積三百五十萬平方公里。

成吉思汗不想讓長子、次子繼承他的汗位,而是選擇了三子窩闊臺,爲了彌補長子和次子,便把西征得到的土地,大部分封給了他們,察合臺便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了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與大哥朮赤矛盾尖銳,而支持弟弟窩闊臺繼承汗位。所以,在窩闊臺執政時期,察合臺的地位很高,他的汗國也發展很快。蒙哥即位後,打壓窩闊臺和察合臺家族,把察合臺汗國的部分地區撥給了拔都管轄,察合臺汗國的發展陷入了低谷。

蒙哥死後,拖雷家族內部兄弟相爭,給了察合臺汗國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察合臺汗國趁機奪回了原來的地方,壯大了勢力,並脫離中央政府,成爲一個獨立的國家。

察合臺汗國地處中亞,是聯通東西方的樞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因而多年戰爭不斷。後來,察合臺汗國分裂成東察合臺汗國和西察合臺汗國。西察合臺汗國於公元1402年滅亡,東察合臺汗國卻一直堅持到十六世紀,存在四百多年。

第三個汗國是窩闊臺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中地盤最小、存在時間最短的,疆域主要是在現在的新疆和內蒙境內。

成吉思汗指定窩闊臺爲大汗繼承人,因而給他的封地最小,只是原來乃蠻部和西遼的部分地區。窩闊臺繼承了大汗之位,自然不在乎封地大小,他登基之後,轉手把封地給了他的長子貴由。貴由志在汗位,也不重視封地,致使窩闊臺汗國發展十分緩慢。

蒙哥即位以後,限制打壓窩闊臺汗國,使窩闊臺汗國勢力更加弱小,甚至形不成一個完整的區域。窩闊臺的孫子海都心懷不滿,他聰明能幹而又狡詐,積極聯絡鼓動窩闊臺系成員,逐漸成爲窩闊臺系諸王的首領。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兄弟相爭的時候,海都支持阿里不哥,希望兄弟倆的戰爭打得越大越好。與此同時,海都整訓軍隊,對外擴張,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

公元1268年,海都趁着忽必烈伐宋之機,正式建立了獨立的窩闊臺汗國,並且攻佔了和林。後來,忽必烈派大軍討伐,海都畢竟勢力不強,屢戰屢敗,只得進行遊擊戰。最後,海都兵敗身死,窩闊臺汗國滅亡。窩闊臺汗國只存在了五十八年。

第四個汗國是伊利汗國,是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建立的,鼎盛時疆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括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南抵波斯灣,北到高加索,面積六百多萬平方公里,與欽察汗國差不多。

旭烈兀率軍第三次西征,連續滅掉木剌夷國和阿拔斯王朝,征服敘利亞,佔領大馬士革。不料,蒙哥突然死亡,旭烈兀只好率軍返回。

旭烈兀在回軍途中,得知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正打得不可開交,他左右爲難,便停下不走了。旭烈兀向雙方分別派出使者,進行調和,並勸弟弟阿里不哥放棄爭鬥,擁戴二哥忽必烈稱汗。

忽必烈很高興,爲了拉攏旭烈兀,傳旨將波斯土地歸旭烈兀統治。於是,旭烈兀便不再回來了,在封地建立了伊利汗國。旭烈兀不久病逝,其長子繼位。

伊利汗國距離蒙古路途遙遠,形成了獨立國家,於十四世紀末滅亡,存在近百年。

忽必烈與弟弟打了四年內戰之後,見四個汗國紛紛獨立,不再聽從大汗的詔令了,於是,便在蒙古本部建立了元朝。這樣,大蒙古國就一分爲五了。

元朝是在大蒙古國基礎上建立的,並且同出一源。但是,元朝與大蒙古國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爲一談。

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19、窩闊臺試行新政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9、蒙軍南下伐金19、窩闊臺試行新政35、平定李璮叛亂49、元仁宗推行漢化29、蒙軍第三次西征41、元朝也有“蘇武”26、蒙哥爭得汗位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5、乃馬真後攝政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2、北方興起蒙古族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8、蒙滅西夏之戰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65、徐壽輝摧富益貧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48、元武宗創治改法32、忽必烈建立元朝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45、江南反抗迭起67、明玉珍佔據巴蜀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66、陳友諒弒主稱帝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13、經略中原木華黎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43、蒙古諸王叛亂58、元惠宗先明後暗66、陳友諒弒主稱帝9、蒙軍南下伐金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26、蒙哥爭得汗位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35、平定李璮叛亂8、蒙滅西夏之戰68、朱元璋勢力崛起20、拖雷離奇去世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32、忽必烈建立元朝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44、海外用兵受挫69、朱元璋掃平江南14、神箭手哲別47、元成宗守業有成54、兄弟相爭弟殺兄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1、《元史》與《新元史》14、神箭手哲別68、朱元璋勢力崛起50、元英宗實施新政54、兄弟相爭弟殺兄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41、元朝也有“蘇武”46、孫子接了爺爺班14、神箭手哲別47、元成宗守業有成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7、脫脫力挽危局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69、朱元璋掃平江南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44、海外用兵受挫32、忽必烈建立元朝64、紅巾軍威震天下54、兄弟相爭弟殺兄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50、元英宗實施新政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47、元成宗守業有成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35、平定李璮叛亂41、元朝也有“蘇武”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1、《元史》與《新元史》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43、蒙古諸王叛亂26、蒙哥爭得汗位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20、拖雷離奇去世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