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天無二日

“吾等果然中計了,從南方武都郡傳來消息,說潁川昆陽一役,王邑全軍覆沒,綠林大勝,更始尚在!如今已派兵攻漢中,將入武關了!”

“我早知馮衍此人之言不可信!”

方望只恨衆人被馮衍花言巧語所騙,加上該死的盧芳偏偏被匈奴扶持稱帝,逼得他們也不得不如此,反而乘了第五倫心意。

不過他先前請隗囂“斬馮敬通”,其實只是故意說出來嚇唬,希望能威逼馮衍,讓他交待出第五倫真正目的。

但馮衍知道隴右已是騎虎難下,現在只怕還得趕着與第五倫搞好關係,怎敢殺他?遂一口咬定他們也是誤信謠言:“定是王邑王尋等新室殘黨的虛張聲勢,故意傳謠。”

假新聞!

這種假傳消息愚弄輿情,王莽過去是經常乾的,比如廉丹、王匡成昌大敗,傳回來後,王莽將其說成是大捷,又令東方檻車傳送數人,言“樊崇等皆行大戮”,以安關中人心,可三番五次這樣,王師剿匪十萬,敗退洛陽,連小民也知其詐。

第五倫的目標已經達成,馮衍現在什麼都不需要做,只用繼續籠着袖子,心裡笑着看對方頭疼,心中可得意了。

“明公妙計,而我縱橫捭闔,如今已不再是陰謀,而是陽謀了!”

……

“反正此事尚未傳出去,不如就讓劉嬰退位如何?我與南陽舂陵劉氏有故,可去向更始皇帝解釋。”

隗囂已然焦頭爛額,底下人也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安衆將軍劉隆爲首,他是南陽人,與劉伯升、劉文叔有故交,所以偏向共尊更始皇帝,同時對隴右扶持的傻子皇帝並無半分尊重。

“解釋?吾等擁立正統,何須向僭位者解釋!”

話音剛落,就被老劉歆一頓好罵:“劉元伯,汝也是漢室宗親,汝祖父曾爲了元統皇帝舉兵擊莽,失敗被族滅,汝竟敢直呼皇帝名號,此乃大不敬!”

又道:“應該去帝號的,是那所謂更始皇帝,舂陵侯不過是長沙王偏遠支系,小宗而已,血緣疏遠,焉敢僭居九五。”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劉歆已經將劉嬰視爲自己晚年彌補錯誤的最後指望,力挺於他:“元統皇帝即位,負天子劍南面而立,定年號,又召集隴右一十六姓與會,且告於宗廟,天地民皆已知曉,若是驟然廢立,隴右輔漢舉義,便成了笑話!”

確實,不止是他們的所謂“復漢事業”,從劉歆到隗氏,都將爲關隴之人所笑,這個集團的政治前景,將毀於一旦。

隗崔是糙漢子,莽遊俠,最懼被人說慫,一拍案几道:“劉公說得好!都是皇帝,他綠林立得,我隴右就立不得?分明能做策立元勳,何必趕着去舔荊楚人臭腳?”

元成以來,對外戰事基本停了,六郡子弟在京師越來越不好混,他們早就憋了口氣,豈能再讓關東人騎到頭上。

但隗囂頗爲擔心:“天無二日,尊無二上,更始是漢帝,吾等的元統皇帝也是漢帝,現在是漢漢不兩立,兩漢必有一戰啊!”

方望倒是想明白了,搖頭道:“上將軍、如今天上,可不止有兩個太陽。綠林所立之漢,且稱之爲綠漢,加上盧芳之胡漢,吾等之西漢,已是三日並立。”

且胡漢近而綠漢遠,更始的責問交兵起碼是明年的事,但與盧芳的競爭,卻迫在眉睫啊!

“而這,就是第五倫的目的!”

方望認爲自己已經識破了第五倫的詭計:“第五倫自持逐莽第一功臣,不願意投降更始,淪爲邊緣,任人宰割。”

他搖着蒲扇道:“但第五倫又怕隴右遵從更始,讓他腹背受敵,於是才令馮衍使詐傳謠,令隴右速立元統,如此一來吾等與南陽再無聯手可能,第五倫就能在中漁翁得利。”

“但第五倫卻忘了,他就夾在兩帝之中,且常安乃帝都,人人慾得,如若更始遣將入關,捱打的還是第五倫!”

