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先知

第221章 先知

夾槍帶棒的話,讓劉鈺恨的牙根癢癢。

可心裡也明白,這種故意激起他怒氣的話,最好不好接話頭。

這些誅心的話,是說給皇帝聽的。

暫時可能沒用,但就像是一顆種子,指不定哪一天就會萌芽,這種東西很難說。

這時候也不是爭論這些誅心之言的場合,劉鈺心裡有些沉重,不得不說這些人掐的點真的掐的很準。

到底是未雨綢繆?

還是杞人憂天?

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靠經驗來判斷。

正如唐末藩鎮與五代之亂,使得宋極端重文輕武;元時的幾乎沒有政府的無能統治和崖山之殤,讓明朝死死卡着華夷之辯的紅線。

大順面臨的情況也有些類似。

歷朝歷代,從沒有過強敵從東南攻來,以至顛覆天下。

現實世界裡沒有先知,更沒有預言者,拄着一根烏鴉手杖往朝堂裡一站,念出了關於未來的預言。

既然沒有先知,那麼以史爲鑑,爲什麼要興建看起來毫無意義勞民傷財的海軍?

唯一一個破局的點在日本,可這時候萬萬不能點破。

朝堂是四處漏風的,一旦消息有意無意地傳到日本,不要說貿易要出問題,就是日本急着向荷蘭人學習也來得及。

英國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以保證《航海條例》的重商主義利益和自身安全;荷蘭需要一支海軍,保住自己海上馬車伕的地位;西班牙需要一支海軍保證與新大陸殖民地的溝通;法國需要一支海軍,殖民地什麼的還在其次,英國有法國就必須要有;俄國需要一支海軍,以和瑞典交戰、在黑海打突厥人。

大順要海軍幹什麼呢?

這一點,劉鈺真的沒法給出一個讓朝堂滿意的答覆。

他苦思許久,都沒有想到一個確實有用能說服衆人的理由。

因爲……西洋人隔着幾萬裡,跑來攻打天朝,這不是癡人說夢嗎?怎麼可能?這麼說,根本就是先知、巫卜。

可要不說這些仿若先知、巫卜的論證,只說現實,又說不出個子午卯酉。

東南亞的貿易,刨除掉西洋人,東南亞有和大順競爭以至於要高關稅的手工業嗎?

東南亞能售賣的東西,商人都可以買到。

至於熱帶島嶼種植甘蔗,瓊州還沒有種滿,臺灣的人也沒有多少。

【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就是窖場也敢去,臺灣所在滅人山,臺灣本系福建省,一半漳州一半泉。一半廣東人居住,一半生番並熟番,生番住在山林內,專殺人頭帶入山……切莫信人過臺灣。每有子弟愛來者,打死連棍丟外邊,一紙書音句句實,並無一句是虛言】

這就是熱帶島嶼的現狀,不是北美那種四季分明的氣候。

瘧疾、蚊蟲、登革熱、熱病,不說十不存一,但三分之一的死亡率不在話下。

有時候,聽起來這句“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有些自大,可放到此時此刻,只是很謙虛地訴說一個事實。

如果沒有前世的記憶,放在此刻,其實吏政府尚書的話纔是爲國之言,劉鈺真的就是杞人憂天。

以史爲鑑,沒有一個政權是因爲東南海上的入侵而崩潰。

以現實推理,英國公的話也說的很明白了,前朝和荷蘭英國的衝突,是因爲沒有放開貿易。

現在大順放開了貿易,西洋諸國爲什麼要來打大順呢?圖什麼?

所謂殖民地,還是那句話,有錢的不是呂宋和巴達維亞,有錢的是西班牙和荷蘭。

佔下那裡,某種意義上講,反而是不利於貿易的。就像是鄭成功猶豫是否攻下呂宋,就必須要考慮對西班牙貿易的百萬兩收入。

而且東南亞是不是殖民地,對大順來說真的沒有區別。沒有一個東南亞小國敢對大順搞貿易禁運,或者說殖民地政策中很重要的一條不準發展本土工業,也根本就不存在,東南亞存在能和大順競爭的手工業嗎?

缺糧了,用絲綢瓷器去東南亞換呀;缺香料了,荷蘭人爲了彌補貿易逆差,一船一船的香料往廣東運,就盼着能抵償一下貨款。

大順不產白銀,可大順偏偏又是白銀貨幣。

大順的央行是歐洲的殖民地金銀礦,發鈔權在歐洲人手裡,經手人就是海關貿易。

見過政府的軍隊向央行開戰的嗎?

大順不需要重商主義,因爲手工業太強,以至於自由貿易卻取得了重商主義最想要的東西,貴金屬。

開關如此,不開關的走私還是如此。

這種天然的重商主義,使得海軍真的是一個尷尬的存在。

逼迫日本打開國門、搶奪香料羣島,這是兩個海軍有意義的方向,也是唯二兩個可見短期利益的方向,可這兩個方向此時都不能說。

這時候若是說建設海軍是爲了對日開戰、對荷開戰,那必然又要遭到極大的反對,一句窮兵黷武毫不爲過。

面對反對者的詰責和質問,劉鈺只能把問題往“未雨綢繆”這個方向上靠。

“閩、粵兩地,自來田少。前朝廣東還在吃廣西的米,而如今廣東的米,多半來自南洋。閩地亦是如此,臨海多富,而糧米皆來自南洋。”

“人不能一天不吃糧食。若是有朝一日,忽然那些南洋小國不準售賣糧食了,怎麼辦呢?”

