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

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

待船一靠港,劉鈺等人下了船自陸路回了威海,林允文便去了南方。

劉鈺沿途考察了一下今年的冬麥情況,詢問了幾名老農,看樣子還行。

膠東的饑荒應算是過去了,今年暫時也沒聽說哪裡又發生了大災,應該不會拖延朝中出兵西域的時間。

回到軍營,康不怠便找到了他,告訴他京城傳來了消息。

今年秋季,鄂國公李九思會來視察編練新軍的情況。

康不怠很着急,因爲他覺得劉鈺很不重視陸軍的操訓,基本上把大部分操訓的事都安排給了組建的參謀部。

說完鄂國公李九思要來視察的事,劉鈺也只是淡淡地表示知道了,康不怠終於忍不住了。

“公子,有句話我覺得應該提醒公子一句。正如陛下信任公子,讓公子練兵,是因爲公子打羅剎人打的不錯。我也知道公子在意的是海軍,但陛下是否能夠繼續投錢,這在於公子編練的新軍在平準之戰中打的如何。”

“況且,若是平準不順,朝廷必要繼續擴充陸軍,更無錢投入到海軍當中。買一艘戰艦就要七八萬兩銀子,公子也說過,少說要八艘戰艦。就算將來自己建造,便宜一些,那也是一大筆錢,這終究是要陛下支持的。”

康不怠看問題的角度很深,清楚這其中的關鍵。

平準一事,看似和海軍一丁點關係都沒有,沒有軍艦都開到西域去,但實際上卻和海軍的命運息息相關。

劉鈺笑着稱讚道:“仲賢所言極是。只是我這不是正練兵呢嗎?按部就班地去練兵,待秋季鄂國公前來,軍陣自成,有何擔心之處?”

康不怠皺眉道:“公子,我雖不怎麼知道軍事,但也看過兵書。”

“《六韜》言:將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名曰禮將;將不身服禮,無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步,名曰力將。將不身服力,無以知士卒之勞苦。軍皆定次,將乃就舍,炊者皆熟,將乃就食,軍不舉火。將亦不舉,名曰止欲將。將不身服止欲,無以知士卒之飢飽。將與士卒共寒暑,勞苦,飢飽,故三軍之衆,聞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爭先登;白刃始合,士爭先赴。士非好死而樂傷也,爲其將知寒暑、飢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

“公子練兵,卻一概不問。分發軍餉,則由專門的人分發,絲毫不經主將的手。至於與士兵同甘共苦,更是不曾見過。如此一來,實乃犯了兵家大忌,非禮將、力將、止欲將。如此士兵如何能夠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爭先登;白刃始合,士爭先赴?”

將《六韜》中的選將的篇章說出,康不怠心裡頗多嘀咕。

他與劉鈺相識也算久了,又是劉鈺心腹,知道劉鈺當年在黑龍江的事。那時候當真是與士兵共甘共苦,一路行軍,最終在黑龍江立下了偌大功勳。

如今莫說共甘共苦,便是連發軍餉這樣的事都不親自去發。縱然發錢的時候,士兵們當然要喊感謝皇帝發餉的話,可這也並不影響劉鈺去軍中刷刷存在感纔是。

若如現在這般,最起碼這支新軍簡直就是兵不識將。

知道康不怠也是好心,劉鈺笑道:“這《六韜》裡的話,仲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有句話我一直說,若訓練一致,知道爲何而戰的軍隊方是真正的強軍。”

“眼下這支新軍,你說我怎麼跟他們說爲何而戰?爲全家餓死而戰?爲那些在饑荒的時候把趁機兼併土地的地主而戰?爲那些在饑荒時候把糧價擡到八兩銀子一石的商人而戰?”

“這些都說不通嘛,那就爲軍餉而戰、爲不挨軍官的軍棍和皮鞭而戰。”

“至於《六韜》所說的這些內容,非是不對,只是……農夫養牲口,牲口也不會說話,怎麼農夫就知道喂牲口?讓士兵吃飽這種事,還用兵書專門教?合着兵書不教,爲將者就不知道當兵的得吃飯?”

“我軍餉發的足額,不吃空餉,還貼了點錢給他們買魚吃。吃得飽、訓的嚴,這就是一支強軍。你且放心就是。”

“再說了……”

劉鈺哈哈一笑,反問道:“仲賢覺得,這支新軍要人人只服我,反倒是好事?這兵是給陛下練的,如仲賢所言,換的是陛下認可我的見識,從而重視海軍。我就帶他們去一趟西域轉一圈而已。小陣仗,小陣仗,打打準噶爾,還用不着做禮將、力將、止欲將。我要練的,是一羣廢物當將軍,只要發足了軍餉就能打壓周邊部落、土司的兵。”