方望捋須道:“吾等不妨將計就計,以元統皇帝之名,號召河西幷州尊王攘夷,共抗匈奴及胡漢,積蓄兵馬糧秣,南圖益州。至於東方,且給第五倫一三公之號,就讓他擋在關中!”

事到如今,這是最好的辦法了,隗囂遂召來馮衍,再問他第五倫的態度。

馮衍知道事情成了,心中大喜,遂指天發誓:“天無二日,在第五將軍心中,只有‘元統’一位皇帝!”

……

劉歆給劉嬰挑的年號是元統,以明其正統地位,而短短數日內,這“西漢”小朝廷的臺子也飛快搭建起來。

“新制已廢,當複用漢制。”

在制度問題上,新朝按照古禮設置的四輔三公四將當然是要推翻打倒踩上一萬隻腳,絕不能採用,劉歆幫王莽將官制改得面目全非,現在卻要統統改回去了。

但問題是,漢朝的皇帝也喜歡改官制,這版本應該回檔到什麼時候?

有來投靠隗囂的關中大儒提議,應該回溯到漢哀帝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王莽是壞的,那王莽反對的,就是好的!

這不是在公然打劉歆臉麼?他也是哀帝朝被貶斥的一員,於是遂道:“哀帝之政亦頗爲不明,前漢之亡,實亡於成哀也!”

又讚道:“漢之治世,莫過於中宗時。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文景!”

劉歆和他的父親劉向,最推崇漢宣帝時的“王霸道雜”,父子倆對這位皇帝的評價,比已在民間被視爲聖人一般的文帝還高。

於是“西漢”的官制,便以宣帝時三公九卿爲模板,因爲三公不夠分,又效漢初故事,加了太傅、太師、太保三上公。

隗囂爲大司馬大將軍,隗崔爲御史大夫,劉歆自爲太傅,楊廣爲太保。

至於第五倫,在方望的提議下,以其逐莽保全常安之功,直接讓他做丞相兼太師!

第五丞相、第五太師,總能滿足了罷?

接着是封爵,以方望之見,提議道:“倒不如直接給第五倫一個異姓王!好處要給足,才能讓第五倫死心塌地。”

然後喜滋滋傻乎乎,在關中替隴右做擋箭牌,攔着綠林和新朝殘餘,還能在北邊分擔一點胡漢的壓力。

但劉歆這老古板,卻沉着臉堅持道:“漢雖中衰,然高祖白馬之盟依然有效,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此例不可開。”

這話說的隗崔和隗囂面面相覷,如此說來,他們隗氏再努力,也混不到王嘍?

雖然二人心中有想法,但一切草創,危機重重,不是爭虛名的時候,於是衆人商量後,決定廢除王莽時的五等爵,仍推行列侯、關內侯之制。

楊廣說道:“第五倫在新朝時便是維新公,如今成了侯,只怕其心中不滿啊。”

“多封戶口即可。”劉歆有辦法:“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便以長陵縣封之!長陵戶數五萬,口有十七萬,全封給伯魚,堪比蕭相國家極盛之時了!”

要知道,漢時的衛、霍乃至於後來的霍光、王莽,戶數也不到這數。

方望提出反對:“如今第五倫手中有列尉、京尉、光尉三郡,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倒不如大方些,直接封他新時列尉十縣,戶十五萬!”

有道理,但既如此,何不將京尉也封給他?如此一來,雖名非王,然勢與王相當。

方望嘿然而笑:“與第五倫一同起兵驅逐王莽的功臣何其多也?豈能專賞一人?”

“依我看,京尉茂陵等十縣,可讓第五倫麾下之萬脩、耿弇、等輩分之。”

“再多派使者,令邛成侯王元及長陵、陽陵二十家前漢列侯後代,亦復其爵號,封予渭南光尉十縣,若是不夠,則小者予以一鄉。”

爲的就是搶在更始政權前頭,讓他們皆受元統皇帝的印綬,順便分化第五倫的勢力!要將第五倫的臣屬,變成元統皇帝的臣屬。

方望思慮可謂面面俱到:“此外,佔據陳倉的呂鮪,坐擁北地的原涉,當地傅氏、甘氏;新秦中的張純,乃至於上郡馬員,亦加官職,封爲侯,予其所佔之地,收回新印,更換爲漢印。”

東邊的封了,西邊的自然也不能不封,除了隗氏叔侄二人分別爲“成紀侯”“高平侯”,各得戶數萬,基本瓜分了天水、安定兩郡,隴右起兵擁戴元統皇帝的一十六姓豪強,人人都分到了果子,基本都以各自家族的縣鄉爲侯。

“三個郡不夠分,等金城、武都及河西歸降就夠了。”

如此下來,這西漢,儼然是分封制啊!

