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

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

官員怕擔干係、怕死,這是個好事,最起碼證明朝廷對地方還有威懾力和控制力。

不過林允文的話,劉鈺也還是不信。那麼大的誘惑擺在面前,日本鎖國之下特殊的貿易政策,百分之三百的利益就能冒着絞刑的危險,況且說一張貿易信牌的利誘?

“你是真不知道啊?還是說知道但是不敢說?怕被人報復?”

“大人,小人是真的不知道。”

林允文低着頭,也不敢看劉鈺,心想知道自然是知道的,都是圈子裡的事,世上還有不透風的牆?

但所謂秦檜還有三五個好朋友呢。林允文的貿易圈子裡自有幾個朋友,圈內也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最好不要扯上官府。

一旦扯上官府,很可能大家的飯碗都砸了。

朝廷政策,向來一刀切。

即便上頭不是一刀切的政策,下面節度使督撫等執行的時候,出於懶政和不想擔責任,也會選擇一刀切。

上面許是說,嚴查違禁物。到了下面,可能就要變成不準出海不就沒有違禁物走私了嗎?

到時候固然是走私違禁物的事沒有了,正常的貿易怕也是要停了。

林允文說的大義凜然,說什麼也讀過書,這種事自不會幹。可事實上,他是沒幹成,或者說沒本事幹。

他沒本事,自有人有本事,想辦法繞開檢查,把一些違禁物運到日本。

誰要是能運過去,圈子裡的人都會豎着大拇指,讚一句有本事,滿滿的羨慕,只恨自己本事不大,沒辦法偷着弄出來。

圈子裡卻不會有人指着他的鼻子罵漢奸。

劉鈺當然不相信林允文的話,其實對日本的情況也不是十分清楚,不過有些道理是天下共通的。

就日本現在的貿易政策,明顯的權力尋租,但凡權力尋租,從寧波到倫敦,其實都一個吊樣。

於是問道:“那倭國如此貿易,貿易信牌的發放量有限。雖有定例……可都說不怕縣官、只怕現管。想來想要得到貿易信牌,得給錢賄賂吧?”

“是,大人明鑑。是得給錢賄賂。這賄賂也得有門路,也得找場面人。先請吃酒,場面上的掮客倒也明碼標價,取賄賂的八分之一,號爲過手沾沾水。一張信牌,少說也得個千把兩銀子使上。”

劉鈺聞言笑道:“那要是弄去了戰馬、兵書之類,是不是就不用賄賂了?”

林允文以爲劉鈺又在詐自己,可一時間也看不透劉鈺到底知道多少,又怕自己裝作不知被劉鈺識破認爲欺騙,心裡便打定了主意:該說的自然要說,只要不說具體,當無大礙。

否則爲別人擔了責任,卻把自己陷了進去,哪裡的道理?

“大人說的是。不但不用賄賂,倭人還有銀子獎勵,還多發一張信牌。”

“嗯……”

驗證了自己的推斷,這種官場上的事,全世界都差毬不多。

大順這邊要是也閉關鎖國,簽發貿易執照,誰管簽發誰就能富可敵國,這都是顯而易見的事。但凡批文,都是一樣的道理。

要是上面有要求必須搞到某物,自然也不會再索賄,而是拿出獎勵,甚至自己出錢。

只要搞到了上面要的東西,日後這主管貿易信牌的職務不還是在手裡嗎?

細水長流,官場上哪有不懂這個道理的?

略作思索,又問道:“你們一般都辦什麼貨啊?利潤幾何?就說說大宗的吧。”

說起這個,林允文便如數家珍。

“回大人的話。若論大宗且利高的,一是水銀。在寧波置辦,40兩一擔,到了長崎當能賣上120一擔。荷蘭人雖也貿易,但其難弄到水銀,是故這水銀都在咱們商人手裡壟着。”

“水銀?嗯。好。”

