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

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

保守反動激進這些東西,是有個中軸的,這個中軸在隨時代和現實不斷移動,導致區分起來不能刻舟求劍。

託利黨是反動派,因爲他們是地租得利者,並且支持王權復辟。但他們如果在大順,就是保守派;而此時大順的反動派,是那些試圖瓦解帝國統一市場、退回井田舉薦制、再封建的復古派儒生。

皮特在這裡,被劃分爲保守派,維繫現有體制。理所當然的保守派。

雖然他的作爲,在英國被託利黨和輝格黨主流轟擊,說他在踐踏傳統,實際上他纔是傳統的守護者。

因爲他知道,英國的“傳統”——如果把英國這些年富庶強盛的原因歸結於“傳統”這個神奇的概念的話——那麼他的做法,的確就是在維護傳統。

當然,格倫維爾看的那篇文章,那篇已經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的文章,措辭還是很諷刺的,而且夾雜了頗多的人身攻擊。

說【在不久的將來,皮特,將被走私販子、壟斷專營商,塑成神像,頂禮膜拜】。

在這篇文章裡,討論了消費稅的問題。

說皮特反對消費稅,但卻並不反對航海條例和對每艘商船徵收的航海稅。

那麼,他這種對消費稅的態度就很可笑。

對蘋果酒加稅,被皮特認爲是損害了人民的利益。

那麼,對一艘裝滿了蘋果酒的船,加稅,就被皮特認爲是英國強大的基礎。

那麼,對蘋果酒加的稅,最終是英國人掏錢來支付的。

爲裝滿蘋果酒的商船加的稅,難道是船主支付的嗎?

由這個邏輯衍生出來,就是說,支持《航海條例》的,要麼是有壟斷專營權的貴族和大資本;要麼就是有走私渠道的走私販子。

而皮特向來以“大平民”自居,自然不是大貴族。

由此可證,皮特眼中,“走私販子”等於“平民”;甚至,只有走私販子,纔算是平民。

這篇文章主要是用來人身攻擊、煽動不滿、唆使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北美人、猶太人,天主教徒、正常的不做走私貿易的清教徒和聖公宗教徒,一起反抗英國的。

但在煽動之外的邊角料,還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皮特在守護舊時代,是個大保守派,對於嶄新的時代一無所知,只是將過去的經驗當做金科玉律。

這裡面當然夾雜了不少的私貨。

比如諷刺英國的政策,因爲“保護的太好了,所以賺錢的工場主都沒有動力去提升技術,被時代甩開是必然的”云云。

當然,這話這時候說,就是屁話。

因爲道理說不出毛病,誰也不能說這句話,在完美世界裡是錯的。

但要是英國在1800年之前就不去保護了,升級技術是不太可能,直接被“五分之一勞動力價格的印度”打的紡織廠全部倒閉、商船航運業被荷蘭錘到全部破產倒有可能。

雖然,實際上,其實大順現在玩的這一套,和英國玩的這一套,本質上是一樣的玩意兒,但是皮換了,看着就大不一樣。

往大了點了說,這就是大順內部爭論“做天子”還是“各管一攤當霸主”的區別。

其實,本質都一樣。

只是,說出來不同。

當霸主的意思,是沒有世界的“禮法”,或者禮法本身就是“兵強馬壯者自己圈地”。

你西班牙管好南美那一片、好望角以東歸大順、英國管三島加勒比再加十三州、法國管法國加勒比加拿大西非。

自己家的後院,誰也別伸手。

大家玩的都是一套東西,都是把《航海條例》本國化:只有本國的船加本國的船員,才能在自己的帝國圈裡貿易,其餘人來了就打;各國的貿易品都是本國自己產的,往各自的帝國圈裡賣。

而當天子的意思,是搞出來一套“禮法”,把殖民加上一層神聖性。

爲什麼說大順現在搞得這一套,和英國搞得這一套,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表面有區別的原因,便是因爲此時東西方工業品生產效率和人工成本的巨大差異,導致的大順可以舉着“禮法”而不傷自己。

比如說,英國33年的蜜糖法案,根本原因是啥?

