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

bookmark

李忠是青州人士,新莽時來冀州信都做大尹,需要仰仗地頭蛇邳家相助才能站穩腳跟,再加上他和邳彤是鄰郡同僚,在亂世裡步調一致,這才能互保至今。

但如今,李忠見到通過熟人路徑潛入信都,秘密來訪的邳彤時,帶着濃重東萊口音的語氣中滿是責備:“邳偉君真是善走啊。”

“我聽說你離開了下曲陽,本以爲會直接到信都,豈料卻只讓人送了封信回來,折了一大圈,南投魏王,做起說客來,難道不怕家眷出事?”

邳彤打着哈哈:”我與仲都乃是託妻獻子的交情,有仲都在信都,自能保我家人不失,何須顧慮。”

李忠確實替他打了掩護,謊報說邳彤家族拋棄塢堡,南逃投靠馬援,其實是偷偷藏在了郡守府中,只埋怨邳彤道:

“嗣興皇帝深怒汝不辭而逃,宣佈抓獲邳彤者封侯,城中不知多少人等着擒你而獻,你還敢回來?”

邳彤道:“劉子輿已是將傾之廈,時日無多,豈會有人糊塗到還要投其屋中,一起覆滅?”

這話李忠就不愛聽,劉子輿對他是有大情誼的,當初入信都郡,還解下自己所佩帶的綬帶替李忠戴上,以示恩寵,君辱臣憂,立刻肅然按劍道:“邳彤,汝若是爲了家眷而回,看在你我多年交情上,大可帶着汝父弟及妻子離去。”

“可若是替魏王做說客,汝便是李忠的敵寇,李忠蒙嗣興皇帝大恩,思得效命,若縱賊不誅,則二心也!”

“賊?”邳彤大笑:“邳氏堂堂信都第一著姓,三代人在漢、新兩代皆爲二千石,竟被李兄說成了賊子。”

李忠也沒法對老朋友下死手,只嘆息道:“各爲其主罷了,我之英雄,彼之敵寇,我之敵寇,彼之豪傑,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非也!”邳彤卻和他卯上了:“今日願與仲都好好論一論,孰爲王,孰爲賊!”

“名不正則言不順,先說名義,魏王弔民伐罪,興仁義之師,荷戟大呼於鴻門,則王莽捐城遁逃,軍民伏請降。自上古以來,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又高舉攘夷之旗,於北州不絕若線之際,遣兵痛擊匈奴,斬首萬級,阻胡寇南侵之勢,此王者之正名也。”

“反觀劉子輿,區區卜者王郎,假名因勢,因爲趙王劉林私慾,竟成了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本是傀儡,後來僥倖脫逃奔入銅馬,用花言巧語騙得渠帥信從,用高皇帝上身這種把戲哄士卒信賴,初見覺得神奇,仔細一想盡是騙術,此賊寇之僞名也。”

邳彤再道:“二論信義胸襟,魏王雖欲覆滅諸漢,對河北劉姓宗室卻不盡誅,擊破邯鄲時,劉林喪心病狂,欲令所有趙劉宗族爲漢殉葬,連孩童都扔下城牆,幸爲魏王所救,釋而不殺,仁義之至!此王者之道也。”

“反觀劉子輿,對不附從者,動輒相逼,竟欲捕我家眷相威脅,說什麼‘降者封爵,不降族滅’,君視臣爲草芥,臣自然視君爲仇寇!此無道賊寇也。”

邳彤說到這,李忠皆不能否認,卻聽邳彤再言:“三論將士軍紀,魏王麾下人才濟濟,左丞相耿純,宋子大姓,名門望族;國尉馬文淵,茂陵大豪,天下俊傑;其餘景丹等,皆是一時之選,出身不是太學便是孝廉郎官,知文守禮。”

“其士卒軍紀嚴明,破長安而不掠,反而發太倉糧秣於京師百姓;此番北上信都,糧秣自河內千里運送,不少饑民作爲民夫羸糧得了差事,這才免爲餓殍,此王者之軍也。”

“反觀劉子輿,麾下盡是昔日賊寇,渠帥紛紛爲王,沐猴而冠,地位竄到了你我之上。士卒也多是鄉野惡徒,每到一處,劫掠大戶,索要糧秣,稱之爲抄糧,連中家貧民也不放過,將百姓捆綁鞭打勒索財物,稱之爲淘物。”

邳彤說起他控制的鉅鹿郡北部所見所聞,也是促使他背離劉子輿,投靠魏王的原因:“銅馬賊寇渠帥各尋華麗宅子居處,爭相擄掠別人妻女供其姦淫,若有反抗便動輒殺戮,所燒屋舍不可勝數。”

“劉子輿雖下令軍中不得胡亂殺人,然兵士分別隸屬各渠帥,都不聽命,此番南下與魏軍交戰,竟無糧秣輜重,只一路靠劫掠維持,彼輩過去是賊寇,如今更換旗號,卻依然還是賊!”

