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

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

梅三十郎只是個問話的,太深奧的東西他也不懂。

但他不懂,上面卻有人懂。

真正主持這場問話的,名叫深見有鄰,他的漢學功底是很深的,最近他正在翻譯《明會典》爲其做訓讀音。

更早之前,爲了獲取更多的情報,幕府更是直接讓所謂“東都講官”荻生總七郎,親自擬定了要詢問的諸多內容,轉交給深見有鄰,讓他在遇到一些通曉典章制度的船主的時候加以詢問,以便得到一些更深的內容。

這位荻生總七郎名氣不小,他的哥哥,名氣更大,荻生徂徠,儒學大師。

大順這邊反程朱理學的時候,荻生徂徠也在用類似的方式反程朱理學,主張復古,號徂徠學派,影響頗大,大約像是訓詁學,但又不全是。

荻生總七郎如今正在忙着翻譯《大明律》,做訓點,對於中國的事,他想問的東西很多,而當年戰亂東渡的一些儒生對於大明的那一套很清楚,荻生總七郎想要知道的是大順和大明在制度上的種種區別。

因此早在四五年前,荻生總七郎便擬定了八十問,送到了長崎,交由正在翻譯《大明會典》的深見有鄰。他是東都講官,不能離開,便希望深見有鄰能夠把這八十問選一些合適的人問清楚。

然而,士農工商的思想之下,跑船的並沒幾個真正懂太多的。

這一次聽聞有海商弄來了戰馬,深見有鄰知道這樣的海商必然有能力,而且肯定和官府結交甚深。

長崎奉行細井安明也知此人來頭必然不小,略作商議,便讓深見有鄰這位漢學大師先來問問情況,之後再由細井安明親自接待。

深見有鄰的漢學功底不錯,但是漢語說得就很一般,有什麼問題還需要這個梅三十郎做中間人傳遞問題。

待聽到劉鈺說他不但帶來了戰馬,還帶來了精通騎射的武人後,深見有鄰更加確信,這是一個探知大順消息的絕佳機會。

不管怎麼說,一個能夠把戰馬和武人帶到長崎的,都絕非善類,必有龐大的背景。

有背景,纔能有見識。

但這需要慢慢詢問,深見有鄰知道這些商人來此最在意什麼,便讓梅三十郎傳話翻譯。

“你們帶來的戰馬,經過檢查如果沒有去勢,可以換取到貿易信物。至於你說的精通騎射的武士,這需要驗證。你叫什麼名字?家是哪裡的?這船是你的船嗎?你們自哪裡起航,經歷了多久抵達了長崎?”

一連串的問題問出,劉鈺只說自己姓劉,又說自己只是“替真正的大人物辦事,聽說日本貿易可以賺錢,便運送來了戰馬和武士。如果這一次交易順利,後續日本人想要什麼,可以面談”。

一番話直接把深見有鄰鎮住了,他也不敢再問的深了。

劉鈺也是故作高深,並不說那麼多,氣度上還帶着幾分傲氣,顯然是一副沒習慣別人問話的模樣。

他反正是一點不怕,真要是露餡了,自己是朝廷命官,日本人最多也就是禮送自己出境,也不敢對自己動手。

再說了,能想到露餡的,不過是做賊心虛。

見日本人還要繼續往下問,劉鈺直接道:“你想吃雞蛋,爲什麼一定要問問這隻老母雞是在哪裡生的蛋呢?我不喜歡你們問太多,你們你們非要問太多,那麼這貿易做亦可、不做亦可。”

這樣的態度更是讓深見有鄰不敢再深問了,之前詢問那些海商之後,海商們的態度都是感激涕零,所謂“今航海前來,不期即承欽用,又蒙賞賜白鏹,屢感洪恩,闔家增光,莫過如此……”

貿易信物卡在這,但凡來了都是想要貿易的,想要貿易就得放低姿態。

不但姿態可以放低,連一些在大順避諱的詞彙,都可以用在這邊,舔的那叫一個沒品。

劉鈺是想舔出來幾張貿易信物,但他不想用那麼低的姿態去舔,得舔出自己的風格。

這樣“貿易做亦可、不做亦可”的高姿態,實在是讓深見有鄰有些遭不住,不知道哪些算是該問、哪些算是不該問。

又零零散散地問了一些問題後,便讓劉鈺先在這裡休息。

只說明日再來詢問。

結果第二天深見有鄰再來的時候,態度就和昨日大不一樣,直接來了一句逐客令。

“自正德五年《海舶互市新例》頒佈以來,未有信物者,不得貿易。汝等請回。”

劉鈺想了一下,覺得知道自己要用史世用當間諜的,就只有皇帝。

除此之外,剩下的都無意義:當官的走私中飽私囊不行嗎?難不成日本這邊還管這個大順的清正廉潔?怎麼,大順的貪官還不能來日本做生意了嗎?

