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獵物

bookmark

舂陵人依然記得,五年前,白水鄉曾經是反新舉義的風暴中心。

那時候,劉伯升、劉文叔兄弟二人何等英雄,伯升率先登臺,振臂高呼,號召舂陵劉氏之人攘除禍亂,誅滅無道,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光復漢家社稷,使炎精更輝!

當是時,舂陵人人皆號爲漢兵,高舉戈矛,歡呼大漢萬歲!

而現在,臺下聚集的人也相差無幾:昔日舂陵劉氏的奴婢,來自十里八鄉的佃戶,亦或是普通的鄉民,他們中不少人蔘加過劉秀兄弟的舉事。然而,高喊的口號卻不再是復興大漢,而是對被捕的劉家人唾罵不已。

尤其是本地鄉三老的責罵最讓人動容:

“五年前劉氏舉兵,我家大子一直崇敬劉文叔爲人,說是要跟着伯升兄弟去做復漢功臣,可才短短數月,就在小長安大敗中被殺,還是我親自去爲他收屍。”

他說着說着,淚水已沾衣襟:“四年前,劉伯升帶着剩餘舂陵兵去了關中,說是要讓大漢還於舊都,我家小兒也跟着去了,吹噓說要從長安帶回來黃金百斤,可此後就杳無音信,後來才知道死在了渭水,同行二千兒郎,亦無幾人歸還。”

舂陵整整一代人,就這樣交待給了復漢事業,可他們得到了怎樣的回報?

沒有,什麼都沒有!也對,劉伯升、劉秀起兵時承諾的好處,關更始皇帝劉玄什麼事?頂多照顧同姓宗室,其餘鄉里鄉親卻白流了兩年血汗,自然心有不甘。

此言引發許多附和之聲:“劉玄也是舂陵人,做了皇帝后,綠林渠帥和劉氏族人多被封爲諸侯,倒是富貴了。可爲復漢拼命數年的舂陵人呢?田宅都沒分到,胳膊折了在宛城討飯沒人管,下不了地想求個差事亦無人理,立功最大的舂陵人被忘在鄉野,在大旱中等死!這日子,還不如新莽呢!”

加上後來赤眉引發的大亂,舂陵人丁減半,剩下的人餓怕了,只渴求安定,確實不願再折騰。

虧得岑彭軍紀嚴明,又是南陽的鄉里鄉親,當地人對他沒太大抗拒。好容易在魏軍鎮壓下過了半年安定日子,舂陵劉氏卻回來鼓動舉事,要求他們反魏迎漢……

早幹嘛去了!

劉玄亂政時、赤眉橫行時、盜匪作祟時,劉秀身在東南,都不曾管過家鄉人死活,現在倒是想起來了?

面對鄉親的罵聲,被劉秀遣回來的幾個劉氏子弟,只感到了迷茫。

五年前,舂陵人爲了支持他們,盡遣子弟從軍,獻出糧食、將家裡所有的紅布都扯了出來,依然不夠,甚至殺牲以血潑之。舉事時當值日落時分,天上正赤如丹,下亦有旗幟紅光動搖承之,臺上臺下,都是紅色的海洋……

五年後的今天,同樣的地點,舉義臺上,亦是一片紅色,但顏色卻深了許多:七位劉氏子弟穿着赭衣,戴高高的赭帽示衆。而隨着縣丞下令,他們陸續在劊子手屠刀下,被斬落頭顱,流出的血染紅了土地,濃郁得紅裡帶黑!

面對這血淋淋的屠殺,舂陵人一時緘默了,心中頗有震撼。罵歸罵,不少人仍對劉伯升、劉秀有敬服之心,但這點念頭,能和過日子相比麼?看着架勢,劉家人都翻不聊天,以後還是縮着頭做順民吧。

而隨着一顆顆劉家人頭落地,也起到了另一種功效,生怕到手田地被奪回的衆人,竟鬆了口氣:“舂陵,不再姓劉了。”

一時間,他們竟歡呼起來,或許是感受到了魏官及兵卒的目光,其餘人也陸續加入呼喊,恍惚間,彷彿又回到了五年前。

彼時彼刻,正如此時此刻,竟是如此相似。

唯有監督整個過程,親口下令行刑的舂陵縣丞劉恭,看着這人心的反覆,只對他的弟弟劉盆子嘆了口氣。

“這一次,劉秀料錯了舂陵人。”

“人心,早就不思漢了!”