“朝中諸位,又對南洋諸國知道多少呢?”

“那荷蘭國,爲了能夠控制香料,逼迫當地的人不得種植一粒米,只允許種植香料。這樣,荷蘭人就能用便宜的糧米換取大量的香料。”

“西洋人在南洋日益深入,南洋於國朝,早已成爲閩粵兩地的米袋子。若是南洋被西洋人控制,一旦生出害人之心,不準糧米外運,閩、粵等地又會有多少人餓死?多少人無以爲生?”

“諸位大人說什麼,臨近有戰再造船不遲。就算造船可戰,等造船出來,只怕閩粵已經荒廢。這樣的責任,誰能擔待的起?”

“若有一支海軍,則海軍所至之處,皆爲國土。那荷蘭國,相距南洋八萬裡,只要海軍能抵達,巴達維亞便是荷蘭的,香料便是荷蘭的。英圭黎國,距離阿美利加相隔一個大洋,可海軍能至,則阿美利加的棉花、靛青、蔗糖、菸草等,皆是英圭黎國的。”

“我朝若想讓南洋始終作爲國朝的米袋子,沒有一支海軍是可以的嗎?”

說到福建、廣東的糧食大半都是源自南洋的問題後,劉鈺又道:“古時候有個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船在向前走,天下也在不斷變化。倭國自來與荷蘭人相近,即便有鎖國令,依舊允許荷蘭人貿易。”

“倭國自來不服天朝,向來以日出之國自稱。壬辰之亂,不可不察。若是倭國師從荷蘭,打造了一支艦隊,試問朝中諸公,誰能對抗?”

“你們見過西洋的大戰艦嗎?若沒見過,怎麼就知道國朝的水師破船能夠敵得過?”

“就像是平準之前,誰要是說提一萬步兵,縱橫西域。只怕會被人當成癲狂之語。可事實呢?”

話到如此,明明這天下沒有先知,劉鈺卻不得不強詞奪理,來當這個先知。

這時候建海軍,只有先知巫卜這一個辦法。

先知的話,總是初聽起來感覺扯淡,可事情發生的時候,又會感嘆早有預見。

他有大功在身,又有平準的實績,這時候說出這番話,總有些別樣的力量。

眼看壓住了朝堂上的氣勢,劉鈺又問道:“若天下一成不變,我朝則根本不需要變革。以如今的軍力,吊打四夷。”

“可是,試問諸公,誰能保證我朝不變革,周邊四夷、南洋小國、東洋日本就不會變革?”

“如果他們變革了,到時候誰來擔這個責任?”

“挫骨揚灰?就算是挫骨揚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現在,誰站出來說:周邊各國、東洋日本、南洋諸國一定不會變革?就賭上死後挫骨揚灰、子孫爲奴、女流爲娼。若我輸了,就給我立個碑文,杞人憂天;若你輸了,就將你和秦檜、吳三桂並立,上書遺禍萬年。如何?”

說的如此激烈,又是在朝堂上,當即有人斥道:“鷹娑伯,在這朝堂上不要說出這等話。況且,誰說的若不變革,便毫無勝算?”

“我說的!”羣臣中,真正見過艦隊齊射的鄂國公李九思出面,反問道:“你們誰曾去見過西洋艦隊何等模樣?誰知道這海上作戰應該如何?過時的兵書,過時的艦船,根本不堪一擊。我於威海親眼所見,若艦隊成,便是全天下的水師綁在一起,也不是對手。”

“就是毫無勝算。”

聽到劉鈺先知一樣的論調,李九思終於忍不住站出來了。

這時候看上去,還只是震撼,卻還有勇氣說一句“以求超勝”;若是等到幾十年後蒸汽船橫行,那就只能吐血而絕望了。

可即便只是現在還有以求超勝的希望,李九思想着當日去威海親眼所見艦隊齊射的恐怖場景,也真的害怕起來劉鈺說的那些話變爲現實。

不說西洋諸國,誰敢保證東洋日本、南洋諸國不“近水樓臺先得月”,提前變革?

到時候緬甸安南皆是燧發槍加刺刀的青州軍;海上都是西洋的戰列艦,大順又該怎麼辦?

安南也好,日本也罷,若是攻來,總要與士大夫共天下,可他們這羣勳貴怎麼辦?投降的時候,勳貴可是欲求投降而不能的,那是鐵桿的前朝餘孽,是要斬草除根的。

反正……花的是國庫的錢,又不是讓勳貴們捐助,這時候自然要站出來支持一下。

(本章完)

第343章 絕戶計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617章 許願第1166章 備戰(五)第1163章 備戰(二)第5章 落後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579章 廢物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994章 鹹餌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204章 投名狀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96章 未雨綢繆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969章 舊怨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270章 先驅者第251章 壓力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176章 十三張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808章 閹黨(中)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84章 備戰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931章 覺醒(三)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77章 入吾彀中第579章 廢物第312章 偶然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078章 爭功(三)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423章 勸說第847章 雙贏(下)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73章 法理問題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32章 佈置第312章 偶然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13章 小人哉