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

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

東西方金融資本之間的對抗,倒也不是沒發生過。

之前大順下南洋,就搞崩過阿姆斯特丹,一羣人自殺的自殺、喝藥的喝藥。

現如今,大順也不是沒把倫敦的金融市場搞崩。國債崩了、東印度公司崩了、西印度商會還能撐多久取決於大順明年能派多少船帶多少貨。

這都簡單,因爲大順可以直接下場解決。

但北美的事,不是大順能直接下場解決的。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大順現在還在荷蘭賣國債呢。

大順可以打壓東印度公司、甚至當初可以坑的荷蘭坑出了第二個災難年。弄完之後,荷蘭該買大順的國債,照樣買。

但是,大順不能支持欠債不還。大順要是支持北美不還債,歐洲也就沒人敢買大順的國債了。

再說了,大順得拿出多大的籌碼,能把北美欠的將近兩千萬的債,說紙幣平了英國那邊就能答應?

談判,是要互相拿籌碼的。

英國要是就不認紙幣,大順是沒本事逼着人鼻子認的:因爲,你貸款你是有抵押的,沒錢還,拿土地種植園償還啊。

真要走到那一步,北美肯定還是要亂的。

但大順不想北美現在就亂。大順知道北美這邊有矛盾,但矛盾引爆的點,是大順準備開發西海岸金銀礦、且已準備充足的時候。

提前把矛盾引爆了,到時候想要引爆矛盾的時候,怎麼找?

現在是積攢着“小生產者所有制、墾殖本土資本,與英國殖民資本”之間的矛盾,等待合適的時候炸開一個窗口期,爲大順的西海岸大移民挖金狂潮造出來時間。

況且,大順想要北美的市場、想要北美的金銀。

而北美東海岸沒有金山銀山,想要金銀,現在必須得依靠南部種植園產業,從歐洲把金銀吸到北美。

北美的經濟格局,是很明顯的。

因爲《航海條例》的存在。

所以北部地區的手工業,在保護之下,已經發展起來了。

棉布茶葉什麼的,大順可以運來。

而如酒水、牛馬、鐵、木料、桶、船之類的東西,是北部州提供的。

南部州現在是香餑餑,靠着種植園從歐洲吸回來金銀。

北部州依靠這些手工業,再把南部州的金銀吸到北部州。

南部州的種植園業,是大順在北美賣茶葉、賣棉布、賺金銀的基礎。缺了這個環節,北部那羣人就真的只剩下紙幣了,大順要一堆只能買苞米、小麥、朗姆酒的紙幣,有個卵用?

打完這場仗,就要到大順急速發展的時期,好容易搶下來的歐美市場,正需要爲大順的工業起步提供資金的時候。

大順是真不想讓歐美這麼快再打起來,最起碼弄個二十年的和平吧。打仗嚴重影響大順這邊賺錢,也嚴重影響大順的工業起步,起到一半資本不足就操蛋了,尤其是大順現在正準備搞幾個大項目,比如修鐵路和修運河。

是以,怎麼解決北美的貨幣問題、解決紙幣問題,這就是一個保證歐美二十年和平的另一處關鍵。

貿易大使將自己的困擾說完,愁眉苦臉。

他自覺這個問題難解。

不想李欗卻哈哈大笑。

“當真是書生氣。你看看那是那是什麼?”

說着,他伸手指了指正在港口泊靠的戰艦,和在那操練的士兵。

貿易大使不解,但還是回道:“軍艦和士兵。”

李欗拍手道:“然也,要不怎麼說伱書生氣呢?經濟問題,貨幣問題,誰說一定得用經濟手段解決?興國公鹽改、廢運河走海運,是靠純粹的經濟手段?還是帶着兵鎮壓了鹽工鎮出來的?”

“此事根本很簡單嘛。”

“你不就擔心南部州的那些種植園,因爲不想還債,所以準備分離起義,到時候造成十三州大亂?又擔心咱們一走,法國人巴不得讓英國失血,只怕也會藉機鼓動?”