但也只有這樣,方望的口頭禪“傳檄而定”才能實現。而隗囂這位大司馬大將軍開了幕府,隗氏挾天子以令諸侯!

最後,甚至連已經收拾好行囊,心想着回去會被第五倫如何誇獎的馮衍,都混到了侯!

隗囂召見馮衍,親自授予臨時趕製的侯印:“恭喜敬通,杜陵馮氏又出了一位侯!”

什麼?馮衍嚇了一大跳,然後就被告知,他被元統皇帝封爲“下杜侯”。

“敬通奔波勞苦,當受此勳!”

隗囂感慨道:“昔時在京時,未知敬通大才,如今一見如故,往後同爲元統皇帝朝臣,你我當多多往來纔是,以敬通之能,在伯魚麾下只做一介長史,確實是小了。”

馮衍在隴地表現,讓隗囂頗爲詫異,心生拉攏之意,他低聲對馮衍說道:“若在關中待不下去,隴右九卿之職,虛位以待。”

下杜,是他們馮氏所居的鄉啊,捧着關內侯之印,聽着這奉承,馮衍感覺不妙。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

可他很快又清醒了過來,現在控制下杜的是第五倫,而這隗囂自己在隴右都說話不太管用,就是個空頭大司馬,給自己的封侯,也是畫餅而已。

更何況,隗囂身邊已經有了方望,此人頗爲倨傲,自視甚高,嫉賢妒能——和馮衍是一類人。

若是同處一朝,誰也不服誰,那還不得打出狗腦子來?

於是馮衍嘴上滿口應承,旋即便與劉龔同行:劉龔做了西漢朝廷的九卿之一“宗正”,要再跑一趟,去給第五倫授丞相、太師、渭侯三枚大印。

離開成紀時,馮衍只看着這隴右粗獷風光,暗暗對比關隴優劣。

短期內,隴右是有軍事優勢的,六郡子弟確實驍勇善戰,但就是人口稀少。而所謂“西漢”看似佔據正統大義,然而當漢帝不止一個時,就沒有太大用處嘍,你能傳檄,別家不能?

反觀第五倫所據的關中渭北,地盤看似不大,位置也四面受敵。然其財富人口,一郡能當隴右三郡。尤其是茂陵、長陵,單拎出來一個縣,甚至能吊打河西四郡,那纔是積蓄力量,虎爭天下的好地方!

於是晚上歇息時,馮衍將自己的印綬,隨手解下扔在箱底,不就是侯麼?想必以自己的大功,在第五倫手下也遲早能得。

他告誡自己:“天無二日,臣無二主,在我心中,只有第五伯魚,一位明公!”

……

馮衍完成使命匆匆東歸之際,第五倫也已全取河西,留景丹、萬脩留守,而他自己又馬不停蹄回到常安,如今武關已經投降更始,公然打出漢旗,綠林的前鋒不知何時會到,第五倫要儘快完成一件事。

“將宮中麒麟、石渠、天祿三閣,搬空!”

……

PS:第二章在18:00。

第375章 樂土第142章 反賊何苦難爲反賊第284章 盜跖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45章 諸君!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189章 亂殺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562章 委屈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490章 禹跡第315章 韓信第669章 當陽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682章 豆渣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256章 天變第181章 守土長官第22章 貧富差距第334章 百姓第313章 運動第301章 退婚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184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30章 新朝雅政第195章 將軍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285章 王侯將相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05章 甩鍋大會第511章 失馬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45章 諸君!第341章長楊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17章 草率了第314章 賭徒第522章 殉道第85章 剿匪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634章 要多想第498章 打援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237章 革命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117章 打雁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212章 努力第23章 秋菊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42章 反賊何苦難爲反賊第263章 家書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323章 豆粥第87章 假摔第514章 鐐銬第456章 謀刺第276章 北狩第664章 刺馬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631章 竟敢弒主!第517章 再見第120章 天下亂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104章 封王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317章 懷哉第21章 蒂花之秀第174章 雙贏第345章 突騎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97章 大意了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34章 百姓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50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395章 大公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556章 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