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

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

聚集在海邊小鎮等待着命運降臨的新英格蘭人,還有將近一千。

這羣人中的治安官,羅伯特·丹尼斯,正在儘可能安撫這些人,並希望從人羣中尋找幾個能說會道的,去和那些所謂“被複仇衝昏了頭腦而毫不理智”的阿卡迪亞人,進行交涉,允許他們撤回新英格蘭。

羅伯特·丹尼斯,是典型的軍功地主,其實普魯士也有和他一樣類型的人,只不過普魯士叫“容克”。

長子繼承,次子參軍、打仗、殺人、獲封土地。標準的軍國那一套。

正所謂,一步快、步步快。像是羅伯特·丹尼斯這種人,先走一步,這時候是治安官,那麼基本上他的後代就能混到加拿大的頂層圈子。

比如他的曾孫,是加拿大總理羅伯特·博登。最出名的事蹟,就是作爲加拿大總理,參與一戰,並隨後血腥鎮壓了一戰結束後赤旗遍地時蔓延到加拿大的工人運動。

不過現在嘛,英屬加拿大還並不存在,他這個早期的“開拓者”,此時也只是個上尉,作爲安納波利斯山谷地區的治安法官。

鑑於之前他參加了喬治湖之戰,因功受賞,得此地的一大片土地。

在隨後的阿卡迪亞人大驅逐後,又從新英格蘭招募了一些農民來此常駐。

應該說,這些人過了兩年“好日子”。

土地是耕地。

房屋原本就有,把人趕走之後入駐即可。

最鬧心的水利設施和灌溉堤壩,這裡之前也已經建造了不少。

總之,鳩佔鵲巢,肯定是比自己搭巢要舒服。

只不過,也僅僅是兩年的好日子。

算到現在,也就兩年時間,阿卡迪亞人在大順的支持、和法國正規軍的幫助下,回來了。

不但回來了,居然還有些不可理喻地非要復仇。

有句話講得好,要麼不作惡,要作惡就要斬草除根。

隨着大順參戰,法國在北美抗住了,那麼斬草除根已不可能。於是,既做了惡,又沒有做到斬草除根,那麼報復隨之而來也就是必然之勢。

像是羅伯特·丹尼斯,這屬於是軍事貴族,雖然是比較低級的軍事貴族。他既參加過戰爭,也參與過屠殺和驅逐阿卡迪亞人,若是被人殺了,這就屬於願賭服輸,倒也沒啥。

只不過,其餘的那些定居者、遷徙者、或者叫開拓團成員,就有些過於悲哀。

簡單來說,屬於是被侵略者奴化後的一羣人。

這些從新英格蘭跑來的,來此耕種的,大部分是愛爾蘭人。

1609年,英國全面入侵了愛爾蘭,隨後便是一場殖民和“人要換種”的活動。

大量沒收了愛爾蘭地主的土地,成爲英國國王的土地。

然後再讓地主過去,然後將北愛爾蘭的土地,承包給大商人、大地主。

每個大地主、大商人,都可以承包3000英畝。

而鑑於那時候英國人口稀少,缺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土地,所以每個承包北愛爾蘭、阿爾斯特地區種植園的地主,需要容納至少48個信新教、效忠國王的英國佃戶或者蘇格蘭佃戶。

大量的愛爾蘭人被剝離了土地,甚至當佃戶都沒資格。

而開發北愛爾蘭的種植園,是需要錢的。種小麥,那也叫種植園,並不是只有種甘蔗種棉花才叫種植園。

伴隨着北美的開發、弗吉尼亞公司種糧食破產後該種菸草開始賺錢後,北美殖民有利可圖。

資本是有腿的。

是投資北美種菸草呢?

還是投資北愛爾蘭種麥子?

而英格蘭人、蘇格蘭人,也是有腿的。

同樣是面對招工。

是去比他媽英國還陰冷的北愛爾蘭、阿爾斯特省?

還是去北美?

於是,那些拿到土地的大地主、大商人,肯定希望英國這邊放開禁令啊:原本的禁令,是禁止愛爾蘭人當佃戶。

現在,既不讓愛爾蘭人當佃戶,而能當佃戶的都往北美跑,我花了大筆錢在阿爾斯特、北愛爾蘭弄得地,難道我自己種嗎?

沒有佃戶,地主吃屎?

沒有種植園奴工,種植園主吃屎?

