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航海條例

第210章 航海條例

劉鈺悶着頭不說話,看上去像是在努力思索,實際上是在那琢磨下一步怎麼繼續誆騙皇帝,在皇權所能許可的範圍之內,偷天換日。

想着暫時應該還在新任期,皇帝身體也蠻健康的,暫時的敲打應該也沒啥事。

關於日本的事,他早不知道琢磨多少遍了。

日本各種資源缺乏,手工業很拉胯,全靠鎖國保證着貴金屬不外流。

大順這畸形的國內經濟,有消費能力的最多也就百萬人,根本撐不起一個初步的手工業工廠革命,而且帶來的種種前所未有的衝擊,估計能把皇帝的魂兒都嚇沒了,總得找一個宣泄口。

日本的小農經濟不破產,大順的小農就得死。原始積累的殘酷,不但會把皇帝嚇尿,更會把儒生嚇得復古。

舊的種子長不出新的果實,他要種出新的種子,但這些話肯定是不能和皇帝說的。

自古以來,重農抑商,不是沒有道理的。就商業富集貨幣的速度,如果不搞重農抑商,王朝也根本沒有什麼三百年的週期,可能百年就完蛋了。

就像是歷史裡晉商對蒙古的控制,短短百年時間,均算下去,使得整個外蒙古平均每個人欠了晉商二十兩銀子,需要把所有部落的三分之一的羊都賣掉,才能還清當年的利息。

大順的特殊國情,就不可能靠所謂的看不見的手,因爲看不見的手會把白銀都流向地窖、土地、高利貸,而不是實體手工業工廠。

大順的內需就是個笑話。

外需主要以瓷器絲綢茶葉爲主,但歐洲也不傻:英國喝茶有高額關稅,法國喝咖啡少喝茶,大順暫時又沒有能力讓英國放棄百分之二百的茶葉關稅,也暫時沒能力覆滅壟斷的東印度公司靠走私販子把茶運到英國。

加上歐洲瓷器的發展,法國絲綢業的進步,實際上老三樣的市場已經基本飽和。

東南亞。

大順智障一般的開關政策,歐洲人卻在東南亞地區控制華商船隊入港、徵收高額關稅等保證各家東印度公司的利益,暫時也是個高投入、低迴報的方向。

內部的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沒有足夠的內部市場;激烈的打破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大順就要面臨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扛不住就是最激烈的復古反動。

農夫寧可回到分封制下當農民體驗儒家復古烏托邦,也不願意一無所有去最殘酷的前蒸汽時代工廠。

況且大順也容納不下這麼多破產農民,此時全世界的市場也容不下一個初步工業化的東部省份,更不要說整個大順。

瞅瞅周邊,看了一圈,既要保證初步手工業革命不把皇帝嚇得反動、又能保證積攢出一點底子,就能拿日本開刀了。

論大義,有個琉球雙面朝貢的口實。

論正統,一羣明末跑到日本的古板遺民鼓吹正統在日本,皇帝很不爽。

論難度,有個幕府體制,鎌倉幕府拼死打贏了蒙古入侵,換了個完蛋的下場,保幕府還是保日本對江戶幕府來說不用考慮。

論短期收益,劉鈺剛剛忽悠了日本搞鑄幣改革,江戶幕府手裡有大量的鑄幣得到的貴金屬,要是前幾年可能還拿不出那麼多錢,現在倒是真能賠一筆。

論長期收益,日本只要放開貿易限制,江西瓷器絕對可以徹底擠垮日本剛起步的瓷器,絲織品也能徹底沖垮日本的絲綢業。

至於毛紡織業,西方人臆想的油畫上有綿羊,都被日本人嘲笑說肯定沒來過日本;棉紡織業,劉鈺不知道日本哪裡能種棉花;冶鐵行業,日本的鐵礦很缺乏,之前也曾大量進口過荷蘭的鐵棒。

論殖民地體系,劉鈺把地瓜的推廣方法送了過去,使得日本可以有更多的大米做“商品糧”。前期可以吸走金銀銅貴金屬做原始積累,後期可以換大米保障沿海工商業的穩定和成本。

論管理成本,東南亞亂成一團,沒有一個強力的政府。而日本有個還算是強力的政府,可以保證“天朝人”在日本的利益不受損害。而且江戶幕府的體制使得日本出現了一個全國統一的市場,這是極爲有利的。

這些利弊劉鈺早已經權衡了不知多少遍。

只是就算皇帝說的那樣“推心置腹”、無限恩榮,他也不可能說實話。

說實話,皇帝可能理解不了。

或者,要是能理解,就明白這麼搞皇權要完。

他也只能說假話。

既然皇帝顯得推心置腹,劉鈺也便順着皇帝的心態回答。

“陛下,臣之前也說過了,日本的事,看似很難,實則簡單。日本幕府體制之下,幕府不敢和咱們打大仗,若能賠錢就保證幕府的統治,他們是願意的。”

“幕府將軍把所有的旗本都和咱們打一場,打完之後誰來壓得住那些大名諸侯?”

