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遠交近攻

王遵字子春,乃是霸陵大姓,常居於常安。

第五倫第一次入京時,他觀望後,認爲此子進了京居然還退出去,沒前途,選擇等待。

後來劉伯升抵達,王遵以爲其乃豪傑也,傾心投靠,並獻上了分上林苑以換取豪右捐糧之策,劉伯升欣然採納,一口喝了這鴆酒……

雖然確實幫他贏得了部分豪右支持,但這件事並沒能挽回劉伯升的敗亡。而當初瓜分上林苑的數十家薄冊,也成了隨時可能被第五倫南下清算的名單!

儘管魏軍遵守第五倫“冬天不打仗”的命令,只滿足於控制新豐、鴻門及藍田,尚未席捲而來,但隨着長平館之宴的結果傳開,“可能反”的渭北三十三家著姓都遭了殃,更何況是他們?

有的人跟綠林走了,有的則還想去渭北哀求,更多人則茫然無措,開始氣急敗壞地埋怨王遵不該帶他們投效劉伯升。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事到如今,諸君就算去第五倫面前將頭磕破,淚哭幹,也換不來他一絲憐憫。”

王遵倒是冷靜:“我家就在霸陵,第五倫若來擊,我家首當其衝!”

“各家如今退無可退,且各自保於塢堡,容我去西漢求援。”

他與隗囂也有舊,匆匆西行,於十月上旬抵達陳倉,拜在隗大將軍面前。

隗囂依然是那麼禮賢下士,一口一個“子春”,還親手爲他撣旅途所蒙的灰土。

但西漢軍師方望就沒那麼善意的,冷冷說道:“王子春,是上林苑的鹿脯不好吃,還是昆明池的魚兒不夠肥,你作爲綠漢京兆尹,爲何來隴右這小屋檐下拜會?”

這是譏諷王遵,王遵卻也不氣,只強辯道:“我所以迎接劉伯升,隨其戮力不避矢石,豈是貪圖爵祿,亦或是上林苑的園囿土地?不過是人思舊主,家父生前蒙漢厚恩,做過上郡太守,而我思效萬分耳。”

“綠漢、西漢都是漢,元統皇帝、更始皇帝都是劉姓,是高皇帝子孫,我不管投效何方,都是漢臣,所持皆爲漢印,總比降服於第五倫要強!”

方望卻指着外頭的平坦周原反問:“周攜王和周平王,能一樣?”

他指的是西周滅亡後,也有兩個周王並立的時期。

方望道:“晉文侯曾言,天無二日,國無兩王。攜王雖爲先王兄弟,但沒有得到諸侯公認而擅自稱王,實屬叛逆,天子應當予以討伐,遂擊而誅之。那時候攜王奸命,豈會有諸侯說什麼‘投效攜王和天子都是做周臣’?”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王遵一時啞然,只道渭南豪右跟錯了人,如今知道誰纔是真正的天子,願意奉獻版籍予元統皇帝。

隗囂讓他下去休憩,只苦着臉問方望:“先生,如今形勢,與吾等所料相差太大了。”

按照他們的預想,劉伯升南國豪傑,怎麼也能與第五倫打個平分秋色,慢慢耗上一年半載,而隴右好乘機發展。

萬萬沒想到,劉伯升入關不到一月就敗亡,部衆撤去了漢中,而第五倫挾大勝之威,開始從容不迫清理內部。

這時候,還想兩頭站,誰輸幫誰的隴右遂頗爲尷尬,進攻北地的手已經伸出去了,也抓了一些東西在掌中,來歙也收留了,畢竟與隗囂有舊,亦是一員猛將。

但接下來如何處置與魏王的關係,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

“若是答應渭南豪強懇請,派兵東進,便是與第五倫直接開戰!”

但隴右現在沒有繼續東擴的底氣,看上去碩大的地盤其實並無多少人口。諸如敦煌郡,全郡不過三萬人,還不如渭北一個縣,既不能提供兵員,也無法交出糧食,頂多補充下馬匹,但隴右最不缺的就是馬……

方望最喜歡的“傳檄而定”開始呈現其負面影響來。

“金城郡一帶的羌人三天兩頭殺官作亂,西海羌豪也希望能回到河湟,不斷東侵。”

“匈奴右部也開始在河西四郡邊牆出沒,頻頻滋擾。”

各地告急猶如雪片飛來,隴右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反而被牽扯了精力,隗囂得小心翼翼地處理與羌胡的關係,他還是希望彼輩能爲己所用。

故而隴右目前自守有餘,進取卻略不足,光攻略北地郡,就派遣了上萬兵力,他叔父隗崔親自出馬,如今當真要爲了渭南豪強,傾盡全力,挺進長安麼?

“長安是第五倫的陷阱。”方望篤定地說道。

“劉伯升便中了詭計,吾等絕不可重蹈覆轍。”

隗囂道:“那先生的意思是……和?”