水銀最大的用途,應該就是提煉白銀、黃金等貴金屬。

水銀如此暢銷,看來日本的銀礦距離枯竭還早,日本貴金屬的潛力,還是巨大的。不然的話,這水銀也不會賣的這麼好。

林允文不知劉鈺的深意,只當是劉鈺要詢問一些情報,想着這些事他若不說也有別人說,又害不了別人,便又多說了幾樣。

“水銀之外,便是……呃,便是違禁的鋅棒、鐵棒。鋅棒我朝特有,鐵棒有荷蘭人與我們爭。也都是二倍的利,不過尋常人也弄不到,用的也少。倭國這些年已經不打仗了,若是再如當年戰亂連連的時候,鐵棒的利更高一些。”

“白糖一擔一兩半,到了長崎能賣到四兩多。主要都是臺灣的糖,前幾年臺灣有人起事,這糖就貴了許多。生絲也是兩倍的利。”

這些大宗貨物劉鈺大致知道,說到水銀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生絲白糖鐵棒什麼的,都是熟知的對日貿易緊俏貨,但他關注的卻是別的東西。

打斷了林允文的話,問道:“瓷呢?”

說起瓷器,林允文的臉色有些難看,搖頭道:“瓷賣不動。”

“小人家裡之前運過一批瓷,但到了長崎後,倭人有令,日後不得外來的瓷、陶等入港。沒得辦法,又只能運回來。”

“倭人如今也燒瓷。荷蘭人也多從倭人那購瓷。昔年江南戰亂,西洋人難從我朝購瓷,倭人便趁機燒瓷,發展很快。雖質不比江西瓷,可勝在便宜。如今也有人在倭國買瓷,回來售賣,亦或是轉賣到荷蘭人那。”

聽的劉鈺直撮牙花子,手背敲着手心嘖嘖道:“這他媽的,你說這麼好的貿易,怎麼就讓倭人分了一杯羹?荷蘭人既然也被允許貿易,和你們關係如何?”

“回大人……我朝商人有專屬的信牌,荷蘭人有荷蘭人專屬的信牌。按說兩不影響。私底下我們也有協議,諸如從日本運回的銅,我們不能往巴達維亞送。但是但凡有利的事兒,你要不幹,別人就幹。做買賣嘛,都是餓死膽大的,撐死膽小的。”

“協議是定了,可還是有人往巴達維亞運銅。荷蘭的商館賣的價高,他們就按照壓荷蘭商館三錢銀子的價,賣給當地的私販。荷蘭人說我們不守承諾,平日裡也多衝突。”

說起荷蘭人,林允文的臉色就變得難看起來。

他不懂大勢,卻知道泡海的大買賣現在是越來越難做了。

前朝還好。

閉關之下,荷蘭人不得貿易,不但請商人去巴達維亞,還多給獎勵。

現在開了關,荷蘭人在廣東也有商館,荷蘭人的脾氣可比以前大多了,腰桿子也硬多了。

人的悲歡並不相通。

那些坐地的大買賣人,在岸上倒騰貨的,一個個賺的盆滿鉢溢。

而他們這些跑海的、拿命換錢的,論航海不如荷蘭人,論南洋路線也不如荷蘭人。

荷蘭人在商館裡直接拿貨,對待中國海商的態度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鉅變,處處限制,使得根本做不成大買賣。

聽長輩說,前朝時候運一船生絲、瓷器去了巴達維亞,荷蘭人要像祖宗一樣供着,收了貨還請吃飯、送禮,請下次務必再來。

現在嘛,據說去了巴達維亞,連港都入不得,稍微卡你個十天八天,再趕上臺風天,就要賠死。

荷蘭人的船直接在廣東裝貨,中國海商也是在廣東裝貨。

荷蘭人搞貨運成本,能把整個歐洲逼到限制荷蘭,中國的海商真是一點都爭不過貨運成本。

真搞自由貿易,誰敢跟海上馬車伕比貨運成本?