“況且,幕府名不正言不順,挾倭王以令大名,到時候幕府不但不會與我們交惡,反而會求我們幫着鎮壓各路大名的反抗。”

“幕府,便是天朝都護日本最好的守土官長。所慮者,不過是荷蘭人介入。然而奧利地王無男嗣之事,歐羅巴必亂,荷蘭人定然不敢介入。”

“臣也不敢說什麼將來一定沒有其餘變化,但臣所能保證的,就是日本賠款五百萬兩、放開貿易、十年之後對日關稅每年徵收幾十萬兩,陛下的內帑入股的收益也能增加個幾十萬兩。”

“而且,日本朝貢,陛下便可告於太廟。琉球,天朝之忠臣也,解救琉球,亦是天子之職。”

“臣思來想去,只有好處,絕無壞處。”

別的事,李淦不敢說很懂。

但是幕府將軍不敢把旗本都拿出來和大順打野戰這種事,李淦可太懂了,當皇帝的哪能不懂這個套路?

聽劉鈺這麼一分析,似乎的確毫無難度。只要海軍能打贏、日本處處都是海岸線,想在哪登陸就在哪登陸,以青州軍在西域表現出的戰鬥力,的確不難。

人都是貪心不足蛇吞象的,李淦想着日本貿易的事,問道:“可荷蘭國自來便與日本有貿易。若日本開關貿易,荷蘭國及西洋諸國,恐會得利。如此一來,豈非是天朝出兵、出人、出錢,卻讓他國得利?”

劉鈺本就想說這個問題。

“回陛下,臣考察過荷蘭對日貿易的事。大順之前,荷蘭人對日貿易,需要商人將貨運到巴達維亞,後來是臺灣。如此一來,閩商得利,而荷蘭人將生絲運到日本,就要比閩商直接運到日本貴上許多。”

“荷蘭人當時少部分依靠閩商轉運,另一部分對日的貨物,便是香料。還有一些,是從印度運去的土布,還有西洋國的呢絨。”

“後天下安定,我朝開放海關,洋商往來貿易。荷蘭人的貨物都是直接從漳州等地直接拿貨。除了原本的香料之外,荷蘭人已經不從本國運送毛呢、也不從印度運送土布。這些份額,都被本朝的棉布、生絲、砂糖等所取代。”

“是故,此事其實也簡單。只要效仿英國,所有運往日本的貨物,必須是天朝所產;所有去往日本的船隻,必須是天朝商人爲船頭;所有去往日本的西洋貨物,必要在天朝靠港徵收關稅之後,再行運往日本。”

“日本只開放兩三個港口,嚴令日本繼續保持鎖國,不得與他國貿易。艦隊航行攔截。一旦發現荷蘭人違反條例,則扣押貨物。並且以斷絕貿易、增加一倍關稅爲要挾。”

“如今成立了東印度公司,或與我朝有貿易的西洋國家,有英國、法國、瑞典、丹麥、荷蘭、葡萄牙、西班牙。”

“其中,瑞典、丹麥可以無視。法、葡、西等,皆與荷蘭敵對。英荷爲同盟,但英國在南洋與荷蘭衝突較多。若我朝與荷蘭衝突,又逢歐羅巴爲奧地利王位一事大打出手的時候,荷蘭便無援手。”

“西洋的貨物,本就難在日本售賣。其餘諸國在日本也無貿易,所以只要擊敗了荷蘭,便可與英、法、西等國,簽訂條約。使西洋諸國承認,日本乃天朝藩屬,亦使之承認不可對日貿易,否則斷絕與其國之貿易。”

“西洋諸國除荷蘭外,本就與日本無貿易,短時間內必然遵守條約。”

“荷蘭佔據南洋,壟斷香料,找到藉口與荷蘭開戰,亦大爲有利可圖。”

“效仿荷蘭手段,陛下內帑或是戶政府國庫,壟斷香料收入,便可年入百萬不止。”

“與日開戰,立刻申明西洋諸國不得轉運貨物前往日本。荷蘭人重利,必然鋌而走險,若被查獲,則大義在我。”

“巴達維亞,有天朝海外遺民數萬,皆心向天朝,無日不思宣撫。”

“歐羅巴因奧地利王位的事一旦開戰,荷蘭必無能力在南洋增兵。陸軍不過三千,海軍亦多商船,我朝便可一鼓作氣,擊敗荷蘭。”

“屆時,若歐洲開戰,英國既要攻打法國,又要去打呂宋的西班牙,自然要避免我朝站在法國一方。見到我朝艦隊,也會退讓,生怕我朝藉機開戰。”

“荷蘭獨木難支,此事可成。荷蘭既敗,巴達維亞的天朝遺民便可就地統治,壟斷香料,售賣於西洋。荷蘭人能遠航數萬裡,沿途死傷過半,可見這香料的利潤。”

“臣亦不敢胡說,但此事若能做成,歸於戶政府,則國庫每年便多出七八個河南的賦稅不止。”

“是故臣言:時不我待,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抱憾終身。再拖幾年,英國得了印度,只怕對荷開戰,英國必要介入。屆時便不好打了。英國國土雖不大,可是歲入2000餘萬兩,實非小國。若其得了印度,歲入超越天朝也非難事。”

“還請陛下下定決心。臣平準入西域,已然證明臣非是那種信口開河之輩。”

(本章完)

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782章 身份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704章 海戰(二)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53章 鎖國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1055章 小麻煩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21章 紙上談兵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42章 曙光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642章 逃避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215章 海軍部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256章 優劣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713章 活路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23章 小團體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346章 埋雷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71章 萌芽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65章 報捷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003章 少不入川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52章 模棱兩可第713章 活路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222章 開戰(一)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270章 先驅者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363章 國富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