講和,就是坐視第五倫奪取渭南,同時交出來歙,恢復昔日的友好關係。

但經過這數月觀察,第五倫欲自立山頭的態度也昭然若揭,不可再幻想他可被諸漢招撫,甘心做一個諸侯王了。

方望搖搖頭:“西漢與第五魏必有一戰,最遲拖到開春,但吾等可守而不可攻。不如安撫渭南豪傑,讓彼輩自守於塢堡頑抗,拖住第五倫。”

“而隴右要早早處置好羌胡屬國,募其騎從入伍,準備在右扶風、北地與第五倫戰!守隴必先守雍!”

“也只能如此了。”隗囂還是覺得感慨和遺憾,這第五倫,怎麼就有那麼大的野心呢?

“吾等還要做一事。”方望壓低聲音提議:“不可教劉歆知曉。”

“是何事?”

方望道:“遣使者前往南陽,與更始皇帝聯絡。”

隗囂十分詫異:“先生方纔不是還說,周平王、周攜王不兩立麼?”

方望腦子轉得倒是挺快:“方纔是嚇唬王遵,彼一時此一時。若遇犬戎、蠻楚,兩週恐怕也只能一同對敵。”

“吾等先前還以爲綠漢強而第五倫弱,想要讓魏王在東方作脣,擋住關東來寇。可如今看來,第五倫已竊居十郡之地,皆膏腴沃土也,人口、兵員,皆遠超於我。而綠漢最知名的將軍劉伯升折戟於渭,更始皇帝縱然暗喜,也應該看清,誰纔是他最大的敵人!”

“豈不聞王遵所說,劉伯升臨死前的話?這天下,寧予兄弟,不予國敵。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此之謂也。當派遣使者,繞道武都、漢中,送來歙回南陽,以諸漢親戚,不可棄也,第五豺狼,不可厭也說之!夾擊魏國!”

仔細算算,劉玄跟漢成帝同輩,按照世系,北漢的“劉子輿”是他的侄兒,劉嬰作爲漢平帝的繼子,則是劉玄的重孫子……

難道國書裡要稱“皇曾叔祖父”麼?更何況你是個皇帝,我也是個皇帝,一筆寫不出兩個漢字,怎麼也不可能談得攏啊。

方望卻笑道:”隴右是隗氏的隴右,而不是劉嬰的隴右,只需要以外臣隗季孟之名修書即可,大將軍甚至可以空口承諾……”

他陰森森地說道:“擁立元統,是劉歆一意孤行,非隗氏及隴右之願也,當時不知南陽天子所在,只爲了安定人心。他日可廢棄劉嬰,讓他降爲王爵,一起做更始皇帝的臣子!”

作爲最早提出擁立劉嬰的人,現在卻毫不猶豫地拋棄這傻皇帝,縱橫之士果然是心狠啊,隗囂頷首:“從前周朝滅亡,戰國紛爭,天下四分五裂,經過好幾代才得安定,縱橫之事復起於今乎?”

“先生這計策,乃是遠交近攻啊!”

……

可能是狗頭之間心有靈犀,亦或是純熟巧合,第五倫的“典客”馮衍,在第五倫戰勝劉伯升,即將引來天下側目,再沒法韜光養晦時,也提出了相似的戰略,甚至比方望還更早半個月!

“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縱觀天下,未曾應漢而欲自立者,益州公孫述也,他也北迫於西漢,東臨於綠漢。大王當年不是與公孫子陽有一面之緣,更有一位師兄在蜀中做官麼?不妨遣一使者前往結交!”

馮衍指的是去過蜀地的王隆,但第五倫捨不得讓自家師兄受苦,遂高興地點了馮衍。

“此事關乎我國存亡,非馮先生親力親爲不可!”

這纔有了此趟讓馮衍後悔不已的跋涉,第五倫封降將鄧曄麾下的於匡做校尉,賜予黃金,讓他做反間,裝作劉伯升的敗兵向南潰退,而馮衍則換了身衣裳混跡其中。

同行的只有於匡及十多名魏兵死士——他們都是當初跟任光護送岑彭兒子北上的南陽人,口音上不會露餡,到了渭南後,靠着於匡,很快就混入一支綠林兵中。

失了劉伯升後,入關綠林最後一點秩序也蕩然無存,完全成了流寇遊勇,“漢兵”重新變爲匪徒,一路靠劫掠鄉里來維持吃食。

他們也想直接回南陽,但魏將第七彪已佔領藍田,截斷了去路,只能走子午谷先去漢中。

子午谷乃是王莽時所修,十分狹長,全程近七百(漢)裡,因爲橫跨秦嶺這道氣候分界線,其景緻一分爲二,北段是崇山峻嶺,跌宕雄渾,樹木多是枯槁的落葉林,滿目俱是蕭瑟。

南段亂石穿空,綺麗峻美,崎嶇小山到處都是,植被也一派南國風情,冬天裡松柏依舊鬱鬱蔥蔥。

馮衍卻顧不上欣賞,他作爲縱橫士上嘴皮下嘴皮碰一下倒是容易,可真正幹起出使的活來,才知道不易。子午谷禿嶺小道曲折繞着山巒盤旋,百步之內縈繞巖巒要轉無數個彎彎,有時候繞了兩天才發現,不過是從山腳到了山坡。