東印度公司自己還想賺錢呢,在港口那稍微一操作,更是賠出一片天。

西歐的市場份額就那麼大,一船船的瓷器生絲,總不能賣給南洋土著,他們買不起,也用不了那麼多。

對日貿易上,也是讓林允文這樣的海商吃盡了苦頭。

原來荷蘭人想要往日本賣生絲,需要過一遍閩商的手,這價就高了一些。

寧波商人直接起航去日本,生絲的價怎麼也比荷蘭人的低一些,使得荷蘭人根本爭不過寧波商人。

現在商館一開,荷蘭人拿到的生絲和寧波人拿到的生絲一個價。

到了日本,寧波商人原來的價格優勢沒了,叫荷蘭人搶走了好大的份額。

荷蘭是東印度公司壟斷,但凡壟斷,就有在壟斷之外求存的,巴達維亞當然也有私人販子。

一些海商就把日本的銅、中國的絲悄悄運到巴達維亞,只想着荷蘭東印度公司吃肉,自己喝點湯,和那些荷蘭私人販子私下裡交易,價格給的低一點。

結果被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抓了個正着,藉機指責中國商人違背承諾,又趁勢加大了對跑南洋的中國商人的限制。

一致對外倒是沒有,跑南洋的和跑東洋的海商,自己先打起來了。

南洋海商指責東洋海商違背了與荷蘭人定下的協定,導致荷蘭人現在卡南洋海商的脖子。

東洋海商罵南洋海商廢物,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自己爭不過荷蘭人的貨運成本,卻以爲是東洋海商害的,那還不是荷蘭人找了個理由而已?

聽完林允文的訴苦,劉鈺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誰給南洋海商的自信,和荷蘭人比海運成本?若是能爭得過,那纔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荷蘭小國靠的就是貨運成本一時稱雄。不冤,就當是交了學費了。”

這世上,哪有真正的自由貿易?

大順可倒好,倒真是一視同仁,岸上的大買賣人、大地主賺了,這些海商可是苦了。

差距不大的時候,還能你追我趕,刺激競爭,共同進步。

差距大了,那就不是你追我趕了,而是一邊倒的屠殺。

想要兩全其美,其實也簡單。

給外國商人加重出口關稅。

大順不存在西歐重商主義只想着出不想着進的憂慮。銀子……那不都是主動送到家門口的嗎?

西歐要搞出口減稅、進口加稅;大順這邊就應該搞進口減稅甚至免稅,出口對西洋人直接買貨加重稅、對本國海商輕稅。

劉鈺想了想大順現在能進口的東西,越南暹羅米、軍火、機械品……好像沒了,這本就該是免稅的東西,相對賣出去的,這才幾個錢?歐洲布想要打敗松江布,再給他們五十年都不一定夠。

搞真正自由競爭的貨運成本比不過,區別對待加關稅。

到時候,保準叫荷蘭人再回到明朝時候的態度:見了南洋海商去巴達維亞要先請吃飯、送禮物。

開關開了幾年,讓荷蘭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現在居然抖成這樣。

真是把東亞當成自由貿易的天堂了,忘了自己在歐洲是怎麼混到被人想方設法地搞,哭訴自由貿易和公海航行應該是國際法的時候了。

荷蘭人自己也是精神分裂,成立了絕對壟斷的東印度公司,卻喊着自由貿易……那你倒是把有兵、有炮、有組織的東印度公司拆了,去自由貿易啊。

劉鈺覺得,得讓荷蘭人清醒清醒,認識到這個世界不是那麼美好。真正的自由貿易,只在夢中。再說自己想在日本弄錢,貿易額被荷蘭人搶了些,那還行?不借着官本位搞一搞,豈不是白當這麼大的官了?

(本章完)

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847章 雙贏(下)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885章 縣令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682章 打印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455章 賣舊貨第39章 心思不純第971章 割袍(上)第663章 推諉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93章 破題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452章 “帝”(四)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933章 覺醒(五)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42章 曙光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60章 思維差異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65章 報捷第1440章 分歧(六)第314章 綁定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29章 雪盲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48章 不可抗力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579章 廢物第1441章 分歧(七)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30章 立信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930章 覺醒(二)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574章 領導權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967章 轉正第970章 給錢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809章 閹黨(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17章 天誅!第861章 哄一鬨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9章 翻譯問題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