沒得辦法,誰是統治階級誰說話好使,那就只能放開北愛爾蘭的佃戶限制,允許愛爾蘭人當佃戶。

顯然,這麼一放開,愛爾蘭人在北愛爾蘭人的數量開始恢復;蘇格蘭英格蘭人在北愛爾蘭的數量減少。

於是,可想而知,反抗也就開始。

反抗,被殺。

被殺,繼續反抗。

一波一波又一波,殺到最後,北愛爾蘭徹底奴化,南愛爾蘭則頂住了,由此埋下了日後愛爾蘭南北的差異和分裂。

而同樣的,因爲之前大量的蘇格蘭人,進入阿爾斯特種植園,和愛爾蘭人進行了通婚,產生了蘇格蘭—愛爾蘭一系。

衆所周知的因素,1714年開始,蘇格蘭那邊的斯特亞特家族完犢子了,迎來的是漢諾威一系的新教家族。

這些蘇格蘭—愛爾蘭人,再度不受待見。

二等人、三等人,實在混不下去了,那也繼續往北美跑。

1714年之後才跑,說句難聽的,吃屎都趕不上熱的。

1714年的時候,大量的地主、商人、土地投機商、先去的一羣人,已經把北美東海岸十三州的地,能圈的都圈成私有的了、能佔的也都佔了。

於是,這纔有了北美的“遊騎兵”、“邊疆人”、“和印第安人邊境摩擦”的主力,是所謂的“蘇格蘭盜馬賊和愛爾蘭羊倌”。

包括十三州建國之後,漢密爾頓收酒稅,第一波重拳出擊,出動15000軍隊鎮壓的那羣人,實際上都是這一批人。

簡單來說,他們在愛爾蘭,是被人奪了土地、或者被強制遷過去的佃戶,地都被搶走了。

等到了蘇格蘭英格蘭合併,又成了三等人,基本等同於大順的“無資格科舉”的政治地位。

換個王系之後,混的更慘,只能往北美跑。

跑到北美,發現好地方都被人佔了,都被私有了,沒得辦法,繼續往邊境跑。

也就是這羣人,在阿卡迪亞人被驅逐後,他們是最樂意來的。因爲但凡在東海岸有個百十英畝土地,誰肯舍家棄業的往苦寒之地跑?

迅哥的話,用在他們頭上,也真的契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怯者抽刀,向更弱者。

比如賓夕法尼亞州的帕克斯頓男孩,他們基本都是這些蘇格蘭愛爾蘭人,實際上就是奴化政策成功後的新教愛爾蘭人。

印第安人真的是在賓州和他們和平相處,千餘里外的地方在打仗,和賓州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幫子帕克斯頓男孩,趁着過年晚上,去把人印第安人的村子給屠了,說是要“未雨綢繆,萬一將來這些印第安人也反抗呢”?

賓州的人要弄死他們,因爲賓州還有很多印第安人部落,貴格會是和平主義者和印第安人簽了互不屠殺的條約。

這羣帕克斯頓男孩,組織了軍隊,一波都衝到了費城了,要土地。

結果也真的就是費拉不堪,被人講了一通什麼“私有土地不可侵犯、圈地是合法合理的、你們不要違背法律和永恆公理”的屁話,就慫了,散了,被說服了。

有一說一,真要說有什麼民族性、文化傳承什麼的話,北美這羣種地的,真的是慫的一批,和東邊帝國的那羣種地的,完全不是一樣的戰鬥力。

現在種地的、邊境人、後期的紅脖子,這個男孩、那個男孩,這個守護者、那個誓言者,真的是一脈相承。

欺負弱者,一個個嗚嗚喳喳,可勇猛了。剝個印第安人的皮啊、毆打一下黑奴啊、給混血人弄焦油和羽毛啊,可擅長了。

真到見真章的時候,要幹大事、面臨真正強大敵人的時候,費拉不堪。

紐堡兵變,都他媽的確定不發軍餉了、說好了的退伍金不發了、說好了的沒收地主土地補償也沒了,這還不直接譁變、兵變,竟然散了?

謝司起義,已經土地兼併到那種程度了,見到官軍一去,連打都沒打,直接跪了。哪怕是宋江呢,還知道個招安之前得殺人放火啊,哪有官軍一到打都不打直接跪的道理?

威士忌酒稅起義,聲勢浩大,已經聯縣聯州了,正規軍一到,還沒等打呢,先把頭領獻出來了。

這份這個男孩、那個男孩的紅脖子傳統的費拉不堪,一直傳承到國會山事件,都衝進國會山了,依舊還是慫。

所以,這羣人就是欠教育。

這是病,得治。

怎麼治?

讓邊疆外的敵人,比地主和土地投機商更可怕、比貴族國王大土地囤積商更可怕,他們就知道該打誰了。

這就叫“因材施教”。

敵人還是那羣阿卡迪亞人。

只不過,真正的“可怕”,並不是靠個人的勇武、個人的勇氣、個人的復仇信念,去單打獨鬥。

真正的“可怕”,靠的是紀律、陣型、團結、聽指揮。

當然,這是戰略上的可怕。

而現實的感性感知上,安納波利斯山谷的復仇屠殺,無疑給這種戰略上的可怕塑造了一個基礎。

雖然劉鈺用法語歌告訴阿卡迪亞人了,要“要懂得怎樣鬥爭!赦免那些悲慘的人們。讓真正的敵人後悔拿起刀槍”。

他們唱歌倒是唱,但是顯然距離真正理解這句話,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反正殺也殺了,事兒就別浪費了。

大順這邊派到加拿大的人,倒是未必能想這麼多。

但是,大順之前剛在直布羅陀用鑽天猴燒了鎮子,把經歷過恐懼的英國兵俘獲後,都出於“仁義”給送了回去。

效果顯著,英國也沒出現“同仇敵愾”的情緒——買官制、團長所有制、賊配軍、拉壯丁醉漢入軍、士兵窮的在北美扛活卷的北美勞工怨氣沖天的軍隊,怎麼可能會有“同仇敵愾”的這麼高級的東西——反而是產生了極爲嚴重的恐戰、尤其是恐防守戰的情緒。

大順派到加拿大這邊的人,都是經歷過直布羅陀之戰的,主將陳青海更是往倫敦送戰俘以恐嚇的直接負責人。

由是,大順這邊邊做了個好人:這些親眼目睹了安納波利斯山谷復仇的人,就別殺了,送回去吧,幫着宣傳宣傳,也有利於“讓他們後悔拿起刀槍”。

(本章完)

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642章 逃避第939章 自覺(一)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398章 主心骨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702章 備戰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52章 入倭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40章 錯路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379章 四宗罪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12章 絕纓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685章 試試看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81章 監獄船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000章 扶植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16章 震動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1167章 備戰(六)第78章 以商控蒙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808章 閹黨(中)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702章 備戰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66章 認可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572章 藍狗子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97章 風波起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1052章 定性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054章 站臺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40章 錯路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574章 領導權第633章 斡旋家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026章 割裂(四)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969章 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