是英國的蜜糖,比西班牙和法國的價格要高。而英國這麼多從事種植業的,蜜糖壓根賣不出去,所以出臺了法案,對非英國生產的蜜糖,增加高額關稅,從而迫使本國生產商、釀酒商等,使用本國種植園的糖。

又比如英國的呢絨,其實生產效率和成本,都不如愛爾蘭。但是愛爾蘭沒有軍隊能夠保護自己,所以英國以法律禁止愛爾蘭生產呢絨。如果搞自由貿易,那麼愛爾蘭的呢絨就要讓英國很不舒服。

爲什麼說大順特殊,就特殊在,大順的邏輯和英國的殖民邏輯是一樣的,只不過因爲大順的人力成本、生產效率擺在那。

所以大順可以大肆抨擊英國的貿易保護制度、關稅制度、航海條例。

大順如此“進步”地支持自由貿易,不是因爲大順真的相信自由貿易,而是因爲就算放開自由貿易,你的貨也賣不進來,哪怕一分關稅都不收。

本質上,都是“讓勢力範圍買本國產的商品”。

表象上,則是有的需要武力、軍艦、法律、行政;有的則是單單靠成本、質量、生產效率。

所以這就導致,在表象上,看起來大順和這邊很不一樣。

於是,明明是最保守的、保守派真正大本營的大順,就可以僞裝成在經濟上最激進和最進步的。

並且可以站在制高點上,衝着英國一通嘴炮輸出。

當然,這不是大順最讓歐洲難受的地方。

真正讓歐洲難受的地方,在於大順選的這個時間點。

劉鈺對皮特的評價不高,原因是劉鈺覺得皮特仍舊把未來,賭在了蔗糖、菸草、鱈魚上,這是從過去的經驗得出了結論。

而英法之戰,爭奪的焦點,也是加勒比海上的那些島嶼,尤其是巴巴多斯、瓜德羅普這些產糖島。

也就是說,歐洲的工業革命還未到來的這個時間點上,歐洲的“工業資本”距離成爲統治階級,還遠得很。

而此時真正有重大利益的、並且擁有話語權的,還是舊時代的那羣人。

也就是,以菸草、白糖、酒、蜜糖、鱈魚等等這些東西發財的那些人,是最有影響力的資產者。

偏偏,大順賣魚嗎?

不賣,因爲大順要是從黃海撈魚,跑到歐洲來賣,褲衩能賠進去。

同樣的,大順不賣白糖、不賣紅糖、不賣甘蔗酒、不賣菸草、不賣羊毛、不賣玉米……

當然,大順賣茶葉和瓷器這些奢侈品,但問題是這玩意兒大順賣,對買方來說,還是東印度公司賣,有區別嗎?

所以,大順這邊叫的最歡的口號,實際上英國固然有反對的,但說到底還是支持的或者不置可否的佔大多數。

雖然這一次從歐洲打到美洲、打到馬尼拉、打到印度的戰爭,可以算作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是,這和歷史上的那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邏輯還是不同的,那一次是以消滅對方工業能力和過剩生產力爲目的的屠殺。

這一次,則是大順要將歐洲的工業資本,扼殺在“即將破繭之前”。

靠賣白糖、養牛、養羊,可以成爲發達國家嗎?

其實也不是不可以,比如後世歷史上曾有個發達國家叫阿根廷,那時候的地理課本還專門介紹“南北國家”的區別,特別強調阿根廷是“北方國家”。

賣糖的海地之類,也曾很富裕。

所以,其實大順如果真的要在貿易上取得突破口,其實壓力並沒有那麼大。

因爲受影響的人確實不少,但也不至於到工業化之後全面受影響的地步。

既然皮特把原始積累當做目的而不是手段,那麼同樣也得感謝英國之前的殖民地政策,爲大順培養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市場。

一個被消滅了紡織業的愛爾蘭、一個被航海條例遏制在工業破繭之前的北美、一個本土消滅了自耕農小農經濟的英格蘭。

準確來說,如果大順真的拿到了自由貿易。

十年之內,英國包括北美這一代人的感受,將是“生活水平提升、生活成本下降、手裡的白銀更值錢了能買到更多的消費品”。

並且,這種生活水平提升的感受,將是實打實的、實實在在的。

至於以後,那是以後的事。

只不過,暫時來看,這種變化,和過去不一樣。

保守派是最怕變化的。

有時候,未必是理性的怕,分析出變化帶來的壞處一二三,然後擔心變化。

而是保守派本身,在感性上天然害怕改變,他們更熟悉過去的模式,比如英國此時的這種以海關消費稅和土地稅爲主要稅收的現狀,發生了變化。

格倫維爾之所以要拿這篇文章來說皮特,也是因爲他覺得文章裡說的東西好像是有道理的,而皮特之所以如此警惕是因爲皮特的保守。

當然,關於自由貿易的討論,在英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皮特聽到這篇文章裡的說辭,以及對他“保守”的評價,不屑地問道:“如果,中國的商品真的涌入,那麼我們的稅收從哪裡來呢?”