既如此,劉鈺心想:多大了,還玩這種小孩子把戲。

又想,若真是發覺有什麼不對,就算是跪地上磕頭相求也無用。

起身告辭,不生半點留戀之意,爽快離開。

然而前腳剛邁出門,後面的翻譯便道:“適才相戲耳。實是奉行大人要親自接見先生,故而請先生起身,另轉挪別處。”

…………

長崎奉行細井安明仔細打量着劉鈺,看不出對方到底是什麼來頭。

往來這裡的中國海商,都是一些熟面孔,大部分都是寧波、福建的。

一張貿易信物,就能挑動寧波海商和福建海商大打出手,互相揭對方的老底。

對於寧波福建等地的情況,長崎奉行們都有所瞭解。

可是黃淮以北的事,他了解的可就不多了。

昨日詢問了一下船上的水手,水手們也不知道這船主的來歷,只知道是從山東附近起航前來日本的。

兩匹馬已經檢驗過了,都是沒去勢的公馬,肩膀不低,的確是兩匹好馬。

如今的幕府將軍德川吉宗愛好狩獵,也或許是爲了培養武士武德,宣佈重啓鷹狩,只可惜日本的馬越來越矮,所以之前才讓對馬藩想辦法從朝鮮弄幾匹馬。

對馬藩做不到,長崎奉行沒想到這件事會落在自己頭上。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既是幕府將軍要馬,他這個長崎奉行當然明白若是能做到,自己的位子也可長遠,誰都知道長崎奉行是真正的美差。

再者,這個人還說帶來了一個武人,這可更是好消息了。鷹狩鷹狩,得用彎弓,然而這些年戰火平息,武士們的射箭技巧早已退化,正需要一個精通騎射技藝的來傳授一些中原的不傳之秘。

此人既能帶來戰馬,想必說的那個武人也非等閒之輩。

細井安明想問的,和漢學家深見有鄰想問的,不是相同的問題。

“先生從而何來,難道就不可以說嗎?”

“自天朝來,又何必問?既不肯說,自有不可告人之秘。戰馬,武人,皆違禁之物,若被抓獲,必有大禍。你不問,我不答,世上豈有不透風的牆?若透出去,日後再想要什麼違禁之物,那可就難說了。”

侃侃而談,神情輕鬆,細井安明看看劉鈺這做派和氣度,心想此人的父輩必然身居高位,小小年紀便能在我面前安然自若。

按其所言,倒的確如此。這戰馬、武人,都是大順那邊違禁的東西,不只是東洋不準賣,連南洋也不準賣,想要得到本就極難。

如今既是有人帶來了,說的也有道理,何必要問背後的事呢?

查看了一下來船,也派了忍者上船上搜檢了一番,並沒有什麼和天主教有關的東西,也沒有私藏傳教士,而且所攜帶的貨物除了戰馬外,也是很正常的白絲、水銀等。

細井安明覺得,或許是大順內的某位貴族,私下裡走私貿易?若真如此,一切也就能說得通了。

這名貴族應該在北方頗有勢力,所以可以輕鬆地將戰馬從北方的港口運出來。

想到這,細井安明又問道:“先生可去過京城嗎?”

“我就是在那長大的。”

這句回答,更讓細井安明確信了他自己的判斷:這一船貨後面的真正主人,是某位貴族。

這樣想來,的確不能多問。若是問的多了,走漏了風聲,倒是真的會牽連。

他知道大順的體制和日本不同,沒有實封的大名,只有虛封的爵位和各地的流官,總之他們的俸祿相對於大名而言是很低的,或許走私是一個來錢的好途徑。

“先生在京城長大,那麼可以說一說京城的城牆嗎?”

“可以。”

這也不是什麼秘聞,日本人就算知道了京城的城牆有多厚,暫時也去不了。他是毫不在意,將京城的城牆大致說了一番,那幾個記錄的通事第一次聽有人說的這麼詳細,趕忙低頭速記。

又追問了一些別的,劉鈺對答如流,更是確認這就是個京城裡生活過的、且在上流社會混過的人。細井安明的判斷更加深刻,印象越發的深,便道:“之前既有榜文,若能得武人、戰馬者,皆可授予貿易信牌,且有賞銀。今日戰馬已驗,信牌可以先拿取,作爲來年的信物。備貨尚需時日,先生可在此地稍等,暫住在梅三十郎家中,不要在唐人町居住了。”

細井安明一邊安排着劉鈺先在通事那裡住下,一邊想着要趕緊把這件事報到幕府將軍那。

倒不是說別的,而是詢問一下將軍還有什麼其餘的需求沒有。尤其是如今將軍正在叫人翻譯編譯大明的會典、律令等,也或許還有別的需求亦未可知。

這人本事既大,在大順可以走私各種物品前來,至於誰在幕後那就不必問了,只要能把東西帶來就行。

(本章完)

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783章 作死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001章 缺陷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23章 扎心的話第965章 扣帽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65章 報捷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84章 備戰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00章 槍和槍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390章 清華園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46章 哈士奇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024章 割裂(二)第5章 落後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541章 人性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32章 佈置第1077章 爭功(二)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233章 壟斷權第204章 投名狀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