……

武德三年一月下旬,當隨縣、舂陵叛亂被幾千駐軍鎮壓的消息傳到新野縣鎮南將軍大營時,岑彭不由大讚:“大善!”

但岑彭仍有些後怕:“於大戰開始前,遣數百人潛回故鄉,鼓動不滿者舉事,若能成,隨縣、舂陵必定糜爛,這潰瘡會向北瀰漫,我至少要留上萬人趕赴鎮壓,敵分我兵的目的便達到了。”

他承認,劉秀的這一招確實陰狠,只可惜魏軍這邊有對劉氏頗爲了解的陰識,預判了南邊會出事,按照第五倫的微操,提前數月派人在劉秀老家搞輿論宣傳,政策上也加以傾斜,讓舂陵人恢復安定。

更關鍵的是,一個月前,繡衣衛提供了情報,岑彭才火速調遣二三千人去隨縣馳援,趕在火苗燒起來前就將其撲滅。

岑彭不由看向被第五倫派來南線幫忙的繡衣都尉張魚:“子鯉這次可算立了大功。”

張魚厭惡者只吳漢、蓋延二人,對岑彭這位和顏悅色的將軍,他倒是傾力合作,笑道:“真正立功者,乃是東漢中的‘內鬼’啊!”

劉秀那邊也山頭林立,絕非鐵板一塊,尤其是後投靠的綠林、南陽勢力,沒分到太多利好,相較於更始皇帝時的諸侯富貴,心裡自然會有落差。

於是,就算魏軍在南陽已經站在大豪強對立面,但劉秀陣營裡,依然有人心存僥倖,在繡衣衛細作的黃金攻勢下,表示願意合作,隔三差五派人給駐南陽的繡衣衛分部送點情報。

但那位內鬼究竟姓誰名誰,張魚卻諱莫如深,按照第五倫給繡衣衛定的規矩,涉及間諜細作,連岑彭這位一方將軍都不能知道具體情況。

張魚只模棱兩可地告訴岑彭:“這內奸地位其實不高,不能接觸到太機密之事,此番是他湊巧要奉命迎李通、鄧晨之緣故,但彼輩具體使命,也說不上來。我答應此人,只要繼續交送情報,待大魏一統江北,他家族之土地、莊園,都能盡數歸還。”

南陽郡中,確實有許多莊園、田地被收作公家財產,沒有授予本地人。但涉及的家族太衆,分佈在十幾個縣,岑彭也猜不出來究竟是誰,遂笑笑略過,提起正事來:“若劉秀欲攻隨縣、舂陵,返回南陽,不至於只有數百上千人作亂,看來漢軍主力,真如陛下所擔心的那般,欲沿漢水,直取襄陽!”

襄陽的重要性,岑彭與第五倫的書信往來中聊過許多,劉秀陣營裡也有不少能人,應該也能看出,此地事關南北爭衡,是必奪之地!

“確實如此。”張魚主營情報工作,繡衣衛的細作在荊州並不少,察得近月來,馮異已經集合舟師、陸師,從鄂地移至雲夢澤邊,大有北渡之跡象。

岑彭看向地圖的南端,狹長的漢水,從襄陽一直流入雲夢澤,漢軍別的不說,在南方混了幾年,招安大量江湖盜寇後,水師確實較強,對他們而言,大江大湖不是險阻,而是快速運兵的坦途。

“楚軍主力在西、北兩地,雲夢澤畔與漢水沿岸卻不多,恐怕擋不住馮異。”

充足的情報工作,讓岑彭眼中的戰爭局勢,越發清晰:“若馮異真決意取襄陽,其間難遇強敵,最大的障礙,便是中間的五百里之途……”

“而新野至襄陽,不過兩百里。”

岑彭猜測道:“劉秀、馮異欲令我後至,便只能多設阻礙,如今隨縣、舂陵之亂未能鬧起來,我看彼輩下一步,定是欲遊說鄧縣鄧奉,竭力阻我!”