格倫維爾則按照文章上的說法,回道:“現在大量的收入,不也是來自於壟斷貿易權和關稅、茶稅、糖稅嗎?”

ωωω✿тTk an✿C ○

“而實際上,之前東印度公司不是也論證過,如果降低茶稅,使得大量的喝走私茶的人,喝了關稅茶。雖然在單位關稅上下降了,但是在總體稅收上是增加的。”

“中國的商品涌入,我們也不是不可以徵收關稅。只要一定數量的關稅,就可以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甚至可能增加財政的收入。”

格倫維爾說的那些東西里,關於東印度公司的論證,是在鴉片案和教案爆發之後,劉鈺威脅東印度公司逼東印度公司投資印度趕走法國時候,東印度公司向劉鈺提出的一個願景:即他們會在國內遊說,降低茶稅,提高英國的茶葉消費量,從而擴大東印度公司和大順之間的貿易額,請求劉鈺不要像對付丹麥人或者葡萄牙人那樣,封閉商館斷絕貿易。

皮特又問道:“這會導致大量的貴金屬外流,難道這也是好事嗎?”

格倫維爾點點頭。

“那篇文章說,保守主義者,總是把一些現狀當做必然的道理。文章上說,重商主義一定是對的?還是因爲大家一貫如此,所以被保守派認爲是對的?自來如此,便對嗎?”

“文章上說,對英國來說,白銀外流,其實是一件好事。”

“因爲,白銀本身不是財富,只是財富的等價物。最終還是要變成糧食、布匹、糖、茶、玻璃、酒這些東西的,只是個流通的媒介。”

“如果英國白銀外流,那麼人力成本就可以降低。比如對土地貴族而言,原本需要支付12先令每週的工資,才能讓在上面勞作的農業僱工維持生存,有錢去買衣服、吃的、穿的、用的。”

“而如果白銀外流,那麼,只需要支付8個先令的工資,就可以讓他們維繫和原本一樣的生活水平。”

“同樣的道理,大量的白銀外流,可以讓英國從‘被關稅保護的錯誤迷宮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才能確定,到底什麼纔是英國真正有競爭力的產業,纔可以爲英國的發展真正的指路。”

“文章上說,蘭開夏、曼徹斯特等地的紡織者,都是一羣‘被英國關稅保護的巨嬰,他們應該被消滅,英國才能更美好’;‘應該像驅趕失地農民一樣,把他們驅趕到礦井、玻璃廠、種植園,而不是享受着英國關稅帶來的保護,使得他們成爲一羣無能的、被時代甩開的人’。”

“所以,白銀外流,對英國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以後的100英鎊,相當於現在的500英鎊,所以雖然白銀在外流,但英國的財富是增加的。”

“當白銀外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便不需要航海條例,那麼殖民地也會用英國的產品,因爲相較於他國更加便宜。”

說完,格倫維爾笑了笑。

“我或許並不怎麼相信,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很多人相信。”

“而且,這個辦法,確實可以給我們一個體面和平的可能——如果中國人是因爲貿易而開戰的。你我都知道,因爲印度方向的刺激,這個理由很可疑。”

“以及,更重要的,這個辦法,可以真正緩解擠兌國債的狂潮,至少,可以讓政府給出一個兌付國債的方案。即用將來的關稅,來兌付這一億五千萬英鎊的債務。”

“皮特,伱應該清楚,回不到過去了。如果要回到過去,不只是要守住海峽,更是要在北美、加勒比、西非,投入更多的兵力。”

“以及,東印度公司從1620年被荷蘭人擠出東南亞後,就在印度、波斯等地經營的這一百五十年的投資。”

“保衛海峽,並不能回到過去。而我們是沒有能力,反推回印度的。”

“既然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那麼一切按照過去的思維去考慮戰略的你,必須要做出改變。”

“我,或者說,我們,希望你能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和平、漢諾威、北美、關稅、國債問題的提案。呈交內閣討論,併爲我們可敬的新國王獻上他成爲國王的第一份來自議會的‘禮物’。”

皮特揣摩着格倫維爾的措辭,冷哼着疑問了那個詞。

“我們?”

“對。我們。”格倫維爾毫不猶豫,重申了“我們”這個單詞,顯然,這個“我們”並不包括皮特。

(本章完)

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316章 結善緣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4章 江湖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585章 要忍讓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440章 分歧(六)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94章 卸力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420章 奇襲第16章 震動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88章 對策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195章 過時了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028章 割裂(六)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314章 綁定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227章 開戰(六)第1278章 夷丁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663章 推諉第1052章 定性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282章 放鬆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1023章 割裂(一)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499章 洗頭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587章 不平等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