“以此三者來看,高下立判!”

說到這,邳彤的語氣變得焦慮起來:“仲都雖然不是本州人士,但來此數載,想必也和吾等這些土人一般,對冀州有些情愫。”

“自從新末大亂,冀州各方混戰,歲餘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我這一路南下北上,沿途見到人食人的慘劇已經開始了,這也是銅馬軍越來越多,竟號稱百萬之衆的緣故。”

“但銅馬只會害冀州更慘!彼輩除了流竄吃光下一處糧秣外,別無他能!能救冀州者,唯有魏王!”

他聽馬援說起過,曾與李忠通過信件,但此人一直沒明確答覆,此刻見李忠面露躊躇,邳彤催促道:“仲都還在猶豫什麼?莫要告訴我,你曾身爲新室二千石,竟對漢家死心塌地,一年前,天下皆以爲劉氏當復興,可事到如今,誰還信什麼人心思漢!”

“我南下時,遇上了耿純,他說得對啊!人心所思念的,並非是漢家,而是安定!誰能帶給冀州安定,誰就是聖王!”

李忠嘆息,邳彤所言三點都是事實,但他摸着腰上劉子輿親自爲他所佩的印綬道:“能救冀州者,絕非魏王一人。”

“銅馬當初何等桀驁,猶如決堤河水,如今卻被嗣興皇帝馴服。”

“真定王劉楊何等傲慢,本欲爲帝,如今卻被嗣興皇帝籠絡,重爲忠臣。”

“只要皇帝能驅逐魏軍,南取河內,西守太行,便能讓冀州熬過這個冬天,來年稍加以改制,以嗣興皇帝之才,定能讓冀州恢復安樂。”

邳彤詫異地看着李忠:“那王郎騙術何等厲害,竟連仲都都爲之心折?”

李忠搖頭道:“偉伯若見皇帝一面,亦會如此,其氣度遠超趙王、真定王,非真龍皇嗣不能如此。”

但邳彤卻嗤之以鼻,惑人的把戲,如浮影遊牆。即便是矮小之人,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張牙舞爪,博取利好。然而只要遇上熾熱的太陽正面射來,巨影便會消散,越縮越小,恢復它原本的面目!

他去過魏軍營壘,認爲第五倫和馬援,擁有能致勝的力量!

“仲都,此戰魏軍必勝。”

“哦?我看未必。”

李忠卻以爲不然,銅馬鉅鹿王孫登,與昌成侯劉植以三萬餘人駐紮信都城南,而青州赤眉受了嗣興皇帝印綬,城頭子路的部隊正在向西進發,數倍的兵力,要以兩面包夾之勢圍攻馬援……

然而就在此時,外頭黑漆漆的府院中卻響起一陣嘈雜,李忠皺眉出去一看,卻是城頭的軍吏來稟報:“丞相,魏軍來襲!”

李忠大異,馬援大營離這可有一天行程呢:“是小股斥候,還是大隊人馬?”

“是大軍,數不清楚,兵卒過萬。”

馬援以弱勢兵力,居然主動向信都發動進攻?這是李忠沒料到的,等回到屋內質問,邳彤也是一臉發懵,不由冷笑:“偉君也不知?看來,這位馬將軍,是將你當成酈生了!”

劉邦的謀士酈食其曾爲漢遊說田橫兄弟投降——也就是第五倫的老祖宗,結果快談妥時,韓信忽然發動進攻,導致田橫認爲酈食其使詐,一怒之下將他烹殺。

雖然李忠不至於怒而烹友,但邳彤確實有些尷尬,甚至有點惱火:“讓我來信都勸降李忠的是你,如今不打招呼進攻的也是你,馬將軍,你意欲何爲?”

但仔細一想也釋然了,從馬援吃河豚一事上看,這就是個不拿自己命當命的狠人,豈會在乎別人的命?作爲方面之將,何時進攻何地,當然是他說了算。

“仲都且慢走!”