“沒錯!”張魚道:“據悉,劉秀派了李通、鄧晨西來,如今李通已現,鄧晨定在鄧縣!”

楚黎王的北線軍隊中,鄧奉手中就有五六千人豪強武裝,駐紮在襄陽以北四十里的鄧縣。

作爲宛、襄之間的咽喉,鄧縣之所以險要,是因爲那裡森林實在是太過密佈。

“傳說夸父逐日,最終力竭而倒,棄其杖,屍膏肉所浸,便生出了鄧林……”

三百里鄧林,將漢水北岸完全遮蔽,其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森森古木,從楚國到漢朝都沒砍完,只開出了些許小徑,阻礙了大兵團的行軍,加上鄧縣背靠漢水,與襄陽只隔一條漢水而望,互爲表裡。

在後世,這個地方有另一個名字:樊城。

故而,魏軍欲取襄,必先克鄧!

“鄧奉本就不肯降魏,若再聽了其叔父所勸,決意助漢,鄧縣就更難打了。”

岑彭笑道:“看似我距離更近,然而光是襄鄧漢水之險,就足以抵消距離上的優勢了。”

張魚提議道:“將軍先前遣人誹謗蜀將賈復,已起到成效,公孫述雖然未撤其職,更任他將,但還是派了親信來監視賈復。”

“吾等大可故技重施,今楚黎王腹背受敵,定也疑神疑鬼。雖然鄧奉割了魏使耳朵,以此取信於楚黎王,但他能拒魏,卻不代表不會降漢!若令人散播消息,說他暗通劉秀、鄧晨,彼輩君臣必自相猜忌!”

“可放手去做。”岑彭首肯了張魚,但又道:“但這些伎倆,與劉秀遣使亂我後方一般,乃奇兵也,不一定次次奏效,真正的勝負,還是要以正合!”

岑彭遂下了將令:“除留守宛城、隨縣之兵外,其餘四萬之衆,拔營隨我悉數南下!”

看上去,這是一場狩獵比賽,獵物是襄陽城,而岑彭與馮異,是兩位秣馬厲兵的獵手,分處南北,看誰能越過障礙,率先得手。

但在岑彭心中,此戰卻還有一個更加簡單的解法。

“襄陽是重要,猶如一頭大麋鹿。”

“但獵人的箭,不止可以射向鹿,也可指向人!”

岑彭定下了一個與第五倫最初設想不太相同的目標:

“我真正的獵物,是馮異!”

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506章 應龍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643章 懂了第495章 陽謀第132章 黃泥第155章 雪上加霜第162章 赤眉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範一次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153章 馬殺雞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652章 漢奸第174章 雙贏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62章 降奴服於第309章 磨豆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0章 鴿了第46章 騎驢第23章 秋菊第540章 倫秀(上)第187章 難民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561章 武安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598章 落紅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115章 三顧第216章 天命!第40章 炭治郎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117章 打雁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507章 雙兔第589章 忠誠!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605章 甩鍋大會第27章 疏不間親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557章 還鄉第438章 涼州大馬第519章 罪與罰第198章 一粒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520章 煞幣第311章 數奇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687章 流星第106章 吞胡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616章 焚書第483章 禮物第460章 牛頭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432章 開掛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49章 父慈子孝第128章 護官符第323章 豆粥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495章 陽謀第670章 赴會第374章 銅馬帝第231章 兵諫第491章 立國第32章 馳名雙標第652章 漢奸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360章 吳王秀第508章 豹尾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62章 降奴服於第179章 爲何而戰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47章 兄友弟恭第493章 預判第28章 季布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