見劉鈺如此自信,康不怠心中更是擔憂,覺得劉鈺有些輕敵,只怕到時候出了什麼差錯,之後的一切就都完了。

京城要派鄂國公李九思來,應該不是擔心劉鈺練兵不成。

但終究事關重大,需要來親眼見見這兵練的如何。

對準開戰,應該也就是在這幾年了。

有些消息是瞞不住的,朝廷不斷地在囤積軍糧,在蒙古修築驛站和兵道,一旦準備好了,肯定是要打的。

康不怠大約知道劉鈺根本不把這支軍隊當劉家軍,而是把新軍當成個別人家的事。

可在大順做事,再怎麼說也需要皇帝的信任。

對準一戰就是加深這種信任的機會,雖說有可能因爲太過受士兵愛戴而被猜忌,但若是一點不管,表現的不夠驚豔,後續的事定是難辦的。

“公子,距離秋季還有半年左右,公子真的就不多費些心?”

劉鈺搖頭道:“不費。沒時間,也沒精力。參謀部按部就班練兵就行,我纔不管呢。馬上法國人要來,軍艦、工匠,這些事都要辦。”

“要造船,木頭不是砍下來就能用的,要陰乾兩三年。我還要操心從東北運上等橡木、去南洋運上等柚木的事。”

“要開辦學堂,要開辦軍械作坊,還要打通從海參崴到松花江的移民通道,這些纔是大事。練兵這等小事,不值一提。”

“此事你不必擔憂,我心中有數。對了,那個白雲航要在文登試行一下青苗法,我出借一部分錢,你來處理這件事。軍中的事,有道是,術業有專攻,你不必擔心。”

“你計算一下大約需要多少錢,包括青苗的種子購買、倉儲、管理等等。一共需要多少錢,算個賬目,到我這來取就是。”

康不怠應了一聲,最後提醒道:“公子既是這麼說,那我就放心了。縱然術業有專攻,但既是公子信任我,那麼日後再有疑惑與擔憂,即便是我所不能熟知的,我還是會提的。”

想着這幾年劉鈺的信任,康不怠用自己的方式,有些傲嬌地表達了一下忠心。劉鈺衝着他拱拱手,笑道:“大善,仲賢且去忙,順便把吳芳瑞等那幾個參謀班的叫來。”

待康不怠出了門,不多久就傳來一聲“報告”。

得到允許後,吳芳瑞等人魚貫而入,等着劉鈺示意後,這才紛紛坐下。

“新兵訓練的如何?”

“回大人,已經超前完成了之前制定的訓練大綱。”

吳芳瑞把一個記錄的本子交給了劉鈺。

人事、軍餉的事,參謀部不管。

劉鈺走之前,他們已經制定了一個訓練大綱,遞交劉鈺後,刪改討論完,就嚴格地按照大綱進行訓練。

軍官們手裡都有劉鈺印發的營連手冊,在漢尼拔給的操典之外,主要在如何變陣的問題是進行了大量的修改。

戰術思想和現存能抄的,差異極大。

劉鈺要練的是一支以縱隊行軍、快速變陣、迅速結成空心陣的強調機動性的新軍。

和漢尼拔給的此時的法國操典、俄國操典,都根本不是一個體系。

很多地方需要修改,也有不少地方算是閉門造車,具體是否可行,還需要在後續的訓練中不斷找出毛病,繼續整改。

參謀部這幾個月的任務,就是觀察訓練,從實踐中找對整改的方向。

爲此二十個參謀班的人員,又補充了一批,足足有了一個八十多人的參謀部。

看着這本參謀部的訓練日記,其中有一半的內容都是針對一些操典的改正建議。

劉鈺也沒看具體的內容,翻到後面大約一掃,便扔到一旁,心中很是高興。

理解戰術體系,然後在這個戰術體系之內進行自我修正,這本訓練日記後半部分的修改建議,就是參謀部已經開始正常運作的標誌。

至於到底對不對……實踐出真知,打過之後才知道。

青州軍現在一共一共九千五。

其中建制的步兵七千,炮兵五百,輕騎、散兵八百,工兵五百,還有八個連專門挑選出大個子壯漢擲彈兵,山東的個子都不矮。

每個連隊96人,五個連爲一個營。理論上,每個營配兩門四斤輕炮,但是炮的數量還不夠。槍支現在也沒做到人手一支。

八斤炮和比八斤重的,都組織到一起。

輕騎和散兵都是挑選出來的,如果能夠編練一些松花江的府兵最好,但現在很難,日後朝廷打完仗真的知道有效後可能會用。

(本章完)

第246章 探險隊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358章 實封第973章 名與實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39章 考察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857章 決心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939章 自覺(一)第685章 試試看第934章 覺醒(六)第30章 立信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248章 鎖鏈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94章 卸力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548章 配合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14章 江湖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228章 開戰(七)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725章 殺心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572章 藍狗子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941章 自覺(三)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1226章 開戰(五)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91章 提點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1009章 親不親第197章 活路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