最難走的還是棧道凌空之處,擡頭能見六龍回日之高標,伏首則望衝波逆折之回川,百丈高處,人馬卻得踩着木製棧道前行,重量壓在上面吱吱呀呀,一陣風吹來甚至有些搖晃,甚至有前行的騾馬在破損處失足跌了下去,只剩下一陣驚呼,和重物墜地的笨重聲響。

七百里路,他們足足走了十五天!

直到谷口南端就在眼前時,馮衍才心悸地回首,撫膺暗歎:“難怪我出發前,有人提議乘勝取渭南,負糧五,從子午谷入,循秦嶺而南,不出十日可抵漢中,一口氣奪了此郡,大王冷笑置之。”

“吾等數十人就如此艱難,更何況是大隊人馬?”

第五倫可是親自走過這條路,知其艱險,馮衍他們運氣好,沒太多雨,若是天公不作美起來,沿途的棧道橋樑被洪水沖毀,在谷裡一困月餘,不得不退都是常事。

如此天險,真是進攻方的噩夢,確實不宜着急。

而漢中王劉嘉的將軍也守在子午谷南口,此人名叫賈復,他令人認真檢查每一個過關的人,尤其是他們的口音!

不是南陽口音,都視爲間諜,逮了去做苦力,甚至是殺了都不冤枉!

這可苦了不少從渭南跑來投奔漢中王的豪強大戶,又被宰了一遭。而虧得馮衍緊急做過方言功課,纔沒露餡。

進入漢中後,就全然是南方景觀,山林仍是一片綠意,劉嘉將漢中治理得不錯,已經稍稍恢復了秩序,但從渭南撤出來的各支綠林殘部又將這兒攪亂了,馮衍他們在西城附近落腳,開始慢慢打聽起如何另一進南下巴蜀。

“去巴蜀?”

一支敗兵聽到於匡打聽此事,氣得將請他喝的酒重重拍在案几上。

“吾等就是從蜀地敗退回來的!”

原來,就在劉伯升挺進關中之際,更始皇帝劉玄也任命了一位益州刺史,從漢中入巴蜀招安,豈料才抵達劍閣,卻被公孫述的軍隊擊敗,倉皇從石牛道退了回來。

也虧得深入到漢中,馮衍才就近得知了發生在十月初一,關中尚未知曉的“舊聞”。

“那公孫述已經自尊稱王了!”

什麼王?

“蜀王!”

……

而遠在成都的“蜀王”公孫述,在掃平巴蜀廣漢三郡,入主錦官城後,他的謀主名爲李熊者,也給公孫大王獻上了一策。

“大王起於導江,安撫黎民,保一方平安,又大破綠林入蜀之兵,由是威震益部。”

“方今四海波盪,匹夫橫議。將軍割據三郡,地廣千里,什倍於湯、武,又勢險衆附,若奮威德以投天隙。”

“如今又改名號,以鎮百姓,自立爲蜀王,都成都。”

“但蜀國仍不安全,西北有西漢,欲取武都,扼我咽喉,北限於綠漢,佔據漢中,如劍懸於吾頂上。”

李熊道:“若想取武都、漢中,一統益州,成就霸業,不妨遣使遠交近攻,結好魏王第五倫,與之相王同盟!”

……

PS:明天的更新在18:00。

第353章 四靈第27章 疏不間親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108章 狼來了第316章 柱天第591章 茅塞第491章 立國第623章 山高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2章 改名狂魔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392章 銜環第415章 想桃吃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342章守戶之犬第140章 該死第131章 如玉第327章 離譜第296章 跳舞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556章 窺天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503章 敢動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398章 平林第634章 要多想第176章 加戲第177章 武安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592章 優勢第215章 他急了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576章 斷蛇第259章 西涼軍第568章 南巡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96章 跳舞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608章 養蠱第257章 安民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88章 刁民第116章 不愧是你!第47章 兄友弟恭第326章 魏蜀吳第64章 大司馬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478章 溫酒第566章 圍魏救趙第269章 兒皇帝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468章 祁山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457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265章 孝子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427章 瓦玉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406章 隴蜀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511章 失馬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503章 敢動第379章 嘗新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76章 巨無霸第519章 罪與罰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109章 黃河謠第95章 那沒事了第470章 周率第434章 國野第655章 對手第394章 南渡第64章 大司馬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52章 左手畫圓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460章 牛頭第267章 我爲王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106章 吞胡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