李忠忙着要離開,卻被邳彤喊住,一回頭,卻見老友從懷裡抽出了一把匕首——因爲信任,李忠放邳彤進來時,連身都沒讓人搜。

冒着寒意的刀尖對準李忠,一如邳彤的目光般冷酷,李忠沒料到這光景,只冷笑:“偉君,你遊說不成,便要刺殺我?看來你當真要做酈生啊!”

這話語是一語雙關,酈食其投降劉邦時,替他遊說秦朝的陳留縣令,縣令沒答應,於是就被老朋友酈食其半夜起來割了人頭獻之。

而酈食其的兒子酈寄,後來更是以“酈生賣友”的典故而聞名。

抉目的機會就在眼前,但邳彤卻哈哈一笑,反手將刀尖對準自己,而把刀柄遞給了李忠。

“選擇之權,還是在仲都手上!”

“但仲都可要想清楚了,你手裡不止是自己一個人的性命榮辱,還有信都興廢,冀州百萬生民存亡!”

李忠沒有接刀,更沒殺邳彤,只是返過身,將他扔在屋裡,仗劍走到院中,大聲喝令道:“點兵,隨我上城牆!”

“準備擊‘賊’!”

……

信都城郊,鼓點響徹夜空,狂野而急促,昌成侯劉植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鑽出還沒焐熱的牀榻,讓人敲響集結的鼓點。

劉植手下的昌成兵兩千餘人,在亂世里長期訓練,稍有秩序,甲兵都是莊園自備,但面對敵軍的倉促來襲,依然顯得手忙腳亂。人和馬在黎明前的寒氣裡跌跌撞撞,百餘騎從們紛紛躍上不住吐氣的戰馬,步兵則邊跑邊緊着腰帶,刀鞘拍得甲裙噹噹作響。

而等劉植全副武裝走出營地時,卻見銅馬大營依然亂作一團,甚至有營壘在倉促中失了火,虧得天快亮了,否則一片黑暗中指不定就會出現營嘯。

鉅鹿王孫登滿臉慌亂,派人來質問劉植出了何事,一張口就滿是酒味,劉植甚至看到他營帳裡有女人的身影,肯定不是攜帶妻子,多半是路上搶掠來淫樂的。

看在大漢和嗣興皇帝的面子上,劉植忍着怒意:“馬援大軍來襲,被佈於二十里外的斥候發覺,如今魏軍距此不足八里!”

“斥候回報說,魏軍已經在平原上擺開了陣勢,緩緩前進,最多小半個時辰就能抵達。”

孫登愕然,然後罵罵咧咧地催促士卒集結。

等銅馬軍好歹亂糟糟開出營地,匆匆列了算不上陣列的雜陣時,朝陽已自地平線升起,和耀眼旭日一齊出現的,除了翻飛於長竿之上的魏旗外……

還有遍野的黃巾!

既然魏王還沒確定究竟是什麼德,是金是木?不管以後要換成蒼頭還是綠巾,眼下依然按老規矩,以黃巾爲標誌。

馬援也在胄上裹了一塊,夾馬縱騎而行,遠眺信都城前被自己驚擾了好夢的銅馬軍,笑道:

“欲與城頭子路聯手,兩面包夾我?”

“誰夾誰,還不一定!”

第675章 雲夢第55章 山高水長第178章 馬已經服第98章 匈奴漢第28章 季布一諾第670章 赴會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93章 橫刀立馬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694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47章 進京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148章 搭班子第65章 皇漢第490章 禹跡第531章 齊家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692章 雙管第95章 那沒事了第646章 弱水流沙第269章 兒皇帝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330章 你坐啊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616章 焚書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565章 江漢第83章 砰!第540章 倫秀(上)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102章 滅國第225章 五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188章 洪流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559章 甥舅第399章 周公營洛第489章 宣戰!第207章 紅白黃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71章 揚子(今晚0點上架)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227章 起立第385章 持久第655章 對手第233章 肉食者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27章 疏不間親第602章 不行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208章 換家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176章 加戲第51章 三辭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368章 公平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639章 得加錢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590章 兩千第268章 王司徒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157章 真·秀第140章 該死第1章 傳火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45章 諸君!第232章 微操第668章 賈復第283章 借劍第212章 努力第648章 帶惡人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517章 再見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681章 百川第557章 還鄉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0章 新朝雅政第362章 打虎第542章 第五包圍網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443章 故事第88章 刁民第554章 荊襄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225章 五第337章 真香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