“墨翟言:兩害相權取其輕。若有兩害,一個是剁你手指,但剁了手指就能把保存手腕;另一個是直接剁你的手腕。如此兩害,相權之下,則剁手指即爲利。人皆取利,故兩害相權取其輕,是與人之求利的本性相應。”

“現在南部種植園,只有一害,那就是欠了錢不想還錢。”

“所以,你琢磨了半天,書生氣之下,便不知道這件事怎麼解決,才能讓南部州不亂。”

“然而,只要我們再加上一害,一大害,兩害相權之下,我可保證南部州親英如故,不敢造次。”

貿易大使順着李欗指向的軍艦、士兵方向看了一陣,若有所悟,心說自己設想解決問題的方式,着實都是隻靠經濟學問。然而現實並沒有經濟學問完美運行的地方,似乎經濟問題,倒也不必非要以經濟手段破解?

李欗見他還是思索,便道:“此事簡單。我派人去那邊,攻兩個種植園,解放一批奴隸。然後在割取一處小島或是無人之地,做奴隸解放墾耕之處,就在南部州的旁邊。”

“他們保準老老實實還債,生怕英國人真的放棄他們。”

“你看,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一邊是還債。”

“一邊是和英國鬧掰了之後,咱們可能會救濟種植園奴隸,皆賜予其良民之身。”

“選哪個?”

“沒有兩害,你手裡的兵、軍艦是幹啥的?沒有矛盾,那就製造矛盾;沒有兩害,那就造出兩害讓他們選。”

“造出來兩害,他們就不得不兩害相權取其輕。墨翟的話,還是有道理的,只要你會反着用、逆着練。”

“你以爲當初本朝爲何不早早去打準噶爾部?非要誘着準噶爾部去打漠北漠南蒙古?”

“還不是,讓蒙古自己選,是效忠天子做守土之犬、還是被準部吞了人口牲畜,這兩害其中選一個?沒有兩害你就想辦法,再弄出來一個啊。”

“或者說,你想想,本次出兵,以及更早之前,興國公緣何非要和法國搞人蔘貿易?爲何專門派人去宣講,說這西洋參不是南洋來的,也是苦寒之地長得,非有熱地性寒之說,而至西洋參打的高麗蔘苦不堪言?”

“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北邊有個法國,他們想自立的心思,便要大減二分。南邊再加個解救奴隸,便要直接減八分了。”

貿易大使聞言,久久無語。

心裡覺得,好像不太對。

可仔細想,又實在說不出哪裡不太對。

自巴哈馬會面之後,貿易大使絞盡腦汁,就在以經濟聯繫琢磨北美十三州和英國如何保持聯繫、拉攏一部分壓死西進派的事。

哪曾想,自己想成了一團亂麻,在李欗看來,就是派幾艘軍艦,襲擊種植園,搞個解救奴隸的大新聞這麼簡單……

許久,李欗才道:“昔日,興國公以粗鄙之語說過一個道理。莫做舔犬,上趕着不是買賣。叫別人來求你,而不是你去求別人。”

“你既談經濟,那我問你。上一次英法在北邊打仗……就是興國公在印度支援杜普萊克斯兩條軍艦、讓法國教官開着軍艦去印度的那事,爲什麼叫人蔘戰爭?”

“你想想,爲什麼英國政府這一次非要往北打?他們想要什麼?”

“或者說,這北美十三州的膏腴之地、遍地良田,對英國國內的朝臣士紳,有什麼用?他們的朝廷,能從十三州收到一分錢嗎?”

“若只談經濟,本朝管控對日貿易、當初興國公叫日本開關,竟然還要組建東洋貿易公司,非要強制買大船、養水手,否則不得貿易。按說這就不對,應放開管控,如此產業才能大發展。可爲什麼當初興國公非要管控對日貿易?”

“道理是差不多的。英國政府非要往北打,那是因着他們盯上了人蔘、貂皮。而且,這玩意兒,是真能控制的,是真能把錢收到國庫的。因爲,東印度公司壟斷着往本朝的貿易,若把法國趕走,難道本朝真的不要人蔘貂皮?”

“十三州再膏腴,錢一分也收不上來,那就英國政府而言,便無意義。”

“好了,現在,本朝力挺法國,卡住西北人蔘貂皮產區,英人不可能奪到手了。”

“關稅又收不到、糖稅法收了二十多年了一年收個幾百兩銀子、那馬里蘭的總督七年都沒領到薪水因爲本地無法徵稅……”

“那我問你,如此,對英國政府而言,十三州值錢?還是巴巴多斯那個小島值錢?”

北美和巴巴多斯,哪個值錢?

這看起來,似乎是個頗爲玄幻的問題。

但實際上,此時對英國政府而言,別說十三州,就是十三個北美,只怕也未必比一個巴巴多斯值錢。

聯想到剛纔李欗說的“舔犬”之言,貿易大使恍然大悟道:“殿下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在北邊幫着法國站住腳、在西邊資助印第安人、在南邊攻下兩個種植園嚇唬他們。”

“屆時,是英國不想要十三州?反倒是十三州要主動去舔英國,請求英國駐軍、徵稅、以護其周全?”

李欗點點頭,緩緩道:“此地膏腴,但是徵不上來稅,對朝廷而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昔日興國公最懼之事,便是下南洋後,英國立刻拆了東印度公司,放棄印度,驅虎吞狼,挑唆中法。而其取代荷蘭,做東西方貿易之中轉者。真要那樣,你我今日如何還有機會在這裡?”

“今日,萬一英國朝堂,竟有力挽狂瀾之輩,主動放棄北美,叫十三州給法國放血,又將如何?屆時,英國一分錢不用出、一個兵不用派,這十三州就會自己徵稅養兵去和法國人打、去搶地、搶人蔘……慢慢給法國放血。”

“到時候,法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英國本來就在北美收不到錢,這就等於一分錢沒花,造出來一個盟友。”

“雖說興國公對英國朝廷頗爲不屑,以爲皆蟲豸也、不足以論政治。然而,焉知西夷無才,不會來個真正有宰執手腕的人,真做出這等有膽魄的決斷?”

“自由貿易事,那是本朝本來就要施加給英國的壓力。爲此,給北美這羣人做個順水人情,自無不可。但別的嘛,軍艦即可解決,何必竟要幫他們建起政府,還要教他們發鈔發幣?乃至於教他們,不收稅怕是不行的這樣的道理?”

“我今天解放三千奴隸,他明日便要哭着求英國議會不要放棄他們。”

“你看,此事不就解決了?到時候,航海條例已碎,賣幾年菸草什麼的,這銀子不就夠了嗎?貨幣不就解決了?”

“天下事,變則通。然而,變的難點,不在於如何變、也不在於變成什麼樣。而在於……如何過渡。此事最難。”

“所以只要過渡過去,三五年內,南部州的種植園放開貿易,便足夠賺回來金銀,完成過渡。”

“過渡之亂,有種植園主支持鎮壓、有大商人支持鎮壓、有工場主支持鎮壓,那便不叫亂。只要莫讓這些人都反即可,不是說一點亂都沒有才行。”

(本章完)

第64章 笑與悲第26章 鍍金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464章 立碑第700章 反圍城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368章 我是誰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001章 缺陷第208章 記憶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1393章 泡沫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278章 夷丁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1079章 爭功(四)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733章 朋友第1441章 分歧(七)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430章 權謀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337章 見過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163章 備戰(二)第167章 論跡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049章 坐莊(上)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221章 先知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39章 考察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642章 逃避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861章 哄一鬨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130章 暴論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40章 野心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247章 海參崴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270章 先驅者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965章 扣帽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